楊曼
摘 要:江戶后期,當幕藩的封建體制已面臨崩潰,正統(tǒng)儒學難以繼續(xù)發(fā)展的時候,以佐藤一齋、大鹽平八郎、吉田松陰為代表的日本陽明學者,將“知行合一”在經(jīng)世致用方面發(fā)揮到了極致。佐藤一齋的“氣一元論”,大鹽平八郎的“歸太虛論”,吉田松陰的“二而一,一而二”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內涵,在接受西方先進文化、發(fā)動農民起義、明治維新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推動了日本歷史的進程。
關鍵詞:江戶;陽明學;知行合一
日本陽明學的開創(chuàng)與中國相距一百三十余年?,F(xiàn)存最早的記載是日僧了庵桂梧于1503年出使明朝時曾與王陽明會晤。王陽明撰《送日本正使了庵桂梧和尚歸國序》[1]相送,但此后陽明學并沒有在日本相繼發(fā)展起來。16世紀中葉的“后五山僧侶”時期陽明的文集、文錄、則言等大量傳入日本,但并沒有產(chǎn)生什么影響。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日本最后的武家政權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拉開了帷幕。為了從思想上維持封建身份制度和土地制度,德川幕府倡導朱子學說,朱子學說成為“官學”。在這股漢學熱中,陽明學也吸引著當時大批的禪僧、醫(yī)生和朱子學者,但這時尚未嬗變?yōu)槿毡镜年柮鲗W派;作為一個學派,它是從中江藤樹(1608年~1648年)開始的。日本的陽明學派在中江藤樹開創(chuàng)之后,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是強調修身、內省的德教派;一派是以改造世界為己任、注重實踐的事功派。江戶后期日本陽明學主要表現(xiàn)為事功派的特征。
江戶時代后期,當時封建制度已面臨崩潰,產(chǎn)生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萌芽,封建等級的鏈條開始松弛,下層的市民、農民、武士等有打破現(xiàn)狀進行變革的愿望,而陽明學對人的主體性和知行合一的高度重視恰好能滿足要求社會變革的階層的需要。這樣,日本陽明學在日本封建社會的瓦解過程中,便成為了市民階級和社會下級武士信奉的哲學。陽明學中的“不擇貴賤貧富”在他們眼中是真儒學,是打破等級制度的武器和立身出世的信仰。其代表人物是佐藤一齋和大鹽平八郎。一些維新運動的思想家和領導人,也受到了陽明學的影響,并從理論上發(fā)展了陽明學,終于在明治維新中成為一種思想指導和動力,對日本近代變革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是日本近代社會變革的重要精神動力。其代表人物是吉田松陰。
陽明學在幕末志士中之所以有魅力,主要在于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因“知行合一”強調理論與實踐一致,這對武士而言極具吸引力。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基本思想的陽明學,“在吾國則為性心空譚,在日本則實現(xiàn)近代國家建設之大業(yè)?!盵2]陽明學的知行合一在江戶后期的日本與特定的歷史進程相契合,進一步發(fā)展和充實了其思想內涵,成為反對現(xiàn)存體制的一種精神武器。
佐藤一齋、大鹽平八郎和吉田松陰,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內涵,在接受西方先進文化、發(fā)動農民起義、明治維新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推動了日本歷史的進程。
一、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內涵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如《傳習錄》所載: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字,已自有知在。[3]
又曰: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4]
知行合一即是他所謂的致良知,良知是知,也就是道德本體之“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爸泻弦弧睆耐蹶柮鞯摹靶募蠢怼睂С觯闹挥幸恍?,而且是一種道德意義的心,由于此心具有道德之“體”與“用”,所以“心”也與“經(jīng)驗”仍是不可分離的關系。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知必然要表現(xiàn)為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須表現(xiàn)為道德行為,如果不行動,不能算是真知。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思想道德指導人的行為,按照道德的要求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的指導下產(chǎn)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guī)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fā),與朱熹的思想對立。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后”,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實踐行。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陽明的觀點雖然有利于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但忽視了客觀知識的學習,他所說的“知”不是認識而是道德意識,“行”不是實踐而是道德修養(yǎng),通過“知行合一”成就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廣為人知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講的也就是道德修養(yǎng)過程中的感悟。 陽明學的這種局限性造就了以后的王學弟子廢學任性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于王學的弊端。
二、“氣一元論”與洋學
“氣一元論”的觀點是江戶時代著名的教育家佐藤一齋(1772—1859)提出的,他擔任幕府儒官19年,曾在朱子學的教學機構“昌平坂”[5]任教。佐藤一齋表面上推崇朱子學,實際上是信奉陽明學,是“陽朱陰王”的代表人物。
一齋認為:“認以為我者氣也,認以為物者氣也,共知我與物皆為氣者,氣之靈也,靈即心也,其本體之性也?!?[6]他還說:“軀殼是地氣之精英,由父母而聚之;心則天也,軀殼成而天寓焉,天寓而知覺泯,心之來處,乃太虛是也?!?[8]一齋雖然將心與物分為二,但又認為天與地、心與物、軀殼與精神都是氣。承認了“氣”的絕對性,把“虛”落到了“實”處,為“知行合一”提供了理論根據(jù)。
“氣一元論”包含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傾向,在此基礎上,一齋還在《周易》的基礎上發(fā)展他的辨證法思想,“宇宙間一氣斡旋。開先者必有結后,持久者必有轉化,抑者必揚,滯者必通,一隆一替,比相倚伏?!?[8]天地、心物同是一氣,而氣必有一陰一陽,死生相替。在一齋看來,充塞于天地間的是“事物必有對,相待而固”,即是對立統(tǒng)一的法則,如陰陽、虛實、動靜、枯榮、甘苦、貧富等相反相成的概念,但是一齋的辨證法思想排除矛盾,否認斗爭,夸大了對立物“相待而固”。盡管如此在辨證法非常貧乏的日本古代哲學史上,為以后辨證法在日本古代認知論上的發(fā)展提供了先導理論。
一齋從“氣一元論”的自然觀進而指出:“行而真知之,是知;不行而徒知之,仍是不知。真知為知,以徒知為不知,而無容一點虛偽,是即良知本體?!?[9]這里的“知”具有行是知之源、知是行之果的合理性。以這種合理主義觀點看待“知”使他能以很開明的態(tài)度接受“洋學”,承認西方科學技術的先進性。
其次,就“行”而論,王陽明的“知”不是認識而是道德意識,“行”不是實踐而是道德修養(yǎng),倡導“知行合一”提高道德修養(yǎng)。佐藤一齋摒棄了王陽明視“行”為心之用的觀點,將“行”引向事功、實踐,強調“行”的致用性和實踐性,提倡重行、力行、篤行而成其為最顯著的特色。佐藤一齋的學說深刻影響了他的學生——幕末志士佐久間象山。佐久間象山是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思想家,主張日本要富國強兵,需吸取西方自然科學之知,并由此形成了明治初年學習西方科學文化之“知”的熱潮,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fā)展。
三、“歸太虛論”與大鹽平八郎的起義
大鹽平八郎(1793年—1837年)并不排斥程朱學,他反對的只是朱子末學者流“知而不行”而已。天保之際出現(xiàn)糧荒,他在大阪為救濟饑民而發(fā)動起義,最后失敗自殺。關于大鹽平八郎的主要思想,他在《洗心洞札記?自述》中托門人之口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太虛,二是致良知,三是變化氣質,四是一死生,五是去虛偽。
大鹽平八郎的“太虛”吸取宋代張載的太虛說而發(fā)展了陽明的良知說。關于太虛的內涵,大鹽平八郎在繼承了張載的思想——太虛是世界萬有之本體的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擴大深化,認為身體所見皆虛,此虛大而為太虛,小而為方寸,彼此相通,太虛即存在于我方寸之中,我方寸即包太虛。而“身之所以為身,以有方寸之虛也,如無其虛,則不靈而死矣?!盵10]身可滅而太虛萬古不滅,太虛不僅是宇宙一切活動之根本原因,也是人的心靈精神和社會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本體性存在。
大鹽平八郎作為日本近代陽明學者中以“實踐”二字為其內心信仰者第一人,他篤信王陽明的“良知”說,在行為上又極力把良知理論付諸實踐,即“致良知”,他認為“致良知”是通往太虛、實現(xiàn)歸太虛境界的必由之路。他作為農民和城市起義的領袖,以身殉難。大鹽中齋作為思想家和農民領袖的一生,代表了日本武士的那種一旦以為是者,立即接受,不僅珍貴其言,而且一一見諸于行,雖生死禍福在所不計的思想。正是在這種超生死以救國救民的思想鼓舞下,使幕末陽明學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先導。
四、“二而一,一而二”與明治維新
19世紀五六十年代明治維新運動時,一些維新運動的思想家和領導人,也受到了陽明學的鼓舞,其代表人物就是吉田松陰。吉田松陰是維新運動時期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吸收陽明學思想,主張以“心”為判斷是非的準則,不拘泥于既成制度與規(guī)范,認為抨擊當時的專制統(tǒng)治亦非罪惡。
吉田松陰出生于日本封建時代即將解體的天保元年(1830年),安政六年(1859年),在鎮(zhèn)壓維新志士的“安政大獄”中被幕府處以極刑殺害,年僅二十九歲。松陰發(fā)展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使之成為醞釀明治維新運動的思想動力和造就明治維新一代新人的思想指南,這是日本陽明學者對“知行合一”的重要發(fā)展。
松陰雖沒有直接倡導陽明學的“知行合一”,但也極肯定陽明的“知行合一”精神,在《講孟余話》[11]中他提到:“智圣是全章綱領也。智如射之巧,即所謂致知;圣如射之力,即所謂力行也。知與行,二而一,一而二,固所自當?!皇俏嵬叫∪宋ㄑ灾衅珡U之弊,其實知而廢行非真知也,行而廢知非實行,故知行二而一,而先后亦相待而濟也?!币虼怂申幰卜浅娬{“真知”與“實行”的知行合一精神。根據(jù)這種觀點,他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舍學問功夫一偏于行事者”,對這種人要強調“以知為先”,切忌以行廢學。另一種是“專務讀書明理,而于實行實事上不曾下一毫砥礪之功者”,對這種人要強調“以行為重”,切忌以學廢行??傊浴耙欢边M行具體分析,以“二而一”進行理論綜合,用朱熹觀點補充,完善陽明的知行學說,將知行辯證法提高到了新水平,但總的來看,他還是強調“行為重”。
從重行思想出發(fā),松陰主張為學應當“去虛就實,略冗覽要”,即提倡有用之學。他主張尊王攮夷、尊王倒幕,并以身殉行。為弘揚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他在松陰學塾培養(yǎng)的80名學生中,有一半人為明治維新做出了杰出貢獻。
五、結束語
江戶后期,當幕藩的封建制已面臨崩潰,正統(tǒng)儒學也從此不能繼續(xù)發(fā)展的時候,陽明學很快在各階層中傳播并發(fā)展起來,“知行合一”的思想增加了蔑視權威、力行實功、強調無畏和立志等思想理念,這些思想理念和特定的歷史進程相契合,發(fā)揮合理的積極作用,成為反對現(xiàn)存體制的一種精神武器。佐藤一齋是在朱子學教育家外衣的掩飾下研究陽明學思想,發(fā)展其“氣一元論”,推動了西方先進文化在日本的傳播;大鹽平八郎的“歸太虛輪”將陽明學的實踐事功特色發(fā)揮到極致,他發(fā)動起義以身殉難的行為本身就是為這種思想做了最好的詮釋;吉田松陰的“二而一,一而二”將知行辯證法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作為維新運動的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被幕府處以極刑,他們都是從敦篤踐履、經(jīng)世致用方面發(fā)展了“知行”范疇。
注釋:
[1]朱謙之.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220.
[2]張君勵.比較中日陽明學[M].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55.3.
[3]王陽明.傳習錄[M].北京:藍天出版社: 2007.11.
[4]王陽明.傳習錄[M].北京:藍天出版社: 2007.128.
[5]昌平坂:幕府的教學機構,成立于1790年,主要教授作為“官學”的朱子學。
[6]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斎 大鹽中斎[M].日本:巖波書店: 1980.254.
[7]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斎 大鹽中斎[M].日本:巖波書店: 1980.224.
[8]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斎 大鹽中斎[M].日本:巖波書店: 1980.257.
[9]論語駁異http://uwazura.cocolog-nifty.com/blog/cat3579961/index.html
[10]日本思想大系(46) 佐藤一齋 大鹽中齋[M].日本:巖波書店: 1980.329.
[11]吉田松陰全集第3巻講孟余話[C].日本:大和書房: 1971.363.
參考文獻:
[1]朱謙之.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2]吳延嵺.日本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3]王守華、卞崇道.日本哲學史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楊曼 (1971.9-),女,廣東潮州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世文化,中日比較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