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萍
【摘要】傾聽——人類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通過傾聽來了解這個世界,增加交流;等待——給自己、給別人多一點時間、多一份耐心,也可以說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因為有心,就會有愛,有愛就會去等待并帶來希望;思考——是對事、對物的再認識、再回憶、再組織的過程,是一種理性認識的過程。
【關鍵詞】傾聽;等待;思考;共同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頒布,像是一個導航,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提出了每個年齡段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fā)展水平等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其實這五大領域就像是一個綜合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相輔相成。
一、俯下身來傾聽,拉近孩子與我們的距離
傾聽是人類的本能,孩子們正是在傾聽中來接受外界的信息和了解這個世界,也正是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的??捎捎谟變簜€體差異,有些孩子的自控力和堅持性等缺乏,會導致他們的傾聽能力相對弱點,不善表達也不會有耐心傾聽別的小朋友講訴等等,那作為老師的我們?nèi)绾稳ヒ龑?,去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傾聽習慣呢?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幾點:
1.用你的眼神等動作,傳達你在認真傾聽他講訴的信息,讓幼兒從中獲得成功感,激發(fā)幼兒說的興趣
當孩子看到新奇的食物,會有一個興奮點,他會興奮的告訴老師,這時,我們要認真的欣賞,并用眼神或很投入的神情,傳達給孩子你是在認真傾聽他講訴的這一信息。哪怕是一件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情,一句重復了好多個詞語的話句,我們也要耐心地聽完,哪怕他已經(jīng)重復了一次又一次,我們也要耐心的俯下身來傾聽,同時,鼓勵他更出色的講訴,讓他感到自己語言的魅力;當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傾訴,你不要不耐煩,要讓他說完,讓他宣泄,讓他感到老師在重視他。
2.對個體差異的孩子要更多的耐心和鼓勵,寬容對待孩子的錯誤,不打斷、譏笑孩子,并巧妙地給予糾正
由于個體差異,每個班里總會有那么一兩個孩子會口齒不清,有的甚至會帶點口吃,對此,我們一定不能取笑,而要更耐心地聽清楚,并與其交流,讓他傾聽老師的話,在不經(jīng)意間學習、模仿老師的發(fā)音,改正自己表達時欠妥的地方。當孩子回答錯誤時,老師要鼓勵他“再想一想,再說一次”,用足夠的耐心引導孩子多想多說,而不能打斷、制止孩子的話語。
3.俯下身來傾聽,加強師生交往,讓不愛說的孩子也說起來
感情交流是師生交往的基礎和動力。在聽的時候,老師的一個體態(tài)動作、一個眼神、一種略帶夸張的表情都會對幼兒產(chǎn)生巨大的鼓勵。不愛說話的孩子原因有很多,如性格內(nèi)向、膽小、緊張等。在這些孩子面前,老師首先要與他們多說話,引導其產(chǎn)生交流愿望;當他們說的時候,老師更要耐心地聽,邊聽邊猜,邊聽邊幫助他們放松情緒,使他們逐步產(chǎn)生想說的愿望,說出心里想說的。
二、停下腳步等待,做孩子們良師益友
1.制造“溫潤的環(huán)境”,尊重孩子,不攀比,讓孩子愿意與你分享點滴
我們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尊重每一個個體自身的成長速度,切忌攀比,切忌“拔苗助長”。不要總在孩子面前抱怨“你看誰都會什么什么了,你怎么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更要放下架子、放慢腳步,做好孩子們的“大朋友”,擠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交流,制造一個“溫潤的環(huán)境”。
2.等一等,用足夠耐心引領孩子邁出前進的步伐
我們在各個活動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那么一些孩子,可能由于能力的限制,或者膽小膽怯等原因,在有些方面會有一些滯后,我們一定要進行全系統(tǒng)的觀察,做一個有心人,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不能勉強孩子,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神態(tài),揣摩孩子的心理。更需要耐心地用語言、動作等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消除緊張害怕的心理,留給孩子一定的等待時間。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善于發(fā)現(xiàn)其自身的優(yōu)點、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我們的引領下邁出前進的步伐,使他們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3. 讓家長參與進來,給孩子更多的空間
與此同時,在自己感悟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家長了解,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需要成長的時間和空間,需要我們成人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我們需要停下腳步來等待,在尊重中等待孩子們的自然成長,做好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三、靜下心來思考,更理性的對待發(fā)生的事和物,學會反思
本著《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精神,讓我們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善意對待幼兒,尊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強化兒童的良好行為,讓我們俯下身來傾聽、停下腳步等待、靜下心來思考,讓我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2] 黃軼玲.《老師如何傾聽孩子的表達》,?2012-12-13
[3] 賴 萍.《蹲下身來傾聽,讓花兒開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