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冬燕
新課程標準中“把信息技術全面引入教學領域”的指導性倡議,給教師的教學打開了另一扇窗,教師的關注點也逐漸從傳統(tǒng)的PPT轉向功能更強大的FLASH,甚至是電子白板領域,它在課堂上所體現(xiàn)的形象性、交互性、趣味性、研究性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思維的動作”與“動作的思維”之間不斷碰撞思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提高素養(yǎng)、鍛煉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學科整合呢?本文就結合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一課的幾個教學片段,對數(shù)學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作一理性思考與實踐研究。
一、讓信息技術架構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橋梁
【教學片斷一】認識三角形的概念
師: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三角形。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動態(tài)展示從具體生活情境中提煉出的三角形。
師:課前,你們已經(jīng)試著自己做了一個三角形,老師從你們的作品里選了幾幅,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動態(tài)展示)這是用釘子板做的,這是用紙折的,這是吸管做的。這么多的三角形,形狀、大小各不相同,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1:它們都有三條線段。
師:如果請你畫一個三角形,你準備怎么畫?
生2:畫三條線、邊、線段。
師在白板上畫,故意三邊不相連,生急著要糾正。
生3:連在一起。
師:那我接著畫。
生3:又過了。
師:那應該怎么改?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請用手勢比劃一個三角形(板書:完整三角形)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白板上重點演示點對點首尾相連的情況)三角形的三條線段是怎樣組合在一起的。像這樣的幾條線段首尾相連,在數(shù)學上我們就稱之為“圍成”。(板書:圍成)現(xiàn)在你能說說怎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嗎?(完善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學生對三角形概念中“圍成”一詞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之一。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詞,“圍成”在這里指的是三條線段必須首尾相連,但是在多次試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認為只要有三條線段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三角形了。為了糾正學生這種認知上的偏差,我將信息技術與課程內(nèi)容整合,利用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學生課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體的認知素材,讓學生關注到三角形是這些物體的邊線所圍成的形狀,讓學生初步構建“圍成”的表象,然后再通過電子白板的現(xiàn)場演示,讓學生理解“圍成”指的是三條線段點對點首尾相連的情況。在這樣形象、直觀而又不著痕跡的演示下,學生順理成章地構建了三角形幾何意義上的認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動。
二、讓信息技術搭建學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臺
【教學片斷二】討論三角形三邊關系
在學生分組進行小組操作后,學生對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圍成三角形產(chǎn)生了爭執(zhí)。
師:有爭執(zhí)才會有思考。請認為能圍成的同學圍給我們看一看。
請學生到前面實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調(diào)整各種角度想要圍成三角形,但總是失敗。
師:看來線段的端點太粗了,影響了我們的判斷,那這三條線段到底能不能圍成呢?讓我們一起看電腦演示。我把這兩條線段輕輕往下壓,圍成沒有?再往下壓,現(xiàn)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壓會怎樣?(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鏡功能聚焦兩條線段的連接點,這時學生能清晰地看到這兩條線段連接成了一條10厘米長的線段,正好與10厘米重合,這三條線段組成了兩條重合的線段,因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抽象的定理。我們知道,兒童的學習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因為操作活動更能引起和促進學生把動作的過程與內(nèi)隱的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思維的動作”與“動作的思維”。所以本節(jié)課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四條不同的線段,讓他們擺一擺,看是否能圍成三角形,進而歸納得出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結論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如何讓學生的思維在操作的基礎上積極生長?經(jīng)過試教,我發(fā)現(xiàn)多媒體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組線段中,有一組是與學生的認知是有沖突的。在操作活動后,我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及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時利用白板的放大鏡功能,讓學生認識到,原來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只是連成了一條直線,這樣一來這個結論就更具說服力,從而糾正認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學生認知的難點,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打下基礎。在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探究驗證的過程中,電子白板也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圍一圍、白板的動態(tài)演示、白板上的現(xiàn)場書寫無不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在不斷的生生之間、師生與白板之間交互的 “動”的過程中,學生逐步視探索研究為一種樂趣與享受,進而使自己的學習經(jīng)常處在主動的感悟、積累和運用之中,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讓信息技術引領學生的練習向深度思維方向發(fā)展
【教學片斷三】判斷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的練習
師:現(xiàn)在你會判斷下面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了嗎?
(1)6,4,2;(2)6,4,x。
師:x取幾厘米時肯定能圍成三角形?先給我最小的數(shù)值。
生1:3厘米。最長邊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師(結合學生回答,將線段延長至3厘米,動態(tài)圍成三角形):說得真清楚,還有嗎?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電腦動態(tài)展示圍成的三角形的形狀,直至結果出現(xiàn)10厘米):到10厘米的時候還可以嗎?說說為什么?
生2:可以,因為4+14>6。(大部分學生激動地舉手,并開始反對)
生3:是不可以圍成三角形的。我們只要看兩條短的邊就可以了。6+4=10,而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每兩條邊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條邊。所以這三條邊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簡單。只要看兩條短邊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長邊就可以判斷了。如果能圍成三角形,兩條短邊的和要大于第三條邊,所以這里6+4=10,不可以圍成三角形。
師:大家的發(fā)言一個比一個精彩。(動態(tài)展示圍不成的情況)
練習環(huán)節(jié)最能檢測一堂課的學習效果,也最能體現(xiàn)教師對于整節(jié)課的思考。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在練習環(huán)節(jié),在體現(xiàn)一個“趣”的同時,我主要體現(xiàn)這樣兩個關鍵詞:一是整合。我精心設計的每一道習題都有檢測的側重點,層層遞進。為了讓習題檢測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視覺沖擊,更加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空間觀念,我讓每道習題都“動”了起來,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圍繞著課堂,促進課堂教學的達成度。二是巧變。我的習題都是從最基本的習題變化引申的。以學定教的課堂追求靈活多變,追求知識之間的生發(fā)點。這兩道題讓學生的思維層層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與批判性學習的能力。同時,電腦動畫的及時“圍一圍”,使這三條線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在線段的變與不變中靈活掌握了三角形三邊和的關系,并且利用多媒體,還適時滲透了數(shù)學的學科價值,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數(shù)學的趣。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觀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現(xiàn),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契機,只要我們帶著創(chuàng)新的精神與探究態(tài)度,在數(shù)學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中進行大膽實踐,我想,打開信息技術那扇窗,也許改變的并不僅僅是我們的課堂。
(責編金鈴)
endprint
新課程標準中“把信息技術全面引入教學領域”的指導性倡議,給教師的教學打開了另一扇窗,教師的關注點也逐漸從傳統(tǒng)的PPT轉向功能更強大的FLASH,甚至是電子白板領域,它在課堂上所體現(xiàn)的形象性、交互性、趣味性、研究性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思維的動作”與“動作的思維”之間不斷碰撞思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提高素養(yǎng)、鍛煉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學科整合呢?本文就結合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一課的幾個教學片段,對數(shù)學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作一理性思考與實踐研究。
一、讓信息技術架構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橋梁
【教學片斷一】認識三角形的概念
師: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三角形。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動態(tài)展示從具體生活情境中提煉出的三角形。
師:課前,你們已經(jīng)試著自己做了一個三角形,老師從你們的作品里選了幾幅,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動態(tài)展示)這是用釘子板做的,這是用紙折的,這是吸管做的。這么多的三角形,形狀、大小各不相同,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1:它們都有三條線段。
師:如果請你畫一個三角形,你準備怎么畫?
生2:畫三條線、邊、線段。
師在白板上畫,故意三邊不相連,生急著要糾正。
生3:連在一起。
師:那我接著畫。
生3:又過了。
師:那應該怎么改?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請用手勢比劃一個三角形(板書:完整三角形)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白板上重點演示點對點首尾相連的情況)三角形的三條線段是怎樣組合在一起的。像這樣的幾條線段首尾相連,在數(shù)學上我們就稱之為“圍成”。(板書:圍成)現(xiàn)在你能說說怎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嗎?(完善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學生對三角形概念中“圍成”一詞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之一。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詞,“圍成”在這里指的是三條線段必須首尾相連,但是在多次試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認為只要有三條線段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三角形了。為了糾正學生這種認知上的偏差,我將信息技術與課程內(nèi)容整合,利用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學生課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體的認知素材,讓學生關注到三角形是這些物體的邊線所圍成的形狀,讓學生初步構建“圍成”的表象,然后再通過電子白板的現(xiàn)場演示,讓學生理解“圍成”指的是三條線段點對點首尾相連的情況。在這樣形象、直觀而又不著痕跡的演示下,學生順理成章地構建了三角形幾何意義上的認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動。
二、讓信息技術搭建學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臺
【教學片斷二】討論三角形三邊關系
在學生分組進行小組操作后,學生對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圍成三角形產(chǎn)生了爭執(zhí)。
師:有爭執(zhí)才會有思考。請認為能圍成的同學圍給我們看一看。
請學生到前面實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調(diào)整各種角度想要圍成三角形,但總是失敗。
師:看來線段的端點太粗了,影響了我們的判斷,那這三條線段到底能不能圍成呢?讓我們一起看電腦演示。我把這兩條線段輕輕往下壓,圍成沒有?再往下壓,現(xiàn)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壓會怎樣?(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鏡功能聚焦兩條線段的連接點,這時學生能清晰地看到這兩條線段連接成了一條10厘米長的線段,正好與10厘米重合,這三條線段組成了兩條重合的線段,因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抽象的定理。我們知道,兒童的學習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因為操作活動更能引起和促進學生把動作的過程與內(nèi)隱的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思維的動作”與“動作的思維”。所以本節(jié)課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四條不同的線段,讓他們擺一擺,看是否能圍成三角形,進而歸納得出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結論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如何讓學生的思維在操作的基礎上積極生長?經(jīng)過試教,我發(fā)現(xiàn)多媒體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組線段中,有一組是與學生的認知是有沖突的。在操作活動后,我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及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時利用白板的放大鏡功能,讓學生認識到,原來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只是連成了一條直線,這樣一來這個結論就更具說服力,從而糾正認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學生認知的難點,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打下基礎。在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探究驗證的過程中,電子白板也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圍一圍、白板的動態(tài)演示、白板上的現(xiàn)場書寫無不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在不斷的生生之間、師生與白板之間交互的 “動”的過程中,學生逐步視探索研究為一種樂趣與享受,進而使自己的學習經(jīng)常處在主動的感悟、積累和運用之中,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讓信息技術引領學生的練習向深度思維方向發(fā)展
【教學片斷三】判斷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的練習
師:現(xiàn)在你會判斷下面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了嗎?
(1)6,4,2;(2)6,4,x。
師:x取幾厘米時肯定能圍成三角形?先給我最小的數(shù)值。
生1:3厘米。最長邊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師(結合學生回答,將線段延長至3厘米,動態(tài)圍成三角形):說得真清楚,還有嗎?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電腦動態(tài)展示圍成的三角形的形狀,直至結果出現(xiàn)10厘米):到10厘米的時候還可以嗎?說說為什么?
生2:可以,因為4+14>6。(大部分學生激動地舉手,并開始反對)
生3:是不可以圍成三角形的。我們只要看兩條短的邊就可以了。6+4=10,而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每兩條邊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條邊。所以這三條邊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簡單。只要看兩條短邊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長邊就可以判斷了。如果能圍成三角形,兩條短邊的和要大于第三條邊,所以這里6+4=10,不可以圍成三角形。
師:大家的發(fā)言一個比一個精彩。(動態(tài)展示圍不成的情況)
練習環(huán)節(jié)最能檢測一堂課的學習效果,也最能體現(xiàn)教師對于整節(jié)課的思考。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在練習環(huán)節(jié),在體現(xiàn)一個“趣”的同時,我主要體現(xiàn)這樣兩個關鍵詞:一是整合。我精心設計的每一道習題都有檢測的側重點,層層遞進。為了讓習題檢測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視覺沖擊,更加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空間觀念,我讓每道習題都“動”了起來,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圍繞著課堂,促進課堂教學的達成度。二是巧變。我的習題都是從最基本的習題變化引申的。以學定教的課堂追求靈活多變,追求知識之間的生發(fā)點。這兩道題讓學生的思維層層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與批判性學習的能力。同時,電腦動畫的及時“圍一圍”,使這三條線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在線段的變與不變中靈活掌握了三角形三邊和的關系,并且利用多媒體,還適時滲透了數(shù)學的學科價值,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數(shù)學的趣。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觀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現(xiàn),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契機,只要我們帶著創(chuàng)新的精神與探究態(tài)度,在數(shù)學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中進行大膽實踐,我想,打開信息技術那扇窗,也許改變的并不僅僅是我們的課堂。
(責編金鈴)
endprint
新課程標準中“把信息技術全面引入教學領域”的指導性倡議,給教師的教學打開了另一扇窗,教師的關注點也逐漸從傳統(tǒng)的PPT轉向功能更強大的FLASH,甚至是電子白板領域,它在課堂上所體現(xiàn)的形象性、交互性、趣味性、研究性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思維的動作”與“動作的思維”之間不斷碰撞思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提高素養(yǎng)、鍛煉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學科整合呢?本文就結合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一課的幾個教學片段,對數(shù)學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作一理性思考與實踐研究。
一、讓信息技術架構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橋梁
【教學片斷一】認識三角形的概念
師: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三角形。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動態(tài)展示從具體生活情境中提煉出的三角形。
師:課前,你們已經(jīng)試著自己做了一個三角形,老師從你們的作品里選了幾幅,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動態(tài)展示)這是用釘子板做的,這是用紙折的,這是吸管做的。這么多的三角形,形狀、大小各不相同,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1:它們都有三條線段。
師:如果請你畫一個三角形,你準備怎么畫?
生2:畫三條線、邊、線段。
師在白板上畫,故意三邊不相連,生急著要糾正。
生3:連在一起。
師:那我接著畫。
生3:又過了。
師:那應該怎么改?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請用手勢比劃一個三角形(板書:完整三角形)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白板上重點演示點對點首尾相連的情況)三角形的三條線段是怎樣組合在一起的。像這樣的幾條線段首尾相連,在數(shù)學上我們就稱之為“圍成”。(板書:圍成)現(xiàn)在你能說說怎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嗎?(完善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學生對三角形概念中“圍成”一詞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之一。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詞,“圍成”在這里指的是三條線段必須首尾相連,但是在多次試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認為只要有三條線段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三角形了。為了糾正學生這種認知上的偏差,我將信息技術與課程內(nèi)容整合,利用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學生課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體的認知素材,讓學生關注到三角形是這些物體的邊線所圍成的形狀,讓學生初步構建“圍成”的表象,然后再通過電子白板的現(xiàn)場演示,讓學生理解“圍成”指的是三條線段點對點首尾相連的情況。在這樣形象、直觀而又不著痕跡的演示下,學生順理成章地構建了三角形幾何意義上的認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動。
二、讓信息技術搭建學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臺
【教學片斷二】討論三角形三邊關系
在學生分組進行小組操作后,學生對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圍成三角形產(chǎn)生了爭執(zhí)。
師:有爭執(zhí)才會有思考。請認為能圍成的同學圍給我們看一看。
請學生到前面實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調(diào)整各種角度想要圍成三角形,但總是失敗。
師:看來線段的端點太粗了,影響了我們的判斷,那這三條線段到底能不能圍成呢?讓我們一起看電腦演示。我把這兩條線段輕輕往下壓,圍成沒有?再往下壓,現(xiàn)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壓會怎樣?(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鏡功能聚焦兩條線段的連接點,這時學生能清晰地看到這兩條線段連接成了一條10厘米長的線段,正好與10厘米重合,這三條線段組成了兩條重合的線段,因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抽象的定理。我們知道,兒童的學習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因為操作活動更能引起和促進學生把動作的過程與內(nèi)隱的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思維的動作”與“動作的思維”。所以本節(jié)課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四條不同的線段,讓他們擺一擺,看是否能圍成三角形,進而歸納得出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結論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如何讓學生的思維在操作的基礎上積極生長?經(jīng)過試教,我發(fā)現(xiàn)多媒體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組線段中,有一組是與學生的認知是有沖突的。在操作活動后,我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及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時利用白板的放大鏡功能,讓學生認識到,原來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只是連成了一條直線,這樣一來這個結論就更具說服力,從而糾正認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學生認知的難點,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打下基礎。在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探究驗證的過程中,電子白板也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圍一圍、白板的動態(tài)演示、白板上的現(xiàn)場書寫無不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在不斷的生生之間、師生與白板之間交互的 “動”的過程中,學生逐步視探索研究為一種樂趣與享受,進而使自己的學習經(jīng)常處在主動的感悟、積累和運用之中,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讓信息技術引領學生的練習向深度思維方向發(fā)展
【教學片斷三】判斷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的練習
師:現(xiàn)在你會判斷下面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了嗎?
(1)6,4,2;(2)6,4,x。
師:x取幾厘米時肯定能圍成三角形?先給我最小的數(shù)值。
生1:3厘米。最長邊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師(結合學生回答,將線段延長至3厘米,動態(tài)圍成三角形):說得真清楚,還有嗎?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電腦動態(tài)展示圍成的三角形的形狀,直至結果出現(xiàn)10厘米):到10厘米的時候還可以嗎?說說為什么?
生2:可以,因為4+14>6。(大部分學生激動地舉手,并開始反對)
生3:是不可以圍成三角形的。我們只要看兩條短的邊就可以了。6+4=10,而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每兩條邊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條邊。所以這三條邊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簡單。只要看兩條短邊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長邊就可以判斷了。如果能圍成三角形,兩條短邊的和要大于第三條邊,所以這里6+4=10,不可以圍成三角形。
師:大家的發(fā)言一個比一個精彩。(動態(tài)展示圍不成的情況)
練習環(huán)節(jié)最能檢測一堂課的學習效果,也最能體現(xiàn)教師對于整節(jié)課的思考。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在練習環(huán)節(jié),在體現(xiàn)一個“趣”的同時,我主要體現(xiàn)這樣兩個關鍵詞:一是整合。我精心設計的每一道習題都有檢測的側重點,層層遞進。為了讓習題檢測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視覺沖擊,更加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空間觀念,我讓每道習題都“動”了起來,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圍繞著課堂,促進課堂教學的達成度。二是巧變。我的習題都是從最基本的習題變化引申的。以學定教的課堂追求靈活多變,追求知識之間的生發(fā)點。這兩道題讓學生的思維層層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與批判性學習的能力。同時,電腦動畫的及時“圍一圍”,使這三條線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在線段的變與不變中靈活掌握了三角形三邊和的關系,并且利用多媒體,還適時滲透了數(shù)學的學科價值,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數(shù)學的趣。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觀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現(xiàn),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契機,只要我們帶著創(chuàng)新的精神與探究態(tài)度,在數(shù)學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中進行大膽實踐,我想,打開信息技術那扇窗,也許改變的并不僅僅是我們的課堂。
(責編金鈴)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