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良
[摘 要]中國人的個人、家庭、社會、政治都圍繞著孝。源遠流長的孝文化,是在什么樣的時代與政治氛圍中,逐漸理論化?又如何從人性天倫的彰顯,逐步演進為具社會及政治意義的慈孝文化?這樣的儒家理念必須在不同時代中都發(fā)展出適應時代的新意義,才能在漫長歷史中不被時代拋棄。反思并提出其現(xiàn)代化意義,便成了時代人們的當務之急。通過厘清中國傳統(tǒng)慈孝文化的起源,梳理慈孝文化理論化的歷程,澄清在傳統(tǒng)中國統(tǒng)治階級推廣下慈孝文化形成的社會功能,反思慈孝文化在歷史遞嬗下的逐漸僵化,進而提出慈孝文化的現(xiàn)代化意義。
[關鍵詞]慈孝;儒家;現(xiàn)代社會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14)03-0015-04
Reflections on the Ci and Xiao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in modern society
ZHANG Shi-liang
(Confucius Institute in Taiwan, Taibei 108, China)
Abstract: The personage, the family, the society and the politics are surrounded by Xiao(filial piety) in Chinese. Xiao culture has long-standing and well-established, how is it theorized little by little, in what kind of age and political atmosphere it is realized, how to manifest the human nature and gradual progress into the Ci(taking care of children) and Xiao culture with the significant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all these are important questions. So this kind of Confucian ideas must be developed in different times to adapt to the new meaning of the times. They can not be abandoned in the long history. So to reflect it and put forward its modern sense becomes the top priority of current society. By cleaning up the origin of Ci and Xiao culture, combing the course of the theory of Ci and Xiao culture and clarifyi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i and Xiao culture in the popularizing of traditional ruling class, we reflect the rigidity of Ci and Xiao culture in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history, and finally we put forward the current meaning Ci and Xiao culture.
Key words:Ci(taking care of children) and Xiao(filial piety); Confucianist; modern society
一、前言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對所服膺之學說思想,認同的價值判斷,可能有各種選擇,我們可能是儒家的、道家的,甚至是法家的信徒,但不論傾向于哪一種學說思想,都很難否認在歷史中長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對中國人思想及行為準則的影響,有許多根深蒂固的、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思維,是儒家所強調(diào)的,其中又以慈孝文化為最。通過本文,期待能厘清中國傳統(tǒng)慈孝文化的起源,梳理慈孝文化理論化的歷程,澄清在傳統(tǒng)統(tǒng)中國治階級推廣下慈孝文化形成的社會功能,反思慈孝文化在歷史遞嬗下的逐漸僵化,進而提出慈孝文化的現(xiàn)代化意義。
二、慈孝文化的起源與理論化
對于孝的起源,學術界雖有不同的論述,但早在西周時期,孝已是完備的倫理觀念。在西周,孝的含義是通過宗廟供品祭祀的方式來尊祖敬宗,并以傳宗接代的方式將宗族的生命延續(xù)下去,生生不息。西周以前的孝,具有濃厚的宗法思維,至春秋戰(zhàn)國時代,因為禮崩樂壞,使得宗法制度日趨瓦解,對于孝的論述才進入新的歷程。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使得孝的闡述得到理論化的發(fā)展,其中尤以儒家的貢獻最大??鬃犹岢孕楹诵牡膫惱碛^念,并主張以此倫理觀念穩(wěn)定家庭體系,家族成員間通過這樣強大的倫理力量緊密系連。儒家思想以孝為本,不僅在家庭、家族成員間起到穩(wěn)定作用,孔子更以此為基底,期望能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而穩(wěn)定社會??鬃映欣^西周以來的孝觀念,除了鞏固傳統(tǒng)外,更進行孝觀念的改造和創(chuàng)新,使孝從宗族倫理轉化為家庭倫理,成為更符合時代潮流及人心向往的觀念。禮、義、仁可謂孔子思想之進程,其中,又以仁為其思想核心,而孝的人性根源亦來自于仁,也是孝的終極目標。仁是人行為的最高準則,而孝正是實踐之途。誠如《禮記·中庸》所言:“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只要將人們心中之最質(zhì)樸美好的那一部分發(fā)揮出來,親愛與自己最近之親人,不以私利為上的大公心的仁境便可達成。
對于孝的施行步驟,孔子有明確的論述,孔子主張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礎上,孝不只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更要尊敬父母?!墩撜Z·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如果說孝道的精神實質(zhì)是敬,那么如何表達出這種敬呢?這就是行為要符合禮,而孔子則直接將禮看做是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無論父母生前或死后,都應按照禮的規(guī)定來行孝??鬃痈鼘⑿⒌恼撌鰯U及社會層面,《論語》將孝、悌連用,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俺鰟t弟”實質(zhì)家庭血親中的敬兄長,擴及社會關系上,則成為“敬事長上”的行為準則。
儒家先賢對于孝道多有論述,一則展現(xiàn)出儒家觀點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擴充完備了孝的理論。如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又如,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辈贿^,儒家關于孝道的專論成于《孝經(jīng)》,其篇幅雖短,卻思想全面完備,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代表著儒家孝道理論創(chuàng)造的完成,對后世影響甚深。
《孝經(jīng)》成書于秦漢之際,傳為孔子、曾子、曾子的門人所作?!缎⒔?jīng)》開宗明義告訴世人孝的行為準則,例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jīng)》把孝分為“五等之孝”: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并以此五等分別討論之,表現(xiàn)出孝道在當時政治氛圍、社會背景下的不同層次?!缎⒔?jīng)》思想的最大特點是孝的泛化與政治化,強調(diào)以孝治天下的觀念,“先王又治理德之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泵鞔_地把“事親”與“事君”結合表述,“事君”成了孝道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這是孝進一步政治化的表現(xiàn)?!缎⒔?jīng)》認為不孝之人,與要挾君主者、非議圣人者一樣,都是國家社會的禍根,主張將孝的精神入法,用刑罰來維護孝道,“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由此觀之,可以清楚得知《孝經(jīng)》之政治主張:以孝治天下,便能達到禍亂不作的地步。
三、慈孝文化的社會功能
慈孝文化的影響廣大,從學術、思想、政治、社會等領域,均可見慈孝文化數(shù)千年來積蘊的力量。僅以本文所論述的社會面而論,其功能可簡要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家庭和諧
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家庭為中心,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論述國家、社會的發(fā)展,都脫離不了家庭。家庭是政治、社會穩(wěn)定之基礎,如果多數(shù)家庭能慈孝和睦,整個社會就會安定祥和,此即《孟子》所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的和諧美滿,又必須建立在親情的基礎上?!抖Y記》:“父子親然后義生,義生然后萬物安”,將父子間的天倫親情與價值判斷的義聯(lián)結。有鑒于此,中國歷朝歷代都重視治家,倡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等。簡而言之,即維持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和諧關系。父系社會的傳統(tǒng)家庭組織,是以父子關系為主軸,再延伸出縱向組織,父慈、子孝的孝養(yǎng)關系顯得尤其重要?!睹献印罚骸靶⒆又粒踝鹩H”,《禮記》:“睦于父母之黨,可謂孝矣”。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即是以孝道為核心。孝敬父母可以安定、和諧家庭中的主要關系,擴及兄弟之間即所謂的悌,進而建立家庭的整體感與和諧氣氛,對外處世做人、功名事業(yè)才有基礎,這也是中國人服膺的“家和萬事興”的行為準則了。
(二)社會教化
歷代統(tǒng)治者通過學校、科舉等渠道對慈孝文化的倡導,以及士紳階層的呼應闡述,使得慈孝文化已深入凝結于民族的潛意識之中,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意識,因而具有文化上的教化功能?!缎⒔?jīng)》指出: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yǎng)父母日嚴……父子之道,天性也?!弊优靼鬃约荷?,懂得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品德素養(yǎng)。傳統(tǒng)孝文化蘊含傳統(tǒng)倫理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信的價值取向。儒家的仁是以孝為根本和起點的,有仁愛之心便會心胸寬廣、厚德載物;主張如人人以愛親之情推己及人,就可以將仁愛推及更廣的范圍,從而“泛愛眾”,實現(xiàn)仁愛的世界。
長久以來,中國傳統(tǒng)社會教化所追求的是和諧,和諧則是以孝為根源,期望能培養(yǎng)出守禮溫順的人民。傳統(tǒng)孝道強調(diào)以孝治家、和睦為本,以達家和萬事興。以孝治國,王道至上,能不戰(zhàn)而天下皆王土。在這樣的社會教化方向下,追求家庭和諧、人際和諧、家國和諧,成為中國人內(nèi)在的自我要求,以及對外實踐于社會的目標。兩千多年來,慈孝文化經(jīng)由教化和實踐的不斷循環(huán),已經(jīng)形塑為民族意識的重要內(nèi)涵。
(三)社會穩(wěn)定
社會為個人之集合,以儒家為主流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重視的常是群體而非個人。個人要如何成功地融入群體中,和而不流地成為群體之中堅分子,是中國傳統(tǒng)士人關心的議題??梢哉f,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社會倫理、政治倫理都是家庭孝倫理的外向延伸?!洞髮W》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止,心止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贝思葱奚怼R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與齊家都是以孝為要素。因此,孝道在安定社會秩序、維持社會階層的穩(wěn)定上,具有特殊的功能?!缎⒔?jīng)》云:“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又云:“先王有治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指出假如君主能以孝治理天下,便會得到“萬國之歡心”“百姓之歡心”,達到“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誠如《大學》《孝經(jīng)》所言,孝確實成為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力量。
孝道講究“親親之殺”“敬事長上”,不單只是個人、家庭的倫理價值,個人內(nèi)在的孝道,必須要顧及社會與國家利益,才能將孝的意義完整呈現(xiàn)。孝道延伸至國家,便是以國為家、忠君報國,以忠孝兩全為政治與社會價值的典范。傳統(tǒng)孝道的不斷詮釋,經(jīng)由教育形成社會主流道德價值,成為一種普遍的行為準則,對個人具有思想上的價值建構,使個人認同孝的行為,同時抵制違反孝道的其他人。孝道是普遍的價值與行為準則,對社會大眾具有無形的強大約束力,有時更甚于國家的法令,對社會、國家具有強大的穩(wěn)定力。
四、慈孝文化的反思
慈孝文化作為歷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經(jīng)歷了孔子、孟子以及后來歷代儒家特別是統(tǒng)治階級文人的批注詮釋,已經(jīng)成為一個極為復雜的理論體系,其中也有消極的一面。歷代統(tǒng)治者強調(diào)孝道的“三綱五?!保贪宓亟忉屝⒌?,掩飾其政治目的,表面上推行孝道,實則有礙孝道的發(fā)展,使孝道被君主專制思想羈絆,成為專制政治的犧牲品之一。
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關系,雖然也有尊老愛幼的思想,但過度強調(diào)下對上、卑對尊的單向服從,使家庭關系、社會階層、國家政治趨向僵化,平等的精神被扼殺。發(fā)乎天性、人情的孝,渲染帶有強烈尊卑、上下概念的政治色彩后,似乎不再純粹,儒家思想與政治的關系極其復雜,絕非解釋成儒家為傳統(tǒng)政治服務如此簡單即可帶過。但不可否認的是,儒家確實是各家中最受益于政治者。孝的主要理論建構者是儒家,孝從春秋戰(zhàn)國以后,就難以擺脫政治的干擾。統(tǒng)治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是歷朝歷代層層相累的結果,在朝代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對孝進行解釋、教育、宣傳、規(guī)范等。
不可諱言,孝道思想不完全等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還有其他更多精要之內(nèi)涵。但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后,中國人長期浸淫于儒家思想中,若說中國士人心靈的原型是儒家的,應該不會有太多質(zhì)疑。作為中國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強調(diào)對圣賢人格典范的景仰,對圣賢思想理念的傳承,這樣的守成,在歷史的遞嬗中,卻難以避免地陷入逐漸僵化的困境,最后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武器,扼殺中國文化中的創(chuàng)新力量,在文化上形成文化守成主義,不思進取只求復制延續(xù),且保守性的影響極其深遠。
五、慈孝文化的現(xiàn)代化
數(shù)千年來,中國的慈孝文化在不同時代,都展現(xiàn)出不同的趨向與特質(zhì)。現(xiàn)代的中國社會,家庭結構發(fā)生改變,不管是一胎化政策的影響,或是要求教養(yǎng)、生活質(zhì)量所導致的出生率下降,都將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問題。社會價值與教養(yǎng)方式的改變,也同樣沖擊著傳統(tǒng)的慈孝文化。
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構,強調(diào)家庭的作用,由家庭再擴及村里、社會乃至于國家。理論上,慈孝是家庭得以凝聚的核心價值觀,自然也是村里、社會的主要價值觀,慈孝在國家政治的價值觀中,更是扮演關鍵角色,此即“移孝作忠”的觀念。但不可否認,傳統(tǒng)孝道立論以家庭為基礎,較強調(diào)“私德”領域,相對而言,“公德”領域容易被忽略。雖說“私德”與“公德”是一體兩面,但與傳統(tǒng)社會相較,現(xiàn)代社會更重視“公德”領域,這正是現(xiàn)代社會進步的動力。慈孝文化要向現(xiàn)代化轉變,就必須擴大慈孝在“公德”領域的論述,焦點要能擴及社會群體?!靶⒂H”本含“敬老”之意,在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中,其實更需要慈孝的正面動力。
傳統(tǒng)的孝道雖反對愚孝,但仍趨向于單向的服從,重視孝順中“順從”的意涵,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個人的見解容易被弱化、被壓抑。生命來自于父母,成長亦來自于父母,孝順具有回報親恩的積極動機。然而,現(xiàn)代的親子關系若缺乏互動,遇意見相左時則常見“家庭革命”,不然就是“相敬如冰”,即使現(xiàn)代社會中交通及各式通訊軟件皆便利,但心靈距離遙遠的家庭成員,卻難免有咫尺天涯之感。在民主化的時代與新的教育思潮影響下,我們應重新思考孝順的意涵。現(xiàn)代社會強調(diào)終身學習,為父母者需要與時俱進,即使子女自發(fā)的單向“順從”也是不合時宜的?,F(xiàn)在需要的是雙向溝通,親子共同面對、解決問題,才能增進親情的融洽,體現(xiàn)家庭民主的真諦。溝通不只是現(xiàn)代孝道所需要的一種修養(yǎng),更是現(xiàn)代社會待人接物的必要。
傳統(tǒng)的慈孝文化較偏重生活節(jié)儀,親子間的關系多以家庭禮法為法度,甚少觸及心理層面。高齡化社會其實有更高的需求,不再只是吃飽、穿暖,或是生活上的和諧互動而已。子女必須能“知老”,設身處地感受父母的心理需求,協(xié)助父母的老年生涯規(guī)劃。換個角度來看,子女在協(xié)助父母的同時,也是為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涯預做學習準備。子女與父母的年齡有著固定的差距,子女與父母雙方的心智、思維,常見一定的差異,或以世代差異稱之。重點是,這差異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呈現(xiàn)變化的態(tài)勢。
慈孝文化要能現(xiàn)代化,就外部環(huán)境與制度法令的角度觀之,牽涉社會價值、福利制度、法令規(guī)范等三個不同的層面。社會價值為群眾能普遍接受的價值與觀點,孝的本質(zhì)、意涵不變,但做法要能符合現(xiàn)代的社會價值,否則慈孝文化的論述會被視之為老生常談。例如,今日的中國社會,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較為平等,長幼之間的交流常夾帶平輩的互動方式,家庭倫理的展現(xiàn)形式雖變,但孝的精神、意涵不變。古代的孝道所說為家庭內(nèi)的道德規(guī)范,今日其實還牽涉社會福利制度,尤其在高齡化社會,長者在社福制度中如何維護其權益,是現(xiàn)代子女不能忽視的。孝道是家庭倫理道德的一環(huán),傳統(tǒng)社會有法不入家門之說,所指的是法律的執(zhí)行層面。傳統(tǒng)社會強調(diào)忠孝一體,如就古代法律的精神與內(nèi)容而言,孝早已融入法條之中?,F(xiàn)代法律,對于撫養(yǎng)子女、父母的權益義務,多有規(guī)范,同樣是今日論述孝道所不可忽視的。
六、結論
以“親親”“能敬”為核心,以“推己及人”為擴展策略的儒家慈孝思想,影響中國人的個人修為、家庭生活、社會關系、政治判斷,通過本文對中國慈孝文化的起源及其理論化脈絡的厘清,掌握慈孝文化對社會所起的作用,亦理解儒家通過對慈與孝的詮釋,對社會進行儒家式教化,得到穩(wěn)定社會、國家的力量。當然,居于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和中國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中的儒者相比,面對著截然不同的時空境遇及時代挑戰(zhàn),能在不同的時代氛圍中,對儒家思想進行反思、變創(chuàng),找到它的新時代意義,絕對是我輩之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