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丹
摘 要:本文運用后殖民主義理論奠基人愛德華·薩義德提出的對位閱讀法解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蘇·奈保爾的作品《抵達之謎》。小說主人公超越了殖民文本對認知能力的束縛,擺脫了種族奴役歷史的創(chuàng)傷,實現了離散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因此,《抵達之謎》既傳承又超越了奈保爾早期作品中的身份認同焦慮、殖民心理創(chuàng)傷、寫作的使命等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雜糅身份、離散視角的全新闡釋。
關鍵詞:對位閱讀 《抵達之謎》 離散 后殖民
維·蘇·奈保爾(V. S. Naipaul)的小說《抵達之謎》(The Enigma of Arrival, 1987)于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該小說“將深具洞察力的敘述和不受世俗歧視的探索融為一體,迫使我們去發(fā)現被壓抑歷史的真實存在”。這部小說體現了奈保爾對全球化現代社會語境中“后殖民性”的不同理解,“回應了奈保爾早期作品中典型的問
題——邊緣化、流亡和不安全感”{1},并“解釋了他生命中不那么容易抓住的東西:寫作的開始和多元背景對想象的刺激。這是奈保爾要創(chuàng)作出更多嚴肅的小說必經的一步”{2}。
愛德華·薩義德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中提出對位閱讀法解讀英國小說,在帝國和殖民文本共謀的文化背景中、在宗主國與殖民地文化的互動中、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體現小說的美學價值。該閱讀法以一種對位、游牧式的批評,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還原“重疊的疆土,糾結的歷史”,發(fā)掘經典文本中被排斥的內容,把經典文本置于世界文化背景下。對位閱讀解讀小說需要同時關注三對元素:文本與帝國權力之間的共謀關系;凸現的宗主國和邊緣化的他者的不同體驗;歷史與當今現實的對話。{3}
《抵達之謎》揭露了英國文學與帝國主義之間的共謀,呈現了歷史與當代的對話,對比再現了宗主國和殖民地的不同體驗。小說主人公“我”超越了殖民文本對認知能力的束縛,擺脫了屈辱的種族奴役歷史,并實現了離散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
一、超越殖民話語的束縛
《抵達之謎》敘述者“我”是典型的奈保爾式的人物——特立尼達的印度契約勞動工人的后代,成年后遠渡重洋到英國求學,畢業(yè)后在英國從事寫作。“我”不僅意識到殖民話語與權力的共謀,還能擺脫此話語對認知能力的束縛。薩義德稱“文學是帝國擴張的多聲部伴侶”{4},因此“要看到比較文學、英語研究、文學研究、人類學等與帝國的關系,他們甚至維持了西方對非西方的統(tǒng)治”{5}。“我”在英國的威爾特郡生活、寫作了十年,意識到英國文學與帝國的關系,棄絕了“文學之眼”之后超越了殖民話語的束縛。
殖民教育突出英語和英國文學的崇高地位,正如湯馬斯·麥考利在“印度教育筆記”中說:英語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語言,英語文學的價值超過世界上所有文學的價值總和{6},教育的對象“在血緣和膚色上屬于印度人,在品位、觀念、道德、智力上屬于英國人”{7}。特立尼達的殖民教育讓“我”想象英國的光輝形象,初到英國因無法找到文學中的英國,悲嘆帝國鼎盛時代已結束,感到失落、錯置和孤獨:“我慢慢感到,恢弘氣勢已經成為歷史,我來得太晚了,無法找到原先的英國,她已不再是我想象中的那個帝國的中心模樣?!薄八麑π碌淖∷母拍詈吐撓胧艿搅怂闹趁窠逃陀⒄Z文學閱讀的錯誤影響。”{8}殖民教育和文學賦予被殖民者“文學之眼”,阻礙他們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奈保爾也承認文學指涉阻礙了他客觀觀察的能力:“在英國這些文學影響不斷對我發(fā)生作用;它們擋在我和我所看的東西之間;要擺脫他們直接看并不容易?!?/p>
“文學之眼”干預了“我”對人物的認識?!啊兜诌_之謎》中,人物絕不僅僅是人物,他們是經過浪漫化處理的,幾乎都出自作者頭腦中積累的文學人物。”{9}在威爾特郡首先引起注意的是杰克的老丈人,因為“這位老人看上去更像在一個古老景物中的文學人物。他看上去似乎是一個華茲華斯筆下的人物”{10}。小說中多處提到英國作家,如莎士比亞、華茲華斯、哈代、狄更斯、丁尼生等,“我”按照他們的作品去認識英國。這個來自前殖民地的作家仍然沉浸在19世紀的帝國時期。單·雅各布森在《抵達的時間》中表達了同樣的感受:“最初混亂的幾周里,不可能真正去看那些建筑。我所能做的就是確認他們確實在那兒,就像圖畫和書里面說的那樣在那兒?!眥11}
要真正抵達英國,必須擺脫“文學之眼”的束縛,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拔摇币庾R到文學以及殖民教育的誤導,繼而超越文本的局限、擺脫“文學之眼”并重新認識世界,能夠擺脫偏見,真切地感受英國,他把這樣的生活稱為自己的“第二段生命”,“像一次再生的體驗”?!俺鋈ド⒉綍r見到的一些事物就好像是第一次遇上似的。我不由得就聯想到了一些文學上的意味,但是,我已經養(yǎng)成了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的習慣?!眥12}擺脫“文學之眼”的限制,不再受制文本對想象的束縛,實現了意識上的第一次超越。
《抵達之謎》中體現的在帝國遭遇的幻滅、孤獨、失落是奈保爾作品中恒久的主題,《模仿者》和《河灣》的主人公有同樣的心理體驗。辛格稱這種體驗為“海難”——遭人遺棄、絕望、漂泊、無根。《抵達之謎》超越作者以前的作品,不僅傳承了這個主題,還探索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此外,主人公克服了殖民教育和殖民文學在認識觀上造成的限制。
二、超越歷史的牢籠
對位閱讀法所觀照的第二組關系是歷史與當代的關系,“應該把當前的問題作為研究過去的路標和范例”{13},即充分認識到殖民統(tǒng)治對現實的影響,正確處理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兜诌_之謎》對當代英國的描述中無不透過歷史的鏡子,揭示現實的深層含義。敘述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正視歷史和種族屈辱,實現“人與作家的統(tǒng)一”。
奈式主人公與歷史的糾結一直是他們尋求身份認同時最大的阻礙?!逗訛场分兴_里姆稱自己被困在過去,如果要繼續(xù)生活,必須踐踏過去;而奈保爾承認他們總是容易變成“歷史的囚犯”{14}。《抵達之謎》中“我”剛離開特立尼達時存在同樣的困惑,體現在“作家與人的分離”。“我”在寫作中避免談論特立尼達、種族創(chuàng)傷、孤獨、恐懼等。出現裂縫的原因是“我”無法正視自己內心的軟弱與焦慮,不能面對種族被奴役的屈辱歷史。“我”向往運用帝國的語言,搜集與帝國相關的素材,在英國文學傳統(tǒng)中寫作。
《抵達之謎》結尾,主人公與歷史和解,正確看待自己的過去,體現在“我”作為人與作為作家之間的裂縫被愈合。他開始書寫西班牙港的街道和在那里度過的童年,認識起了迅速的變化,承認自我。關于西班牙港的街道故事即作家奈保爾的第一部小說《米格爾大街》,他在談到自己的這部小說時,說發(fā)現了極大的自由:“材料爆發(fā),故事爆發(fā),笑話自顧自地跑出來了”,覺得自己“要變成作家了,是個收放自如,駕馭輕易的
人”。通過書寫直面曾經引以自卑的故土文化和被棄絕的自我,作為人和作為作家的“我”重新結合。
卡德卓這樣評價這部小說:“小說是他(奈保爾)社會文化生活的自傳,但更多的是意識在語言上的展開,對新土地的適應,以及新的感官的進化。”{15}敘述者不斷修正自己對特立尼達和倫敦的看法;在敘事中多次重復,然而描述并不完全一樣;奈保爾在創(chuàng)作初到威爾特郡的場景也有數次修改。這些都佐證了世界是流動的這一主題,也見證了敘事者思維、感官的進化。
三、超越自我、接受離散的視角
《抵達之謎》的敘事者采納薩義德所說的離散視角,同時觀照自己身份里的三種力量——印度、特立尼達和英國;以既是局內人又是局外人的眼光觀察帝國和曾經的殖民地,通過往返三地解構了帝國中心。這樣的創(chuàng)作填補了被殖民文學邊緣化的“他者”經驗,正如薩義德在論述對位閱讀法時提到:“要同時意識到敘事中的宗主國歷史,也意識到那些與占統(tǒng)治地位的話語抗衡的其他歷史?!眥16}
薩義德在《知識分子論》中提出“知識分子的流亡”這一概念,指那些因各種原因旅居海外,但懷念自己的“根”的知識分子。“他們既無法回到某個更早、更穩(wěn)定的安適自在的狀態(tài),可悲的是,永遠無法安全抵達,永遠無法與新家或新情境合而為一?!眥17}《抵達之謎》的敘述者“我”就是一位離散知識分子。對“我”來說,處處是家而又處處無家,同時是印度人、加勒比海人、英國人,而又什么都不是。
旅行是離散知識分子一個重要的標志,旅行賦予他們一個特殊的視角,在面對故土或是面對宗主國時,都能以旅行者的不介入的姿態(tài)觀察。奈保爾意識到了旅行于家鄉(xiāng)和英國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所必需的:“要變成作家,這個高貴的事,我原以為必須要離開。而實際上,為了寫作,必須要回去。這是自我意識的開始?!眥18}《抵達之謎》第二章“旅途”記錄了“我”往返于前宗主國和前殖民地之間的八次旅行,每一次旅行都會對自我有一個新的發(fā)現。以1960年敘事者完成一本自重要的書后返回特立尼達為例,這本書通過書寫他的家,與自己過去和解“使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安全感”{19}。“我”能夠正視自己種族的文化和歷史,得到了辛格所說的“寫作中尋找到的秩序”{20},從局外人的角度看自己家鄉(xiāng),這就是薩義德提倡的離散視角。
小說中的第五次旅行是“我”從英國出發(fā)去印度,這是英國人福斯特、吉卜林等兩百年來重復了無數次的旅程。但“我”印度之行與他們不同:他去的不是一般英國人想象的印度,而是“我的印度祖輩們曾想方設法在特立尼達島重建設的‘農民的印度”。此時的“我”對自己有了明確的認識,不再局限于英國的視角,而是結合英國、特立尼達、印度交叉的疆土和重疊的歷史,“充實、修正我早先對自我和對世界的認識”{21}。
采納離散視角,“我”的作品中英國和英國人的經
驗不再是中心,而是與一直被英國經典文學邊緣化的殖民地經驗同時出現。換言之,“我”的書寫彌補了文學經典中殖民地經驗的空白,顛覆了帝國經驗的中心
地位。
梅曉云認為“奈保爾和前殖民地人仍然走在‘中間通道上,從未抵達,也不可能抵達”{22},而杜維平認為抵達是融入英國文化與社會,成為英國經典作家的繼承者。{23}事實上“我”這樣的前殖民地知識分子永遠無法抵達。小說的題目“抵達之謎”源于意大利畫家基里科的同名畫,畫中的場景是:一個碼頭,幾道圍墻,一艘古代海船的桅桿的桅頂,附近一個僻靜街道有兩個人。小說中的“我”就是那個抵達的人,來自特立尼達,“我”無法深入城市的中心,也不能返回。抵達的碼頭也是為特立尼達,“我”來自印度,既無法抵達又不能返回。海船則象征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它已經永遠改變了世界,讓“我”既無法抵達想象中的帝國中心,也無法返回殖民前的家鄉(xiāng),在歐洲、特立尼達和印度三者之間漂浮,無法扎根?!拔摇苯K于擺脫了種族、歷史和教育的限制,超越了自我,以對位的視角來認識世界。奈保爾抵達的不是特立尼達或印度,更不是英國,而是跨越三地疆域而又不屬于任何國度的第三空間,正如保羅·瑟羅所說,奈保爾“總是在路上”,“從未抵達”。
奈保爾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我所有的作品都是一部作品。我實際上寫的是一本大書?!眥24}跟巴爾扎克一樣,奈保爾認為自己所有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故事,而不同的作品都是對這個故事進行的補充、刪減或者重述?!兜诌_之謎》是奈保爾作品中的元敘事,它傳承并且超越了以前作品中的主題?!兜诌_之謎》“暗示著過去的自我和現在的自我之間的對話,是對某些東西持續(xù)的關注,不同的是中年的作家比年輕的自己更善于表達,或者以不同的重點來表達”{25},回應了奈保爾早期作品中主人公的探索:“我們無法回到從前。現在沒有古船可以帶我們回去。我們已經走出夢魘,而且我們已經無處可去?!眥26}人們必須適應、接受這個已經改變的世界,與身份中雜合的各種文化和解,在印度、特立尼達和英國的邊緣生活,處處是家又處處無家,超越狹隘的民族意識,試圖過流亡的生活。實際上,“帝國的衰落穩(wěn)定了移民在文化中的地位”,使多元、雜糅文化社會成為可能。{27}當全球化和高科技把世界變成地球村的時候,這也是全世界人們和諧相處需要采取的生活
態(tài)度。
{1}{8} King, Bruce. V. S. Naipaul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136, 138.
{2}{9}{14}{15}{18} Cudjoe, Selwyn R. V. S. Naipaul: A Materialist
Reading [M]. Ambers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8:209, 214,221,212,209.
{3}{4}{5}{13}{16} Said, Edward W..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93:60,60,51,61,51.
{6}{7} 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and Tiffin Helen, eds..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C]. London: Routledge, 1995:428, 430.
{10}{12}{19}{21}{26} [英]唯·蘇·奈保爾:《抵達之謎》,鄒海侖、蔡曙光、張杰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頁,第194頁,第168頁,第172頁,第376頁。
{11}{25} Hayward, Helen. The Enigma of V. S. Naipaul:Source and Contexts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44,39.
{17} [美]愛德華·薩義德:《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版,第48頁。
{20} Naipaul, V. S. The Mimic Men [M]. London: Penguin Books Limited, 1967:243.
{22} 梅曉云:“V.S.奈保爾:從未抵達的感覺”,《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5期,第28頁。
{23} 杜維平:“從未抵達嗎?——破解《抵達之謎》”,《外國文學》2008年第3期,第47頁。
{24} Naipaul, V. S. “The Novelist V. S. Naipaul Talks about His Work to Ronald Bryden.”The Listener 22 Mar. 1973: 367—70.
{27} Liu Yuyan.“Metaphorizing Migrancy: V. S. Naipauls Fiction and Diaspora Poetics”[D]. PhD Dis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03:119.
作 者:龍 丹,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四川外國語大學出國培訓部講師。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