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
國內(nèi)20年后殖民文學研究述評
張雪峰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
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在愈20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同時又暴露出研究方法相對單一、研究結(jié)論同質(zhì)化等問題,致使近年來研究態(tài)勢呈下滑趨勢。然而,這種下滑并不意味著后殖民研究的停滯,歷經(jīng)沉淀、反思后的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將朝向跨文化比較以及更加深入、細化的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方向發(fā)展。
后殖民文學研究;下滑;跨文化比較研究;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
國內(nèi)對于后殖民理論的引介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大量后殖民理論譯著、論文集以及相關(guān)專著的出版,至1999年,國內(nèi)后殖民理論研究趨于成熟①關(guān)于國內(nèi)后殖民理論的發(fā)展階段,本文贊同學者陳厚誠的觀點,亦認為至90年代末后殖民理論在國內(nèi)的傳播已經(jīng)趨于成熟。詳見陳厚誠《后殖民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載于《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6期,125-131頁。。國內(nèi)后殖民理論的發(fā)展與成熟為后殖民文學研究的成熟奠定了基礎。隨后,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批評迅速發(fā)展。僅以中國期刊論文網(wǎng)為例,以后殖民全文的方式,包括后殖民翻譯研究、后殖民理論、文學文本及文化(比較)研究等進行粗略檢索,1993—2013年7月,共檢索出36052條記錄,與1993年的58條記錄相比,懸殊的數(shù)字對比足以管窺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這20年的發(fā)展概況。
圖1 1993-2013年后殖民研究論文數(shù)量示意圖
上圖顯示出國內(nèi)愈20年后殖民研究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1993—2013年,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1993—2000年,持勻速增長態(tài)勢;2000—2012年,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的論文數(shù)量總體上呈增長態(tài)勢;2013年,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的論文數(shù)量卻急速下滑。這樣的急速變化讓人不禁要問: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遭遇了怎樣的瓶頸?又存在何種問題?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究竟還能走多遠?沉淀之后的后殖民研究還能否卷土重來?這一系列的問題將是本文關(guān)注的核心。當然,由于后殖民理論的復雜性以及后殖民文學自身的浩繁,本文的后殖民研究梳理工作并不將后殖民理論、后殖民翻譯研究等一并納入,更多是聚焦于國內(nèi)后殖民英語文學(以小說為主)及文化(比較)批評研究的狀況。依據(jù)上述動態(tài)變化圖、參照國內(nèi)核心期刊上的論文以及考慮到國內(nèi)后殖民理論的發(fā)展這三個綜合因素,本文將1993—2013年間國內(nèi)的后殖民文學文化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993—2000年,后殖民文學文化研究初期;2001—2007年,后殖民文學文化批評的全盛時期;2008—2013年,后殖民文學文化的反思時期。
在這一階段,后殖民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文本研究以及更多后殖民文學作品的引介方面。在《賽珍珠與后殖民主義理論》[1]一文中,該文作者以賽珍珠的作品思想與賽義德的后殖民觀點形成比較,指出她的作品是以真實東方為題材,揭露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主義的虛假性。另一方面,該文認為雖然賽珍珠在一定程度上敘述了西方的進步文化,但不能就此簡單地將她定義為殖民主義者,而應該看到她作品中反映出的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潛在思想。應該說,該文作者對于賽珍珠作品中的后殖民思想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擺脫了西方與東方、殖民與后殖民、中心與邊緣之間對立的困擾,客觀地挖掘文本中的東西方關(guān)系,進而全面地認識賽珍珠本人的后殖民思想。同時,這一時期對于文學文本中的后殖民身份構(gòu)建也開始探討。在《簡論〈茫茫藻?!的信魅斯淖晕医?gòu)》[2]一文中,該文作者探討了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在尋找自我身份的歷程中折射出的殖民與被殖民心理,揭示男權(quán)與殖民統(tǒng)治對女性壓迫的一致之處,使得女性被殖民者無法實現(xiàn)自我身份的構(gòu)建。這種解讀已經(jīng)顯露出后殖民研究與女性主義交叉、結(jié)合研究的趨向。
除了利用后殖民理論對部分作品進行挖掘外,也有一些對更多后殖民文學作品的引介,這一方面表明國內(nèi)學界對于后殖民文學研究方向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學界對后殖民文學文化異質(zhì)性與多元性的認識已逐步加深。如對非洲作家索因卡、西印度詩人沃爾科特以及奈保爾的介紹等;又如在《尼日利亞的“后殖民小說”》[3]一文中,作者引介了阿莫斯圖圖奧拉(Amos Tutuola)、欽努阿·阿契貝(Chinua Achebe)、布奇·埃默切塔(Buchi Emecheta)、本·奧克利(Ben Okri)等作家的作品;在《“雜交”的后殖民印度英語小說》[4]一文中,作者以拉什迪《午夜的孩子》為引子,談及后殖民印度小說的混雜性與多元性。諸如此類的評介為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進一步推動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文化的發(fā)展走向全盛時期。
如果說,1986年非洲作家索因卡與1992年西印度詩人沃爾科特分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后殖民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那么,2001年西印度作家奈保爾以及2003年非裔作家?guī)烨性佾@諾貝爾文學獎,使得后殖民文學的發(fā)展逐步走向世界文學發(fā)展的中心地帶。此外,至90年代末,國內(nèi)對于后殖民理論的認識也逐步成熟,這一切都為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的繁榮提供了契機。
這一階段的后殖民文學研究,無論在研究范圍、研究深度還是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較大突破。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對國內(nèi)后殖民諾貝爾獎作家的研究熱潮;二是對西方經(jīng)典文本的后殖民解讀;三是將后殖民理論與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融合,為后殖民文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四是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的多元化趨向。
2.1 國內(nèi)后殖民諾獎作家的研究
國內(nèi)對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的研究情結(jié)由來已久,在奈保爾、庫切等作家獲獎后,國內(nèi)隨之就掀起了一輪奈保爾、庫切后殖民研究的熱潮。自2002年開始,相當多的論文(含碩、博論文)從后殖民視角分析奈保爾的特立尼達、印度、非洲主題的作品,主要集中于《黑暗之地》、《模仿者》、《畢司瓦斯先生的房子》、《河灣》、《半生》、《游擊隊員》、《在一個自由的國度》等作品。如梅曉云在《無根人的悲歌——從〈黑暗之地〉讀解V.S.奈保爾》[5]一文中解讀該部作品作家本人文化歸屬無根感的寫作主題;而《〈米格爾大街〉的后現(xiàn)代、后殖民解讀》[6]一文從文本形式層面入手,剖析了該部作品中的后現(xiàn)代元素如互文、黑色幽默表現(xiàn)方式與后殖民無根身份之間的碰撞。此外,也有不少研究關(guān)注奈保爾與印度文學之間的淵源。如在《沿襲與超越——評奈保爾的小說〈半生〉》[7]中,該文作者認為該部作品中的父子關(guān)系是作家奈保爾本人與印度文化關(guān)系的象征;在《奈保爾的印度書寫在印度的反響》[8]一文中,該文作者全面敘述了印度學者對于奈保爾作品中的印度書寫的不同反應。這些研究分別從內(nèi)容或形式層面剖析奈保爾作品中的后殖民思想,這使得國內(nèi)奈保爾后殖民研究更加立體、全面。
雖然國內(nèi)奈保爾研究極大地拓展了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的范圍,但大都聚焦于殖民地文化身份危機,探討后殖民流散作家無根性與文化身份認同的不確定這一話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視角相對單一化的弊端。另外,國內(nèi)奈保爾研究更多是聚焦于其印度書寫與非洲書寫,而對于其早期作品映射出的西印度殖民歷史敘事與其作品的牽連并未進行充分挖掘,因此,國內(nèi)奈保爾后殖民作品研究仍有開拓的空間。
相對于奈保爾的后殖民研究,國內(nèi)針對庫切的后殖民研究則相對更加全面,主要集中于《恥》、《?!贰ⅰ兜却靶U人》、《邁克爾·K的生活與時代》、《小說在非洲》等作品,關(guān)注其作品中折射出的南非種族隔離、殖民創(chuàng)傷、后殖民流散作家心理以及敘事形式等問題。如在《寫實主義文學對文明沖突理論的呼應——細讀庫切的小說〈恥〉》[9]一文中,作者分析了《恥》中展現(xiàn)出的西方文明與南非文化的沖突以及南非對殖民歷史的當代抵抗;而在《兩種帝國理念的對照:論庫切寓言體小說〈等待野蠻人〉》[10]一文中,作者認為該小說是以寓言的形式反思帝國霸權(quán)。與此同時,一些學者挖掘庫切作品中的女性話語敘事方式,如在《庫切小說〈敵手〉中的女性主義敘事視角》[11]中,作者認為庫切打破了女性沉默的敘事方式,消解了西方權(quán)威敘事手段;在《從屬下角度解讀J.M.庫切的小說〈恥〉》[12]一文中,作者借用斯皮瓦克的女性屬下思想,探討庫切在該部小說中表述女性話語權(quán)的方式。除了研究具體作品中的后殖民性以外,部分學者亦致力于探討庫切的整體創(chuàng)作方式,如在《邊緣處境中的自由言說——J.M.庫切與壓迫性權(quán)威的對抗》[13]一文中,作者指出庫切以自由言說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試圖構(gòu)建南非文學獨立屬性,并以此對抗歐洲文學的霸權(quán);而在《歷史的競爭者——庫切對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繼承與超越》[14]一文中,作者認為庫切超越了傳統(tǒng)歷史寫作的方式,并探討其再現(xiàn)歷史的敘事方式。應該說,從2003年開始,國內(nèi)對于庫切作品中的后殖民性研究相對較為集中,也愈發(fā)完善。2004年、2010年舉辦的“庫切小說研討會”和“庫切作品學術(shù)研討會”并出版的《庫切研究與后殖民文學》論文集,以及數(shù)篇關(guān)于庫切作品的碩、博論文,都足以顯示國內(nèi)庫切文學作品研究的熱度與卓越成果。
2.2 對西方經(jīng)典文本的后殖民解讀
艾勒克·博埃默(Elleke Boehmer)指出,殖民文學“是由歐洲殖民者為自己所寫的關(guān)于他們所主宰的非歐洲領(lǐng)土上的文學,體現(xiàn)一種帝國主義者視角”[15]3,而后殖民文學總體上是“對于殖民關(guān)系做批判性顛覆性審視的文學,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抵制殖民主義視角”[15]3。換而言之,殖民文學或西方文學中的帝國主義視角以及后殖民文學中的反殖民主義視角都是后殖民文學研究關(guān)注的重點,因此,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一方面注重挖掘更多新的后殖民作品,另一方面對于西方經(jīng)典文學中的殖民性或后殖民性研究也有深入的研究。
國內(nèi)對于西方經(jīng)典文學的殖民性或后殖民性研究涉獵范圍較廣,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但主要集中在以下文本中:《印度之行》、《黑暗的心》(或譯為《黑暗的心臟》)、《吉姆老爺》、《簡·愛》、《魯濱遜飄流記》、《名利場》、《遠大前程》、《暴風雨》以及玄學派詩人多恩的詩歌等。學者們集中探討這些作品背后隱藏的殖民意識形態(tài),以及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文化沖突等問題,譬如對同一作家作品的后殖民性進行多層面的探討,這也顯示出學界對后殖民文學認識的深入程度。如針對康拉德作品的討論,在《論〈黑暗的心〉中的反殖民主義主題》[16]一文中,該文作者認為康拉德作為殖民作家卻具有反殖民主義思想,“康拉德使人們看清了殖民主義者的丑惡嘴臉。書中的反殖民主義主題影響了后來的許多作家,為前殖民地國家的反殖民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而在《康拉德〈黑暗的中心〉與種族主義之爭》[17]一文中,作者認為該部小說體現(xiàn)出作家本人既有反殖民主義傾向亦有種族主義傾向;同樣,在《解讀康拉德小說中殖民話語的矛盾》[18]一文中,作者通過對《黑暗的心靈》以及《吉姆老爺》的文本分析,認為康拉德作品中的殖民主義與反殖民主義意識共存,具有矛盾性;在《〈黑暗的心臟〉解讀中的四個誤區(qū)》[19]一文中,作者指出不能生搬硬套后殖民理論,亦不能忽視該部作品中非洲民族反抗殖民霸權(quán)的隱性敘事。雖然這些解讀包含截然相反甚至于針鋒相對的觀點,但恰恰是這樣具有批評性的對話,才使得國內(nèi)后殖民文本解讀更加全面。
國內(nèi)不僅對英國文學中的經(jīng)典作品進行后殖民解讀,這種解讀方式亦延伸至美國文學作品中。譬如在《〈白鯨〉和美國的帝國主義視野》[20]一文中,作者認為《白鯨》映射出美國帝國思想構(gòu)建的雛形;在《惠特曼的后殖民迷情與國族建構(gòu)》[21]一文中,作者指出惠特曼詩歌中隱含的殖民話語;在《福克納和后殖民研究》[22]一文中,作者以后殖民理論分析了福克納的兩部作品,指出美國南方文學與后殖民思潮的重合之處;在《后殖民語境下的美國土著文學——路易絲·厄德里齊的〈痕跡〉》[23]與《〈綠綠的草,流動的水〉:印第安歷史的重構(gòu)》[24]中,兩位作者都聚焦于美國印第安民族反抗殖民歷史的話語策略。諸如此類的探討,不僅打破了閱讀審美的常規(guī)思維,增加了文本解讀的新意,亦進一步延展了后殖民文學研究的寬度。
2.3 后殖民女性主義研究
除了研究廣度與深度外,后殖民亦與女性主義批評方法積極結(jié)合,以求從后殖民女性主義的新角度解讀文本,探討深受殖民迫害與男權(quán)統(tǒng)治的殖民地女性的反話語策略、女性書寫傳統(tǒng)以及邊緣女性生存狀態(tài)。
國內(nèi)后殖民女性研究首先是針對這一方法理論自身的探討。在《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權(quán)主義思潮》[25]一文中,作者向國內(nèi)讀者介紹了后殖民女性主義理論的源頭、主張與動向;而在《性別意識與族群政治的復雜糾葛:后殖民女性主義文學批評》[26]一文中,作者指出了后殖民女性主義的文化背景、話語特征及具體批評實踐。這些探討都為隨之而來的后殖民女性主義文本批評實踐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母親(Mother)/他者(Other):〈女斗士〉中的“對抗敘事策略”》[27]一文中,作者談及了該部作品中的女性的反敘事策略;在《后殖民語境中的解構(gòu)與回歸——解讀〈藻海無邊〉》[28]以及《邊緣女性生存:誰是〈簡·愛〉中的瘋女人——〈茫茫藻海〉的底蘊》[29]中,論述者都集中于殖民地邊緣女性的生存困境;在《〈尋找母親花園〉的黑人女性主義傳統(tǒng)——兼談愛麗絲·沃克的黑人女性主義觀》[30]一文中,作者集中探討了美國黑人女性寫作傳統(tǒng)與寫作策略。
除此之外,研究者們亦積極拓寬文本范圍,引介國內(nèi)較少研究的新作家,關(guān)注更多族裔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如在《后殖民文學“靜默”主題的女性視角——三位女性后殖民作家及其作品》[31]一文中,作者介紹了非洲裔女作家努貝希·菲利普(Marlene Nourbese Philip)、印度裔女作家阿妮塔·德塞(Anita Desai)、日裔女作家喬伊·可嘉娃(小川)(Joy Nozomi Kogawa)三位女性作家筆下“靜默”的不同方式與不同寓意。
不可否認,這樣的理論探索與批評實踐都細化了后殖民研究的方法,豐富了文本的意義,但從中也能暴露出一些問題,即過度關(guān)注文本的意識形態(tài)層面,幾乎都集中于殖民地女性反抗或無法反抗的內(nèi)容探討,而忽視了不同文本的形式美學,這樣就容易導致研究結(jié)論的單一化。
2.4 后殖民文學研究的多元化趨向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約瑟夫·瓊(Joseph Jone)提出以“terranglia”統(tǒng)稱一切小寫的英語文學,接著“英聯(lián)邦文學”又獲得廣泛認可,但它也折射出地理與政治局限性。緊接著又從大學課程設置的“第三世界文學”再到英語新文學(new literatures in English)直至后殖民文學這一統(tǒng)稱被廣泛認可[32]22。后殖民文學的命名折射出后殖民文學就是要以不同民族、種族、性別為基礎特征,但又超越不同民族、種族的區(qū)域文化界限,形成兼容、多元、異質(zhì)的文化書寫模式。后殖民批評家阿什克羅夫特(Bill Ashcroft)也明確指出后殖民地文學的廣闊范圍,涵蓋了“非洲,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加拿大、加勒比諸國、印度、馬來西亞、馬耳他、新西蘭、巴基斯坦、新加坡、南太平洋島嶼各國以及斯里蘭卡的文學,都屬于后殖民文學,美國文學也屬于這一范疇。但由于美國目前在經(jīng)濟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公認的廣泛影響,美國文學的后殖民性質(zhì)尚未被廣泛認識”[32]2,然而我國后殖民文學研究長期集中在英美文學領(lǐng)域,這種環(huán)境與后殖民文學的多元研究趨勢并不協(xié)調(diào)。
因而,在本世紀初,有學者就明確提出拓展英語文學研究以及關(guān)注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的建議。2002年,學者王臘寶在《走向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33]一文中,指出國內(nèi)學界偏英美文學研究的現(xiàn)狀,強調(diào)拓展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的重要性。此后,后殖民英語文學的范圍有了極大的拓展。印度文學、加拿大文學、澳大利亞文學、馬來西亞華人文學、加勒比文學、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美國華裔文學、日本后殖民文學研究等在國內(nèi)全面開花,亦涌現(xiàn)出一大批關(guān)注后殖民英語文學的有代表性的學者,如王臘寶(澳大利亞文學),石海軍(印度英語文學),藍仁哲、傅俊(加拿大文學),張德明(加勒比文學),任一鳴、瞿世鏡(英語后殖民文學)等①從本世紀初開始,這些學者都紛紛聚焦于不同國家、地域的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并發(fā)表多篇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論文,出版了相關(guān)專著。,這些學者的研究帶動了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多元研究的發(fā)展,極大地加快了我國英語文學研究的步伐。
雖然參照國內(nèi)期刊論文網(wǎng)的統(tǒng)計,2008—2012年后殖民的研究論文持續(xù)增長,但實際上,2008年前后的后殖民文學研究總體上還是集中于奈保爾、庫切、拉什迪、莫里森、沃克等一些重要的后殖民作家,而且大多觀點相似,都是集中探討后殖民身份,流散異化感與無根感,被殖民者被邊緣化、他者化這些主題上,以至于后殖民研究走向結(jié)論的單一化與普適化。再加之國內(nèi)外國文學研究方法本身的匱乏以及對后殖民理論方法的過度濫用都促使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走下坡路。因此,出現(xiàn)2010—2012年后殖民研究的論文數(shù)量增長緩慢,以至于2013年急劇下滑的現(xiàn)象就不足為奇。
盡管面對后殖民研究即將走入僵局的現(xiàn)狀,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研究傾向。一是結(jié)合新的理論方法如生態(tài)批評等研究后殖民文學。譬如在《論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研究——生態(tài)批評的一種新維度》[34]、《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述略》[35]等文章,介紹了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理論的淵源、范式以及批評的新維度;《后殖民生態(tài)視角下的〈恥〉》[36]與《寓言敘事與喜劇敘事中的動物政治——〈白虎〉的后殖民生態(tài)思想解讀》[37]等文章,都是嘗試以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研究的新方法解讀文本。二是跨文化批評互動模式的形成,尤其是聚焦于不同文本間的影響研究。在《后殖民文論與圣經(jīng)批評的互動關(guān)系》[38]一文中,作者探討了后殖民文論與圣經(jīng)批評之間的互相促進;在《〈杰克·邁格斯〉:重寫帝國文學經(jīng)典》[39]一文中,作者將澳大利亞作家彼得·凱里的小說《杰克·邁格斯》與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遠大前程》進行了比較探討,既重新審視了西方經(jīng)典文學,又展現(xiàn)了澳大利亞后殖民文學的特色;在《殖民文學經(jīng)典與經(jīng)典改寫——析庫切小說〈?!祵Α呆敒I遜〉的后殖民改寫》[40]一文中,作者剖析了改寫文本的反話語機制,觸及到了后現(xiàn)代文本與后殖民文本的交叉影響。應該說,這些新批評方法的探索與實踐都顯示出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的視角轉(zhuǎn)向,即積極實現(xiàn)文學文本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的跨文化交叉與多元性。從這一新趨向可以預言,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不會是曇花一現(xiàn),仍舊有較大的挖掘空間。
雖然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在這20年里研究成果頗豐,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幾乎都是自成體系,未把后殖民文學放入后殖民文學跨文化間互動的語境內(nèi),因此后殖民文學、文化自身的領(lǐng)域空間未被完全拓展。譬如可以將非洲文學、西印度文學、非裔美國文學這些蘊含黑人文學表征方式的文學進行跨文化差異的探討。
(2)對后殖民文學含混性、矛盾性的話語特色只是停留在表層認識,尚未全面探索殖民歷史、地域文化、殖民心理、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在文學領(lǐng)域的異質(zhì)性與差異性,譬如在富裕、強盛的白人主流社會(如美國)寫作的黑人(少數(shù))文學與非洲黑人本土(多數(shù))文學之間就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倘若將其按黑人文學統(tǒng)一對待,勢必會忽略其文化異質(zhì)性。
(3)后殖民研究的本質(zhì)是以質(zhì)疑、反思、拓展為基礎理念的文化參照,即借這種理念反觀自身文化。因此,后殖民文學的書寫目的亦絕非純粹、直接的反抗(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紛紛獨立后)目的,而國內(nèi)很多文本分析的落腳點更多停留在普適性的反對霸權(quán)、反對殖民控制的認識框架內(nèi),這樣的認識體系勢必會偏向文本的外部研究,而忽略文本的內(nèi)部研究,即文本的形式審美。
(4)盡管非裔英語文學、澳大利亞文學、加拿大文學、印度英語文學、華裔英語文學、加勒比英語文學等研究已經(jīng)開展,但未形成大規(guī)模的研究氣候,更多停留在文本介紹方面,對許多作家的研究并不深入。因此,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仍然有待拓展、深入與細化。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國內(nèi)學者積極探索外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在2012年召開的“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語文學研究分會第二屆專題研討會”上,有學者指出,新時期英語文學的研究方向就是“作為當代英語文學研究主體的英美文學研究,在已有深厚基礎上要做到精深;對于英美之外的英語文學研究則要向博大的方向發(fā)展,將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愛爾蘭等國家的英語文學納入研究視野和高校文學教育中?!保?1]也就是說,國內(nèi)學者已經(jīng)敏銳地意識到文學研究的跨文化比較以及多元研究方向。因此,在這樣的學術(shù)大環(huán)境引導下,國內(nèi)后殖民文學研究不僅需要回到具體歷史、文化語境中去回答“誰在說話”、“為誰而說”、“為何說話”等問題,還要有“誰和誰在說話”、“說了什么”、“如何說的”、“說的一樣嗎”的拓展意識,這樣才能推動后殖民跨文化英語文學研究的發(fā)展,從而進一步豐富后殖民文學研究。從這一角度而言,國內(nèi)后殖民研究才剛剛起步。
[1]郭英劍.賽珍珠與后殖民主義理論[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4(3):38-43.
[2]曹莉.簡論《茫茫藻?!纺信魅斯淖晕医?gòu)[J].外國文學評論,1998(1):54-59.
[3]瞿世鏡.尼日利亞的“后殖民小說”[J].社會科學,1997(8): 70-73.
[4]石海峻.“雜交”的后殖民印度英語小說[J].外國文學動態(tài),1999(6):8-10.
[5]梅曉云.無根人的悲歌:從《黑暗之地》讀解V.S奈保爾[J].外國文學評論,2002(1):72-78.
[6]張德明.《米格爾大街》的后現(xiàn)代、后殖民解讀[J].外國文學研究,2002(1):66-71.
[7]聶薇.沿襲與超越:評奈保爾的小說《半生》[J].當代外國文學,2007(4):109-114.
[8]尹錫南.奈保爾的印度書寫在印度的反響[J].外國文學評論,2006(4):50-59.
[9]蔡圣勤.寫實主義文學對文明沖突理論的呼應:細讀庫切的小說《恥》[J].外國文學研究,2004(4):97-101.
[10]王敬慧.兩種帝國理念的對照:論庫切寓言體小說《等待野蠻人》[J].外國文學研究,2006(6):153-158.
[11]韓瑞輝.庫切小說《敵手》中的女性主義敘事視角[J].江西社會科學,2007(4):38-42.
[12]田曉南.從屬下角度解讀J.M.庫切的小說《恥》[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6):38-42.
[13]高文惠.邊緣處境中的自由言說:J.M.庫切與壓迫性權(quán)威的對抗[J].外國文學研究,2007(2):150-157.
[14]段楓.歷史的競爭者:庫切對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繼承與超越[J].當代外國文學,2006(3):28-36.
[15]Elleke Boehmer.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P,2005.
[16]徐平.論《黑暗的心》中的反殖民主義主題[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3(3):35.
[17]趙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與種族主義之爭[J].外國文學評論,2003(1):74-80.
[18]傅俊,畢鳳珊.解讀康拉德小說中殖民話語的矛盾[J].外國文學研究,2002(4):92-95.
[19]殷企平.《黑暗的心臟》解讀中的四個誤區(qū)[J].外國文學評論,2001(2):144-151.
[20]王彥興.《白鯨》和美國的帝國主義視野[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6):66-69.
[21]楊金才.惠特曼的后殖民迷情與國族建構(gòu)[J].南京社會科學,2006(4):104-114.
[22]馬修斯,段俊暉.??思{和后殖民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5):8-12.
[23]王建平.后殖民語境下的美國土著文學:路易絲·厄德里齊的《痕跡》[J].外國文學評論,2005(2):42-50.
[24]鄒惠玲.《綠綠的草,流動的水》:印第安歷史的重構(gòu)[J].外國文學評論,2004(4):40-49.
[25]胡玉坤.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權(quán)主義思潮[J].婦女研究論叢,2001(3):50-55.
[26]林樹明.性別意識與族群政治的復雜糾葛:后殖民女性主義文學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2(3):14-21.
[27]陸薇.母親(Mother)/他者(Other):《女斗士》中的“對抗敘事策略”[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2):34-37.
[28]曾莉.后殖民語境中的解構(gòu)與回歸:解讀《藻海無邊》[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5):26-29.
[29]何昌邑,區(qū)林.邊緣女性生存:誰是《簡·愛》中的瘋女人——《茫茫藻?!返牡滋N[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3):42-45.
[30]曾竹青.《尋找母親花園》的黑人女性主義傳統(tǒng):兼談愛麗絲·沃克的黑人女性主義觀[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75-79.
[31]任一鳴.后殖民文學“靜默”主題的女性視角:三位女性后殖民作家及其作品[J].中國比較文學,2002(1):120-132.
[32]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iths,Helen Tiffin.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Practice[M].London:Routledge,1989.
[33]王臘寶.走向后殖民英語文學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95-99.
[34]江玉琴.論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研究:生態(tài)批評的一種新維度[J].當代外國文學,2013(2):88-97.
[35]朱新福,張慧榮.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述略[J].當代外國文學,2011(4):24-30.
[36]朱峰.后殖民生態(tài)視角下的《恥》[J].外國文學研究,2013 (1):50-54.
[37]姜禮福.寓言敘事與喜劇敘事中的動物政治:《白虎》的后殖民生態(tài)思想解讀[J].當代外國文學,2010(1):89-95.
[38]梁工.后殖民文論與圣經(jīng)批評的互動關(guān)系[J].外國文學研究,2010(5):88-94.
[39]彭青龍.《杰克·邁格斯》:重寫帝國文學經(jīng)典[J].外國文學評論,2009(1):191-201.
[40]張勇.殖民文學經(jīng)典與經(jīng)典改寫:析庫切小說《?!穼Α遏敒I遜》的后殖民改寫[J].國外文學,2011(1):152-158.
[41]徐璐.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語文學研究分會第二屆專題研討會綜述[J].當代外國文學,2013(2):172.
責任編輯:柳克
A Survey of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 in China
ZHANG Xue-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witness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 in China.Meanwhile,some hidden problems are exposed,such as the unitary research methods and similar conclusions in different articles,which cause a decline in the domestic postcolonial study in recent years.However,this decline certainly does notmean the stagnation of postcolonial study,on the contrary,the domestic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 willmake a new start towards the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diverse postcolonial English literature study.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decline;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study;postcolonial English literature study
I0-02
A
1009-3907(2014)03-0356-06
2013-11-18
張雪峰(1982-),女,甘肅慶陽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英美小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