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生
摘要: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受中國歷來官本位思想的影響,社會、家長和學生本人都對高職院校存在一定偏見和誤解,加上高職院校大都是??圃盒?,學生就業(yè)壓力大,且生員大都來自農村,經濟條件差等幾方面的原因,使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突出。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表現(xiàn)和特征入手,給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指導,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提升素質等對策,對解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問題大有幫助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學習動機;培養(yǎng);激發(fā);高職院校
一、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
(一)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習動機的產生。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于需要,需要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是使學生從沒有學習需要或很少有學習需要,到產生學習需要的過程;是使學生把社會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觀要求變?yōu)樽约簝仍诘膶W習需要,把已經形成的潛在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起來。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教育對學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學生頭腦中的學習需要也不同。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應當重視研究學生的需要,尤其是學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學生需要存在的問題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應有的滿足,并通過采取一些強化和訓練手段使學生掌握一系列認知和行為策略,使之內化成心理需要,形成自覺性、堅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學習品質。
因此,教育在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時,要考慮選擇有效的強化物即選擇學生喜歡、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動來強化其學習動機。如對希望得到獲得獲獎證書的學生,教師僅給予獎學金未必能有效強化其行為。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若教師一味以學生的喜愛作為有效強化物的標準,則會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善于選擇適當的強化物來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矯正其不合理需要,促使他們學習動機的產生。
此外,還可以利用原有動機的遷移,使學生產生學習需要。即在學生沒有學習需要的情況下,引導學生把從事其它活動的動機轉移到學習上來。這時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并引導學生把學習興趣轉移到學習中來。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動機,使學生的學習動力持久化。成就動機是學生學習毅力的源泉,使學生的學習動力永不枯竭。成就動機強的人,對成功感到驕傲,對失敗卻不那么沮喪。他們的情緒積極健康,對未來成功希望的估計比較高。而成就動機弱的人則相反,他們對成功沒有多大的追求,卻非常害怕失敗,思想負擔重,焦慮程度高,心情壓抑,對未來成功的希望估計偏低。雖然追求成功和回避失敗都能促進人去學習,但在心理上的作用卻不同。追求成功使人振奮,積極進取,樂學好學,學習效果也好;回避失敗使人焦慮壓抑,消極被動,怕學厭學。同時,成就動機也是刻苦和自覺學習的動力。因此,應教育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動機。
(三)培養(yǎng)學生因努力而成功的歸因觀。人們把成功和失敗歸因于何種因素,對以后的工作態(tài)度和積極性有很大影響。同樣,學生對學習結果的成敗歸因,對學習行為也會產生影響。學生的成功與否是激發(fā)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當學生完成更某一項學習任務后,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成敗歸因,引導學生找出成敗的真正原因。這時,可以通過觀察學習法:即學生觀察模仿歸因榜樣,學會正確歸因;還可以通過團隊討論法:即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學業(yè)成敗的原因,由一名受過訓練的教師或管理人員進行引導,指出歸因誤差,鼓勵符合實際的歸因;第三個就是可以采用強化矯正法:即教師根據學生情況,結合學科教學內容,對有歸因偏差的學生以暗示和引導,鼓勵作出正確歸因的學生,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歸因。
當學生關注自己努力時,他成功了將歸因于自己付出的努力,失敗了歸因于自己努力不夠。這種歸因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內在動機,形成認識失敗,面對失敗不會受環(huán)境影響的正確態(tài)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有著重要作用。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興趣。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認識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一般認識興趣或求知欲強烈的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忘記疲勞,精神振奮,思維活躍。當學生對某事物具有興趣時,這種興趣就會驅使他積極地從事這方面的學習活動,從而獲得比別人更多的知識,能力也更強。
二、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一)幫助學生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結果,是奮斗的方向。學生沒有學習的目標,導致學習的盲目和被動狀態(tài)是所有學習問題的潛在因素。因而,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顯得尤為重要:不僅使學習目標具體化,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學習目標的難度也適合學生的能力,通過其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達到的,更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同時也要注意確立特殊的學習目標:即目標的近期性和縮小化。因為一個長期性的學習需要通過特殊目標的實現(xiàn)而得以落實。
(二)創(chuàng)設問情境,采取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好奇心。啟發(fā)式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是用教師嚼爛的知識“喂”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己概括出結論,而啟發(fā)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問題情境。所謂“問題情境”就是創(chuàng)設一種使學生產生疑問,并渴望得到答案,經過一定的努力能夠得到解決的學習情境。在這種情境中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認知好奇心是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一種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因此要想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好奇心,必須考慮信息量的水平和大小。
(三)采取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新穎的東西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所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和變化,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另外,在保證教學內容新穎的前提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徑。因此,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運用發(fā)散性思維教學模式。如:根據課堂內容的難易程度,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運用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新穎豐富,讓學生成為一種樂趣,把學習變成一種愉悅的需求,機器學生的求知欲。
(四)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鼓勵學生的進取精神。競爭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爭活動,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也會有所增加。學生都有進取心。這種進取心往往在學習競爭中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與此同時,為了保證競爭對動機的激發(fā)產生積極作用,避免不良后果,應注意以下幾點:1、競爭內容應多樣化,以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使每個人都有展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2、在多種競爭形式中,應以團體競賽為主,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又有利于集體精神的培養(yǎng);3、競賽活動要適量。競賽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學生的情緒緊張度,產生一定心理壓力。因此,競賽不應過于頻繁,競賽題目也不宜過難;4、按學生的能力等級進行多指標競爭,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結果的反饋應及時。這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及時調節(jié)學習程序,加強其自身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值得注意的是:反饋的內容應包括學生對教師課堂提問的回答、課外作業(yè)和各種考試結果,并且使學生知道什么是得到反饋結果后的正確反映,隨時讓學生了解距離自己頂的學習標準有多遠;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能單純看其其分數的高低,還應從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現(xiàn)其可取之處,并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自信心和上進心。
三、總結
目前,我國高職學生中確實存在很多學習倦怠的現(xiàn)象,如果不及時糾正和引導,必將對高職教育的健康發(fā)展造成阻礙,要消除高職學生學習的倦怠現(xiàn)象,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向上性,除了要積極發(fā)揮學校的作用,更是需要社會、家庭、個人等多方面共同配合。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思考,勤于探索,為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繁榮發(fā)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熊春錦著.《道德教育貴修身》,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12.
[2] 唐漢衛(wèi)編.《現(xiàn)代道德教育專題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9.
[3] 朱小蔓主編.《道德教育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