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斌
摘 要: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巧妙實施情感對話,給語文課帶來了課堂時效性,從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等幾個方面具體闡述了語文互動教學的作用和方法。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教學相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yīng)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與他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能敞開他的心靈?!币虼?,我們在語文課上要盡量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潛移默化的情感交流。特別是應(yīng)抓住課堂上一些轉(zhuǎn)瞬即逝的教學契機進行情感交流,也許是一句名言、一則故事、一篇散文、一個人物、一則新聞、一段歷史,情感可喜可悲,故事可古可今,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同時與材料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抓住這些瞬間對學生進行真、善、美的教育,起到滋養(yǎng)學生心靈的作用。這就好比給語文課堂添加了一包催化劑,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在語文教學的第一線,有部分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總是高居講臺上,扮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這樣缺乏生氣及活力的課堂,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最終定將影響語文課的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通過這些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覺得可以做以下嘗試。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對話交流,大力提高語文課堂的活力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有這樣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谡Z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求知的激情一旦被調(diào)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地、努力地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來,并樂此不疲。這樣一來語文課堂就充滿了活力,語文教學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具體來說可以這樣做。
1.用精美的故事引課——事半功倍
如,在講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的時候,我們可以選取有關(guān)詩人艾青的生活中的精美故事來引課,給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較為適宜的課堂氛圍,為這堂課的成功開展起著引領(lǐng)作用。俗話說“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很好的調(diào)動,學生聽課也就興趣盎然,自然聽課的效率就會很高。
2.用精美的名句結(jié)課——畫龍點睛
譬如,在講韓愈的《馬說》的時候,不妨采用“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來總結(jié)全文,通過這句名言引領(lǐng)學生自己去感知本文的主題,定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從而讓學生明白:本篇借千里馬遭受屈辱,比喻奇才異能之士沉淪不僚,感嘆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任用,可以認為作者韓愈對人才選拔任用制度的有力抨擊。同時讓學生明白:“在當代我們不能坐等機遇的來臨,更不能坐失良機,年輕人既要努力學習,增長才干,又要有搶抓機遇的觀念,這樣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先行一步,增大成功的希望。”這一現(xiàn)實意義。
二、小組合作,彰顯對話交流核心作用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相長,積極互動的教學氛圍。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思考、合作、交流,發(fā)展思維,活躍思維和心智。小組的作用正在于此,積極互動充滿活力的課堂離不開合作。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可見小組合作與探究的重要性,小組合作的力量在語文教學中起支柱作用。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定能彌補其個體差異的缺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讓小組成員在語文課堂上自由支配且廣泛合作,進行各種情感的交流,這樣就把高中語文課堂真正轉(zhuǎn)變成學生的課堂,正像新課程標準所說:“倡議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毙〗M成員在合作與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通過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感交流,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不斷提高學生賞析語文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情感交流的核心作用盡顯無疑。
三、師生互動,準確把握文章靈魂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閱讀就沒有語文??梢钥闯鲩喿x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如何進行閱讀教學呢?我認為通過情感交流是準確把握文章的關(guān)鍵。如,教學《歸園田居》時,可先了解陶淵明的人生仕途變化歷程,他最早官居“江州祭酒”,后來降至參軍,最后貶為彭澤縣令。這樣的仕途衰落導致陶淵明對官場充滿了厭惡,使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通過這樣的情感交流,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顯得親切自然,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同時,采用“換位思考”的原則,語文閱讀也要通過情感交流來培養(yǎng)語感。在優(yōu)美的語言中交流情感,在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中交流情感,在豐滿多彩的人物形象中交流情感。“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闭Z文教師應(yīng)根據(jù)各種實際情況通過情感交流給予更快捷、更科學的引導,使閱讀更適時、更實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復雜的過程,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我們語文教師若能合理運用情感對話教學策略,那么最大化的課堂教學效益就一定能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余文森.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楊鈞.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學生之友:初中版,2009(10).
[4]趙玉春.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淺見[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