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贊贊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詞語,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背誦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3.有條理地復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發(fā)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2.恐龍的演化過程,激發(fā)探索求知的興趣。
教學準備:課件(恐龍的有關資料、文章的相關段落)。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讀題質疑,激發(fā)探究興趣
1.(板書:飛向藍天的)讀課題,質疑:腦海里產生了什么問題?
2.屏幕出示“閱讀小貼士”,自由閱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句,整體感知課文
1.借助“閱讀小貼士”,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2.檢查自學,學習字詞。
(1)出示第一組詞語:描寫鳥類,認讀。
出示鴿子圖、孔雀圖 ,填空:( )的鴿子, ( )的孔雀。
(2)出示第二組詞語:描寫恐龍,認讀。
出示馬門溪龍圖、霸王龍圖 ,填空:( )的馬門溪龍,( )的霸王龍。
三、聚焦演化,品讀語言,再現(xiàn)龐大家族
1.(出示:“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能回答這個問題?(第4自然段)
2.聚焦第4自然段。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劃分恐龍飛向藍天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學生交流。相機板書:第一種恐龍、龐大家族、一些獵食性恐龍、鳥類。
4.借助板書,簡單地介紹一下恐龍飛上藍天的演化過程。
5.想象第一種恐龍的樣子。給大家說說它可能是什么樣子。
6.時光在流逝,生物在進化,這可愛又有趣的第一種恐龍繁衍成一個龐大的家族。
7.合作朗讀。師讀冒號前面的部分,生讀冒號后面的部分。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分工呢? 圍繞著“形態(tài)各異”,介紹了哪幾種恐龍? 從哪兒看出來?
(聚焦對比,感情促讀,悟“則”字的用意)
四、聚焦詞語,體會準確,感受漫長演化
1.質疑:到底是哪一種恐龍才能最后成為鳥類?(學生交流)
2.“在這龐大的恐龍家族中,有一些獵食性恐龍變得越來越像鳥類了?!睂W生自讀這個句子,比較改動后的句子是否更簡單更準確,說說理由。(預設:“一些”表明不是全部恐龍都飛上天,它體現(xiàn)了科學的嚴謹性,用詞的準確性。這就是科普文章語言的魅力所在! “逐漸”不能少,“越來越”也不能少等。)
3.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但是要想飛上天,這些恐龍還得具備什么本領?
4.有些科學家認為樹棲恐龍演化成鳥類,還有些科學家認為在地面上奔跑的長羽毛的恐龍演化成鳥類,這兩種假說,都是科學家的推測,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說說你同意哪一種說法?(生交流)
5.不管是哪種說法,恐龍最終還是飛上了藍天。齊讀課文。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持續(xù)閱讀興趣
1.總結課文:科學家們經過一番嚴密的推理,恐龍演化為鳥兒的過程已經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個過程是科學家憑空想象的嗎?為了證實這個假說,他們還要到世界各處尋找證據(jù),他們又會有哪些驚喜的發(fā)現(xiàn)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跟隨科學家進行探索之旅。
2.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5題的第(1)(2)(4)小題。
(2)選做題:再找一些恐龍的資料讀一讀(推薦書目)。
【教學反思】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說明文,主要向人們介紹科學家們根據(jù)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科普說明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了解說明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為了使教學更具語文味,體現(xiàn)科普文教學的有效性,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科學把握教學目標,奠定有效課堂之“基”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活動的歸宿。當我看了文本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課時到底該教什么? “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于是我把它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另外,我認真讀了課文,關注到本文科學知識背后語言文字及表達方式方面很有特點。于是我把教學目標主要定在兩個方面:①正確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梳理演化過程。②感受說明性語言準確性特點,領悟作者如何把演化過程介紹清楚的方法。教學的重點是介紹恐龍演化的類型和過程,難點是體會說明文的用詞準確生動。
二、合理取舍教學內容,彰顯有效課堂之“簡”
大道至簡,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簡單的。這篇課文篇幅很長,在短短四十分鐘里,不可能逐段落實講解。那么對課文內容的講解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學習字詞、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找“課文的哪一自然段重點介紹了恐龍飛上藍天演化的過程”,之后把語言學習聚焦在第4自然段,讓它作為學生語言學習的典范,讓學生一路探索,不僅了解了恐龍成為鳥類的演化過程,而且還收獲了作者許多語言表達的智慧?!叭跛?,只取一瓢飲”,合理取舍,有效組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才能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三、抓住文本語言特色,落實有效課堂之“本”
本文語言雖然簡潔明了,但并不簡單,字里行間其實蘊藏著許多作者語言表達上值得細細推敲的細節(jié)。如第4自然段中關于形態(tài)各異的龐大家族的描寫很有特點,在這個片段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xiàn)第二學段以“段”為主的閱讀教學特點,以兒童的視角直面課堂,抓住言意兼得的原點,先引導學生在師生分工朗讀中領會總分段式,接著在變式分角色朗讀中理解體悟對比手法,然后玩味“則”字在強調對比中的妙用。這樣的語言教學緊扣語言文字展開,遵循了言語學習借助語境的客觀規(guī)律??破瘴恼碌恼Z言要求是“科學、嚴密、準確”,如何讓學生體會這一點呢?在學習“一些獵食性恐龍”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比較句子,討論:“一些、逐漸、越來越”這些詞能去掉嗎?學生在對語言的揣摩中,感知到語言的精妙,領悟到文本中的用語用詞不能隨便刪除或替換,長此以往,將會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準確精妙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強化教學生本意識,歷經有效課堂之“實”
課前圖片的引入使學生輕松進入了課堂,進入了恐龍王國,從而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作為第一課時,學習字詞是不能丟的,但是四年級的生字學習主要放在課前預習中,課堂只是點撥個別有代表性的生字,并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怎樣讓字詞教學更有趣些呢?于是我設計了通過分類的方法以及看圖來喚起學生對文本字詞的復現(xiàn),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