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雙+蔣躍絨
[摘要] 目的 探討生活方式教育在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20例符合納入條件的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均按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干預常規(guī)給予降壓、調脂等藥物治療,定期復查血壓及頸動脈彩色多普勒,對照組給予健康教育,干預組給予生活方式教育。 結果 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收縮壓、舒張壓、TC、T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baPWV、ABI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行為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實施生活方式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壓及生活指標控制效果,促進血管病變程度減輕,提高生活方式改變的依從性。
[關鍵詞] 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8-0103-04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導致冠心病、腦血管病變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動脈彈性下降阻力增加則可能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將大幅增加,嚴重影響患者預后[1]。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均屬生活方式疾病,老年人是高發(fā)人群,高鈉飲食、高脂飲食、吸煙、精神緊張等不良生活行為可誘發(fā)或加劇病情,因此,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生活方式改善成為疾病控制的重要措施[2]。本研究采用生活方式教育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進行干預,探討生活方式教育對改善疾病控制和提高依從性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9月住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納入標準:年齡≥60歲;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3];經(jīng)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雙側臂踝脈搏傳導速度測定、生化指標檢測等提示為動脈粥樣硬化[4];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fā)性高血壓;既往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史;嚴重心、肺、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糖尿病或其他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納入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齡61~79歲,平均(68.24±5.92)歲,高血壓病程2~13年,平均(7.53±2.41)年。根據(jù)《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對血壓水平進行分類:1級高血壓32例,2級高血壓59例,3級高血壓29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血壓水平分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按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干預常規(guī)給予降壓、調脂等藥物治療,定期復查血壓及頸動脈彩色多普勒。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健康教育;干預組給予生活方式教育:①健康知識宣教:入院后每位患者均接受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治療及二級預防知識宣教,住院期間每周進行一次面對住院患者的小型健康講座,出院后每1個月舉行1次面對家庭治療患者的健康講座,以幻燈、視頻、資料等方式講解堅持藥物治療、自測血壓、低鹽低脂飲食、有氧運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不良事件的風險,樹立正確的治療和控制疾病的意識,激發(fā)患者配合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的直覺性;②授權式干預方案設計:住院患者進行個性化生活方式干預方案規(guī)劃,讓患者參與根據(jù)自身血壓、血脂、心功能、體重、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運動習慣等生理和生活資料制定干預方案,給予專業(yè)性指導;③膳食指導:飲食是慢性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高血壓、高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根據(jù)患者個人飲食習慣,減少日常動物油脂及膽固醇、鹽、糖攝入量,增加優(yōu)質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食物的攝入,適當選擇利于控制血壓、降低血脂的水果、蔬菜,粗細搭配,少食多餐,避免過飽食,保持大便通暢,戒煙酒、咖啡和濃茶,將建議制成飲食推薦表;④有氧運動:根據(jù)患者體重及體能情況指導參與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方案根據(jù)公式:目標心率=170-年齡[5],肥胖患者以減重作為有氧運動的主要目標,推薦進行快走、動感單車等運動,體能較好者可增加慢跑、爬坡等運動,以次日無疲憊感為宜,配合飲食調整減重,BMI正常者以促進身體機能、增強體質為目標,推薦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游泳、散步等運動,以略感疲憊為宜,循序漸進,做好熱身和防護避免沖撞、跌倒,每次運動時間約1個小時,每周3~5次;⑤作息指導:保證充足高質量睡眠有益于血壓和情緒控制,早睡早起,保證每日7~8個小時的睡眠,除午休外減少日間睡眠時間,午休時間30 min~1 h,睡前可沐足、足底按摩促進睡意產(chǎn)生,避免睡前看書、看電視等視覺、聽覺刺激,安靜舒適環(huán)境進入睡眠狀態(tài),并應注意肥胖患者睡眠呼吸狀況,對存在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者及時給予干預建議,如側身睡、減重、吸氧等,保證睡眠供氧量。
1.3評價指標
干預前和干預6個月后測量收縮壓、舒張壓,抽取外周靜脈血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進行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臂踝脈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數(shù)(ABI)檢查。干預6個月后采用唐紅英等[6]研制的高血壓治療依從性量表對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依從性進行評價,包括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行為、煙酒嗜好管理行為4個因子,共28個條目,采用Liktert 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示依從性越好,Cornbachs α為0.86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和同組干預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endprint
2 結果
2.1干預前后兩組血壓及血脂比較
兩組干預前收縮壓、舒張壓、TC、TG、LDL-C、HD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收縮壓、舒張壓、TC、TG、HDL-C水平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收縮壓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收縮壓、舒張壓、TC、T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干預前后兩組IMT、baPWV、ABI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IMT、baPWV、AB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IMT、baPWV、ABI水平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baPWV、ABI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干預前后兩組依從性比較
干預前兩組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行為、煙酒嗜好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煙酒嗜好管理行為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行為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是老年人多發(fā)疾病,對大動脈彈性、阻力及血液流變學的改變與血管性疾病發(fā)生風險有重要意義。脂質參加的炎癥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機制,日常生活中脂質攝入和消耗不平衡是產(chǎn)生肥胖、導致總膽固醇蓄積、甘油三酯等脂質代謝紊亂的重要原因,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從而增加動脈內膜破壞、脂質蓄積、脂質泡沫形成導致動脈斑塊形成,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起重要的促進作用[7,8]。除積極進行降脂藥物治療干預外,改變既往不良生活行為方式、建立科學飲食和健康生活習慣是二級預防的重要措施[9]。高血壓與動脈粥樣硬化存在相互促進病程進展的作用,生活方式改善也是高血壓二級預防的重要措施。臨床干預措施受多種因素影響,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式難以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生活方式指導,也缺乏日常執(zhí)行監(jiān)督力,往往流于形式,無法切實達到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的效果。
生活方式教育將健康教育的重點集中于飲食、運動、睡眠等日常生活行為方式,并引入患者參與的授權模式,增加患者自身關注度,提高積極性,從而達到針對性、科學性和參與性的有機結合。老年患者由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理解、疾病治療和并發(fā)癥預防的意識極易存在不足或偏差,教育的基礎是從患者能理解的方式著手進行系統(tǒng)地宣教,本研究中以患者講座為主要宣教方式,講座分為住院同期的疾病知識普及和出院期間的定期疾病知識鞏固和更新。老年人由于生活較為單調、孤獨,因此集中講座增加了患者間交流的機會和群體感受,更適合老年患者[11],在宣教過程中盡量采用以圖片為主的幻燈以及針對性的視頻,利用視聽的形式提高信息傳遞的達到率,更適合老年患者理解,同時將相關要點制成資料供患者日常參考。
授權式是一種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覺性的患者管理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授權,使其根據(jù)醫(yī)生、護士提供的專業(yè)意見和自身疾病的特點參與管理方式制定和進行自我管理[12]。本研究將授權式引入干預方案設計,在患者參與過程中使其更了解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各項指標的意義、預防措施及各項生活行為的作用,是對疾病知識的一種鞏固和消化,從而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在參與設計生活方式干預方案時,更具有個體針對性,較籠統(tǒng)的干預方案更易于日常執(zhí)行;由于自身參與方案設計,患者自我管理自覺性和積極性也被調動,更有利于長期干預依從性提高[13]。
膳食和有氧運動是生活方式改善的重要方面,高鈉、高脂、高糖、高熱量、過精細等不良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是慢性疾病發(fā)生的共同危險因素[14]。在患者參與設計的方案中,根據(jù)患者既往飲食口味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減少鹽、糖、飽和脂肪攝入,增加高纖維、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攝入,既可保證健康飲食又顧及患者口味習慣,使方案更人性化。有氧運動不僅促進心肺功能和脂質代謝改善,對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血管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氧化應激狀態(tài)、脂肪細胞因子等因素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削弱相關因素對動脈粥樣硬化病程的促進,有利于提高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恢復[15,16]。有氧運動需要堅持進行,并應達到一定的心率標準,而此標準的前提是在患者可耐受范圍內,老年患者身體素質較差,部分患者甚至無法達到目標心率即已感疲憊,因此不能刻板追求目標心率,而應根據(jù)患者體能特點靈活運用,循序漸進。本研究針對肥胖和非肥胖患者制定不同的有氧運動目標,由于肥胖是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因此肥胖患者以減重為主,運動強度相對較大,非肥胖患者以身體機能、增強體質為主,運動強度相對較小。睡眠是機體調節(jié)的重要生理環(huán)節(jié),對身體機能和心理狀態(tài)都有重要影響,保證充足睡眠有利于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調節(jié)功能恢復,降低機體應激狀態(tài),緩解代謝紊亂狀態(tài),保持情緒穩(wěn)定,因此本研究將作息指導作為生活方式教育的重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基線條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條件下,經(jīng)過6個月的干預,兩組血壓、血脂、血管功能及依從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干預組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中收縮壓、舒張壓、TC、TG、baPWV、ABI水平及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行為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生活方式教育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更適合患者長期堅持生活方式改變的自我管理行為,提高依從性,從而有效促進藥物治療效果提高和疾病狀態(tài)的控制,對血壓、脂質代謝、動脈血管功能等功能性指標均有明顯的促進改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玉麗,李春梅,王雷,等. 頑固性高血壓病患者頸-股動脈脈搏波速度的變化[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4):1767-1768.endprint
[2] 楊丹,楊陸,王迪. 生活方式干預對老年高血壓人群的效果評價[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06-3407.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4] 袁英,常富業(yè),黃曼維,等. 多重危險因素干預與老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的研究[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0):1051-1054.
[5] 戴紅艷,鄭霞,何濤,等. 運動鍛煉對高血壓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9):3810-3813.
[6] 唐紅英,朱京慈,何海燕. 高血壓治療依從性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研究[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3(13):1400-1403.
[7] 汪依帆,呂奇瑋,嚴非. 上海市徐匯區(qū)天平社區(qū)高血壓細節(jié)管理的初步評價[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 21(4):462-464.
[8] 王佳,洪忠新,武力,等. 北京市房山區(qū)張坊村中老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 16(28):3341-3345.
[9] 朱偉芬. 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需求及用藥依從性調查與分析[J]. 中國藥業(yè),2013,22(11):50-51.
[10] 張民,李蘭馨.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高血壓規(guī)范管理效果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4):443-444.
[11] 姚婧璠,楊駿,賈嬌坤. 歐洲高血壓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J]. 中國卒中雜志,2014,22(1):46-66.
[12] 劉勇. 難治性高血壓病的非藥物性介入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18):8422-8424.
[13] 陸鳳,葉真,叢黎明,等. 2010年浙江省居民血脂異常與不同亞型高血壓的關聯(lián)研究[J].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47(11):1020-1025.
[14] 沙鵬. 太極拳鍛煉對老年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一氧化氮及血脂水平的干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4):6832-6834.
[15] 方彩霞. 有氧運動干預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醫(yī)學綜述,2013,19(14):2536-2539.
[16] 袁凌燕,潘國建,苑潔. 有氧運動對壓力超負荷早期小鼠心肌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響[J].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7):601-608.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2] 楊丹,楊陸,王迪. 生活方式干預對老年高血壓人群的效果評價[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06-3407.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4] 袁英,常富業(yè),黃曼維,等. 多重危險因素干預與老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的研究[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0):1051-1054.
[5] 戴紅艷,鄭霞,何濤,等. 運動鍛煉對高血壓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9):3810-3813.
[6] 唐紅英,朱京慈,何海燕. 高血壓治療依從性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研究[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3(13):1400-1403.
[7] 汪依帆,呂奇瑋,嚴非. 上海市徐匯區(qū)天平社區(qū)高血壓細節(jié)管理的初步評價[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 21(4):462-464.
[8] 王佳,洪忠新,武力,等. 北京市房山區(qū)張坊村中老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 16(28):3341-3345.
[9] 朱偉芬. 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需求及用藥依從性調查與分析[J]. 中國藥業(yè),2013,22(11):50-51.
[10] 張民,李蘭馨.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高血壓規(guī)范管理效果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4):443-444.
[11] 姚婧璠,楊駿,賈嬌坤. 歐洲高血壓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J]. 中國卒中雜志,2014,22(1):46-66.
[12] 劉勇. 難治性高血壓病的非藥物性介入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18):8422-8424.
[13] 陸鳳,葉真,叢黎明,等. 2010年浙江省居民血脂異常與不同亞型高血壓的關聯(lián)研究[J].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47(11):1020-1025.
[14] 沙鵬. 太極拳鍛煉對老年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一氧化氮及血脂水平的干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4):6832-6834.
[15] 方彩霞. 有氧運動干預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醫(yī)學綜述,2013,19(14):2536-2539.
[16] 袁凌燕,潘國建,苑潔. 有氧運動對壓力超負荷早期小鼠心肌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響[J].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7):601-608.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2] 楊丹,楊陸,王迪. 生活方式干預對老年高血壓人群的效果評價[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06-3407.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4] 袁英,常富業(yè),黃曼維,等. 多重危險因素干預與老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的研究[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0):1051-1054.
[5] 戴紅艷,鄭霞,何濤,等. 運動鍛煉對高血壓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9):3810-3813.
[6] 唐紅英,朱京慈,何海燕. 高血壓治療依從性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研究[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3(13):1400-1403.
[7] 汪依帆,呂奇瑋,嚴非. 上海市徐匯區(qū)天平社區(qū)高血壓細節(jié)管理的初步評價[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 21(4):462-464.
[8] 王佳,洪忠新,武力,等. 北京市房山區(qū)張坊村中老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 16(28):3341-3345.
[9] 朱偉芬. 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需求及用藥依從性調查與分析[J]. 中國藥業(yè),2013,22(11):50-51.
[10] 張民,李蘭馨.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高血壓規(guī)范管理效果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4):443-444.
[11] 姚婧璠,楊駿,賈嬌坤. 歐洲高血壓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J]. 中國卒中雜志,2014,22(1):46-66.
[12] 劉勇. 難治性高血壓病的非藥物性介入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3,14(18):8422-8424.
[13] 陸鳳,葉真,叢黎明,等. 2010年浙江省居民血脂異常與不同亞型高血壓的關聯(lián)研究[J].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47(11):1020-1025.
[14] 沙鵬. 太極拳鍛煉對老年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一氧化氮及血脂水平的干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4):6832-6834.
[15] 方彩霞. 有氧運動干預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醫(yī)學綜述,2013,19(14):2536-2539.
[16] 袁凌燕,潘國建,苑潔. 有氧運動對壓力超負荷早期小鼠心肌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響[J].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7):601-608.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