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菊
摘 要:近年來,志愿者工作備受人們關注,因為在各項大型活動中都有他們的身影。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在南京成功舉辦,基于該背景,該文探索亞青會對我院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闡述志愿者精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利于社會主義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亞青會 大學生志愿者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a)-0118-02
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于2013年8月16日至8月24日在六朝古都南京成功舉辦,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400多名14至17歲的運動員參加了共16個大項122個小項的比賽。本屆亞青會以“青春盛會,活力亞洲”為口號,旨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得亞洲青少年匯聚一堂,在奧林匹克精神的引導下,通過參與各項體育比賽及教育實踐活動,相互學習,充分交流,彼此尊重,互幫互助,充分展現(xiàn)青春風采,在志愿者這個青春大舞臺上追逐自己的人生夢想,讓奧林匹克精神迸發(fā)出青春的活力。
聯(lián)合國將志愿者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并且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根據(jù)中國的具體情況來說,志愿者是自愿參加相關團體組織,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合理運用社會現(xiàn)有的資源,志愿奉獻個人可以奉獻的,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yè)性、技能性、長期性服務活動的人。
眾所周知,志愿者已經(jīng)成為大型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屆亞青會志愿者們在20余天時間里戰(zhàn)高溫、抗酷暑,在前期一絲不茍的訓練中讓自己的服務更顯專業(yè),使得亞青會像一部部精彩的微電影,播放著青春主體、文化盛會、節(jié)儉辦賽的南京主題,他們熱情四射、青春舞動,向全世界拉開了一幕由年輕人做主的青春序曲,讓節(jié)儉辦賽的理念深入人心,充分體現(xiàn)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正如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稱贊悉尼志愿者時所說“他們是最棒的,他們準備充分,總是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他們和運動員一起構成悉尼奧運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甘于奉獻是青年應有的精神境界,投身實踐是大學生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奉獻一詞雖顯高尚,但是做起來也并非難以達到。奉獻精神是不受時代約束和局限的永恒的美德。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青年,理應在需要時無私奉獻出自己的一顆愛心,把社會服務融入到平時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人生的價值得以升華。
本屆亞青會志愿者大多是90后,這些青年存在較多心理問題,如缺少理想和責任心、功利欲望心強烈、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等,而亞青會的舉辦為這批大學生青年上了一節(jié)意義深遠的思想教育課,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信念、紀律與道德、法律法規(guī)和民族團結的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吸收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不斷汲取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昂揚的精神力量。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南京體育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集中對亞青會南京體育學院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研究內(nèi)容的需要,查閱有關大學生志愿者精神、志愿者行動、志愿者管理、志愿者激勵等研究的文獻資料。
1.2.2 訪談法
根據(jù)研究的需要,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院亞青志愿者的思想動態(tài),訪問眾多亞青會場館群經(jīng)理、主任、專家等,為論文的進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2 結果與分析
2.1 第二屆亞青會志愿者行動提升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 體現(xiàn)平等與友愛
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是江蘇省迄今為止舉辦的最高規(guī)格、最大規(guī)模的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亞青會有45個國家和地區(qū),各國各地區(qū)由于歷史文化、地理位置的差異,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明禮儀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
我們的志愿者大多是在校大學生,學習期間沒有機會接觸他國友人,對于許多涉外事務與禮儀尚不清楚。所以在服務培訓期間,需加強志愿者此方面的學習與培訓,增強民族團結精神盡可能減輕甚至消除彼此間的距離和隔閡,緩解社會矛盾,最終在服務中得到稱贊。通過舉辦一系列主題文化、禮儀學習活動,不僅能夠使得志愿者們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燦爛與博大精深,也使得我們的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在活動中發(fā)揚和傳承。同時,組委會為志愿者和運動員們搭建起平等交流的平臺,通過網(wǎng)絡、微博、明信片等新媒體和形式,讓亞青會大家庭之間充分展現(xiàn)各自優(yōu)秀的文化。
每當五星紅旗在賽場上冉冉升起的時候,志愿者們便心潮澎湃,為我們強大的祖國而自豪、驕傲。亞青會教育志愿者,讓他們懂得:只有擁護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夠使得民族獨立、自強。永遠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辯證統(tǒng)一,個人理想只有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相結合,才能變得崇高而有生命力。
本屆志愿者在服務中尊老愛幼、尊師敬長,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接觸,將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團結友愛銘記在心,服務任何一國的賓客,都要平等相待,不與任何賓客發(fā)生矛盾,這必將有助于整個社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志愿者在參與奉獻服務中,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是當代大學生的神圣使命和責任。
2.2 第二屆亞青會志愿者行動提升集體主義教育—— 體現(xiàn)尊重與互助
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于集體,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階級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
亞青會的成功,依賴于一個精誠協(xié)作的團隊。亞青會不是一個人的盛會,而是全亞洲各民族和國家之間相互學習、切磋技藝的平臺。志愿者服務期間擁有統(tǒng)一的目標、統(tǒng)一的思想、統(tǒng)一的規(guī)則、統(tǒng)一的行動和統(tǒng)一的聲音。正所謂“獨木不成林,百花方成春”,志愿者服務期間目標一致、思想一致、規(guī)則一致、行動一致和聲音一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隊中充滿凝聚力且彼此合作,必將實現(xiàn)技術與能力的飛躍。endprint
亞青會期間,志愿者們明確團隊的目標,加強民主管理,進行有效的溝通,實施必要的激勵機制,齊心協(xié)力,共同進退,化有形的物質資源為無形的精神動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團隊的戰(zhàn)斗力?!爸艘嗍亲灾啡艘嗍菢芳骸?,志愿者之前彼此大多素未蒙面,正是因為同一個名字(志愿者)相聚一起,增長友誼,點燃生命的激情。一個多月的學習、生活與工作,使得志愿者們學會尊重、關心、理解他人,為集體服務,維護集體榮譽,關心社會,為社會公益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這將有助于形成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3 第二屆亞青會志愿者行動提升理想道德教育—— 體現(xiàn)奉獻與進步
奉獻是一種愛的付出,是一種無私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種熱情和召喚。無論時光的年輪如何變化,奉獻精神永遠光輝燦爛,光耀人間,永遠是鼓勵和促進人們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動力。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的志愿者們,盡己所能,堅守崗位,服從派遣,聽從安排,嚴謹細致,團結拼搏,播灑熱情,真誠奉獻,使得志愿者的工作熱情不斷升溫,為亞青會的順利召開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從志愿者培養(yǎng)的角度上來看,無論從服務工作中還是學習生活上都寫實生動地向人們展現(xiàn)出這個本就屬于大學生青年的盛會。成為亞青會志愿者,這一路充滿了考驗,每步都緊扣心弦,但是志愿者們?yōu)榱送粋€信念,超越自我發(fā)展?jié)撃?,永不放棄。傳遞對社會奉獻的正能量,讓愛跨越國界,從而使得更多的大學生青年人受到感召,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感受服務公益事業(yè)的樂趣與光輝,把這項光榮而偉大的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2.4 第二屆亞青會志愿者行動提升紀律與法制教育—— 體現(xiàn)文明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以規(guī)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nèi)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guī)范。紀律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集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規(guī)章、條例的總和,是要求人們在集體生活中遵守秩序、執(zhí)行命令和履行職責的一種行為規(guī)則,具有社會性、歷史性,階級性和強制性的特點。
在亞青會志愿者培訓和上崗工作期間,不同程度地接觸到各類法律問題,我們志愿者通過認真學習,實踐磨練,積累法律知識,既教育了志愿者自己,也為舉辦平安亞青奠定了基礎。遵守法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作為亞青會志愿者,代表著南京和中國的形象,結合志愿服務的實際情況,宣傳我國法律內(nèi)涵,展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累累碩果,為社會主義法治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3 結語
通過此次亞青會的舉辦,對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推動作用,無論是賽前培訓、賽中服務,還是賽后表彰激勵,都充分體現(xiàn)亞青會對大學生志愿者的教育作用,實現(xiàn)文化教育和體育競賽的完美融合,成為大學生青年教育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平臺,吸引世界大學生青年積極參與和關注,讓大學生們在活動、服務中深受教育、獲得啟迪,從而感到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李秀珍,張云.論青年志愿者行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作用.貴州志愿服務網(wǎng),2005-08.
[2] 吳文琪.大學生參與大型運動會志愿者服務的動機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6(6).
[3] 劉家祥,楊娟.青年志愿者行動的價值內(nèi)涵[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4] 祝學衡.淺談青年志愿者行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學理論,2009(29).
[5] 時小燕.我國志愿服務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D].河海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