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后 記
在2013年9月份舉辦的紀念中國《文心雕龍》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創(chuàng)辦《中國文論》叢刊的動議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贊揚和支持,與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以及老一輩著名龍學家悉數(shù)成為叢刊編委,同時未能與會的一些國內外著名中國文論專家也大都愉快地接受了擔任編委的邀請。本刊第一輯的大部分論文即是從提交會議的109篇論文中選出的,雖然多數(shù)涉及《文心雕龍》研究,但視野均較為宏闊,質量均為上乘,且有不少極富創(chuàng)見性的佳作。
本刊既致力于中國文論話語的回歸和還原,故欄目的設置亦嘗試體現(xiàn)中國文論的特點,特別是《文心雕龍》建構的中國文論話語體系。是否可行還有待各位讀者專家的鑒定和檢驗。
在“文心雕龍”的欄目下,我們刊登了四篇各有特點的文章。首先特別需要提出的是第一篇論文《意境論研究的中外融通之路》,該文乃龍學前輩張長青先生的新作,并非本次龍學會議的提交論文,卻也與這次會議相關。望八之年的張先生不辭辛勞,從兩千里之外的湘水之濱趕赴泉城濟南參加這次龍學盛會,甫一落座,未及歇息片刻,便向筆者抱出一大摞厚厚的手寫文稿。這是電子時代的人們已經極少見到的三百字方格稿紙,由于年代久遠,稿紙泛黃,既薄且脆,拿在手里不免小心翼翼,但上面遒勁的字體顯然是新寫的,讓人一下子體會到什么是力透紙背。厚厚一摞文稿用白線裝訂,封面頁工工整整寫著題目:《意境論的現(xiàn)代文化闡釋》。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最后的頁碼:323,顯然約有10萬字的篇幅。張先生告訴我,這部文稿的寫作,緣于《文史哲》的一篇文章。張先生隨后把復印的那篇文章也交給了我,這篇文章發(fā)表于《文史哲》2012年第一期,題目是《學說的神話——評“中國古代意境說”》,作者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羅鋼先生。令筆者感到慚愧的是,筆者雖就在《文史哲》的“身邊”,卻沒有拜讀過這篇大作。張先生簡單介紹說,這篇文章基本上否定了中國古代的意境說,因而他是不同意的。但意境論的研究確實存在很大問題,需要從文化思想根源入手,特別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乃是意境論之思想根本。張先生把這部文稿交給我,是希望我能沿著這個思路前進,把這個課題做下去。但我深知自己的理論功底有限,未必能完成先生的宏愿。當我讀完這部書稿的“導論”之時,我覺得,其實張先生已經有清晰的思路和論述,我只需要做一些資料的注釋和技術性的加工就可以了。于是,我讓我的研究生幫忙把張先生的稿件打印出來,進行了簡單的加工和整理,這就是這篇“導論”的由來。
陳允鋒教授的《〈文心雕龍〉與漢譯〈詩鏡〉之相通性初探》一文,第一次將古印度的《詩鏡》與《文心雕龍》進行專門比較研究,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如謂:“雖然檀丁《詩鏡》較《文心雕龍》晚出,但其思想淵源有自,且在思想方法上與佛教典籍一樣,長于分析,體現(xiàn)了‘著重分析和計數(shù)以及類推比喻作說理的證明’這一古代印度的傳統(tǒng)習慣,由此返觀《文心雕龍》,則有助于更深入探討劉勰論文方法與佛教思維方式之關系?!庇终f:“魏晉南朝時期,雖然注重藻飾蔚然成風,但專力總結修辭方法與理論者,唯長期受佛門熏染之劉勰一人而已,因而,《文心雕龍》又被視為一部修辭學著作,這與《詩鏡》中所反映出來的古印度以修辭學為專門學問之傳統(tǒng),是否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這確乎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閆月珍教授的《器物之喻與中國文學批評》一文,可以說抓住了研究者極少關注的中國文論的一個重要特色,論述則精到細致而別開生面,讓人頗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謂:“器物制作與文章寫作一樣,是材料形式化的過程,它們都是通向‘道’的途徑。因此,《文心雕龍》的器物之喻不僅具有制作層面的意義,更具有觀念層面的意義。以器物之喻論文章寫作,正源于兩者在人文層面的共同性。”又說:“劉勰以器物制作喻文章寫作,其實質在于‘禮’。……文章的原義是錯雜的色彩或花紋,又引申為禮樂制度……樂包括器物和制度兩個系統(tǒng)的規(guī)則和等級。以器物及其制作經驗喻文,正源于文學和器物都歸屬于作為人文的禮樂。它們的完形都是人為的結果,它們在制作方面,都要實現(xiàn)材質與形構的統(tǒng)一,形構和規(guī)則的協(xié)調。由此,《文心雕龍》中滲透著關于文學的禮樂觀念。”閆教授指出:“由器物及其制作經驗引申出自然與人工兩端,主人工而追求入于自然,主自然而又落實于人工,執(zhí)兩端而不偏,把寫作最終置于有跡可循的軌道。而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法度的遵循與對法度的超越融為一體,工匠和藝術家、技術與藝術的界限被超越,日常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界限被消解,這即所謂化境。”因此,“器物及其制作經驗揭示了中國文學批評一系列命題和范疇的秘密,規(guī)定了中國美學形態(tài)的分別。以器物為入口,從發(fā)生學的角度檢討中國文學批評,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是超越文學領域的”。從而,“以器物之喻考察中國文學思想的言說方式,為我們解開中國文學批評方式之秘密提供了視角,也為我們解讀西方詩學之邏輯提供了線索,更為我們分析當前文學藝術的態(tài)勢提供了借鑒。器物之喻是一種穿透力極強的言說方式,因而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文學經驗”。
姚愛斌教授的《六朝文體內涵重釋與劉勰、鐘嶸論“奇”關系再辨》的長文不僅對六朝文論的重要概念“文體”進行了新的詮釋,而且對劉勰與鐘嶸文學觀的比較提出了新的思路。姚先生認為:“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文體’概念的基本內涵是指具有內在完整構成與豐富特征的文章整體存在,而且這一基本內涵無關乎人們對‘文體’的分類?!彼f:“觀六朝論文篇章著作可知,‘文體’概念應該是六朝文論中除‘文章’(或‘文’)概念外的一個最基本、最關鍵的文論概念。如果說六朝文論的研究對象是‘文章’,那么就可以說‘文體’是六朝文論研究文章的‘平臺’,尤其是理解文章自身關系的平臺?!痹诖苏J識的基礎上,姚先生指出:“如果說《文心》建構的是一個以‘逐奇而失正’所導致的文體解散的歷時衰變之維與以‘執(zhí)正以馭奇’所致力恢復的文體完整統(tǒng)一的共時結構之維構成的二維批評體系,那么《詩品》是在其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一個度量和標示作者文體優(yōu)劣高下的第三維度。也就是說,《文心》與《詩品》文體批評維度呈現(xiàn)的是一種互補關系,這種互補關系綜合反映了六朝文論家對文體認識的廣度(各類型文體的歷史)、深度(文體的內在規(guī)定)和精度(作者文體的品鑒)。”因此,他提醒“我們不能僅根據(jù)兩書中‘奇’概念所表現(xiàn)的價值傾向,判斷兩者的文學觀是對立還是相同。合理的比較思路不應該是先抽出兩個概念比較然后推及整體,而應該先把握比較雙方的基本理論內涵和概念關系,再據(jù)此辨析某兩個具體概念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涉及像‘奇’這樣一個主要由具體語境和概念關系規(guī)定其內涵和價值的概念,更需整體把握,耐心梳理,細心分辨”。
在“文之樞紐”的欄目下,我們刊登了三篇大作。首先是陶禮天教授的《劉勰“江山之助”論與文學地理學》,該文不僅資料極為豐富和詳贍,而且其對《楚辭》景觀美學的研究,值得我們注意和重視。胡海教授的文章則從文學本體論的角度對《文心雕龍》進行了深入思考,指出:“《文心雕龍》是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結合的,就其‘文’的概念相當于一切文化載體來說,可以說有著文化研究的視野?!绷肘淌诘奈恼氯诠沤裰型庥谝粻t,從劉勰和錢鍾書的不同思考論及卡爾·波普爾的文藝觀,指出:“作為一部‘體大思精’的文藝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已經同時關注到了‘文學的外部’和‘文學的內部’,這是劉勰思辨的過人之處。他對詩賦頌贊等各種文體的辨別、對‘熔裁’、‘聲律’、‘章句’、‘麗辭’、‘比興’、‘夸飾’、‘事類’、‘練字’、‘隱秀’等的闡述,都是試圖揭示文學自身的‘客觀規(guī)則’。因此,今人對《文心雕龍》的研究,應該更加關注其對文學自身進行研究的部分?!?/p>
“論文敘筆”欄目下的三篇文章,首先是林中明先生對劉勰與“劉子”的比較研究,林先生的大作既有委曲婉轉的細致思辨,又有高屋建瓴的宏觀概括,體現(xiàn)出行云流水的才華橫溢,令人賞心悅目。其次是游志誠教授對《文心雕龍·議對》篇的細讀,游先生不僅學問淹博,而且文風曠達瀟灑,令人向往。其論曰:“一言以蔽之,《文心雕龍》是一部子書,而劉勰根本就是一位徹頭徹尾皆未變本質的‘子學家’?!段男摹匪栽浺欢榷禐椤撐摹畬?,弊端全出在后人之不詳查,尤不能詳讀文心文本早已內涵子學之故也。因此,文心學界若要認真反省當前研究新一步進展,首先要辨明《文心》此書的子學內涵,重探劉勰一生學術思想的真實‘本色’?!痹俅问菂斡袢A教授對中國古代多種小說概念的辨析,也是一篇資料翔實而辨析細致之作。
“剖情析采”欄目下的三篇文章,主要著眼《文心雕龍》的論文特色,皆各有專精而新人耳目。首先是王毓紅教授對《文心雕龍》語句間主要關系及其結構方式的研究,可以說也是對《文心雕龍》文本的一種細讀,同時又注意研究和概括其言語特點和話語方式,為我們深入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的言語世界提供了一把鑰匙。其次是羅積勇等先生對《文心雕龍》之對偶的研究,可以說與王教授的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再次是張坤教授對珠玉與文章審美關系的探索,他指出:“劉勰所處的六朝正是玉的雕琢工藝相當發(fā)達的時期,相比于清代‘精刻’,此時的特征是‘巧’,這正和六朝時期形式追求愈演愈烈的風尚息息相關,劉大同‘工藝之關乎文化,豈曰小補而已哉’,正說出了時代風尚對珠玉雕刻技藝的深遠影響,玉雕工藝又進而影響劉勰的美學思想。如此便可想象:修飾文章時達到的精美巧妙的境界,一如美玉經雕琢而達到的美好狀態(tài)。玉的雕刻美是視覺觀感層面的,在劉勰眼里,它可以跟創(chuàng)作文章達致的審美效果相互融通:‘雕畫’即‘修飾’,‘雕蔚’、‘雕采’即艷麗的文采?!?/p>
“知音君子”欄目下的三篇文章,首先是高文強教授《“批評意象”芻議》一文,高先生指出:“長期以來,古代文論研究從整體上看,較偏重思想、觀念、范疇等內容層面的研究,而較忽略批評文體、批評風格、批評語言等形式層面的研究,或許這也正是‘批評意象’研究被長期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批評意象’的深入研究,也可補古代文論形式研究之不足。”其次是鄒廣勝教授從《文心雕龍·程器》篇解讀文品與人品之爭,鄒先生以開闊的思路,對中國文論中“文如其人”的傳統(tǒng)命題進行了新的思考。再次是陳士部教授《論劉勰的“讀者意識”》一文,文章指出:“必須強調,在西方闡釋學、接受美學的視域中,讀者及其閱讀活動已參與了文學意義的建構,讀者的地位與作者齊等甚或超過了后者。從‘六觀’、‘博觀’與‘識見’等處看,劉勰的‘知音’是在對作者原意的追隨、解讀中得以確認的,‘知音’雅號的獲取仍要參照作家作品本身來定奪。這是中西方有關讀者接受觀念的重要的區(qū)別。”陳先生說:“從理論的源出語境上說,劉勰的‘讀者意識’衍生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古典素樸的主體意識,它在物我交融、身心一體的詩性邏輯中生發(fā)開去,而接受美學、解釋學則是在西方傳統(tǒng)主客體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走入困境而有意識謀求理論突破的產物,它們仍然留有理性主義的思想傾向。但同時不能漠視的是,在謀求超越主客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審美現(xiàn)代性進程中,注重物我冥合、身心交融的中國古典美學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重視,審美主體間性帶來了中西文藝美學比較的新契機。在這種學術理論的背景下,有待于進一步研討劉勰的‘讀者意識’及其當代啟示意義?!?/p>
除了按照《文心雕龍》的文論體系設置的上述欄目,我們還設置了“學科縱橫”和“文場筆苑”兩個欄目?!皩W科縱橫”欄目下,首先是日本學者靜永健教授的《近世日本〈杜甫詩集〉閱讀史考》,該文資料翔實而要言不煩,對我們了解日本的杜詩接受史頗有助益。其次是尚在攻讀研究生的馮斯我同學的《日本〈文心雕龍〉研究的新趨勢》,對日本龍學在21世紀的研究情況進行了不少頗有價值的介紹。再次是陳志平先生的《〈劉子〉研究三十年》,較為詳細地梳理了近三十年來《劉子》一書的研究概況?!拔膱龉P苑”欄目下,我們特別刊登了林其錟教授和韓湖初教授的幾首詩詞作品,內容論及“劉子”與龍學,頗有中國古代論詩詩的風范。此外,還刊登了兩篇文筆較為輕松的讀書隨筆。
最后,筆者要特別感謝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和書法家、山東大學書法研究中心主任徐超教授為本刊題寫了刊名。
戚良德
記于甲午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