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會芳
摘 要:生字詞是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知識,也是學好語文,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的前提和根本保障。讓學生學好生字詞是每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最基本的目標。我想可以從認讀、書寫、朗讀、理解與語言運用幾個方面去考慮,但一定要把權(quán)力放給學生。
關鍵詞:快樂;生字詞;朗讀;習作;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63-01
我閱讀過這樣一篇文章《這不是一件小事》,文中最形象的一個例子:“孩子為什么喜歡看電視?”“快樂?!薄盀槭裁纯鞓罚俊薄坝袡?quán)力。看什么、怎樣看、看出什么意思,都可以自主?!焙⒆酉矚g游戲和玩耍,也是這個道理。從這個例子去想我們的教學,為什么不能讓學生像喜歡看電視、喜歡游戲和玩耍一樣去喜歡學習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體驗學習的權(quán)力,意義深遠,應成為我們教育的重大責任。
我教了十幾年的小學語文,靜下心來思考、反思,要想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科,快樂地學習語文,我想可以作一下嘗試:
一、生字詞學習有權(quán)力,快樂
生字詞是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知識,也是學好語文,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的前提和根本保障。讓學生學好生字詞是每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最基本的目標。我想可以從認讀、書寫、朗讀、理解與語言運用幾個方面去考慮,但一定要把權(quán)力放給學生。
1、認讀書寫。在認讀與書寫時,讓學生自主選擇內(nèi)容,自主選擇方法。
2、朗讀理解。每次教學生字詞的理解時,我都盡量放手學生。比如:有的查閱各種資料、字典、詞典等,這樣不僅達到理解詞語的目的,還有助于學生動腦,動手,搜集資料能力的提高;也有個別學生走捷徑,去問優(yōu)秀的同學,問家長,問老師,這樣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有部分好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字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這樣雖然很難,但足以看出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這各種方式的學習,在達到理解字詞的同時,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有權(quán)力選擇理解字詞的途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
3、運用。運用是學習生字詞的最終歸宿,以此達到能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目的。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不僅要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還要將字詞放在多種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說話練習。
二、朗讀感悟有權(quán)力,快樂
朗讀是感悟的前提,感悟是運用的導航,這需要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去深刻感悟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進而指導自己在今后的生活方向,以此領悟語言文字的神奇與偉大。然而朗讀感悟是枯燥、乏味的,是需要動腦思考的,這樣才能激發(fā)相守靈活的思維。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告訴我們朗讀感悟其實并不難,讀得多了,文中所蘊含的思想也就應運而生了,難就難在怎樣讓學生愛上朗讀,懷著快樂的心情去朗讀。
1、給學生自主選擇朗讀的內(nèi)容。
2、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讀,可以低聲讀,可以合作讀(分角色讀或者按自然段接讀),既然朗讀的方式是學生自己喜歡的,那么學生也就愛讀了。
3、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交流讀后的感受的空間,學生愛讀,喜歡讀,讀后也會有不少的收獲和感受,也就愿意與人分享這種收獲。
三、口語交際有權(quán)力、快樂
口語交際實質(zhì)上就是運用語言文字,將語文學習恰如其分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表達,就是說,這就要使得學生有話說,愛說話,會說話,快樂地說,正確地說,說得好,說得正確、流利,說得有感情投入。其實要做到這些很簡單,就是一種心情,這種心情必須是輕松的,是快樂的,是有所感悟的。只要不牽制學生,學生就會說出真情實感。
四、動筆習作有權(quán)力,快樂
習作是學生最苦惱的一件事,但卻能反應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讀、寫、平時積累,語言運用等都能在習作中體現(xiàn)出來。
一提起習作,學生總感覺無話可寫,無從下筆,每次這樣的作業(yè),有一部分同學不是完不成就是完不好,其實究其根源,是因為在學生的思想中根本就不樂于寫作,不善于寫作,又怎能寫完,更何況寫好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讓學生愛上習作,能從思想上愿意寫作,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盡情揮灑。
讀書,賦予了我靈感,激發(fā)了我的學習熱情,改變了我的教學策略,讀書讓我悟出了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大環(huán)境,讓學生就像雄鷹一樣自由地翱翔在這可以自由揮灑的天地中,想怎么學就怎么學,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而不要把學生框的太緊,束縛學生的思維,就像捆住鳥兒的翅膀,欲而不能。同時不要太放縱,把握好一個度,只要把學習的權(quán)力還給學生,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從能較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