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提升,關鍵在于教師的引領。要主要從四方面入手:師德表率作用、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學生成績評定機制的優(yōu)化。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思政課教師;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更是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強調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作為傳播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些重要講話無疑對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增強時效性和吸引力,是擺在教師面前艱巨的任務,如何在參與互動教學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此,我有以下思索:
一、做魅力教師,引領學生成長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思政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列寧指出:“沒有情感,從來也沒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但現實生活中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心理面臨許多沖突與挑戰(zhàn),會直接反映到教學中來。有些教師厭倦思政工作,面對日益發(fā)展變化的新形勢不適應,對90后大學生的一些個性特點看不管,工作熱情不高,動力不足。情緒容易緊張不安,易怒易躁,動輒會責怪并遷怒于學生,甚至出現急躁、敏感、愛發(fā)脾氣、多有怨氣等。對學生冷漠,工作敷衍了事。而這些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職業(yè)認知、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互動和教學付出,最終影響到教學實效性的彰顯和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俄國教育家烏身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思政課教師的師德表率對學生的影響極大。實踐表明:教師如果能對學生有比較深的感情,或者說關系比較融洽,思想和心理的溝通就越方便,發(fā)生共鳴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師只有以自己純潔靈魂,高尚品格去影響學生的心靈,才能培養(yǎng)處具有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合格公民。思政課教師作為塑造學生靈魂的人,社會對其要求很高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因此,思政教師更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起到表率作用,才能達到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影響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主要表現在教師的人格和道德水準對學生所起的潛移默化作用。教師的嚴謹務實風格,對祖國、對事業(yè)的熱愛,對朋友、對學生的關心,……教師身上所體現的人格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會遠遠超過教師所傳授知識的分量。即使是教師的說話語調、姿態(tài)、板書,甚至教師的服飾、發(fā)型等等,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梢?,學生的道德觀念形成與師德的潛移默化息息相關,故有“教育大計,師德為本”一說。古人云:“醫(yī)德如何,十日之內判生死;官德如何,百日之內判評亂;師德如何,百年之內判盛衰?!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更新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學習型課堂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傳播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渠道,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教學內容的滯后性凸顯,教師要與時俱進,跟蹤學科發(fā)展前沿,教師要做有心人,勤奮不怠。與日新月異變化發(fā)展的形勢相比,原來的有些教學內容顯得滯后、重復。而且,很長時間以來,思政課作為公共課,與相關專業(yè)嚴重脫離,所以,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勢在必行,課程內容必須根據新形勢加以調整。這就要求政治課教師適應實際的變化,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充實教材、超越教材,堅持與時俱進,實現教學內容的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學習型課堂,融開放性、平等性、創(chuàng)造性與一體。開放性的課堂不僅涉及教師和學生,也和家長及社區(qū)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一個無所不在的學習場所,它為學生提供即時和適時的學習機會。平等性強調教學的平等觀,師生之間互相尊重、教學相長,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教師鼓勵學生自己總結取得的成績。良好的學習,能幫助學生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獨特的教學氛圍。如課堂布置、從問題出發(fā),把學生帶到學習情境中、模擬情境劇表演、聽一段樂曲等。而且在學習型的課堂里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人才,并鼓勵學生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創(chuàng)造性強調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和學生不是只關心他們在做什么,而是經常問我們要改變什么,創(chuàng)造什么。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即學生本人要為學習和社會服務負起責任。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目的地、主動第投入到各種學習活動。教師扮演多種角色,既是學習者、學習的促進者,也是教學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溝通者。他們和學生進行廣泛的互動和對話,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和他們的不同學習風格,因材施教。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和范圍。學生的學習場所不再局限于學校的教室,而與社會實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學以致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通過互教互學可取長補短,學生的學習目的不再是單純應付考試,而是全面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體,這個生命體的主角就是充滿好奇心和懷有學習熱情的學生,以及啟發(fā)學生如何學習的教師和輔導者。課堂應該是自由式和開放式的。教師更要具備師德,優(yōu)勢是思政課教師要以良好政治素質、高尚人格和淵博的知識教書育人,成為大學生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良師益友。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現參與互動
教師是集人類知識之大成者,是集人類能力之大成者。教師要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是優(yōu)秀教師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的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是師生緊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學情境中的一切條件。教學藝術也是教師教學個性化的表現。高效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渠道,是影響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關鍵因素。直接關系著教學成敗、效率高低和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倡導者,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羅杰斯認為,人類學習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和選擇性,人們普遍具有學習的自然傾向和內在潛能。他強調,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他還指出,我們要把學習者作為活動的主體,師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交往關系,創(chuàng)造情感交融和適合學習的氛圍。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讓學生覺得是真誠的、可信賴的、有感情的指導者。有意義的學習包括四個要素:參與性,即學習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包括情感和認知兩方面;自主性,即學習不僅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而是來自內在的動機。人們要求不斷發(fā)現和獲得新的知識和經驗。滲透性,即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行為、態(tài)度,甚至個性都會發(fā)生變化。自我評價性,即學生最了解哪些學習內容和途徑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學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并獲得新的知識。自我評價使學生成為有責任心的學習者。他們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主動地開展學習,具有強烈的學習責任感。因此,教師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生自身潛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塑造自我。思政課傳統(tǒng)的灌輸是必不可少的,但單一的教學方法也勢必不能適應今天90后大學生的需求。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基諾特博士關于教師的作用和力量有這樣的論述:“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這一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所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苯虒W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最大限度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的課才是好課。一切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課堂必須體現出生命的狂歡。
教學手段要實現現代化和教學方法多樣化。即教師分工合作,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重新制作了素材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推出教師個人教學網頁,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為以后打造精品課程打基礎。教學方法多樣化。即充分運用參與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等方式,構筑“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平臺。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習型課堂并不追求某一種教學方法或技巧,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采用綜合性的教學手段。如:個別輔導、團隊學習、深度會談、情景教學、任務教學、拓展訓練。等實現參與互動,效果將會十分明顯。在參與中領悟,在領悟中收獲。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中,我結合教學,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根據教材章節(jié),由學生以自愿組成小組的形式,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合作學習,開展的小組參與互動,最終以小組為單位提交了學生親手制作的課件57件,覆蓋了教材的各個部分內容,并選取優(yōu)秀的課件在課堂上進行了講解展示,這樣做的效果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深化了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拓展和深化了學習內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
四、改變學生成績評定方式建立激勵機制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不是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獲得情感體驗,內化為內心的信念,更好地去分析和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如何提高課堂的時效,使思想理論課真正成為真正入耳、入腦、入心。有的學生道德素質不高,不參加集體活動,上課也不認真,但政治理論課課考試分數很高,這都是不恰當的評價體系所致。要實施多元的評價方式,把成績評定和個人品行表現相結合,更加注重學生課內、課外學習和活動的參與情況以及綜合學習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改變過去統(tǒng)一的標準試卷考試,形成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放式考試體系。積極探索閉卷與開卷、筆試與口試、道德認知與實際行為、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日常思想狀況與換件時期表現相結合的成績評價指標,把考核重點從單純考察學生知識儲備情況轉變?yōu)槿?、客觀考核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質。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由課堂出勤、平時表現、品德操行、實踐表現等組成;終結性評價由上交論文、調查報告、自制相關課件與FLASH等(題目可自擬、可由教師事先擬好由學生選擇)構成。這樣做更加注重了過程的管理,也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能夠自覺去用理論指導實踐,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調查報告、相關的課件都是緊緊圍繞社會的熱點問題而展開的,發(fā)揮了社會實踐的養(yǎng)成作用,更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盧志平.試論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J].新余學院學報,2011,(6)
[2]顏丙芹.新形勢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J]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院刊學報,2013,(3)
[3][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341
[4]王淑萍.主體參與教學研究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12)
[5]金小方.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思政課教師角色的轉變[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6]付曉東,東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倦怠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
[7]李永前.關于高校課堂互動教學方式的思考[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11)
基金項目:2012年學校教改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JY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