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民
中國與西歐交流史一瞥
東方的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西方的歐洲也有自己的古老文化財富。
幾千年來,人類繁衍,物換星移;隨著時光的流走,歷史的不斷演進,世界各個地區(qū)在運動中發(fā)展著;民族國家的形成和它們之間的溝通,成為歷史的必然。
中國和歐洲之間的交通,由于地理的距離,山川阻隔,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文明的條件的。所以直到15世紀末航海術有了發(fā)展,東西之交才有了較大的開展;葡萄牙人到中國來的時候,大約相當于明武帝朱厚照的正德年間(1506—1521),以后西班牙、荷蘭、意大利便陸續(xù)有傳教士到中國來。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繼續(xù)把空間壓縮,把時間加快,地球日益變小了。一百多年來近代史上東西交通的密度,是以往數(shù)千年難以比擬的。由于世界上出現(xiàn)了帝國主義,歐洲列強對舊中國施加了強權和暴力;但中國與歐洲國家的交往卻比以往更加密切了。
當歷史行進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時,中國和西歐的關系開始步入一個新的時期。在爾后的幾十年當中,包括西歐在內的歐洲國家和中國之間建立起了體現(xiàn)新型國家關系準則的國家關系。
根據(jù)以上粗線條的一瞥,可以看出中國與西歐的交流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19世紀中葉以前;19世紀中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二戰(zhàn)”結束以來。
從隔絕到接觸
第一個時期,指的是從遠古到19世紀中葉以前的漫長的幾千年。在這期間,中國在世界上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社會。
當然與外界的隔絕并不是絕緣狀態(tài)。從漢朝的張騫以來,還是有些人跨出了當時帝國的邊界,為同外界接觸作了長期的艱苦努力,他們的足跡到達了小亞細亞,最遠到了中東。在漢朝,羅馬帝國已以“大秦”的名字見于中國的史籍。如公元67年,漢和帝時,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抵海(大約是阿拉伯海)受阻而返。公元166年,漢桓帝時期,羅馬國王安敦尼遣使向漢奉獻貢物。其后在3世紀晉武帝時,大秦又遣使通好。
到北宋時期,大約公元11世紀時,中國和東羅馬有過一些接觸,西方的基督教還曾流傳到了中國的西北地區(qū)。當時的蒙古汗國已有人同意大利、法國、英國有過接觸。最著稱于世的,要算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馬可·波羅的旅華,這位意大利旅行家在元朝滯留17年之久,還在揚州做了中國的官,他的游記至今仍在西方廣為流傳,被視為介紹中華帝國風物的第一部著作。以后不斷有羅馬教士來傳教,帶來“貢物”。
到我國晚明時期,即16、17世紀,葡、西、荷、意等國傳教士接踵而來,中西交流出現(xiàn)了一次“高潮”。此時的歐洲剛走出了神權一統(tǒng)天下局面,資本主義文明正在發(fā)芽、生長。比較知名的如意大利人利瑪竇(Ricci Macteo)、龍華民(Nicolaus Longsbardi)、日耳曼人湯若望(J. Adam Schall von Bell)等來到了明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一面?zhèn)鹘?,一面把西方科學文化帶進一些。
歐洲對于中華帝國的文明也已不限于風俗習慣方面的獵奇故事。例如德國大哲學家、大數(shù)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dhelm Leibniz)在1697年出版的《中國近事》文集中就提出了歐中在文化科學領域里相互學習和交流的重要觀點。
中國和歐洲,有如兩座相距遙遠的大廈,已在朦朧之中打開了幾扇門扉,互相看到了大廈內部的一鱗半爪。這在漫長歷史中自是令人鼓舞的現(xiàn)象,它預示著地球上的兩大文明地區(qū)必然地要相互接近、相互了解。
歷史上的不平等關系
到19世紀中葉,中國和歐洲的關系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
1840年,英國對清王朝發(fā)動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威權,迫使王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其后,其他列強起而效尤:有英國和法國聯(lián)合發(fā)動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法國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日本和沙俄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戰(zhàn)爭、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以及八國聯(lián)軍對中國進行的聯(lián)合侵略戰(zhàn)爭……每次戰(zhàn)爭之后,清王朝都被迫簽訂一項或幾項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相當一部分領土被列強分割為各自的“勢力范圍”。在這種條件下,歐洲列強同舊中國的關系只能是侵略與被侵略的不平等關系。
這段歷史的另一面則是中華民族的猛醒。抵抗英國侵略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以其切身體會提出,中國應該“開眼看世界”,要“師夷之長”;愈來愈多的志士仁人、先進的知識分子,紛紛向西方尋求強國富民之道。中國要走向世界,已是勢不可遏的必然趨勢。
辛亥革命以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后德國成為戰(zhàn)敗國,從而喪失了它在中國掠奪的“權益”,美國和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加大,英法勢力相對有所削弱。20世紀20年代中國興起了到歐洲勤工儉學的熱潮,先進人士進一步尋求救國之道,這極大地推動了中西交流。當然,這只是中西關系中一個重要方面,不平等的國家關系并未改觀,中國的命運繼續(xù)受到列強的支配。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使脆弱的和平時期的世界秩序受到劇烈的震撼,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在這場反對德意日法西斯的戰(zhàn)爭中站在了同一陣營;中國和參加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歐洲國家成為戰(zhàn)爭中的盟國。
戰(zhàn)爭打破了以往的世界格局,戰(zhàn)后的中國和歐洲國家各自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從而使它們之間的關系步入一個新的時期。
中國與西歐關系的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歐洲分成了東歐和西歐,分屬兩個對立的陣營。西歐在戰(zhàn)后時局的嚴峻考驗下,很快形成了既不同于蘇聯(lián),也不完全與美國相同的對世界局勢的看法,并在與美國結成盟國關系的前提下對戰(zhàn)后冷戰(zhàn)時期的政策進行了調整,使之適應局勢的發(fā)展和自身的安全利益。今日西歐在“同一性”中有“多樣性”,在“多樣性”中有“同一性”,努力在世界重大問題上“用一個聲音說話”,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的穩(wěn)定因素,為實現(xiàn)一個“多極化”的世界而努力。
中國在戰(zhàn)后更是帶有根本性質的變化。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的極為重要的轉折點,從此結束了百多年來被侵略、受屈辱的痛史,中國人民第一次站起來了。在國內,新中國有條件開始全面的國家建設,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對外,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成立前夕,1949年9月29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便昭告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碧岢?,新中國將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世界一切國家發(fā)展正常的政治和經濟關系。后來,這些原則進一步發(fā)展成為有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正是由于這種戰(zhàn)后的客觀形勢,尤其是由于中國和西歐在世界上的地位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新中國和戰(zhàn)后西歐各國才有可能建立起歷史上從來有過的新型的、主權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關系。
中國和西歐在世界舞臺上所起的作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舉足輕重。東方的中國和西方的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的政策和行動,日益具有制約和抵消戰(zhàn)爭因素的分量。中國領導人在各種場合經常強調:“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一個聯(lián)合起來的、團結的歐洲,同奉行獨立自主政策的中國,將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983年6月西歐聯(lián)盟議會第29屆例會關于“中國與歐洲安全”的報告也說:“歐洲既不希望這種世界平衡由一個大陸霸權統(tǒng)治著,也不希望它僅僅由目前的兩極來確定。在亞洲一支獨立力量的發(fā)展只能使歐洲更具有分量,如果歐洲能足以聯(lián)合起自己的力量來確定一項政策的話?!边@兩段話措辭不同,但精神是相符的。
在經濟領域里,中國和西歐也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結成了合作關系。中國和西歐各有優(yōu)勢,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在經濟貿易和科技交流等方面,新的合作領域正在開拓,多樣化的合作方式正在探索。
中國和西歐各國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但絲毫不妨礙國家關系的發(fā)展;相反,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國家完全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選自《歐洲與中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有刪節(jié)。作者為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