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 濤
提到開放互動課堂,教育技術人士會下意識地映射為一對一教育模式的移動教學。當我們在一些班級開始電子書包實驗時,是否常常忽視了常態(tài)教學中的互動學習,或者僅僅將常態(tài)教學中的互動等同于交互式電子白板授課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此,筆者將站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中,試圖從普通音樂教室新技術優(yōu)化的角度,用較低的成本撬開適合學生音樂素質(zhì)發(fā)展的技術豁口。
音樂教育作為貫穿人類文明史的古老學科,承擔著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yǎng)情趣的重大使命。音樂的專業(yè)、博大的特性也對從業(yè)教師素質(zh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現(xiàn)實中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加之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落后,很多學校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忽視了音樂教育的審美特性,走入了“概念先行、重技輕藝”的誤區(qū)。
著名作曲家科普蘭說:“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只有讓學生學會傾聽與欣賞,才能使音樂抵達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F(xiàn)實中我們看到很多學校用收錄機播放音樂,有的音樂教室回聲嚴重,有的學校音響設備配置操作繁瑣,等等,這些現(xiàn)象都給學生欣賞音樂帶來相當?shù)挠绊憽?/p>
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全球多元文化”的基本任務,很多新版小學初中教材中,外國樂曲已經(jīng)達到或超過三分之一的比例,器樂教育的內(nèi)容也更加豐富,體現(xiàn)了教育主管部門著力改變以往重視歌唱、忽視音樂欣賞的狀況?,F(xiàn)代教育手段必須成為音樂教育理念變革的有效支撐。
我們可以看到互聯(lián)網(wǎng)中發(fā)展最快的就是音樂和視頻資源,當前學校的音樂教學活動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對網(wǎng)絡資源的高度依賴,一組適合教學的樂曲、一段精彩的伴奏都可以在網(wǎng)絡中輕松獲得。在當前移動設備影音功能強大之極的情況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已經(jīng)成為很多音樂教師搜索曲目和存儲資源的重要工具,但從手機到音箱這“最后一米”的鏈路卻成為阻礙師生快捷應用移動設備播放音視頻的屏障。
高品質(zhì)音頻視頻的傳輸需要很大的網(wǎng)絡帶寬,擺脫輸出線纜必須借助無線音視頻傳輸技術,目前這樣的技術在全球范圍已較為成熟,主要有以下四種:蘋果公司的AirPlay技術,索尼微軟的DLNA技術,WiFi聯(lián)盟的Miracast技術,英特爾的WIDI技術。其中AirPlay技術依托iPhone,iPad,iPod建立的完整應用生態(tài)具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它既有大量軟件支持,又有各大廠商的配套硬件,還有較低的售價。下面就基于目前使用最廣泛的AirPlay技術來介紹無線音視頻傳輸?shù)膶崿F(xiàn)。
AirPlay技術需要借助WiFi環(huán)境,各類iOS設備上的圖片、音頻、視頻均可通過無線方式傳輸。為了保證聲音的傳輸,AirPlay支持極高品質(zhì)的無損音樂傳輸,并可以通過數(shù)字音頻光纖Optical audio接口傳輸給專業(yè)功放,達到劇院級的播出效果,在視頻無線傳輸中也支持1080p高清和7.1聲道環(huán)繞聲。當播放音樂時,連接的顯示設備會以翻轉(zhuǎn)的動畫來顯示專輯封面和樂曲信息。具體操作如下(如圖1所示):
圖1
第一,音樂教室無線音視頻傳輸裝備的核心是具備AirPlay協(xié)議的網(wǎng)絡設備,如小米盒子、DOLRY盒子等,也可以使用Apple TV,核心設備成本在1000元左右;第二,實現(xiàn)無線網(wǎng)絡的教學區(qū)域覆蓋,可以采用專業(yè)AC模式或家用胖AP模式,保證移動終端和AirPlay設備都在一個無線網(wǎng)內(nèi)就可以了;第三,安裝優(yōu)質(zhì)擴聲設備,考慮到教室面積有限,可以不采用“功放+音箱”這種模式,使用HiFi級別的高端有源音箱就完全可以滿足了;第四,安裝投影機或液晶平板顯示設備,以及相應轉(zhuǎn)換設備和線纜。
AirPlay環(huán)境中,音樂教師備課時利用QQ音樂或優(yōu)酷視頻或其他軟件,在任何地點都可以將所需的音樂和視頻,下載保存在iPod或iPad等其他移動設備中,課堂上或演出中可以隨時隨機將素材無線傳輸?shù)揭繇懞惋@示設備中,雖說省略的僅僅是最后一米線纜或一個拷貝的動作,但這樣高度自由的資源管理方式必然會改變師生的教學習慣,將大大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AirPlay技術還有一個極有價值的功能,即“無線鏡像”,使用Apple TV這一功能可以將iPod或者iPad上的實時畫面無線傳輸?shù)诫娨暽?,而不僅限于圖片和視頻(如圖2所示)。這樣課件演示設備就不再局限于講臺電腦,教師手中的移動終端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
圖2
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必須要依托專業(yè)學習資源和支架工具,iPad具備全球最完整的音樂教育軟件群,教師可以將這些軟件安裝在iPad和iPod上,使用AirPlay鏡像功能在教室大屏幕上呈現(xiàn),在教學時可以和學生們共同使用,一些學生在課外也會主動下載這些音樂工具。教會學生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音樂學習的方法,這是我們教學中更為重要的任務。
音樂欣賞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學會自主欣賞作品。有這樣一個案例: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欣賞《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獅王進行曲”主題。過了幾天,幾個學生興奮地和教師說他們在iPad上把《動物狂歡節(jié)》都聽完了,除了獅子還有好多別的動物呢,還激動地說找到一個很好聽的新專輯《森林狂歡節(jié)》。教師們只要稍稍查詢就可以在App商店找到低年級音樂繪本,如《洪恩奧爾夫音樂》,軟件通過節(jié)奏朗誦、身體樂器、音樂游戲、歌唱舞蹈、小型音樂劇等多種形式幫助課堂教學和自我趣味欣賞;高年級專業(yè)欣賞,如《五百首器樂名曲賞學》和《世界名曲》等軟件,每個曲目配有簡、繁體介紹及名家簡介。
器樂教育的目標應該是讓孩子對樂器形成探究的興趣和演奏的沖動。采用AirPlay技術可以讓移動設備上的每種虛擬樂器投射在大屏幕中,讓視覺和聽覺共同認知眾多遙不可及的音樂器材,甚至可以錄制虛擬演奏實況。除了App商店中幾百種民族和西洋樂器之外,最值得一提的是GarageBand音樂工作室,可以將iPad或iPod touch變成一整套觸鍵樂器和功能完備的錄音工作室,使用Multi-Touch手勢演奏鋼琴、管風琴、吉他、鼓和貝司。它們聽起來如同真實樂器一般,然后將多達 8 個軌道混音在一起,制作出您自己的“中國好歌曲”。深圳一所小學就在一個班級組成了很有娛樂精神的iPad樂隊,音樂課從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當教師教授了一首歌曲,學生可以以樂隊的形式進行演奏;當學生想要一展歌喉,iPad樂隊就成了專屬的伴奏樂隊;當學生想要展示自己所學的民族樂器,iPad樂隊的加入會讓古曲搖身一變成了新民樂。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參加完樂隊的排練后更加愿意練琴了,甚至有孩子因為加入了樂隊,對某種樂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借助移動終端技術讓海量音樂資源更快地傳遞給學生,啟發(fā)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相信這是非常有益的微創(chuàng)新。
[1] 楊雨晴.iPad支持下的音樂學習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10):92-93.
[2] 唐萍.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在我國城鎮(zhèn)中小學推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意義和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