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星
(安徽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樅陽是南北的過渡地帶,處在江淮之間。樅陽方言隸屬江淮官話,聲母同普通話相比基本沒有太大差別,只多出了零聲母,安慶市區(qū)、桐城其他地區(qū)同樅陽方言聲母、韻母基本保持一致。但在聲調(diào)方面差異還是比較明顯,樅陽方言調(diào)值相對較低,語速較快,音值較短。樅陽方言內(nèi)部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方言詞的注音,這里以老洲鎮(zhèn)大多數(shù)人的讀音為準(zhǔn)。
在使用方言的過程中,可能會(huì)遇到口語中仍然使用但書面上已經(jīng)不再使用,無法書寫出來的詞,于是我們就要進(jìn)行一番考本字的工作。所謂“本字”是與口語中的“字”意義結(jié)合的“本來的字”??急咀旨纯甲C與口語中的某一個(gè)音節(jié)音義相切合的書面形式??急咀质欠窖灾幸豁?xiàng)較為常見的工作,也是一項(xiàng)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本文以樅陽方言為例,對方言中的若干常用詞進(jìn)行一番本字的考釋論證工作。
古語詞的考釋主要以 《廣韻》、《集韻》、《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古代典籍為依據(jù)。
樅陽話:
媽媽在外面沰雨了,身上全濕透了。
你傻呀你,下雨了也不知道帶把傘,看,把衣服都沰潮了吧。
《集韻》:“當(dāng)各切,音矺 ,滴也。 ”沰雨也即淋雨。《廣韻》:“他各切,透母,鐸韻宕攝開口入聲一等?!?/p>
文獻(xiàn)作品用例:
(1)上火不落,下火滴沰。(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崔寔·農(nóng)家諺》)
(2)窮人窮來四腳撐,財(cái)主人窮來一沰醬。一沰,一小堆。
在以上闡述說明中,可以看出“沰”的詞性詞義的豐富多樣性?!皼k”可以作動(dòng)詞,如“沰雨”?!皼k”可以作象聲詞,指雨的聲音?!皼k”也可以作量詞,滴也,一沰雨。相同的用法還用于客家方言和吳語中。
此外,“沰”還有另外一個(gè)反切?!稄V韻》:“沰,他各切,赭也。”見于文獻(xiàn)用例《詩·秦風(fēng)·終南》:“顏如渥丹?!薄夺屛摹罚骸暗と缱?,韓詩作‘沰’,音撻各反,沰,赭也。”但這一層意思不是本文研究的內(nèi)容,遂不具體闡述。
樅陽話:
搉爆栗子(彎曲五指敲擊人的頭部)
去把鞋子上的土搉搉,一會(huì)要穿。
《唐韻》:“苦角切”。 《集韻》、《韻會(huì)》:“克角切,音榷。 ”《說文解字》:“搉,敲擊也。 從手,隺聲。 ”《廣韻》:“搉,溪母,覺韻江攝開口入聲二等,擊也?!币袅x俱合。
文獻(xiàn)作品用例:
(1)搉擊也。 (《廣雅·釋詁三》)
(2)何羅芥末或搉蒜,妻子圍爐笑語歡。(清·蒲松齡《日用俗字·莊農(nóng)》)
(3)豈嘗搉其子,而為民父母。(宋王安石《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
(4)則可不謂有大揚(yáng)搉乎? (《莊子·徐無鬼》)(筆者認(rèn)為這里是發(fā)揮商量的意思,沒有敲擊義。)
樅陽話:
老母雞伏小雞了。
《廣韻》:“伏,奉母宥韻去聲,扶富切,鳥菢子。”音義俱合,這是古無輕唇音的緣故。“伏”作“孵”講很早就見于古代文獻(xiàn)作品中:
(1)越雞不能伏鵠卵。 (《莊子·庚桑楚》)
(2)丞相府史家雌雞伏子,漸化為雄。(《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此外,“菢”也有孵卵義?!稄V韻》:“去聲號韻薄報(bào)切,音暴,並母。 ”《直音》:“覆也。 ”《集韻》:“鳥孵卵也”。見于古代文獻(xiàn)作品中,如:“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伏雞曰菢”(楊雄《方言》卷八),“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韓愈《薦士》)等。
“伏”和“菢”本是一組同源詞,“菢”作“孵”解多見于官話方言,“伏”作“孵”解常見于閩語、吳語和徽語等東南諸方言。
樅陽話:
你怎么靸著個(gè)鞋就出來了?
請等等,讓我把靸鞋靸好。
《唐韻》:“蘇合切。 ”《集韻》:“息合切。 ”《韻會(huì)》、《正韻》:“悉合切,音趿?!薄墩f文解字·革部》:“靸,小兒履也?!惫痧チx證:“小兒履也者,履之無跟者也?!薄队衿罚骸奥囊病?”《六書故·動(dòng)物二》:“今人以履無踵直曳之者為靸。”《釋名》云:“靸,韋履深頭者之名也。靸,襲也,以其深襲覆足也?!?/p>
文獻(xiàn)作品用例:
(1)草靸無塵心地閑,靜隨猿鳥過寒暄。(唐杜荀鶴《山寺老僧》)
(2)破麻鞋腳下靸。(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
(3)它靸了一雙釘鞋,捧著六碗粉湯。(《儒林外史》第十回)
(4)靸著蝴蝶落花鞋(《紅樓夢》第四十五回)
(5)寶玉靸了鞋,便迎出來。(《紅樓夢》第六十三回)
在上引諸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靸”的詞義,它有兩個(gè)意思:一是指拖鞋,穿拖鞋;二是指把鞋子后幫踩在腳跟下地穿鞋。在樅陽方言中,這兩個(gè)意思皆存。
從本文可以看出樅陽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發(fā)音和意義,有時(shí)候比普通話更能正確地表情達(dá)意,同時(shí),對古漢語的研究也具有示范意義。隨著社會(huì)的發(fā)展和大范圍的推廣普通話,樅陽人民也開始越來越多地以普通話作為日常交流用語,真正的樅陽話已經(jīng)越來越稀少,許多樅陽人甚至忽略了樅陽本地的方言。所以為了保護(hù)和傳承樅陽方言,作為一名語言文字的愛好者,又身處樅陽,應(yīng)盡量對樅陽話做一定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傳承工作。其實(shí),在樅陽話中需要進(jìn)行本字考證的方言詞遠(yuǎn)不止這些,但由于筆者手中資料有限,對有些方言詞如囥(藏的意思)、治(剖魚的意思)、鋪(液體沸騰后溢出的意思)等都還需要進(jìn)行本字考證工作,希望有條件有興趣的學(xué)者能參與到這項(xiàng)工作中來。
[1]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huì).安徽省志·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2]孫宜志.安慶市三縣市江淮官話的歸屬[J].方言,2006(2).
[3]安慶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huì).安慶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1721-1727.
[4]葉太青.皖北方言阜陽若干方言詞本字考[J].2010.
[5]張定.樅陽方言本字考[J].安徽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4(5):76-78.
[6]王福堂.方言本字考證說略[J].方言,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