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朋飛
摘要:針對當前JSP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該文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為目標,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上分別進行了探討和改革。教學實踐證明,這些課程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效果反映良好。
關鍵詞:JSP課程;教學改革;理實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3-7955-02
1 概述
我過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應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有鑒于此,廣大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培養(yǎng)能力為導向的應用技能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在就業(yè)市場上的競爭力,是現在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掌握Web開發(fā)技術的人才在就業(yè)市場上非常搶手,而JSP技術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Web開發(fā)技術,對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今后的就業(yè)和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JSP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從事多年Web開發(fā)教學工作,對本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該文對JSP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等多方面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旨在構建一套針對本課程以能力為導向的科學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實施體系。
2 目前JSP課程教學現狀與不足
開設《JSP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時候,學生已經完成了《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和《計算機網絡》等基礎課程的學習,這些課程相互獨立,JSP課程需要綜合使用這些課程的知識,因此本門課程難度較大、實踐性也很強。該課程與當今IT發(fā)展緊密相連,以培養(yǎng)適應IT業(yè)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1) 在教學內容上,沿用計算機學科常用的課程設置方式,分為理論課程和上機課程。在理論課的講授上,比較注重課本中理論知識的介紹與講解,比較注重課本中語法和基本知識點的講解。在上機課程中,學生往往是照著課本敲代碼或者是完成一些小實例,這些小實例也僅僅是對課本中語法和知識點的驗證或者簡單運用,小實例之間彼此孤立,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鍛煉,理論知識并沒有真正轉化為能力,這樣在遇見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無能為力,不知如何下手。
2) 在教學方式上,很多高校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老師是主導,在講臺上采用與數理化相似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師生之間也缺乏交流互動,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是被動的,也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JSP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離,實踐課通常被安排在理論課之后,學生自行上機,老師加以輔導,這種方式對尚在學校沒有任何項目開發(fā)經歷的學生而言比較困難,教師也不斷進行一些內容重復的輔導,在有限的時間內,同樣的問題可能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多次輔導,浪費了教學資源,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
3) 在考核方法上,很多高校的考核都是以理論考試和上機考試加權平均,這種考核方法側重知識點的記憶與掌握,這種考核方法不夠立體,不能準確地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能力的形成情況。這樣的考核方法也在無形當中誤導學生為了片面的追求高成績而局限于課本中零散知識的學習,不注重能力的提高,以至于形成高校中普遍高分低能的現象,這樣很難適應以后的就業(yè)。
3 JSP教學改革方案
針對上述在JSP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該文對本門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上進行探究并進行了一些改革,以期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3.1教學內容
首先是教材選擇。高校教育大部分是由教師選擇教材,一本內容完善、知識結構合理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高校教材市場魚龍混雜,這就需要教師參考大量教材并進行遴選。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其局限性,如果僅僅依靠一本教材,教師按照書中的知識內容和結構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造成學生將眼光局限于一本書內,因此除了上課所用教材之外,還要給學生推薦一些輔助教材,打開學生的眼界。
其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擯棄傳統(tǒng)零散知識點式的學習,防止出現學會了但不會用的現象,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以項目教學為主,將一個大項目分成若干子項目,使項目開發(fā)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語法知識的同時完成各個子項目的學習,在學期學習結束后,學生會很自然地將各個子項目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項目,掌握和理解各個知識點在項目中的使用,真正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學內容要有綜合性和連貫性,由于JSP課程自身的特點,JSP課程并不是一門獨立封閉的課程,需要其它課程的支持,比如在進行案例分析時,需要《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等課程的知識,在進行實現時,需要《Java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課程的知識,因此在進行教學項目設計的時候,要綜合利用其它課程的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加深本門課程的理解,同時也系統(tǒng)的掌握了計算機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給《軟件工程》和《數據庫原理》等這樣理論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
3.2教學方式
JSP的教學方式可以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將理論課的講授改在機房進行,教師使用教學廣播軟件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一邊講授一邊演示,學生跟著老師趁熱打鐵,邊學邊練,逐步帶領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這種方式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學生進行問題分析、編程實現、系統(tǒng)調試等課堂上學不到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機房安裝的教學軟件方便的監(jiān)督學生的上機情況并能及時進行統(tǒng)一的演示和指導。
在理實一體化的基礎上,將整個教學任務進行層次性劃分,劃分為幾個不同的任務,任務之間層層遞進,逐漸引導學生從簡單的JSP頁面到JSP+JavaBean的簡單開發(fā)模式再到完整的MVC開發(fā)模式,直到最后使用JNDI、EL和JSTL等技術綜合的完整系統(tǒng)的開發(fā),使得學生在每個階段都充滿成功的感覺,同時又有再學習一步可以取得更大成就的誘惑,完成了由“逼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這種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直接帶來了學習效果的巨大提升。
此外,將JSP課程與項目實訓相結合。近年來,我院分別與西安軟件園的加中大學生IT實訓基地、陜西未來藍圖軟件教育和北京達內等多家IT培訓機構和企業(y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課程學習后邀請企業(yè)工程師與教師共同參與本課程課程設計的輔導工作。在學期結束之后利用寒暑假到企業(yè)頂崗實習,通過在實際崗位上的鍛煉和工作,學生可以把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獲得企業(yè)實際的項目經驗,在畢業(yè)后做到入職即上崗,提升就業(yè)競爭力。
3.3考核方法
傳統(tǒng)的理論考試加上機考試的考核方法不能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真實能力,不能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程的考核應該是和課程的教學方式向對應的,因為本課程的教學有了項目的參與,因而制定了平時考核、期末考試和項目答辯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具體如下:
1) 平時考核,占總成績的20%。平時考核著重理論知識點的考核,這要求教師平時要多關心留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檢查提問打分;同時熟悉每一位學生真是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考查不出來的能力,比如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等在期末考試中考查不出來的能力。
2) 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試是通過試題的方式來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命題時盡量全面細致,在內容上不要和其它考核有重疊。
3) 項目考核,占總成績的40%。項目考核成績由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兩部分組成,各占50%。小組成績采用采用項目答辯的方式進行,每個小組演示所完成作品,由輔導老師和其它小組的同學進行提問,最后由輔導老師根據項目的難易程度和功能大小結合答辯表現給出小組項目考核成績。各項目小組組長根據各組員在項目中的真實付出給每個組員打個人成績,最終每個人的項目成績由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加權平均得到。
4 結論
本文分析了當前JSP課程在教學以及考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對應的改革措施。近幾年來這些改革措施應用于JSP教學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但能很快掌握教師教授的基本知識,而且增強了項目經驗,提高了學生今后的工作能力。但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進行的過程,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討和總結,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企業(yè)需要的軟件技術專業(yè)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姝菊.《JSP網絡編程》課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質量跟蹤與評價實施[J].大眾科技,2013(3):107-107,79.
[2] 孫媛.案例教學在JSP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5):4181-4182.
[3] 劉鵬輝.IT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3(16):23-27.
[4] 李娜.項目案例教學法在JSP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32):7265-7266.
[5] 馬建紅,姬莉霞,張晗.JSP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新說[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