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尋味編

2014-12-28 08:54:30胡竹峰
山花 2014年19期
關(guān)鍵詞:咸菜酸菜

胡竹峰

北方人嗜酸,酸菜面、酸菜魚是他們的美味。前幾天在鄭州,請朋友吃飯,主食點了一缽酸湯面葉,滋味甚好,賓主兩相歡。北方人口味偏酸咸,南方人喜歡甜辣。南糖北醋這個說法不知道可不可以立住腳,山西老陳醋一直是四大名醋之首,穩(wěn)居寶座。

南方也有醋,鎮(zhèn)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閬中保寧醋。南方的醋,酸中帶香,口感微甜。甜是南方滋味的底色,小橋流水人家,青花瓷小盞盛不動苦辣酸咸。

北方人吃面,能擱半碗醋。有回在外用餐,一太原朋友用醋泡蛋炒飯,把我鎮(zhèn)住了。我不喜歡醋,受不住那股酸。有回吃西紅柿撈面,咬著牙在碗里倒了幾勺醋,呼拉拉吃完,還喝干了湯,自此開始吃醋。

男人不吃醋則已,吃起來,比女人醋勁大。

醋之酸,汪洋肆意,順著喉嚨,直下腸胃。柑子也酸,那酸卻熱情似火,從口腔散發(fā),直沖腦門,然后繞頭三匝,再酸遍全身。我家庭院中曾栽有一株柑子樹,小時候嘴饞,沒等柑子熟透就摘下來吃,常常酸倒了牙,吃飯時咬不動豆腐。

酸菜酸、柑橘酸、醋酸、梅酸、酸奶酸、酸棗酸,都是酸,但酸得大相徑庭、滋味不同。酸之味,在我口中,酸菜第一,酸菜之酸又純又好。

中國人用白菜腌漬酸菜的歷史頗久,《齊民要術(shù)》一書有詳細(xì)介紹。東北自不必說,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等地,到了冬天,酸菜經(jīng)常是餐桌的主角。陜西安康民謠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酸味已是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我老家岳西,也有人做酸菜。小孩子蚊叮蟲咬,大人從酸菜壇里取一點酸菜汁擦上,祛痛止癢效果很好。

我以前會做酸菜魚,這兩年和文藝太親昵,廚藝吃醋了,已經(jīng)燒不好那道菜。

除了酸菜之酸,梅酸我也喜歡。近來常望梅止渴,望金農(nóng)畫在宣紙上的梅子止精神之渴。金農(nóng)的梅子,吳昌碩的枇杷,齊白石的白菜,張大千的櫻桃,是我眼里的水墨四絕。

安慶迎江寺博物館有件宋代瓷塑:三老嘗醋。一口碩大的醋缸,蘇東坡、黃庭堅和佛印禪師,一僧二俗,敞胸露乳,各以手指蘸缸中醋嘗之,同樣的酸,不一樣的表情。

一味有百態(tài),有人酸得皺眉,有人酸得瞇眼,有人酸得咧嘴,有人酸得齜牙,有人酸得面無人色,有人酸得一臉動蕩,有人酸得倒吸涼氣,有人酸得大吐舌頭,有人酸得點頭,有人酸得哈腰。

酸常常與窮在一起,舊時稱迂腐窮困的讀書人為窮酸。自古人窮被人欺,王九思《曲江春》第二折:“這里有一位客飲酒,不許窮酸來打攪?!倍南壬纷赢嬌先绱祟}跋:

江南暑雨一番新,結(jié)了青青葉底身。

梅子酸時酸不了,眼前多少皺眉人。

心酸是天下至酸。還有一種酸叫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粵菜與蘇幫菜偏甜,吃慣了川菜、魯菜、豫菜、徽菜的舌頭未必消受得了。去廣東,見當(dāng)?shù)厝嗽谌飧锓盘?,我吃了幾口,大叫投降。南方人喜歡甜食,嶺南大街小巷有不少甜品店,生意興隆。香港甜品店有排長隊的場面。馬來西亞街頭很多賣炸香蕉、榴蓮泡芙以及各種口味的刨冰、西米露、糖水的攤點。

汪曾祺說:“其實蘇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無錫炒鱔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餡里也放很多糖,沒法吃!”連用兩個感嘆號,汪先生感受深也。無錫沒去過,無錫菜沒吃過。包子肉餡放糖,想想就沒有食欲。

喜歡甜食的,以地域論,南方比北方多一些。以性別論,女人比男人多一些。以年紀(jì)論,老人與小孩更偏愛甜食。外祖母六十歲后喜歡吃糖,逢年過節(jié),母親準(zhǔn)備禮物總少不了紅糖。

有人說喜歡甜食的人性格軟弱。難道嗜辛辣苦咸的人就剛強勇敢?我小時候嗜甜如命,膠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蜜棗、茯苓餅,無所不愛。睡覺前經(jīng)常含一顆糖在嘴里,以致乳牙盡壞。換齒后,不敢多吃糖果了,外在的原因也是口味的改變。

我吃過最奇怪的糖是松針糖。冬天,松針上生岀綠豆大小的白色結(jié)晶物,甜甜的,有脆奶糖的口感。老家還有一種甜品,叫芽子粑,奇甜,貪多必膩。

甜味能讓人放松,尋得一絲悠遠(yuǎn)清閑。甜品幾乎都帶一股香氣,甜在嘴里,直上心頭,甜可以消解沮喪和焦慮,可以沖淡煩躁與不安。有些甜品入嘴令人無法抗拒,眷戀難舍。譬如一種叫江米條的甜點,秋冬的夜晚,邊讀書邊吃,經(jīng)常吃完半斤還意猶未盡。

一個人偶爾需要一點甜的心境。平日里散淡恬靜,拈花微笑,差不多可以算作“甜的心境”吧。我過去說過,中國文化有三味——茶味酒味藥味,現(xiàn)在看來,可以加上煙味與甜味。才子佳人的小說,花間詞派的作品,底色甜膩或甜而不膩。常常有個胡想,如果諸子百家思想產(chǎn)生的年頭,甜文化已經(jīng)成熟,那么,老莊孔孟的竹簡木牘加入這甜味,或許我們文化底色會有所改變。

東坡嗜蜜。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云:“一日,東坡與數(shù)客過之,所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類,皆蜜漬之,每多不能下箸,唯東坡亦嗜蜜,能與之共飽。”據(jù)《避暑詩話》載:蘇東坡還自釀過蜜酒,可惜蜜水腐敗,喝過的人拉起了肚子。

我以前也嗜蜜,現(xiàn)在喝了心里作嘔,好久不敢吃了,百思不得其解,真是怪事。人生多苦,實在該多甜它一甜的。

瓜豆兩個字我喜歡,鄉(xiāng)野味道藏著一絲諧趣。周作人有本隨筆叫《瓜豆集》,書名極好,屢屢讓人心生奪美之意。

我愛瓜,冬瓜、西瓜、南瓜、絲瓜、節(jié)瓜、青瓜、白瓜、茄瓜、毛瓜、瓠瓜、蛇瓜、佛手瓜、番木瓜、云南小瓜,都很喜歡,唯獨不待見苦瓜。

老家沒有苦瓜,這些年回鄉(xiāng),經(jīng)常在菜市場遇到,是外地拉過來的。岳西的老百姓有人學(xué)會吃了,據(jù)說菜農(nóng)也有種的。有一回在朋友家,看見了苦瓜炒蛋,我沒伸筷子。早些年吃苦太多,如今連苦瓜也不想吃了。帶苦字的菜肴,我喜歡苦筍??喙S可以涼拌、煮湯、素炒,用來炒臘肉最美味??喙S炒肉,肉不肥膩,筍不寡油,此時苦筍之苦,也非一味苦,而是苦后有甘爽。

周作人在北京八道灣的書房,原名苦雨齋,后改為苦茶庵,人稱他苦雨翁,不離苦味。但周作人并不喜歡苦?!蛾P(guān)于苦茶》一文中他說:“味太苦澀,不但我不能多吃,便是且將就齋主人也只喝了兩口,要求泡別的茶吃了。”給胡適的信又這樣說:“老僧假裝好吃苦菜,實在的情形還是苦雨……”周作人喜歡的是甜食:蜜麻花、酥糖、麻片糖、寸金糖、云片糕、椒桃片、松仁片、松子糕、蜜仁糕、橘紅糕、松仁纏、核桃纏、佛手酥、菊花酥、紅綾餅等等。周作人寫起這些甜食,文字粘稠仿佛糖稀,包裹著這些甜品。endprint

不喜歡苦味,喜歡苦字。以前住的附近有個地名叫“苦菜灣”,因為喜歡這個名字,我去過不下十回?!翱嗖藶场钡娘L(fēng)景,底色是苦的,苦得茅草瀟瀟,苦得苦菜成叢。想起小津安二郎的日記片段:“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櫻花開得燦爛。一個人留在這里,我只感到茫然,想起秋刀魚之味。殘落的櫻花有如布碎,清酒帶著黃連的苦味?!?/p>

苦與甜之間,關(guān)系微妙,苦的余味是甜,很奇怪。譬如苦丁茶,喝過之后有回甘,是我夏天常喝的飲品。即便喝中草藥,嘴里也有苦盡甘來之感。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嗟膶哟伪忍鹨撸P薪嘗膽比睡下吃糖來得艱難。說一個人睡在蜜罐里,表面是稱贊他享福,骨子里何嘗不是嘲諷。世間沒有“吃得甜中甜,方為人上人”的話。在我們中國,吃苦耐勞,一直是高尚的品質(zhì)。

有朋友身體不好,進入夏季后,胃口下降,不思飲食,并伴有低燒,體乏疲倦,醫(yī)生說那是苦夏。有人苦夏,有人悲秋,有人春困,有人畏冬。

世間萬物,利于人的,往往苦在其中,良藥苦口可治病。

苦一味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避苦趨甜是人之常情吧,總不能讓大家都去學(xué)習(xí)勾踐。臥薪嘗膽之類,我干不來,也干不了。

膽之苦,是劇苦,嘗過一次,苦得舌尖發(fā)麻。

朋友請我喝不放糖的咖啡,入口清苦,苦得貧乏,苦得悠遠(yuǎn),苦得孤帆一片日邊來。

有人年輕時喜歡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后來專門去吃,說:“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蔽母镏?,火宮殿墻上出現(xiàn)了這樣的最高指示: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

味覺太具私密性。有人嗜甜如命,有人自找苦吃,有人炒菜,總要放一點辣,絲瓜湯里也飄著紅辣椒。曹植給楊德祖寫信說:“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眾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逐臭之夫亦見過不少,有朋友滿大街找臭豆腐吃。前年在黃山開會,晚飯時,酒過半巡之際上來一盤魚,大家紛紛下箸如萬槳齊發(fā)。我夾起一塊,剛?cè)胱炀屯碌袅耍瑢ι磉吶伺R,真不像話,壞臭了,還給我們吃。那人笑笑說,這是徽州名菜臭鱖魚,吃的就是那股臭。鬧笑話了。據(jù)說臭鱖魚制法獨特,食而得異香。異香沒吃出來,怪臭倒有體會。我口味清淡,不要說苦臭之味,即便辣過了頭,甜過了頭,也招架不住。

祖父吃辣,辣椒面拌辣椒醬,桌子上還放一盤鹽辣椒。父親吃辣,一碗辣醬三天吃完。我見過幾天不吃辣,食不下咽、寢不能眠的人。

去年春天在北京,徐迅兄請飯,有一道芥末鳳爪,把半桌人辣住了。甲乙辣得咳出聲。車前子說他不怕辣,藝高人膽大,吃了一個,辣得半天沒說話。我好奇,嘗了一個,一股奇辣毒辣劇辣,從舌尖轟炸到整個口腔,一頭竄進鼻孔里,跟著彌漫到頭顱,波濤洶涌,整個腦袋瞬間蒙掉,眼前頓時模糊。

知道芥末很晚,是吃生魚片時候的事。生魚片要和芥末搭配,吃龍蝦也要蘸一點芥末。有朋友說:沒有芥末我就不會吃龍蝦!我吃龍蝦居然不要芥末,他視為咄咄怪事。他吃龍蝦非要芥末,我覺得豈有此理。

辣性除了助消化、開胃之外,還有祛濕之功效,這大概是川人湘人喜歡辣椒的地域原因。像成都重慶那些地方,很少看到太陽,天很壓抑,飯菜里放一點辣,可以把憂郁的東西排泄掉。

辣能去腥膻,烤羊肉串、燒牛肉、紅燒大腸之類非得放一點辣椒粉不可。這時候辣被腥膻中和了,辣是功成身退的大將軍,羊肉牛肉大腸豐腴滋潤。吃一口,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是我們,辣出了大境界。

辣這種味道,不可能被其它味道征服。偉大的人物是辣椒或者芥末。秦皇漢武是辣椒,唐宗宋祖是芥末。

辣味是陽剛之味吧,湖南人喜歡革命,有人歸功于辣椒。云貴湘三地把辣椒稱為“辣子”,有親昵之心。江浙人叫辣椒做“辣貨”,是遠(yuǎn)離的意思。

酸是調(diào)皮伶俐的童子,甜是豐腴滋潤的佳麗,苦是死心塌地的仆人,咸是獨望春風(fēng)的少婦,辣是意態(tài)瀟灑的大漢。辣味之動人,在激;酸味之動人,在誘;苦味之動人,在回;甜味之動人,在和;咸味之動人,在斂。辣味的激,激得兇,一進口像刺入舌頭,勇猛如岳飛“槍挑小梁王”。酸味入嘴也像刺入舌頭,但到底刺得慢,仿佛美人舞劍。

我現(xiàn)在喜歡做一道辣菜——干煸辣椒,從一朋友處偷來的手藝。在安慶時,經(jīng)常買一點柿子椒,去籽,洗干凈后,用刀平拍,入油鍋,放醬油若干,滋味卓越,是極好的下飯菜??上Ш戏什耸袌鲑u的辣椒味道太辣,此菜久荒矣,偷來的手藝快還給人家了。

冬天的早晨,倘或下點雪,我家就吃咸菜煨豆腐。一方面是園子里青菜被凍住了。二則,咸菜煨豆腐也的確美味,滾跳跳煨在木炭火鍋里,很好吃,豆腐尤其好吃,細(xì)嫩、清香,難可比擬。窗外的雪是白的,米飯是白的,瓷碗是白的,火鍋里的豆腐是白的,窗戶紙也是白的,紅色的炭火散發(fā)著暖意。

咸菜現(xiàn)在是過街老鼠,有害健康,人人喊打。我如今不大吃咸菜,也有例外,倘或在餐桌上遇見一份咸豇豆,能多吃半碗飯。

咸豇豆有奇香,讓人胃口大開。咸豇豆的顏色亦好,黃亮亮像黃花梨椅子扶手的包漿,誘人得很。如果配上紅辣椒,裝在小碟子里,就是餐桌上的小品了。

我曾經(jīng)吃過很多咸菜。以前讀書到半夜,饑腸轆轆,去廚房找東西吃,碗柜里總只有咸菜,茶泡飯,吃咸蘿卜干,是那時候的美味。伊屢屢告誡說油炸食品與咸菜對身體無益,奈何人恰恰喜歡做無益之事遣有涯之生。

西方似乎沒有咸菜。我吃過韓國的泡菜,那不能算咸菜。據(jù)說日本有咸菜,我在澳門吃到過,和中國咸菜的味道不同。

中國人對咸菜很講究。我家過去的風(fēng)俗每年要腌制不少咸菜,吃不完的豇豆、黃瓜、茄子、辣椒、扁豆,放進腌菜缸。鬧菜荒的時候再拿出來,勝過吃寡飯。腌菜講究技術(shù),放鹽很重要,多了,菜太咸,少了,菜會爛掉或者發(fā)臭,有些菜腌之前還要曬好。

霜降后的冬天,走在鄉(xiāng)下的早晨,堂屋前的磚柱之間,稻床外的樹之間,到處栓有繩子,掛著蘿卜、白菜桿之類,霜花如星,是鄉(xiāng)村一景。腌蘿卜的時候還要用棒槌搗壓,一層蘿卜一層粗鹽,裝入陶瓷粗甕里。腌菜一般要十天半月才能開啟,腌黃瓜和蘿卜例外。黃瓜和蘿卜腌久了發(fā)酸。endprint

貧窮人家,咸菜是最能下飯的好菜。記得祖父除了旱煙和燒酒與辣椒之外,就只有咸菜能給他刺激了。辛苦一天之后,左手持鹽辣椒,右手把酒,怡然自得,十分享受。

鄉(xiāng)下家常菜普遍偏咸。春耕秋收之際,農(nóng)務(wù)繁重,家庭主婦會在飯菜里多擱一點鹽。久而久之,成為習(xí)慣性口味。鄉(xiāng)下人對咸味近乎崇拜,認(rèn)為它是力量的化身,民間一直有吃鹽長力氣的說法。鹽也是他們?nèi)粘S盟?,感冒發(fā)燒牙疼頭暈中暑過敏,先喝一碗鹽水。

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吃咸菜的不多了。一朋友回鄉(xiāng)下秋收,老母親背了點咸菜,帶回來后一家大小無人問津,最終只得扔掉。

咸菜有素葷之分,大受歡迎的是臘肉、臘雞、咸魚、腌鵝、咸鴨之類。去年春節(jié)我從鄉(xiāng)下買了半爿豬腌成臘肉,差不多可以吃到秋天。炒家常菜蔬,放幾片臘肉,味道很香。這時臘肉不依不傍,青菜一意孤行,吃起來有昏黃的回味與微綠的向往。

鮮頗具私密性,感覺太美。美從來只可意會,無法言傳,大美尤其無言。鮮字,是魚和羊的搭配。據(jù)說魚羊同烹,其味美滋,有一年在南方吃過,可能做不得法,并不見佳。

魚類的確鮮美,家常一點的有鯽魚,奢侈一點的有河豚。著名的長江四鮮——銀魚、刀魚、鮰魚、鰣魚,我吃過三種。銀魚細(xì)骨無鱗,明瑩如銀,其鮮短平快。刀魚細(xì)膩鮮嫩,入口即化,其鮮清新婉約。鮰魚集河豚、鯽魚之味于一身,其鮮平滑肆意。鰣魚沒吃過,蘇軾稱為惜鱗魚,說“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fēng)味勝鱸魚”。超過鱸魚,其味可見一斑。桃花春氣之感,還是不要吃了,一吃就泥實了,缺乏想象空間。

鮮字的右邊是羊,羊是畜肉中最鮮者。豬肉油膩,牛肉太犟,驢肉粗重。有人說羊肉“乃肉中之健朗君子,吐雅言,臟話里帶不上羊,因為我們動不動就說蠢豬笨牛;好襟懷,少許鹽煮也好,紅燒也好,煎、炒、爆、燉、涮,都能淋漓盡致”。我個人最喜歡爆和涮,尤其是涮,感覺跨入暮春的田野,鳥語花香,一切正在蓬勃地生長。

吃過的東西,有很多比魚羊要鮮美,譬如菌類。大概先民發(fā)明鮮字太早,鹽沒能廣泛使用,呈現(xiàn)不出菌之鮮。二則菌類身份“卑微”,不及魚羊“高貴”。阿城說吃遍全世界,覺得最鮮的是云南的雞樅菌。用那種菌做湯,極危險,人貪鮮,會喝到脹死。小說家言,大概不必當(dāng)真。盡管阿城還一本正經(jīng)懷疑那種菌里含有什么物質(zhì),能完全麻痹腦里面下視丘中的拒食中樞,才會讓人喝到脹死還想喝。

菌類中,我吃過最鮮的是老家人稱為鷹爪菇的,做湯或者炒食都不錯,滑且嫩,入嘴之際,觸電一樣,鮮味洇濡,順著嘴唇舌尖舌根然后到喉嚨,緊跟著彌漫了整個胸腔,此刻,不要說話,埋頭吃喝便是賞心樂事??上н@道菜近二十年未見,杳不可尋,鮮美得成了傳說。記得小時候吃到的毛豆米雞蛋湯也不錯,每每在餐桌上遇見,總會喝到撐?,F(xiàn)在毛豆是改良的毛豆,雞蛋是養(yǎng)殖的雞蛋,燒出湯來已成雞肋矣。

暮春之后,有一道春鮮——豌豆配春筍:春筍切成方丁,在淡鹽水內(nèi)焯燙一分鐘后清炒,至八分熟,調(diào)入生抽,煸炒半分鐘。接著倒入豌豆,快速煸炒,調(diào)入鹽和雞粉,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豌豆顆粒圓潤鮮綠,比翡翠綠還嫩,方丁春筍如玉,搭配起來十分好看??诟写嗄郏兜栗r美,清雅雋永。這樣的菜,不要說在大魚大肉中,即便放入家常菜里面,也顯得清新雅致,真所謂沁人心脾。

這些年赴宴無數(shù),叵耐美食遁跡。很多時候不是吃飯,而是赴局,很多時候不是吃飯,而是聊天,好在不是鴻門宴,賓客相歡,美食與食美退而其次了。倒是有回在深圳吃到一款膏蟹,很肥,廚師火候掌握很好,蟹肉細(xì)嫩,汁也收得利落,鮮美可口。

看到一個資料,說朝鮮國名中的鮮字與吃生魚片習(xí)俗有關(guān),或可理解為“朝貢生魚片”,即把適合制作生魚片的活魚貢獻給中國朝廷,并有專門廚師攜帶佐料伴隨同行。聊充談資,錄此一說。

日本生魚片很有名,吃過幾次,不覺得好,口味有時候和習(xí)慣有關(guān)。日本飲食不如日本文學(xué)。日本文學(xué)不如日本繪畫。日本浮世繪里的風(fēng)情夠鮮夠美,堪比美食。

魚中最鮮的,是我姑媽燒的鯽魚湯,大概是制作得法,讓人經(jīng)年不忘。endprint

猜你喜歡
咸菜酸菜
梅州咸菜“腌”出大產(chǎn)業(yè)
梅州咸菜 “腌”出大產(chǎn)業(yè)
酸菜味是什么味
咸菜慈姑湯
泡酸菜
下雪天的咸菜湯
?? ????? ‘???’, ???
中國(韓文)(2018年1期)2018-01-17 06:51:10
小米游俠記:腌咸菜
兩棵“大白菜”遇到一棵“小酸菜”
晚熟寬柄芥(酸菜)新品種渝芥1號的選育
中國蔬菜(2015年9期)2015-12-21 13:04:42
宝鸡市| 两当县| 秦皇岛市| 安吉县| 闵行区| 福海县| 五莲县| 宁晋县| 徐汇区| 武义县| 乐至县| 泰来县| 闸北区| 冷水江市| 察哈| 乌恰县| 新疆| 叶城县| 万宁市| 永登县| 杂多县| 浦县| 岱山县| 沈丘县| 永新县| 道真| 获嘉县| 敖汉旗| 江油市| 汾阳市| 巫山县| 海城市| 河源市| 扶风县| 滁州市| 庄浪县| 密山市| 化德县| 沧州市| 正定县|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