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琬琰
教學是教師用自身的經驗、知識和文化成果武裝學生的頭腦,改變其個體行為,為文明服務、為社會發(fā)展服務。教學方法就如“點金術”,它通過教師言傳身教,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方法的價值。時代在發(fā)展,學生在變化,課程在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勢必要發(fā)生變化。
歷史學科時間跨度上下五千年,涵蓋政治、地理、藝術、體育等學科內容。而現行的教材容量小,知識淺顯,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針對學生平時博覽群書,歷史知識“多而雜”的情況,采用學科課程創(chuàng)生的教學方法,符合當前“學位中心”的教學理論。教師利用教材整合知識,精心設計問題,精選史料幫助學生加工信息,引導學生建構知識,符合時代要求,更符合學生要求。
一、創(chuàng)生方法的實踐探索
1.比較創(chuàng)生分析法
比較創(chuàng)生分析法就是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出可讓學生比較的人物、事件、原理、規(guī)律等。這種創(chuàng)生分析法應用于課堂中,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對話的主體意識,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歷史教材中有一幅歐洲航海家在研究如何去更遠的地方探險的圖片,針對圖片教師提出如下問題:觀察圖片,航海家的桌上堆滿了各種航海儀器和書籍,顯示了什么?有哪些科學因素促成了新航路的開辟?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看出桌上擺放著地球儀、航海圖、羅盤針以及相關的書籍等。
單純的一幅圖片過于生硬,此時為了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給出了另一幅圖片:翟志剛航天圖,并提出問題:中國航天員在登月之前與哥倫布航海很相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用歷史知識描述一下兩者探索的相似之處(至少2點),并且運用歷史觀點或事件證明你的觀點;兩者的探索差異有哪些?至少描述出兩點。
上述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探索”一詞,既兼顧教材中新航路開辟的歷史知識,又聯系到現實中我國科技崛起的重大事件,均體現了人類對未知世界探索的熱情和偉大的獻身精神。從問題的設計角度看,意欲通過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從信息中聯想已知歷史知識,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這一教學策略遵循了“學生適切學習”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獲取和處理信息的技巧,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進行比較、聯系的建構能力。提倡課堂變式教學可以讓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鉆研教材,精心構思新穎的思路,引導學生從“變”的現象中發(fā)現“不變”的本質,從“不變”的本質中探究“變”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使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從而讓學生在無窮的變化中領略知識的魅力,體會學習的樂趣。
2.意會創(chuàng)生推理法
意會創(chuàng)生推理法即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史料、圖片、實物等手段,把一系列的意會方式由遠而近、由淺漸深地串聯在一個整體內,讓學生形象觀察、聯想體會。此種方法基于學生的基本知識,意在將新獲得的事實及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與既有的知識和經驗聯系起來,構成新的邏輯思維,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例如,《世界的工業(yè)文明》一課是對人類工業(yè)文明發(fā)展的概括和回顧。瓦特發(fā)明蒸汽機,標志著西方世界進入以工業(yè)文明為主導的新時代;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產品展出主要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的主要成就,如印刷機械、大功率蒸汽機、軌道蒸汽牽引機等。教師課堂的重點轉移到“從世界看中國”的話題上,圍繞中國參加世博會的內容為線:第1次,1873年在維也納舉辦的世界第6屆博覽會,當時參加的代表不是真正的中國人,而是英國人作為中國的代表參加;第2次,1876年第7屆在美國費城博覽會,中國人李圭參加;第3次,1915年在巴拿馬博覽會,我國的“茅臺酒”“可雅白蘭地”獲獎;2010年,我國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以中國三次參加到自己舉辦世博會歷程為明線,以中國的科技發(fā)展為暗線,這樣一明一暗的兩大主線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教師作為教材的開發(fā)者,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通過對教材的再加工,將史料與教材內容進行對接,將簡單、靜態(tài)的內容設計成豐富、過程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獲得更大的主動發(fā)展。上述教學過程中,利用中國參加世博會到舉辦世博會的前后對比,說明了舊中國科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而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顯示了新中國的實力,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偉大成就。這樣的設計既能使歷史知識橫向縱向聯系,又能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既落實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又說明科技推動世界的發(fā)展與進步。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讓學生對學科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和綜合,讓學生在時間對比、技術對比中求新、求進,提高學生對“工業(yè)革命”這一概念的理解。
3.探究創(chuàng)生移向法
探究創(chuàng)生法是指教師只引導、點撥,有時為學生的探究思考提供支架,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思考,并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獨立研究與探索來發(fā)現、概括出原理和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法重視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創(chuàng)生意識、形成認知的過程,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非常有利。
現行的歷史教材中,新文化運動中有一句“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教師平時在教學中只是尊重教材,按照教參要求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不提出問題,教師很少斟字酌句,輪回教過幾次也沒有什么問題出現。然而,在最新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質疑:“老師,我們語文書里要學習《論語》,世界各地辦起孔子學院,新文化運動是不是與秦始皇的主張一樣,要否定儒家學說呢?”這一次提問使學生發(fā)現現實與固有知識的矛盾,引發(fā)他們進一步思考,也對教師敲響了警鐘:不能再回避。
為了正面回答學生的問題,教師只好放棄原來的教學計劃,把時間留與學生共同探討。結合“五四”運動提出的“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孔家店”與“孔夫子”之間的關系。通過反復閱讀、議論、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孔家店”是“物”,“孔夫子”是“人”,與秦始皇對待儒家學說采取的“焚書坑儒”截然不同。由此得出,胡適提出“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人”,而是“打物”。即新文化運動的“反儒”言論,重點放在破壞禮法,破壞舊倫理,破壞舊習俗,對儒家的理論層面,如仁、義、心、性等幾乎沒涉及??梢?,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實際是要打倒依附于“儒學”的封建禮教、三綱五常,打倒那些為封建統(tǒng)治提供精神支柱、麻痹國民意志的封建學說?!胺慈鍖W”是借打倒“孔家店”——“店”里坐著孔子,店外披著封建的色彩,也就是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外衣,提倡與時俱進,主張思想自由、個性解放?!吧鐣频慕滩囊脖仨毾驅W生呈現觸及社會本質的社會實態(tài)、一種變動著的社會的剖面,其中隱含著教師期望學生從中讀取并應思考和探究的內容,即這種教材含有培養(yǎng)學生社會洞察力的要素[1]?!睂W生經過探討,明確了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對儒家的精華部分仍然是持肯定的態(tài)度,也不存在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絕對否定。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迫切需求的問題開始。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必等待學生提出問題,而要積極努力地使問題變成迫切問題。學生對孔子的儒家學說比較熟悉,頭腦里積累了大量的觀點,而在教師的問題中,學生的思維出現反差,心理產生問題,學習興趣被激發(fā),符合其學習的規(guī)律和知識的內涵。
現行的課程是站在本土文化的角度編制的?,F代社會信息發(fā)達,學生通過大眾傳媒可以獲得一定的關于世界的知識。因此,許多教師嘗試采用課堂體驗式教學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學生讀懂史料的基礎上,圍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疑點、難點,設置有價值的問題,有目的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這不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力。楊啟亮教授說:“教學畢竟不是自學,即便說重心在學,也依然是有教之‘學,如果只論學而不論教,就是論學習不論教學了[2]。”所以,只要適切學生,教學效果就會實現。
二、創(chuàng)生方法實踐感悟
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以教材呈現的方式的改革為起點,牽動教師教法的改革。教師的課堂傳授也要因教材的變而改,因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方式變而變。上述三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和劣勢如表1所示。
從三種方法的對比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歷史教學課堂中要擇時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維,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要靠學生自己學;教師分解教材,為學生創(chuàng)生引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個人的教學特長,努力把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獲得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放在首位,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學態(tài)度。
此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規(guī)劃課題“基于‘歷史與社會學科課程創(chuàng)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之一,立項號2014sc125。
參考文獻:
[1]沈曉敏.社會科的教材開發(fā)[J].外國教育資料,1998(6).
[2]楊啟亮.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適切性[J].教育學術月刊,2013(11).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繡山中學廣場后巷校區(qū))
(責任編輯:任媛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