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林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具有獨特品質魅力的校園文化,是提升教育內涵的重要方面,是一所學校成長進步、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動力。多年來,武漢市新洲區(qū)邾城街各學校精心規(guī)劃,積極打造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
以思想文化建設為載體,提升校園文化品位。邾城街第一小學全力打造名校校園文化,他們高位謀劃、頂層設計,為學校的文化建設提出了全新的工作理念。學校根據(jù)專家的意見,制作張貼了延安精神進校園宣傳畫17幅,大力宣揚延安精神內涵,推進“兩型校園”建設,倡導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等優(yōu)良傳統(tǒng)。目前,學校在大力挖掘“問津文化”以及學校的發(fā)展歷史,書卷氣濃厚的校門、古樸凝重的校史室、“中國風”式的門廊、墻壁上的“問津致遠”浮雕以及遙相呼應的延安精神宣傳欄,顯性文化氛圍濃厚,教育意義深遠,既對學校的歷史有延伸追溯,又對延安精神有詮釋繼承。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反復調研,發(fā)動教師,充分體現(xiàn)了延安精神中“緊密聯(lián)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更體現(xiàn)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正確性和優(yōu)越性。
以物質文化建設為載體,增強學校文化氛圍。新洲區(qū)第一初級中學本著“以人為本”“育人為先”的原則,充分利用校舍硬件設施,努力為學生營造和諧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校園里的每一塊墻壁都說話、每一棵花草樹木都擔當起教育的角色。該校把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孝” “弟子規(guī)”中有深刻意義的內容以圖文形式制成醒目美觀的有機玻璃宣傳牌懸掛在教學樓各樓層,在校門口用大理石制作了大型立體圖像《勸孝歌》,并把學?!鞍藞@十路”以“孝心”為主題命名來營造氛圍,以對學生進行“愛”和“感恩”的教育?!皠裥⒏琛笔浴靶ⅰ睘榱⒁獾母鞣N路牌、路標,在宣傳櫥窗張貼的“校星”“孝星”“標兵”等照片以及各類活動的剪影,讓校園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尊敬師長、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氛圍。
以課程文化建設為載體,打造校園精品課程。邾城街第四小學深入挖掘該校特色,將濃厚的養(yǎng)成教育文化底蘊編入校本課程,組織教師自主編寫?zhàn)B成教育特色校本教材《優(yōu)秀學生成長計劃》和《養(yǎng)成教育手冊》,把校本課程列入了課程表,作為思品課、班隊課的教材,在實施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做到了班主任有計劃、有落實記錄、有總結。校本課程應用到課堂,豐富了學校德育內容,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訓練有綱可依。
以行為文化建設為為載體,開展有效德育活動。向東小學以行為文化建設為載體,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該校把“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德育工作重點,組織了開展一系列有效的德育活動:一是開展紅色教育。學校將“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與革命傳統(tǒng)、愛國主義等紅色教育相融匯,結合每年九月“民族精神教育月”相關活動,以“尋訪革命英烈,傳承民族精神;尋訪優(yōu)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活動為切入點,有步驟地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二是開展勵志教育。以“暢想未來”為主題的勵志教育系列活動包括專題黑板報、主題班會、勵志故事會、展望未來心得演講會、勵志歌曲大家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三是開展養(yǎng)成教育。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抓基礎文明行為的養(yǎng)成,使養(yǎng)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課間活動、課堂紀律、著裝佩戴、衛(wèi)生、文明禮貌五個關,做到常規(guī)管理與檢查評比相結合,教師的身傳言教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
邾城街各校利用校園文化長廊、校園廣播、板報、墻面等宣傳陣地,營造延安精神育人的濃郁氛圍,突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五個不能變”: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不能變,虛心借鑒的開放胸懷不能變,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識不能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不能變,無微不至的扎實作風不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