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對稱社會困境中的決策:行為的雙重模式*

2015-01-23 07:23劉長江
心理科學(xué)進展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代幣強勢弱勢

劉長江 郝 芳

(1南京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 南京 210097) (2南京師范大學(xué)道德教育研究所, 南京 210097)

社會分層(social hierarchy)是現(xiàn)實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Leavitt, 2005; Rieskamp & Todd,2006)。在這種存在高低順序的社會關(guān)系中, 不同的人處于社會階層中的強弱位置上, 他們擁有不同的資源或財富, 掌握不同的權(quán)力, 實現(xiàn)利益的機會也不盡相同。依據(jù)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xué)觀點, 人是理性的和自利的。由此, 無論處于社會等級中的哪個位置上, 個體的行為總是要實現(xiàn)個人利益最大化。然而, 行為研究并沒有發(fā)現(xiàn)個體按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xué)所預(yù)期的那樣行為(Van Lange, Joireman, Parks,& Van Dijk, 2013)。這說明自利并非個體行為的唯一動機。在實驗室情境中, 人們總是試圖努力提高他人以及集體的福利, 而且那些在社會中占據(jù)弱勢位置的個體和占據(jù)強勢位置的個體都有可能限制個人利益而謀求集體利益。

那么, 這些處于不同強弱位置的個體在面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沖突的情境時會有著怎樣的行為表現(xiàn)呢?其行為的過程又是什么呢?在本文, 我們提出, 人們在這樣的困境中表現(xiàn)出垂直和水平兩種取向不同的行為模式, 而決策行為則取決于其與個體動機的交互影響。

1 不對稱社會困境

社會分層使得個體處于相對強弱位置上。社會關(guān)系的這種不對稱不僅是個體學(xué)習(xí)和心理適應(yīng)的結(jié)果(如人們更容易看到、記住、理解和學(xué)習(xí)這種社會關(guān)系, Zitek & Tiedens, 2012), 也是合作進化的一個關(guān)鍵機制(Janssen & Rollins, 2012; Rieskamp &Todd, 2006; Wang, He, Wang, Shi, & Li, 2010)。當(dāng)這些處于不同位置的成員面臨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相沖突的情境時, 他們便陷入不對稱社會困境(asymmetric social dilemmas) (劉長江, 李巖梅, 李紓, 2007)。相比于對稱社會困境, 不對稱社會困境更為符合社會現(xiàn)實特征。不對稱社會困境同樣遵循社會困境的基本特征, 即如果所有人都合作, 那么集體利益得到最大實現(xiàn), 但是如果單方面背叛, 那么個人利益得到最大實現(xiàn)(Messick & Brewer, 1983)。

在不對稱社會困境中, 不對稱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例如, 個體擁有不等量的初始物質(zhì)資源(如金錢或代幣)、所掌握的信息不對稱, 一些個體比其他個體從公共物品中分享更多利益或是從資源庫中索取更多公共資源等。通常, 處于社會階層中強勢位置上的個體擁有更多的資源; 反之, 處于社會階層中弱勢位置上的個體則擁有更少的資源。從社會關(guān)系的角度, 一些個體比其他個體擁有更多的權(quán)力或者機會實現(xiàn)個人價值或者謀取個人利益, 這表現(xiàn)個體在社會地位、權(quán)力、領(lǐng)導(dǎo)、溝通等方面上的差異。因而, 就像物質(zhì)利益一樣,此類社會因素也是構(gòu)成不對稱的一個基本要素。上述這兩個要素體現(xiàn)在對社會困境實驗研究的兩類任務(wù)結(jié)構(gòu)上, 即決策結(jié)構(gòu)和社會結(jié)構(gòu)(Weber,Kopelman, & Messick, 2004)。由此, 我們將那些在社會階層中占據(jù)強勢位置的個體界定為強勢個體(或強者), 而那些在社會階層中占據(jù)弱勢位置的個體界定為弱勢個體(或弱者)。

在社會困境(無論是在公共物品困境還是資源困境)領(lǐng)域里, 不對稱顯著地影響到人們的決策行為。一些實驗研究表明, 強勢要比弱勢更可能使得個體促進或維護集體利益。例如, 擁有更多資源的個體(即強勢個體)比擁有更少資源的個體(即弱勢個體)為集體利益貢獻更多, 而且, 貢獻的相對量通常與所擁有的資源量呈比例; 同樣,在資源困境中, 前者會協(xié)調(diào)其行為, 使得成員最終所得差異最小化(Van Dijk & Wilke, 1995, 2000)。

然而, 其他研究并未一致地支持強勢個體和弱勢個體在行為上的這種差異。例如, Nikiforakis,Normann和Wallace (2010)操作了被試執(zhí)行懲罰的效率(即懲罰者付出1個成本導(dǎo)致被懲罰者收益的減少量),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與懲罰效率更低的被試相比,那些懲罰效率更高的被試給集體貢獻是相同的,但是他們有著更高的收益。Stouten, De Cremer和Van Dijk (2009)發(fā)現(xiàn), 那些從公共物品中獲益更多和獲益更少的個體在貢獻水平上并不存在差異。在公共資源困境中, 個人索取會按比例分布,這樣強勢個體比弱勢個體索取比例更大(Wilke,De Boer, & Liebrand, 1986)。不過, 研究進一步表明, 只有當(dāng)群體的總體資源使用是最優(yōu)時, 強勢個體才索取更多(Samuelson & Messick, 1986)。

從更寬泛的利他和合作角度來看, 更多研究支持, 強勢未必導(dǎo)致合作。在不對稱社會互動中,弱勢個體更可能為公共物品做出貢獻, 從而表現(xiàn)出更強的親社會性。例如, Han, Li和Shi (2009)巧妙地安排幼兒在自己班級里和另外一個班級里完成獨裁者游戲和最后通牒游戲這兩項實驗任務(wù),兒童給同伴提供的個人資源是測量合作行為的指標(biāo)。假如幼兒在自己班級里行為令其處于強勢位置, 而在其他班級里行為更為弱勢, 那么研究結(jié)果很好地支持了弱勢更合作這一效應(yīng):幼兒在自己班里完成任務(wù)時比在其他班里完成任務(wù)時給出更少的個人資源。另一項兒童發(fā)展研究探討了惡劣環(huán)境(如地震)對不同年齡段孩子利他的影響,該研究(Li, Li, Decety, & Lee, 2013)沒有發(fā)現(xiàn)年齡小的孩子(6歲)在弱勢時表現(xiàn)出利他行為, 但是支持年齡大的孩子(9歲)表現(xiàn)出弱勢合作效應(yīng), 即無論是否經(jīng)歷過地震, 讓9歲孩子觀察地震災(zāi)害圖片會顯著提高他們的合作決策。采用問卷調(diào)查地震災(zāi)區(qū)和非災(zāi)區(qū)人們的親社會行為也支持當(dāng)人們處于一種劣勢位置時更可能表現(xiàn)出親社會性(Rao et al., 2011)。

總的來說, 不對稱(不均等, 或社會分層)顯著地影響到人們在社會困境中的決策, 然而, 研究對強弱勢個體的合作差異卻沒有獲得一致的結(jié)論。很多觀點解釋這種不對稱對合作決策的影響, 例如自我中心(Wade-Benzoni, Tenbrunsel, & Bazerman,1996)、公平(Eek, Biel, & G?rling, 2001)、關(guān)注點(Van Dijk & Wilke, 2000)等。目前, 尚缺少一個理論來整合這些不同的觀點。

2 社會困境中決策的雙重模式:垂直取向與水平取向

2.1 社會知覺

在社會困境中, 兩人或更多人在進行某種公共資源的分配, 因而, 他們處于一種群體情境中,他人是行為者的互動同伴, 他們彼此判斷和預(yù)期對方的合作或背叛行為, 并且因應(yīng)地(或策略地)做出自己的選擇, 他們甚至可能為實現(xiàn)公共物品或者維持公共資源而協(xié)調(diào)自己的行為。由于個體的社會階層存在差異, 相比于對稱社會困境, 人們在不對稱社會困境中除了同樣關(guān)注個人與他人或集體之間的互依形式, 還更可能關(guān)注人們社會關(guān)系的差異。因而, 社會知覺和判斷構(gòu)成個體在社會困境中行為的重要動因。

理論和研究證實, 在社會困境中個體對互依情境的知覺和主觀解釋的確發(fā)揮作用, 并顯著影響到個體的決策行為。例如, 社會互依理論(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Rusbult & Van Lange, 1996)和適當(dāng)性模型(Appropriateness Framework) (Weber et al., 2004)均強調(diào)個體對情境因素的主觀解釋。目標(biāo)-期望理論(Goal-Expectation Theory) (Pruitt &Kimmel, 1977)預(yù)期, 特定情境下的合作不僅依賴于人們必須具有合作性目標(biāo), 也依賴于人們必須期望群體中的其他成員也會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關(guān)注主觀期望, 這一假設(shè)源于對其他成員可替換的基礎(chǔ)之上, 即假設(shè)所有成員之間不存在差異。近期, Halevy和Katz (2013)提出, 對于社會困境情境, 人們會將其知覺為不同的游戲類型, 兩位研究者將這種知覺概括為沖突模板(conflict templates)。

盡管社會困境研究強調(diào)知覺與主觀解釋的作用, 但是, 它們更多關(guān)注個體對互依形式或決策任務(wù)本身的知覺, 而忽略了對互動中的他人以及人際等方面的社會知覺。在社會互動中, 個體會從他們之間互依形式與不對稱這兩個方面來對人際關(guān)系進行知覺以及做出判斷(Cuddy, Fiske, &Glick, 2008)。而且, 這種知覺和判斷的對象不僅僅是人際關(guān)系, 還包括自己、他人、社會群體、國家, 乃至文化等(Abele & Wojciszke, 2013)。因而, 決策任務(wù)的互依結(jié)構(gòu)(它說明了決策結(jié)果的互依關(guān)系)以及存在差異的社會關(guān)系成為社會知覺和判斷的重要來源。研究普遍認(rèn)為, 在社會互動中, 人們從兩個基本的方面來知覺和解釋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一個方面關(guān)乎團結(jié)、親密、道德、熱情等, 而另一個方面關(guān)乎能力、力量、權(quán)力、支配等。例如, Cuddy等(Cuddy et al., 2008; Fiske,Cuddy, & Glick, 2007)提出, 個體和群體的熱情(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構(gòu)成對他人知覺的基礎(chǔ), 并且驅(qū)動知覺者的情緒和行為反應(yīng)。Wojciszke (2005)認(rèn)為, 在與他人互動時, 道德(morality)與能力(competence)是構(gòu)成他人知覺和自我知覺的兩個基本內(nèi)容。Montoya和Horton(2014)指出, 知覺到同伴是否愿意促進自己這些需要和目標(biāo)(即獲益意愿, willingness to benefit)和知覺到同伴能夠促進自己的需要或目標(biāo)(即能力,capacity)是影響人際吸引的兩個基本維度。Abele和Wojciszke (2013)將社會知覺的這兩個方面稱為“大二”, 即社會關(guān)系(social relatedness)與個人奮斗(individual strivings)。概括來說, 我們可以說,社會知覺和判斷的一個方面強調(diào)人們關(guān)注個體之間的共同性; 而另一個方面強調(diào)人們關(guān)注個體之間的差異。這樣的認(rèn)知具有進化基礎(chǔ), 即在遇到他人時, 人們必須決定他人的意圖, 進而能夠?qū)λ说囊鈭D做出反應(yīng), 因而, 正確地認(rèn)知對方行動意圖有利于自己生存與發(fā)展。

社會困境研究也提出類似的兩種基本知覺對個體決策行為的影響, 即人們通常從評價性(evaluative)和動態(tài)性(dynamic)這兩個不同的方面對社會困境這樣的互依情境做出解釋(Liebrand,Jansen, Rijken, & Suhre, 1986)。前者即好與壞, 后者即強與弱。這些研究者要求被試與一名假定的同伴一起, 這名同伴連續(xù)地做出親社會性選擇(即合作的或利他的)或者非社會性選擇(即個人主義的或競爭的), 然后被試在評價(evaluation)和能力(potency)兩個維度上對自己的同伴進行評估。結(jié)果顯示, 同伴如果做出非社會性選擇要比他們做出合作性選擇被評估為更不積極, 但是更有能力。也就是說, 在社會困境中, 當(dāng)人們做出道德解釋時, 合作便與友好相關(guān), 而競爭與不善相關(guān);當(dāng)人們做出力量解釋時, 合作與虛弱相關(guān), 而競爭與強勁相關(guān)(Van Lange & Liebrand, 1989)。

2.2 決策模式

結(jié)合社會知覺過程中的模式差異, 我們提出,在不對稱社會困境中, 人們的行為決策對應(yīng)于相應(yīng)的知覺心理過程, 表現(xiàn)出兩種明顯不同的模式。第一種是垂直取向的行為模式(vertical orientation),即人們看重物質(zhì)利益對增強個人力量的價值, 從而擴大個體之間的權(quán)力和地位分層, 以及提高社會名望和聲譽。例如, 如果人們比其他人有著更高的權(quán)力, 那么他會控制更多資源, 對其他人有著更大的影響, 結(jié)果是自己會后的更多的個人利益。第二種行為模式是水平取向(horizontal orientation),即人們看重群體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質(zhì)量, 會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 實現(xiàn)成員之間結(jié)果的均等, 從而維護群體的團結(jié)與和諧。圖1描畫了這兩種行為模式及其功能。

圖1 不對稱社會困境中決策的雙重模式

前文指出, 不對稱社會困境符合社會困境的基本屬性所描述的特征(Messick & Brewer,1983)。為簡單起見, 我們以人們在社會困境中做出合作或背叛這樣的二擇一選擇為例來說明。這第一個屬性指出, 相比于做出合作選擇, 個體做出背叛選擇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不管社會中其他個體怎么做, 情況都是這樣的。也就是說, 不管社會中其他個體選擇合作還是背叛, 對于特定的個體而言, 選擇背叛策略是一種占優(yōu)策略, 即選擇背叛要比他選擇合作會使得他個人在不管何種情況下都可以保證個人利益最大化。而根據(jù)社會困境的另一個屬性, 相比于所有人都背叛的情況,如果所有人都合作, 那么所有個體都將得到更好的收益。也就是說, 從集體利益角度來看, 所有人合作要比所有人背叛會使得所有人狀況都更好。這一屬性指出, 假如群體中所有的個體都采取合作, 那么個人所獲得的收益僅次于單方背叛所獲得的收益, 因而, 所有人都合作這一策略雖然不能保證個人利益最大化, 但這一利益也并非最小,更重要的是, 它關(guān)注群體質(zhì)量, 有利于群體關(guān)系的維持與發(fā)展。這樣, 如果個體以垂直取向的模式行為, 那么他或她會關(guān)注個人利益最大化, 便很可能選擇背叛; 而如果個體以水平取向的模式行為, 那么他或她會關(guān)注整體的群體質(zhì)量, 這樣很可能選擇合作。

研究證實, 社會分層塑造了個體的認(rèn)知和偏好, 激發(fā)不同的心理動機, 進而影響到個體的行為(Kraus, Piff, Mendoza-Denton, Rheinschmidt, &Keltner, 2012; Zitek & Tiedens, 2012)。在不對稱社會互動中, 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合作很容易被打破(Rieskamp & Todd, 2006), 這樣, 強者往往偏好競爭, 從而提高自己獲取利益的概率(Kimbrough, Sheremeta, & Shields, 2014), 而弱者則尋求策略從而獲取利益(Avrahami, Kareev, Todd,& Silverman, 2014)。由此, 我們可預(yù)期, 在面臨社會困境時, 強勢個體更可能采取垂直取向的行為模式, 從而做出背叛選擇, 而弱勢個體更可能采取水平取向的行為模式, 從而做出合作選擇。這樣, 強勢個體便可以實現(xiàn)個人利益最大化, 從而凸顯其在群體中的個人力量, 而弱勢個體更可能關(guān)注群體和諧和均等, 也會保障自我利益。

如果在群體中有的人(強勢個體)選擇背叛,而有的人(弱勢個體)選擇合作, 那么群體如何實現(xiàn)經(jīng)濟學(xué)意義上的均衡1在所有人都選擇策略后, 如果單方改變策略則不會有人得到更好的結(jié)果, 那么這時所有人的策略選擇就處于一種均衡狀態(tài)。呢?我們認(rèn)為, 拓展對個體的動機理解有助于回答這一問題, 因為不同的動機可能驅(qū)使個體在不同的模式下選擇不同的結(jié)果, 或者在不同的行為模式下個體的動機發(fā)生轉(zhuǎn)換, 從而導(dǎo)致做出不同的選擇, 這樣個體便維持已選擇的策略狀態(tài)。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xué)提出的理性人假設(shè)認(rèn)為自利是個體行為的唯一動機, 但是, 在社會困境中, 除了強烈的自利動機驅(qū)動個體的行為,親社會價值、社會認(rèn)同等動機也在發(fā)揮作用, 個體的動機是多樣化的(劉長江, 郝芳, 2014)。研究發(fā)現(xiàn), 社會價值調(diào)節(jié)了人們對不同知覺模式的評價, 即合作取向的被試更關(guān)注評價性或道德判斷,而個體主義被試更關(guān)注權(quán)力或支配性判斷(Liebrand et al., 1986)。由此, 不同的社會價值可能會進而影響到不同的行為模式下的選擇。

在群體情境中, 群體是維系個體存在的基礎(chǔ),個體會依據(jù)其所在群體來定義和評價自己, 甚至指導(dǎo)其行為, 這樣社會身份(social identity)或自我分類(self-categorization)構(gòu)成群體間關(guān)系的心理機制(Tajfel, 1978; Turner, 1985)。如果社會身份或自我分類能夠通過社會認(rèn)同這一動機驅(qū)動強勢個體更關(guān)注集體利益, 那么他們便會克服來自個人利益的誘惑, 進而服務(wù)于群體利益, 做出合作選擇。社會困境這種混合動機情境為弱勢個體提供了謀求個人利益的誘惑以及地位提升的基礎(chǔ)。因而, 對于弱勢個體, 如果在自我分類過程中社會認(rèn)同促使他們有機會能成為強勢個體, 那么他們也可能選擇競爭。

總之, 在不對稱社會困境中, 個體存在垂直和水平這兩種基本的決策模式, 這種行為模式具有認(rèn)知基礎(chǔ), 也能夠引導(dǎo)行為決策。圖2描畫了特定情境下個體的這一決策過程, 即知覺心理過程誘發(fā)特定的模式并進而影響到行為選擇, 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 它還指出了個體動機與認(rèn)知和行為模式可能交互影響導(dǎo)致個體做出不同的選擇結(jié)果。這一過程是以互依結(jié)構(gòu)與不對稱為基礎(chǔ),因而, 它不僅預(yù)測強弱勢不同的個體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行為傾向, 還能說明這種強弱勢效應(yīng)并非固定不變。

圖2 不對稱社會困境中行為過程

下面, 我們結(jié)合我們兩項涉及到不對稱社會困境情境的研究, 嘗試采用上述理論觀點來說明個體動機(即社會價值與社會認(rèn)同)對個體所表現(xiàn)的強弱勢效應(yīng)的影響1在所呈現(xiàn)的兩項研究中, 被試是要決定為他人或集體分配多少初始資源, 而非是在合作和背叛中做出二擇一的選擇, 因而, 我們用合作行為而非合作選擇或背叛選擇來表示被試在社會困境中的決策。兩者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其中一項研究考察資源不對稱情境下的合作行為以及社會價值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另一項研究考察地位不對稱情況下的合作行為以及社會認(rèn)同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根據(jù)Elster (1989), 社會科學(xué)有兩大對立的陣營, 一個稱為經(jīng)濟人陣營,另一個稱為社會人陣營。前者是結(jié)果取向的, 而且受工具性理性所驅(qū)動, 后者強調(diào)決策的社會情境。因而, 可以說, 我們這兩項研究代表了對經(jīng)濟與社會兩類不對稱的關(guān)注。

3 社會價值

不對稱體現(xiàn)在物質(zhì)利益上。我們假定在群體中, 個體所擁有的初始資源之間的相對差異體現(xiàn)了數(shù)量和質(zhì)量兩種差異, 即在數(shù)量方面, 個體會擁有比其他人更多數(shù)量的資源; 在質(zhì)量方面, 個體所擁有的資源比其他人有著更大的價值或權(quán)力。我們引入社會價值這一動機概念, 假設(shè)社會價值調(diào)節(jié)了強弱勢對合作的影響(劉長江, 郝芳, 2011)。

社會價值代表了人們對自己的結(jié)果和他人結(jié)果的偏好, 它在結(jié)果互依這樣的情境中對個體的社會行為起著重要作用。在結(jié)果互依的情境中,人們會將給定的矩陣轉(zhuǎn)換成有效矩陣(Kelley &Thibaut, 1978)。也就是, 人們根據(jù)自己的個人價值或?qū)Ω鱾€結(jié)果的重視程度對已有的矩陣重新賦值。例如, 利他價值對他人結(jié)果賦予最大的權(quán)重,合作價值對自己和他人共同的結(jié)果賦予最大權(quán)重,個人主義價值對個人結(jié)果賦予最大權(quán)重, 競爭主義價值則對自己與他人結(jié)果之間的差異賦予最大的權(quán)重。由于人們在對自己結(jié)果和對別人結(jié)果重新賦值過程中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偏好(Beggan, Messick,& Allison, 1988), 研究者采用社會價值取向來表示人們在動機的這種穩(wěn)定的個體差異。盡管人們對結(jié)果的轉(zhuǎn)換表現(xiàn)為很多種類, 但是多數(shù)人的社會價值取向有著一致的表現(xiàn)。合作動機和個人主義動機更為常見, 結(jié)合其他幾個類似的動機, 研究者進一步將合作傾向、均等傾向和利他取向歸類為親社會取向, 因為人們在結(jié)果轉(zhuǎn)換過程中考慮到給予對方利益; 而將個人傾向和競爭傾向等歸類為親自我取向, 因為兩者賦予自己的結(jié)果均要高于賦予對方的結(jié)果(Van Lange, 1999)。在研究中, 我們采用社會價值的三優(yōu)勢測量來評估被試的社會價值取向。這一測量工具共包含9道題目,其中每道題目包含給自己和另外一個人陌生人不同分配的三個選項, 被試要從這三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根據(jù)被試在這些題目中分配的一致性(即9道題目中有6道及以上符合相同的價值取向), 我們將被試區(qū)分為親社會取向的個體(即親社會者)和親自我取向的個體(即親自我者)。

在實驗1中, 我們設(shè)置了一個兩人困境, 假定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共同完成一項符合社會困境基本特征的金錢分配任務(wù), 他們每人在實驗之初都被給予一定量的代幣, 但是, 代幣的價值對每個人是不同的。這樣, 被試所擁有的代幣比同伴的有著更大的價值(即相對優(yōu)勢條件)或者有著更小的價值(即相對弱勢條件)。結(jié)果表明, 社會價值取向與代幣相對價值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 即當(dāng)被試自己代幣的價值相對更大時, 社會動機不影響他們的給同伴的貢獻; 然而當(dāng)自己代幣的價值相對更小時, 親社會者比親自我者給同伴分配更多的代幣。

在實驗2中, 我們設(shè)置了一個多人困境情境,假定被試與另外三個互不相識的(虛假的)同伴共同完成一項經(jīng)典的公共物品困境任務(wù)。實驗2與實驗1還存在另外一個差異, 即實驗2操作了被試所擁有的代幣數(shù)量而非代幣價值。這樣, 實驗時被試都擁有相同量的代幣, 但實驗操作告訴被試他們擁有的代幣數(shù)量相對于其他同伴可能不同。這樣, 相對于同伴, 被試所擁有的代幣數(shù)量與其他同伴相同(即對照條件或均等條件)、比其他同伴更多(即相對優(yōu)勢條件)或者比其他同伴更少(即相對弱勢條件)。結(jié)果顯示, 社會價值取向與強勢差異的交互作用顯著, 即當(dāng)被試自己的代幣數(shù)量比同伴多或與同伴相等時, 社會動機不影響他們的給同伴的貢獻; 然而當(dāng)自己的代幣數(shù)量比同伴少時, 親社會者比親自我者給集體貢獻更多的代幣。

實驗1還證實了, 被試在自己代幣相對價值更小情況下比在相對價值更大情況給同伴分配更多代幣。不過這一弱勢效應(yīng)在實驗2中并沒有被證實。因而, 單純的弱勢效應(yīng)并不穩(wěn)定。然而, 這兩項研究清晰地顯示了社會價值這一動機因素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根據(jù)我們對互依情境中人們行為方式的解釋, 當(dāng)個體處于弱勢情境時, 他們的行為模式是水平取向的, 個體關(guān)注于群體成員間的和諧與均等。與親自我價值相比, 親社會價值更能促進人們對這種和諧與均等的關(guān)注。這表明, 處于弱勢促使個體親社會動機更為強烈, 從而提高合作水平。當(dāng)個體處于強勢情境時, 他們的行為模式是垂直取向的, 個體關(guān)注于實現(xiàn)個體利益最大化。與親社會價值相比, 親自我價值更能促進人們對此目標(biāo)的實現(xiàn)。結(jié)果雖然發(fā)現(xiàn)在強勢情境下親自我者比親社會者有著更低的合作水平, 但是這一差異并不顯著。原因可能有兩個。其一, 本項研究證實, 相比于弱勢情境, 親社會者在強勢情境下更不合作, 這說明在強勢情境下親社會價值的合作動機已經(jīng)降低了。其二, 雖然親自我者不貢獻是實現(xiàn)個體利益最大化的最優(yōu)策略, 但行為數(shù)據(jù)證實, 親自我者并非完全零貢獻。這樣, 綜合來看, 當(dāng)個體處于強勢情境中, 社會價值的積極效應(yīng)消失了。

4 社會認(rèn)同

不對稱還體現(xiàn)在社會關(guān)系上。例如, 群體成員可能擁有不同的權(quán)力, 擔(dān)任不同的角色(如領(lǐng)導(dǎo)者)等。這種社會性不對稱對人的心理與行為過程產(chǎn)生影響。例如, 研究者操作了被試的角色(領(lǐng)導(dǎo)者或部下, 實驗1)以及領(lǐng)導(dǎo)者產(chǎn)生的合法性(合法領(lǐng)導(dǎo)者或不合法領(lǐng)導(dǎo)者, 實驗2), 然后要求被試完成一個資源困境(De Cremer & Van Dijk, 2005)。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領(lǐng)導(dǎo)者比部下獲取更多, 而且領(lǐng)導(dǎo)者更不會采用平均分配原則; 合法領(lǐng)導(dǎo)者比不合法領(lǐng)導(dǎo)者在資源困境中獲取更多。這項研究結(jié)果就意味著, 個人地位越高, 他們可能越容易違反平均分配原則, 越不易于合作; 當(dāng)人們認(rèn)可自己的高地位時, 他們會更不合作。

不僅個人地位對人的心理與行為產(chǎn)生影響,個體所在群體的位置同樣會影響人們對自我利益和集體利益的不同關(guān)注。例如, 在一項考察亞群體地位與合作行為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中, 研究者操作了群體地位, 讓被試在嵌套社會困境中做出決策(Wit, 2000)。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高地位的亞群體成員會給所在的亞群體貢獻更多, 而給所在的集體(即包含亞群體的更大的群體)貢獻更少; 而低地位的亞群體成員則相反。

那么, 個人地位和群體地位對社會困境中合作的效應(yīng)是否與個體所表現(xiàn)的強弱勢效應(yīng)相一致呢?在實驗中, 我們(劉長江, 2008, 實驗2)邀請被試6人一組完成一項由Wit和Kerr (2002)所設(shè)計的嵌套社會困境(nested social dilemmas)。在嵌套社會困境中, 成員不僅隸屬于一個規(guī)模更小的亞群體(在本實驗中是三人所組成的群體), 同時還隸屬于包含這一亞群體的規(guī)模更大的集體(在本實驗中是六人所組成的群體) (成員之間的社會關(guān)系見圖3所示)。這樣, 對這一游戲情境進行參數(shù)設(shè)置使其符合社會困境的基本屬性, 便可以考察人們在這樣的社會困境中對個人利益、亞群體利益以及集體利益的權(quán)衡。在完成嵌套社會困境這一任務(wù)之前, 我們依據(jù)被試完成的“知覺點估計任務(wù)”將這6名被試劃分為甲、乙兩組(實際上是隨機分配的)。然后根據(jù)被試在“社會認(rèn)知傾向測驗”上得分高低來操作其個人地位, 即個人得分與六人在該測驗上的平均分相比是高(即高個人地位條件)還是低(即低個人地位條件), 然后告訴被試在這兩個組中, 其中一個組得高分的人數(shù)多于另外一個組的人數(shù)(即其中一個組3人得分均高于另外一組3人的得分, 或者其中一組2人得分高于另外一組2人得分), 這樣將群體區(qū)分為高地位群體和低地位群體。然后, 被試完成嵌套社會困境任務(wù), 即分別在三個賬戶(個人賬戶、亞群體賬戶以及集體賬戶)上做出分配。實驗還評估了被試對亞群體和集體的認(rèn)同, 因為僅僅是外在地隸屬于某個類群不足以解釋人們在群體中的行為,主觀的群體認(rèn)同是產(chǎn)生行為投入的必要條件(Barreto & Ellemers, 2003)。

圖3 實驗中六人的群體關(guān)系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群體地位的主效應(yīng)顯著, 即群體地位高的被試比群體地位低的被試給三人賬戶分配更多的代幣, 給個人賬戶分配更少的代幣, 但給六人賬戶分配的代幣量差異不顯著。更有趣的結(jié)果是, 個人地位不存在顯著的主效應(yīng), 這說明弱勢未必導(dǎo)致更合作, 哪怕是與自己所在的群體更合作。不過, 我們假設(shè), 內(nèi)群體認(rèn)同和集體認(rèn)同可能調(diào)節(jié)個人地位與合作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以個人地位、群體認(rèn)同以及集體認(rèn)同為預(yù)測變量,同時控制群體地位和性別的影響, 對三人賬戶的分配量進行回歸(前期的分析表明個人賬戶和六人賬戶不存在三維交互效應(yīng), 故只對三人賬戶進行分析)。進一步的分析表明, 只有對于那些高認(rèn)同內(nèi)群體且低認(rèn)同集體的被試, 個人地位預(yù)測了三人賬戶的分配量。也就是說, 那些內(nèi)群體認(rèn)同高而集體認(rèn)同低的個體, 在個人地位高時要比在個人地位低時更傾向于給三人賬戶分配更多代幣。

總起來看這項研究, 強勢個體和弱勢個體對集體利益的關(guān)注不存在差異, 但他們更關(guān)心所在的亞群體的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權(quán)衡。當(dāng)群體地位凸顯時, 群體強勢的被試選擇為所在群體更合作, 證實群體情境對強勢和弱勢個體的行為產(chǎn)生顯著影響。而對于個人強勢的被試而言, 只有他們對該亞群體有著高度認(rèn)同而對上位的集體認(rèn)同低時, 才選擇為所在的群體合作。個人強勢的個體原本是以垂直的行為模式實現(xiàn)個人利益最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單純是認(rèn)同自己群體促進了其為所在群體貢獻, 但這一貢獻并不顯著, 因而其行為模式并沒有發(fā)生很大的改變。然而如果他們既認(rèn)同自己群體同時又不認(rèn)同上位的集體, 那么這會強烈地驅(qū)使他們改變行為模式, 從而使得他們更為在乎所在群體的質(zhì)量, 維系其存在, 這樣, 個人強勢的個體也可能表現(xiàn)出更高水平的合作。

5 小結(jié)與展望

出于實驗操作和理論發(fā)展的需要, 經(jīng)濟學(xué)家和社會學(xué)家假定在社會困境中不同的個體或行為者是同質(zhì)的, 可互換的。然而, 這種假定是不現(xiàn)實的, 因為在現(xiàn)實情境中, 個體行為絕大多數(shù)是在雙方不對等條件(如資源、地位、機會等)下發(fā)生的(Wang et al., 2010; 謝文瀾, 汪祚軍, 王霏, 張林,2013)。社會困境中的互依結(jié)構(gòu)與不對稱關(guān)系共同造就了兩種不同且穩(wěn)定的社會知覺模式。由此,我們提出, 在群體中, 占據(jù)不同強弱勢位置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知覺心理過程, 從而塑造了不同的行為模式, 即弱勢個體更可能采取水平取向的行為模式, 而強勢群體更可能采取垂直取向的行為模式。在面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沖突情境時,弱勢個體更關(guān)注(物質(zhì)上)結(jié)果均等, 關(guān)注(社會性)人際和諧, 關(guān)注喚醒度高的消極情緒情感(如同情), 因而更可能做出合作決策; 強勢個體更關(guān)注于(物質(zhì)上)結(jié)果最大化, 維持或增強自己相對于他人的社會優(yōu)勢, 因而, 他們更可能做出背叛決策。然而, 社會困境的本質(zhì)特征決定動機因素可能改變位居不同社會位置的個體所做出的決策差異。

這一觀點可以解釋人們在社會互動(包含社會困境)中的決策選擇。例如, 對于強勢個體比弱勢個體更可能選擇合作這一結(jié)果, 研究提出關(guān)鍵性(criticality)是構(gòu)成強勢個體和弱勢個體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決策差異的一個重要心理變量,它是指個體主觀知覺到自己的貢獻有多可能對于實現(xiàn)公共物品是關(guān)鍵的。由于強勢個體擁有更多的資源或機會, 他們會認(rèn)為自己貢獻對實現(xiàn)公共物品更為關(guān)鍵(即更高的關(guān)鍵性), 因而, 他們更愿意為集體貢獻(De Cremer, 2007), 他們這樣做,也是希望自己的個人利益最大。假如強勢個體有機會向?qū)嶒炚弑磉_(dá)有關(guān)群體及成員如何做出貢獻的想法時, 他們也比弱勢個體貢獻更多(De Cremer, 2007)。因而, 無論是關(guān)鍵性還是公平機會,強勢個體做出合作選擇也是傾向于從個人能力維度來知覺和加工外在信息。此外, 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驗室情境中, 大多數(shù)個體有著高效能感, 從而促進對集體的貢獻(Liu & Li, 2009)。因而, 這也弱化了強勢個體的競爭選擇。

我們所發(fā)展的這一觀點很好地解釋我們已經(jīng)完成的兩項研究。然而, 在我們的研究中, 被試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決策的, 這可能導(dǎo)致這一觀點未必適用于更多的社會互動情境。首先, 在我們的研究中, 被試的決策是在確定條件下完成的,而這樣的情境構(gòu)成了一種心理上的強情境(strong situation), 因為它的結(jié)構(gòu)明確, 界定清晰, 為行為提供了凸顯的線索, 而且, 在這種情境中, 人們通?;诰纫?guī)范做出決策, 因而個體的行為是可預(yù)期的(De Kwaadsteniet, Van Dijk, Wit, De Cremer, 2006)。然而, 我們的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fēng)險, 因而, 很多時候, 人們處于一種弱情境(weak situation), 即情境是模糊的, 并無結(jié)構(gòu)可尋。在這樣情境中, 個體更可能依賴于內(nèi)在線索做出決策。此外, 人們在社會困境中的心理反應(yīng)也是復(fù)雜的(Liu & Hao, 2011)。因而, 對于強弱勢不同的個體而言, 他們在做出決策過程中的心理與行為過程依然是個需要探索的問題。例如, 強勢個體是否有更大的能力控制外在世界, 而弱勢個體是否更有能力喚起外在世界對自己的關(guān)注。

第二, 我們的研究僅要求被試完成一次決策,即他們是在單次互動條件下完成的。這樣的設(shè)計更能夠揭示個體的理性動機。但是, 在這樣的條件下, 被試無法建立社會名聲, 不會從其他成員那里得到直接或間接互惠, 他們也沒有機會獎勵合作者或懲罰搭便車者等(Nowak & Sigmund,2005)。因而, 我們不清楚, 強弱勢不同的個體在多次互動中是否依然傾向于采取垂直與水平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群體間情境中, 弱勢個體如何利用外在資源提高其個人乃至群體地位, 強勢個體如何維持其優(yōu)勢位置依然不清楚, 畢竟社會困境僅僅是人們所面臨的眾多社會情境中的一種。

第三, 我們研究所使用的社會困境任務(wù)是公共物品困境游戲, 即要求被試為一公共物品做出貢獻。然而, 社會困境還包括很多其他類型, 其中資源困境是另外一種重要的類型。綜合已有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 個體在不對稱公共物品困境中的行為模式具有比較高的一致性, 而在不對稱資源困境中, 研究結(jié)果并不那么一致。而且, 即使不同類型的社會困境(如跨階型公共物品困境與連續(xù)型公共物品困境)也反映不同的心理與行為機制(Abele,Stasser, & Chartier, 2010)。因而, 我們期望我們的觀點能夠解釋個體在不同類型社會困境中的決策。

最后, 社會困境研究通常要求匿名操作, 即被試只是知道有人(或有多少個人)在與其互動,但并不清楚互動的同伴是誰, 實驗也假定他們未來不會相遇。因此, 個體實際上接觸不到同伴?,F(xiàn)實生活中, 很多大型社會困境符合這樣的特征。例如公益慈善事業(yè), 公共物品是社會成員所捐贈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務(wù), 為這一公共物品做出貢獻的人們通常是彼此不知道的, 當(dāng)然也不會知道他人會如何貢獻。那么個體的行為模式是由直接的人際知覺所決定, 還是取決于其本身就具有穩(wěn)定的行為模式呢?由此, 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是, 想象中的群體成員(即個體對群體成員的主觀感覺)或原型成員(prototypicality, 即將其他成員看作是群體的典型代表)如何影響強弱勢不同的個體在社會困境中的決策。

總的來說, 當(dāng)前的觀點需要在更寬泛的情境中加以檢驗, 因而, 觀點本身仍然需要進一步豐富與發(fā)展。例如, 這一觀點需要說明和解釋決策模式的垂直取向與水平取向之間的關(guān)系, 以及兩者對決策的交互影響, 個體的目標(biāo)和動機是否與知覺交互影響個體的決策, 在物質(zhì)和社會兩個層面加以區(qū)分的社會階層是否也體現(xiàn)心理層面上的差異并且產(chǎn)生相同的強弱勢效應(yīng), 在群體間關(guān)系中, 地位關(guān)系(尤其是在地位關(guān)系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如何動態(tài)地影響不同強弱勢個體的行為。期待我們未來的工作能夠?qū)Υ俗龀鲐暙I。

劉長江. (2008). 社會困境中的行為決策: 社會身份與地位的影響 (博士學(xué)位論文). 中國科學(xué)院, 北京.

劉長江, 郝芳. (2011). 不對稱社會困境中社會價值取向?qū)献鞯挠绊?心理學(xué)報, 43, 432–441.

劉長江, 郝芳. (2014). 社會困境問題的理論架構(gòu)與實驗研究.心理科學(xué)進展, 22, 1475–1484.

劉長江, 李巖梅, 李紓. (2007). 實驗社會心理學(xué)中的社會困境.心理科學(xué)進展, 15, 379–384.

謝文瀾, 汪祚軍, 王霏, 張林. (2013). 合作行為的產(chǎn)生機制及影響因素——基于進化心理學(xué)視角下的探討.心理科學(xué)進展, 21, 2057–2063.

Abele, S., Stasser, G., & Chartier, C. (2010). Conflict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continuous and step-level gam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4, 385–401.

Abele, A. E., & Wojciszke, B. (2013).The big two in social judgment and behavior.Social Psychology, 44, 61–62.

Avrahami, J., Kareev, Y., Todd, P. M., & Silverman, B.(2014).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symmetric competitions:How do the weak maintain a chance of winning?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42, 161–174.

Barreto, M., & Ellemers, N. (2003). The effects of being categorised: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identities.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14, 139–170.

Beggan, J. K., Messick, D. M., & Allison, S. T. (1988).Social values and egocentric bias: Two tests of the might over morality hypothe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606–611.

Cuddy, A. J., Fiske, S. T., & Glick, P. (2008). Warmth and competence as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perception: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nd the BIAS map.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0, 61–149.

De Cremer, D. (2007). When the rich contribute more in public good dilemmas: The role of provision point level.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7, 536–546.

De Cremer, D., & Van Dijk, E. (2005). When and why leaders put themselves first: Leader behaviour in resource allocations as a function of feeling entitled.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5, 553–563.

De Kwaadsteniet, E. W., Van Dijk, E., Wit, A., & De Cremer,D. (2006). Social dilemmas as strong versus weak situations: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 and tacit coordination under resource size uncertain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 509–516.

Eek, D., Biel, A., & G?rling, T. (2001). Cooperation in asymmetric social dilemmas when equality is perceived as unfair.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1, 649–666.

Elster, J. (1989).The cement of society: A study of social or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ke, S. T., Cuddy, A. J., & Glick, P. (2007).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Warmth and compet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 77–83.

Han, R., Li, S., & Shi, J.-N. (2009). The territorial prior-residence effect and children's behavior in social dilemma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1, 644–657.

Halevy, N., & Katz, J. J. (2013). Conflict templates thinking through interdependenc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217–224.

Janssen, M. A., & Rollins, N. D. (2012).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asymmetric commons dilemma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81, 220–229.

Kelley, H. H., & Thibaut, J. W. (1978).Interpersonal relations: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Wiley.

Kimbrough, E. O., Sheremeta, R. M., & Shields, T. W. (2014).When parity promotes peace: Resolving conflict between asymmetric agent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 99, 96–108.

Kraus, M. W., Piff, P. 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M. L., &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Psychological Review, 119, 546–572.

Leavitt, H. J. (2005).Top down: Why hierarchies are here to stay and how to manage them more effectively.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i, Y., Li, H., Decety, J., & Lee, K. (2013). Experiencing a natural disaster alters children’s altruistic giving.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1686–1695.

Liebrand, W. B. G., Jansen, R. W. T. L., Rijken, V. M., &Suhre, C. J. M. (1986). Might over morality: Social values and the perception of other players in experimental gam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203–215.

Liu, C.-J., & Li, S. (2009). Contextualized self: When the self runs into social dilemm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4, 451–458.

Liu, C.-J., & Hao, F. (2011). An application of a dualprocess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in social dilemma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4, 203–212.

Messick, D. M., & Brewer, M. B. (1983). Solving social dilemmas. In L. Wheeler & P. Shaver (Eds.),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4, pp. 11–44).Beverly Hills, CA: Sage.

Montoya, R. M., & Horton, R. S. (2014). A two-dimension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8, 59–86.

Nikiforakis, N., Normann, H. T., & Wallace, B. (2010).Asymmetric enforcement of cooperation in a social dilemma.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76, 638–659.

Nowak, M. A., & Sigmund, K. (2005). 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Nature, 437, 1291–1298.

Pruitt, D. G., & Kimmel, M. J. (1977). Twenty years of experimental gaming: Critique, synthe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8, 363–392.

Rao, L. L., Han, R., Ren, X. P., Bai, X. W., Zheng, R., Liu,H., … Li, S. (2011). Disadvantage and prosocial behavior:The effect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2, 63–69.

Rieskamp, J., & Todd, P. M. (2006).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ve strategies for asymmetric social interactions.Theory and Decision, 60, 69–111.

Rusbult, C. E., & Van Lange, P. A. M. (1996). Interdependence processes. In E. T. Higgins & A. Kruglanski (Eds.),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pp. 564–596).New York: Guilford.

Samuelson, C. D., & Messick, D. M. (1986). Inequities in access to and use of shared resources in social dilemma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960–967.

Stouten, J., De Cremer, D., & Van Dijk, E. (2009). When being disadvantaged grows into vengeance: The effects of asymmetry of interest and social rejection in social dilemma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 526–539.

Tajfel, H. (1978).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London: Academic Press.

Turner, J. C. (1985).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the selfconcept: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roup behaviour. In E. J. Lawler (Ed.),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es(Vol. 2,pp. 77–121). Greenwich, CT: JAI Press.

Van Dijk, E., & Wilke, H. (1995). Coordination rules in asymmetric social dilemmas: A comparison between public good dilemmas and resource dilemma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1, 1–27.

Van Dijk, E., & Wilke, H. (2000). Decision-induced focusing in social dilemmas: Give-some, keep-some, take-some,and leave-some dilemma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105–119.

Van Lange, P. A. M. (1999). The pursuit of joint outcomes and equality in outcome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7, 337–349.

Van Lange, P. A. M., & Liebrand, W. B. (1989). On perceiving morality and potency: Social values and the effects of person perception in a give-some dilemma.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 209–225.

Van Lange, P. A. M., Joireman, J., Parks, C. D., & Van Dijk,E. (2013).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dilemmas: A review.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20, 125–141.

Wade-Benzoni, K. A., Tenbrunsel, A. E., & Bazerman, M.(1996). Egocentric interpretations of fairness in asymmetric,environmental social dilemmas: Explaining harvesting behavior and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67, 111–126.

Wang, R. W., He, J. Z., Wang, Y. Q., Shi, L., & Li, Y. T.(2010). Asymmetric interac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53, 1041–1046.

Weber, J. M., Kopelman, S., & Messick, D. M. (2004). A conceptual review of decision making in social dilemmas:Applying a logic of appropriaten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8, 281–307.

Wilke, H. A. M., De Boer, K. L., & Liebrand, W. B. G.(1986). Standards of justice and quality of power in a social dilemma situ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57–65.

Wit, A. P. (2000).Subgroup status and cooperation in nested social dilemmas(Internal report). Leiden, the Netherlands:Leiden University.

Wit, A. P., & Kerr, N. L. (2002). “Me versus just us versus us all”categoriz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nested social dilemma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3, 616–637.

Wojciszke, B. (2005). Morality and competence in person- and self-perception.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6,155–188.

Zitek, E. M., & Tiedens, L. Z. (2012). The fluency of social hierarchy: The ease with which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are seen, remembered, learned, and like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 98–115.

猜你喜歡
代幣強勢弱勢
江冬秀 賢惠也可以很強勢
將弱勢變?yōu)閮?yōu)勢
全球尿素市場弱勢運行
內(nèi)強外弱共撐美元指數(shù)延續(xù)強勢
動力煤市場或?qū)⑷鮿葸\行
首次代幣發(fā)行監(jiān)管的行為經(jīng)濟學(xué)路徑
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fā)行融資
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fā)行融資
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fā)行融資
機器人強勢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