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茜
攻擊性行為是幼兒在兒童時期的反社會行為的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種行為。對于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我們教師應當用更多的愛和關心,來讓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得到矯正。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有意識的給幼兒樹立正面典型和榜樣。教育者要善于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和以人為善的品格,這樣才能鏟除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土壤,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一、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分析
(一)受幼兒性格特點的影響
攻擊性行為是幼兒在兒童時期的反社會行為的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種行為。幼兒打人并非出于要傷害人的動機,也許是他只想得到某樣東西,或不想讓別人拿走他所喜歡的玩具,但他不能像成人一樣來表達和溝通,所以,推開別人或直接搶了別人手中的玩具,成了他們直接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有的幼兒可能天生性格就比較粗獷,從來不會和別人商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二)受幼兒年齡特點的影響
幼兒正處于模仿階段,而且模仿也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會模仿周圍身邊的一切,特別是電視電影中的人和事。幼兒在看了比較暴力像武打、兇殺、復仇類的影片后,出于好奇心的驅使,在生活中會不知覺的扮演起攻擊性的行為。針對攻擊性,我觀察了我們班的孩子,發(fā)現(xiàn)不少幼兒都有很強的攻擊性行為。這一年齡階段,幼兒是模仿性特別強的時候,一旦模仿,以后便很難改正。
(三)受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是幼兒最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和家庭氛圍對幼兒行為影響較大。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與鄰居吵架,為了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在這種家庭里,孩子有意無意就效仿了父母的行為,攻擊其他小朋友或弱者。
二、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教育對策
研究表明,具有攻擊性的幼兒與同伴的關系較差,許多小朋友因怕其攻擊,都遠遠的躲著他,不敢和他一起玩。而一有他不樂意的事情,就舉起拳頭要揍別人,這給班級的正常生活和秩序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然而如果對幼兒的這種攻擊性行為不及時的矯正,那么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幼兒現(xiàn)在還小,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家長和幼教工作者加強這方面的認識,及時的對幼兒攻擊性行為進行矯治和控制,這樣幼兒很容易會改正過來,避免以后走上彎路。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循序漸進的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指導
幼兒可能控制不了自己對別人進行攻擊,但畢竟給別人帶來了傷害,這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適當?shù)目刂坪褪鑼?,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可以跟幼兒說,我們在玩一個游戲,游戲的規(guī)則是不可以動手打人,如果打了,就是犯規(guī),這樣我們以后都不會邀請你玩這個游戲,請你做個遵守規(guī)則的孩子。在活動中要給孩子積極的指導暗示,當然孩子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會像你要求的那樣,你說“寶貝雖然這次打了人,但沒有之前那么重了,相信你會做的越來越好”,還有一旦有了進步一定要及時的表揚,孩子在肯定中心里一定是高興的。如此進行加強行為練習,在練習中強化和鼓勵幼兒的正確行為,一定會進步的很快。
2.父母要做好榜樣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首先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解決辦法,有意識的給幼兒樹立正面典型和榜樣,盡量避免在幼兒面前爭吵和打架。與孩子說話時,可以蹲下來,效果會更好。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的交流溝通,以理性的態(tài)度去面對問題。家長還應注意觀察幼兒喜歡看哪一類型的的電視節(jié)目,關于暴力打架的影片盡量避免他們接觸,以免效仿?;蛘吆陀變和娼巧缪萦螒颍層變簩W會體驗別人的情緒,當他扮演的是被打者的角色,問他被打時痛不痛,讓他們體驗一下被欺負時的心情,挨打的滋味好不好受,這樣對于糾正他們的攻擊行為很有好處。
3.讓幼兒合理的宣泄情感
任何人都有控制不了自己的時候,對別人產生攻擊。攻擊是先天的破壞性本能,不能消除,只能加以疏導。對于自控力弱的幼兒來說,足以燃起攻擊性的導火線。過分的壓抑,也會爆發(fā)突然的猛烈的攻擊性行為。所以,老師應教育幼兒學會用言語來傾訴內心的情感,給說出來,或者在空曠的場地喊出來叫出來都可以,來宣泄內心無法排泄的憤怒與煩惱。父母也可以好好的引導,帶孩子玩玩游戲,出去旅游,轉移幼兒的攻擊情感。
4.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心
老師不要把具有攻擊性的孩子就定義為壞孩子,而更應該發(fā)現(xiàn)他的長處,多進行表揚,你可以請孩子幫忙做一些事,做的好,可以撫摸他,給他一些獎勵;當他做不好,要鼓勵他,替他加油,只要你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星程雖然喜歡欺負班里的小朋友,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很能干的,幫老師發(fā)餅干,收拾桌子,這時候就可以給他適當?shù)谋頁P,讓他知道他這么做,老師很開心,從而培養(yǎng)他們自信和以人為善的品格,這樣才能鏟除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土壤,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5.實行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家長一定要和老師共同合作,幼兒園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保持一致的觀點。雙方要配合交換信息,用最恰當?shù)姆绞絹韼椭⒆樱呛⒆拥墓粜孕袨樵絹碓缴?。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我們應當用更多的愛和關心,來讓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得到矯正。雖然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但僅他們的教育是不夠的,只有老師的教育也是不行的,需要兩者共同的配合,才能達到教育的一致性。我們應該用愛來打動孩子,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愛心,善良品格的孩子,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名族的未來,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作者單位:昆山開發(fā)區(qū)蓬朗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