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秀
王旭明的名字最早是記者從自己好友的博客中知道的。繼而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不少有關王旭明的相關信息,得知他原是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現(xiàn)任語文出版社社長,也是新浪微博紅人。
記者注意到,但凡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本身就是新聞,耐人尋味!他曾經(jīng)說“發(fā)言人最大的悲劇就是不發(fā)言”。王旭明雖然早已不在發(fā)言人崗位上了,但他并沒有停止發(fā)言,寫博客、發(fā)微博、做電視節(jié)目、搞“真語文”活動等等。
在關注他微博的同時,發(fā)現(xiàn)他是個率真而有個性的人。他經(jīng)常口無遮攔,想到什么說什么,以至于被人們冠以“毒舌王旭明”的親切稱號。比如,不久前他發(fā)了一條微博:今兒是個陰天,心情也郁悶些,聽到安徽的張?zhí)K洲被立案調查,一掃郁悶,大爽。張曾是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后來當了電視臺臺長。我在機關時,因為工作聯(lián)系他,派頭大架子大說話不陰不陽的,煩他;后來我離開機關,有點小事聯(lián)系他,派頭更大架子更大電話都不接信息也不回,恨他。這回好了,監(jiān)獄呆著吧!那么,在“毒舌王旭明”眼中,他對舌尖上的安全,有著怎樣的獨特看法呢?以及“毒舌王旭明”背后,又有怎樣的人生故事?
食品安全長期做不好是執(zhí)政能力不夠格
“食品安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王旭明開門見山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2月23日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高,輿論燃點低,一旦出問題,很容易引起公眾恐慌,甚至釀成群體性事件。再加上有的事件被輿論過度炒作,不僅重創(chuàng)一個產業(yè),而且弄得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三鹿奶粉”事件的負面影響至今還沒有消除,老百姓還是談國產奶粉色變,出國出境四處采購嬰幼兒奶粉,弄得一些地方對中國人限購。想到這些事,我心情就很沉重。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zhí)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黨在中國執(zhí)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所以,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下最大氣力抓好。由此可見,國家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
王旭明表示,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首先要優(yōu)先確保生命和健康。他說,有一句話叫得很響,叫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這話當然不錯,但就當下更實際更緊迫和更具有普遍意義的是——要優(yōu)先確保生命和健康。我始終銘記一位教育戰(zhàn)線老領導的一句名言:生命不保,談何教育??在現(xiàn)實生活中,建設第一、GDP第一、政績第一、升學率第一等等往往是放在首位的,只有出事后才提生命第一。這可不得了??!所謂生命第一,包括兩重含義:一重是速死,比如各種天災人禍,包括地震、洪水、交通意外、溺水、火災等等;還有一種是慢死,慢死是指與健康直接相關的我們每天食用的那些含有大量不健康因素的食品。無論是速死還是慢死,如何避免和防止,當前都應該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來。
不久前,上海首份食品安全“黑名單”出爐?!案@被疱仭?、上海振江川菜館等將顧客食用后的火鍋底料經(jīng)回收加工后再次賣給消費者。黑名單上還包括加工病死豬的、用工業(yè)鹽冒充食鹽賣給老百姓的,可以說都是嚴重的缺德和失信行為。接著,陜西又公布了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十大案件:鴨肉棒制成“牛羊肉卷”、非法添加劑催出毒豆芽、小作坊生產蘇丹紅毒辣椒面、化工原料加工豬頭肉、焦亞硫酸鈉制出不合格米線等等。
食品安全是一個社會的底線和良心。政府有關部門應把保障食品安全當成落實群眾路線最實際的事來抓,并抓出成效。
眼下只有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才能有效治理食品安全亂象。要把食品安全放在心尖上,對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例加大曝光力度。
抓食品安全,重點還要從源頭治理。國家要建立食品監(jiān)督管理的一條龍體系,對于涉及人民群眾必須吃的米醋油鹽蔬菜雞蛋肉食等,要嚴格準入制度,加強全流程檢查監(jiān)控,凡是檢查不合格的產品一定要全部下架,還要讓生產的企業(yè)倒閉破產;對鬧出人命的判刑,以重罰重判讓不良生產者望而卻步!
王旭明說,曾寫過一本書,叫《為了公開》,治理食品安全,公開也是及時有效的手段。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各地《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一定要建立食品定期檢查以及公布制度,讓百姓知道真實情況,讓那些丟掉商業(yè)底線的企業(yè)永無翻身之日。
國人的中國夢里,食品安全不可少,只有吃嘛嘛香,心才能暢,夢才能亮!
有過媒體經(jīng)驗的王旭明也指出,媒體對食品安全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無邊界的。媒體應正確發(fā)揮對食品安全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近年來,媒體的宣傳和炒作已越來越影響消費者的信心。比如上海的“瘦肉精”事件、河北的“紅心”鴨蛋以及“致癌”多寶魚事件等等。
因此,媒體輿論監(jiān)督作用的發(fā)揮對于確保食品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及時曝光和揭露食品安全的事件,才能保證公眾的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媒體應重視食品安全信息的報道??茖W、準確傳播信息,也是媒體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媒體在進行食品安全問題報道時應以正面報道為主,起到監(jiān)督和引導作用,而不應該一味喧染,危言聳聽。
與此同時,作為媒體,切勿以偏概全、蓄意炒作、制造事端,搞出所謂的假新聞的烏龍事例。比如前幾年中國水果在越南被媒體宣稱“有毒”,其新聞源頭恰恰在于國內媒體對中國水果質量的監(jiān)督性報道,本來國內媒體的本意只是指出一小部分產品有問題,但被越南方面添油加醋后就變成了全部中國產品的問題。
王旭明強調,購買食品時,不要購買“三無”產品,對于街邊飲食盡量少吃,盡量做到回家就餐。
機緣在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
與王旭明聊天,他談的最多的就是機緣。他談到他兒時的夢想是當教師、記者、作家,這些都是以寫作為樂的職業(yè)。1982年,一次機遇,他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yè)后通過走后門、找關系,當了一名老師。這是他第一個夢想的實現(xiàn)。
王旭明在從教過程中,在閑暇之余喜歡寫文章,并熱衷于參加各類征文比賽,為此在刊物上發(fā)表過不少文章,也屢屢獲獎。他第一次獲獎是參加一家報紙的征文比賽,征文的題目是《克萊德曼的啟示》,獲得了500元的大獎。談到這段往事,王旭明記憶猶新。
有了發(fā)表文章及獲獎文章的實力,加上一些無形的機緣。七年后,王旭明進入了《中國教育報》,當了一名記者,順利完成了第二個夢想,這一年是1991年。
記者是一個非常鍛煉人的職業(yè)。不光要求記者有寫作的欲望,還要有寫作的能力,以及善于總結經(jīng)驗的本領等等。干記者這行,不光是與人打交道,還是與事打交道。做個合格記者,是綜合素質的考驗。正是這樣的一種歷練,王旭明也在飛速的成長著。無論是業(yè)務素質,還是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998年,教育部辦公廳新聞處處長一職空缺,有人想到了王旭明。正是這樣的一個機緣,王旭明的人生再次發(fā)生了轉折。從媒體人員跨界到了教育部辦公廳的新聞處當處長,但依然是和媒體打交道的。就好比一對戀人,就算分開了,還彼此相依。王旭明說:“我當時也是不想去的,后來是無奈的去了。”
2003年4月,王旭明任教育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
2008年,王旭明離開了發(fā)言人崗位,到了語文出版社,任社長一職。
“了解別人容易,了解自己很難,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而不是別人。”王旭明如是說。在職業(yè)理想和官場升遷的蹺蹺板上,王旭明也曾一度艱難地尋找著平衡點,最終,他還是選了一條適合自己所走的路。
推廣“真語文”是他的最新選擇
經(jīng)歷了十多年的官場生涯,王旭明的想法在逐漸改變。他說,我現(xiàn)在最想當官,越大越好!“那樣,我的真語文就能全面推廣。但有一點始終沒變,那就是以寫作為樂,感覺就像與文字談了一場地老天荒的戀愛。”
他認為,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本能力。語文是我們與人交際來往、接受與傳遞的工具。語文負載著多彩多姿的文化,包孕著無限豐富的人文精神。民族感情能交流融洽,知識能充實發(fā)展,唯有人人具備語文的能力。所以,語文是文化傳遞的工具,通過語文的學習,加強語文能力,使學問高深,研讀圣賢文化古書,方能承續(xù)中華文化命脈。
2012年,王旭明總策劃了“真語文”系列活動。他們在福建聚龍學校搞了一場教研活動,聯(lián)合參會的14省、市32校代表,草擬了一個宣言書,命名為聚龍宣言,開展全國真語文大討論。他再次向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發(fā)出倡議:教師要真講、學生要真學、評價者要真評;在真語文的旗幟下,教真語文,教實語文,教好語文。他希望語文教育界乃至全國教育界的同人在各自的領域勇于實踐,探求真理,廓清相關語文教育理念,推進我國語文教育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之下健康發(fā)展。
作為“真語文”運動的發(fā)起人和總策劃,王旭明和他的語文出版社在他們的教材試驗區(qū)開展了全國“真語文”說課大賽,全力推行“真語文”教學。這一動因,是想到自己做過的幾百場演講,王旭明發(fā)現(xiàn),很多人并不會說話。于是,他認為,學好語文應該從小學生抓起。應該說,這是他關于語文教育危機意識的反應物,他將“真假語文”之爭看成了一場“戰(zhàn)爭”。
談到真語文,王旭明滔滔不絕。他說,真語文的實現(xiàn),涉及到多個領域:語文教學、教師、考試、教材,必須全面推進。只有一起下手,真語文才能實現(xiàn)。雖然王旭明的真語文運動不涉及教材的革新,但作為語文出版社社長,他期望能在有限的范圍內做更大的突圍。
王旭明還建議,多讀死人書,少讀活人書。一次教育講座后,聽眾請他推薦值得一讀的教育書藉,他列出了七個名字: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柯、杜威、霍華德、孔子、陶行知、葉圣陶。他說,搞教育讀透七人,足矣。大家發(fā)現(xiàn)七人中六位早已作古,驚問。答曰:當下讀書要多讀死人書,死人既無小人之情,又無功利之圖且深刻入骨,人入土神永駐!
“真語文”運動現(xiàn)在已覆蓋十多個省兩萬多人,很多人還通過真語文網(wǎng)站,參與討論。他希望自己當大官,越大越好,因為這樣才能把“真語文”運動搞得更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