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霞(上海理工大學 出版印刷與藝術(shù)設(shè)計學院,上?!?00093)
《劉禹錫集》宋本三種刊刻地及版本源流關(guān)系考
●李明霞(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shù)設(shè)計學院,上海200093)
[關(guān)鍵詞]劉禹錫集;宋本;刊刻地點;版本源流
[摘要]現(xiàn)存宋本劉禹錫詩文集三種,行款分別為半葉十行、十二行、十三行。目前學界同時關(guān)注到三種宋本的研究較少,關(guān)于版本間的源流關(guān)系還未曾論及,對刊刻地點也有誤讀。本文以文獻??睘榛A(chǔ),結(jié)合歷代目錄題跋文獻著錄,考證三種宋本的刊刻地點,并對源流關(guān)系進行論證。
目前,存世宋本劉禹錫集三種,一稱《劉賓客文集》,半葉十行,行十八字;一稱《劉夢得文集》,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一稱《劉賓客文集》,半葉十三行,行二十二字(以下簡稱十行本、十二行本、十三行本)。十行本現(xiàn)藏日本崇蘭館,一九一三年董康影印,后《四部叢刊》據(jù)董康本再??;十二行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蜀刻唐人集叢刊》影??;十三行本現(xiàn)藏臺灣,民國徐鴻寶影印。
目前,學界同時關(guān)注到三種宋本的研究不甚多。對劉禹錫研究最為精深的卞孝萱先生整理標點《劉禹錫集》,貢獻頗大,但在研究中也僅提及存有三種宋本,并未論述其間的源流關(guān)系。另有孫琴安《〈劉禹錫集〉的版刻與流傳》一文,對劉禹錫集歷代刻本作了介紹,但也未論及三種宋本的關(guān)系。對三種宋本著墨最深的是屈守元先生,其《記殘宋本〈劉夢德文集〉》《談劉禹錫詩文集的兩個影宋本》《關(guān)于〈談劉禹錫詩文集的兩個影宋本〉一文的補正》三篇文章,集中對三種宋本進行介紹和研究,但限于當時搜集文獻和查閱古籍不便,所論亦有所失(拙文將論及并作補正),在三種宋本的版刻源流關(guān)系上也還未論及。本文力在重點探討劉禹錫集三種宋本的刊刻地點和版本源流關(guān)系。
關(guān)于三種宋本的刊刻地點,學界較為一致的認識是,十二行本為蜀刻本,十三行本為浙刻本。但十行本的版刻地點,學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蜀刻本,一種認為是浙刻本,還存在爭議。
1.1蜀刻本論
蜀刻本之論,以傅增湘為始,曰:“《劉賓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宋刊本,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細黑口,左右雙欄,版心上題‘劉夢得-’,中記頁數(shù),下記姓名,悉以橫線闌斷,無魚尾。每卷首行標題,次子目,目接正文。前后序跋已失,《文集》《外集》前均有目錄。按:此日本崇蘭館所藏,董君綏金已影印行世。全書大字疏古,紙墨精良,審其刀工,似是吾蜀所梓。暇日嘗以校朱氏結(jié)一盧新刊本,乃殊少佳勝,頗有訛失,不如紹興董棻刊本遠甚,然后嘆物之不可以皮相也。沅公?!保?]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亦將十行本《劉夢得文集》歸入蜀刻本之列,其在《影印說明》中說:“宋蜀刻本唐人集是四川成都、眉山地區(qū)的刻本,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有‘蜀刻唐六十家’之說,流傳至今的除上述二十三種外,尚有日本靜嘉堂藏《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又,日本崇蘭館藏宋刊大字本《劉夢得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每半頁十行,行十八字。”[2]
另有夏其峰先生《宋本古籍遺存書錄》,[3]也將此本列在“四川地區(qū)刻書”條目下。
《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和《宋本古籍遺存書錄》將此本定為蜀刻本,不知所據(jù)為何,大約是受到傅增湘題跋的影響。從傅氏文字看,他判定此本的刊刻地點為四川,是依據(jù)字體、紙墨和刀工特點。
誠然,南宋蜀刻本的字體確實有其明顯特點,善于版本鑒定的黃永年先生總結(jié)它說:“大字本基本上是顏字的架子,但不同于建本的橫細直粗,而是撇捺
都長而尖利,滲入了中唐書法家柳公權(quán)的柳字的成分……小字本則撇捺不太尖利而點劃比較古拙,筆道不甚勻稱?!保?]可見,宋蜀刻本的字體特點是以顏體為主,滲入柳體成分。但是,現(xiàn)傳十行本劉禹錫集,其字體實為歐體。因此,傅氏以字體判斷此本為蜀刻本,值得商榷。
屈守元《談劉禹錫詩文集的兩個影宋本》認為此本為蜀刻本,并從《文苑英華》校記、《郡齋讀書志》著錄、版心刻工姓名三個方面的線索進行證明。[5]但筆者認為,字體是鑒定版刻地的最關(guān)鍵要素。且屈氏提出的三個證據(jù)亦有商榷余地,《文苑英華》校記僅有一條,似有孤證之嫌;《郡齋讀書志》著錄之本并未明確記載版本信息,屈氏之論亦為推測之語;版心刻工姓名僅姓氏與蜀地刻工同,名則皆無雷同者,且古來刻工遷徙也是常事,所以以此作論據(jù)也不牢固。
1.2浙刻本論
持浙刻本論者為王國維,他在《兩浙古刊本考》中著錄:“嚴州府刊板……大字《劉賓客集》,日本京都崇蘭館藏大字本,《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每半頁十行,行十八字。殆即嚴州所刻。此淳熙戊申陸放翁守嚴州時重刻,見放翁《世說跋》。”[6]
追溯王氏著錄,確實在陸游《世說新語跋》中見到如此記載:“郡中舊有《南史》《劉賓客集》,版皆廢于火,《世說》亦不復在。游到官始重刻之,《世說》最后成,因并識于卷末。淳熙戊申重五日新定郡守笠
澤陸游書?!保?]
根據(jù)跋文知,陸游在南宋淳熙戊申年(1188)確實刊刻過《劉賓客集》,但未記錄下詳細的版本信息。王國維根據(jù)《世說新語跋》,即斷定十行本《劉賓客集》為陸游嚴州刻本,似有證據(jù)不足之嫌。
那么,十行本究竟刊刻于何地?從現(xiàn)存十行本《劉夢得文集》字體上判斷,確實具有浙刻本的特點,即典型的歐體字。因此,推斷十行本為浙刻本,當無誤。那么是否如王國維所論,是陸游在嚴州任上刊刻之本?王氏所論,證據(jù)不足,筆者將在下文版刻源流關(guān)系的考證中,找到更可靠的證據(jù)。
2.1兩種浙本的源流關(guān)系
現(xiàn)存兩種浙本(十行本、十三行本)為全本,《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從校勘結(jié)果看,《外集》十卷,十行本無論篇目或卷帙分布,都與十三行本完全一致,僅文字上稍有異同?!段募啡聿糠?,十行本的篇目與十三行本一致,但卷帙分布不同。如,《賦》一卷,十行本在第十一卷;十三行本在第一卷?!侗啡恚斜驹诘诙?、二十九、三十卷;十三行本在第二、三、四卷。總體而言,十行本與十三行本在文字內(nèi)容上基本一致,但卷帙分布上不同。大概一本是據(jù)另一本刊刻,在刊刻時,重新排布了篇目格局。那么,究竟是誰據(jù)誰刊刻的呢,這就需要考證二本的刊刻者。
十三行本保存有前后序言,其后序明確著錄為紹興八年(1138)董棻刊刻,此當無異議。十行本因前后序言皆不存,無法判斷刊刻者,但王國維根據(jù)陸游《世說新語跋》推測其為陸游刻本,雖嫌證據(jù)不足,卻提供了考證的契機。
陸游曾在嚴州任上刊刻了《世說新語》《劍南詩稿》和《劉賓客文集》。[8]詳細比對三種刻本,發(fā)現(xiàn)許多共同之處:首先,版式上,《世說新語》和《劍南詩稿》都是半頁十行本,這與十行本《劉賓客文集》相同;其次,《世說新語》和《劍南詩稿》都在版心下魚尾處刊有刻工姓名,十行本《劉賓客文集》與此亦同;另,刻工姓名中有雷同者。這些特征,給予充分的證據(jù),以判定十行本即為陸游在嚴州任上的刻本。
陸游在《世說新語跋》中明確說明,其刊刻的《劉賓客文集》是根據(jù)舊版已廢的董棻本,即根據(jù)十三行本刊刻。一般而言,復刻者除非經(jīng)過嚴格的校勘,否則都會在原刻上增加錯訛。傅增湘在校勘這兩種宋本時即指出:“余嘗以(十三行本)校朱氏結(jié)一盧新刊本,是正良多,傳世劉集最善之本也”。又曰,“暇日嘗以(十行本)校朱氏結(jié)一盧新刊本,乃殊少佳勝,頗有訛失”。[1]可見經(jīng)過傅氏???,十行本不如十三行本精善。
從以上版刻特征和文字??眱煞矫娴目甲C,可以推斷,十行本《劉賓客文集》確是陸游在嚴州任上刻本,乃是以董棻十三行本為底本刊刻而成的。
2.2蜀刻本與浙本的關(guān)系
現(xiàn)存蜀刻本為殘卷,存卷一至卷四,此本上避諱至南宋光宗趙惇。因此其刊刻年代可以大致判斷在南宋中期光宗以后,刊刻時間晚于兩種浙刻本,有可能是根據(jù)浙本刊刻的。通過蜀本殘存四卷與兩種浙本的??卑l(fā)現(xiàn),蜀本與浙刻十三行本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比缦?。
(1)卷帙分布情況。蜀刻十二行本殘存卷一至四,有《賦》一卷九篇,為第一卷;《碑》三卷,十七篇,分布在卷二、三、四。蜀本的卷帙分布和篇目與十三行浙本完全相同。而十行浙
本《賦》在卷十一;《碑》在卷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2)文字差異(以卷一《賦》九篇為例,??苯Y(jié)果詳見筆者博士學位論文《宋蜀刻〈唐六十家集〉版本新探》,此不贅錄。[9])
根據(jù)校勘結(jié)果可作如下分析:首先,卷一《賦》九篇,存在異文八十余處,其中十二行本與十三行本相同,唯十行本異者四十余處,可見十二行本文字更加接近十三行本;其次,各篇目名稱,十二行本基本與十三行本相同,唯十三行本不刻“并序”二字;再者,十行本有四處“一作某”的小注,十二行本、十三行本皆無,大概十行本在參考十三行本的基礎(chǔ)上,還參校了其他版本。
據(jù)校勘結(jié)果看,不管從卷帙分布上,還是文字的相似度上,蜀刻十二行本都更接近于浙刻十三行本。據(jù)此判斷,十二行本乃是根據(jù)十三行本刊刻而成的。
根據(jù)以上考證,總結(jié)現(xiàn)存劉禹錫詩文集宋本三種的刊刻時間、刊刻地點以及版本源流關(guān)系如下。十三行本《劉賓客文集》,乃董棻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刊刻于浙江嚴州,是三種宋本中刊刻最早者,亦為另二種宋本之底本。十行本《劉賓客文集》,乃陸游于南宋淳熙戊申年(1188),刊刻于浙江嚴州,其底本為董棻十三行本,其《外集》十卷篇目分布與十三行本相同,《正集》三十卷篇目分布與十三行本不同,文字上亦有差異。十二行本《劉夢得文集》,于南宋光宗在位或其后,刊刻于四川地區(qū),其底本為浙刻十三行本,此本文字在準確性上,是三種宋本中最下者。
[參考文獻]
[1]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9:888.
[2]上海古籍出版社匯編.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3]夏其峰.宋版古籍佚存書錄[M].太原:三晉出版社,2010:1215.
[4]黃永年.古籍版本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89.
[5]屈守元.談劉禹錫詩文集的兩個影宋本[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1977(3):64-74.
[6]謝維揚,房鑫亮.王國維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56.
[7](宋)陸游.世說新語跋[M]//四部叢刊影印嘉靖刻本.
[8]孫楊,谷儷.陸游的藏書與刻書[J].圖書館界,2010(4):16-18,88.
[9]李明霞.宋蜀刻《唐六十家集》版本新探[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93-95.
[收稿日期]2014-10-14 [責任編輯]李海燕
[作者簡介]李明霞(1981-),女,博士,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shù)設(shè)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古典文獻學、出版史。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基金項目“建國以來上海出版人出版思想研究”(項目編號:slg14042)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編號]1005-8214(2015)08-0052-02
[文獻標志碼]E
[中圖分類號]G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