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勝
(鹽城師范學院 美術學院,江蘇 鹽城 224051)
美術校本課程開發(fā)與設計研究
——以“水滸文化”美術校本課程為例
江建勝
(鹽城師范學院 美術學院,江蘇 鹽城 224051)
美術校本課程開發(fā)與設計過程是美術教師對地方文化藝術資源的關注、研究與運用的過程,并從中獲得滋養(yǎng)的過程。以水滸文化美術校本課程設計為例,從課程載體選擇依據(jù)和課程活動內容篩選、目標設定、實施方略等方面探索較為合理的美術校本課程設計模式。
美術;校本課程;開發(fā);設計
德國著名教育家斯普朗克曾提出“教育是文化過程”的命題,以反對“教育是知識獲得過程”,強調了人的知、情、意全面人格的生態(tài)性生成關系,對只重知識教育而忽略情感、意志、品德以及愛的畸形教育提出了直接批判。文化過程包括文化積淀、文化傳遞和文化的再創(chuàng)造三個有機過程。對于地方具有深厚積淀的優(yōu)秀文化需要文化傳遞手段實現(xiàn)其再創(chuàng)造。通過文化傳遞把這些豐富的校外美術文化匯入到學生的學習之中,從而再創(chuàng)造新的美術文化,融入人的生命,實現(xiàn)真正的文化傳承[1]。
地方美術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關鍵在于課程設計。目前課程設計模式常分三大類:目標模式、過程模式和情境模式。目標模式,遵循實用主義哲學的價值準則;過程模式課程以教育及知識本身固有的標準為依據(jù)選擇內容,而不以預設的學生行為結果為準繩。它的主要任務就在于這種反映教育個體功能及知識內在價值的課程內容的選擇,因此過程模式的邏輯起點是內容的選擇而非目標預設。與兩者不同,情境模式主要是立足于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在對社會總體文化的分析中尋求一種靈活的、適應性較強的研制標準及方法[2]。
各種課程設計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主張和限制,本文以大豐水滸文化美術校本課程設計為例,根據(jù)美術學科特點,主張不拘泥某種設計模式,強調以藝術人文價值為基礎,依據(jù)聯(lián)系實際和互相貫通的原則,總體上傾向于采用情境模式。情境模式反對脫離社會現(xiàn)實及學校具體氛圍,重視在情境的真實中研制課程方案,強調課程研究方法的跨學科性質。幾年來,筆者一直在實踐中從課程載體選擇依據(jù)和課程活動內容篩選、目標設定、實施方略等方面探索較為合理的美術校本課程設計模式。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 :“教師可以運用自然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和社會文化資源(如文體活動、節(jié)慶、紀念日、建設成就、重大歷史事件、傳說、故事、影視、戲劇、民族與民間藝術以及人類文化的遺物、遺跡等)進行美術教學。應該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選擇一個內容目標持久地實施課程教學,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課程體系。
地方藝術文化資源比較豐富,什么資源可作為美術校本課程載體的優(yōu)先選擇?教育部頒發(fā)的
《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管理指南》指出,美術教師平時要善于觀察生活,要采訪當?shù)厝?,尋找最有文化意義的場景。要對文化資源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和思考,找出該資源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越具體越好,甚至只是一個局部。美術教師需要考慮以下幾點:1、這一地方文化資源是否適合美術表現(xiàn)。2、這一地方文化資源是否適合學生年齡的接受程度。3、設想該資源在美術知識、技能、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要努力找出該資源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選擇最適合不同學生年齡階段學習的部分。
綜上,還需從以下三方面考慮:1、著重考慮所在地域的重要文化特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和有特色的合美術表現(xiàn)的自然材料產(chǎn)生的文化現(xiàn)象。2、民眾(當?shù)貙W生)生活于此文化情境(文化遺跡和公眾設施)中,有助于形成地方人文特征。3、健康向上,掘取不盡,適合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加強主動性,便于開展研究性學習,能夠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大豐“水滸文化”是在水滸故事產(chǎn)生、《水滸傳》成書和傳播接受過程中形成的,是與之相關的一切包括文化源流、民族特征、民族性格、語言文字、自然觀、宗教信仰、軍事、倫理道德、習俗習慣、思維方式、哲學思想等精神現(xiàn)象的總和。它具有極其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影響。書中的地理環(huán)境、風俗習慣、器物造型、人物角色性格、服飾、戰(zhàn)爭場景、歷史故事等都是美術創(chuàng)作的素材,有著巨大的想象與選擇空間[3]。
在大豐,“水滸”人物與故事可謂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大豐人一直以“施公故里”為驕傲。在白駒,有施耐庵紀念館、水滸街;在大豐市區(qū),有施耐庵公園、水滸研究會、施耐庵書畫院、水滸書畫研究會、《耐庵學刊》等。近年來,大豐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文化產(chǎn)業(yè)品牌項目,加大景點建設力度,先后建成河濱公園水滸人物浮雕系列、施耐庵公園、施耐庵史跡館等,大豐已成為水滸文化旅游的重點。這一切使大豐人處處受著水滸文化的浸染,織就了大豐人的“水滸”情結,養(yǎng)成了大豐人質樸、豪邁的性格和勤勞、團結、合作的精神。他們以大海為伴,努力開發(fā)開放沿海灘涂,把一個落后的灘涂小城變成了一個美麗富饒的沿海港口城市。大豐“水滸文化”獨特的歷史價值賦予了當?shù)厝藗儗?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和特殊的鄉(xiāng)土情懷,體現(xiàn)出醇厚的人文精神情懷。
課程選擇活動內容的原則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1、學習活動有條件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充當主動的角色,能夠在活動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并對選擇所帶來的結果做出反思;2、學習活動適合學生探究各種觀念,包括智力過程的應用、當前的個人問題或社會問題。3、學習活動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與別人分享制定計劃、執(zhí)行計劃及活動結果的機會。總之,須注重學習活動內容對學習者的主動性、探索性的調動,能夠為學習者提供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過程中鍛煉各種研究能力的機會[4]。
聯(lián)系美術學科特點,還需強調其藝術特征,能夠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水滸故事是孩子們從小耳熟能詳?shù)?,其中李逵、武松等人物的特殊相貌和典型性格特征又是他們童年游戲模仿的對象。水滸故事的表現(xiàn)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但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水滸人物相對比較合適教學活動的開展。圍繞水滸人物,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在整個學校水滸文化特色校本課程的框架內,發(fā)揮美學學科的優(yōu)勢形成了水墨水滸人物、泥塑水滸人物、以水滸人物為題材的藏書票、郵票設計、水滸人物版畫、廢材料平面拼貼水滸人物、廢材料立體雕塑水滸人物、校園水滸人物景觀設計等系列水滸人物美術活動課程。
為配合水滸人物教學,理解其文化內涵,筆者還設計了參觀施耐庵故居,設計施耐庵牌樓、彩塑和廢材料制作水滸人物兵器、車馬等道具、畫水滸人物臉譜、水滸人物服裝設計等系列輔助性活動課程。
課程活動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和安排目標,即要界定教育目標與學習的內部條件是否一致,通過學習是否可以使人發(fā)生變化[5]。
鑒于此,本課程設計融合目標模式和情境模式中目標確定的要素,從社會文化發(fā)展、學生成長的角度入手,對美術學科教育情境的具體分析,對課程的目標進行設定;借鑒過程模式注重探究過程的特點,強調學習者的主動參與、探究、討論的形式,設定具體過程目標[6]。
以大豐小學水滸人物系列美術課程為例,從第一學段開始,主要是借助于聽水滸故事、看水滸動漫等其他學科課程,有目的的滲透學生對水滸文化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對水滸人物的興趣,同時嵌入該學段課堂教學,學習運用水墨、泥塑等容易操作并有趣味的手段簡形表達水滸人物形象;從第二學段起,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會收集、整理水滸資料,建立個人對本地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增加學生對水滸人物形象的理解,利用課內外教學活動,學生能運用美術的各種表現(xiàn)手段恰當并有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水滸人物形象;第三學段是前面學習的延續(xù),加強學生運用繪畫、雕塑、版畫等各種美術手段表現(xiàn)水滸人物形象的能力,結合統(tǒng)一教材中傳統(tǒng)文化及現(xiàn)代美術教學,著重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同時,增加水滸人物藏書票、郵票、校園水滸人物景觀設計等設計課程。
(一)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應用在整個課程設計當中,學生去理解學習與生活的關系——處處在學習。比如:收集整理水滸文化資料階段可能提出的問題:1、水滸文化的歷史背景(年代、政治體制、經(jīng)濟狀況、藝術崇尚等);2、水滸文化的內涵與特點;3、水滸文化在當?shù)卮嬖跔顩r(調查報告);4、水滸文化的教育意義。學生自己制定解決方案并設定作業(yè)種類與數(shù)量,以及完成的途徑。
(二)整個課程活動安排以學生實踐為主要教學形式,緊密結合統(tǒng)編教材單元學習積累的理論知識與技能,以水滸文化為題材合理安排課堂內外的應用與體驗,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循序漸進,由點及面。美術教師要把握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新的角度和思路,及時調整課程活動計劃,以適合教學目的。
對于水滸人物系列活動課程每一個子單元的教學建議:1、建議單元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2、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記錄自己的活動過程,學會反思以發(fā)現(xiàn)問題,再對學習計劃進行不斷補充與適當修改,獲得制定計劃的經(jīng)驗;3、教師要及時對問題進行解答、建議或進行技術示范;4、教師一定要觀察學生學習過程并參與成果的展示,及時給予恰當評價。
(三)整個課程活動實施時,首先須采取各種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水滸文化,去認識、感悟水滸文化的內涵;第二,對于相同教學內容善于從不同的美術種類考慮,注意始終貫穿“水滸文化”這個主線,以當?shù)厮疂G文化圖片與實物使學生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燦爛,實現(xiàn)同一主題多線促進;第三,注意教學內容與家庭、社會相結合,使更多的人參與并共同欣賞、傳承我們的水滸文化。
(四)遵循情境模式的設計原則,依照實際情境的改變對課程內容及結構進行解釋和建構,目標評價不只局限于課程活動結果的達成度,要著眼于全面的考量,實行彈性評價。例如,水墨水滸人物教學過程中,開始采取的是電視劇《水滸傳》視頻人物和戲劇人物劇照為藍本,雖有示范,但大多學生出現(xiàn)了畏難情緒。我們及時調整,去掉真人扮演的水滸人物形象視頻與圖片,直接使用夸張甚至變形的水墨名家水滸人物形象,強調特征表現(xiàn),立即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學生基本能夠表現(xiàn)出人物的基本特征,體現(xiàn)了藝術的自由,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在課程活動過程,恰當?shù)呐袛?,合理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遇到以上情況,若一味從學生的美術基礎考慮,那將走進死胡同。實踐證明,通過使目標明晰化來引領實踐問題,這在邏輯上是合理的,但實際上不可行。
課程設計是人們根據(jù)一定的價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課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組織安排課程的各種要素或各種成分,從而形成特殊課程結構的過程。課程設計的根本任務是要把課程目標和經(jīng)過選擇的內容或學習經(jīng)驗轉化為具體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學材料等。課程的結構要由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來決定,在課程實施中形成課程結構,把重點放在所學習問題的解決過程上。校本課程設計要緊密聯(lián)系當?shù)氐奶厣幕囆g,美術課程設計則還要遵循學生性靈發(fā)揮的原則,重視美術實踐難易度的合適性。
[1] 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
[2] 尹少淳.文化視野下的民間與鄉(xiāng)土美術課程建構[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2:62.
[3] 《鹽城》課題組.鹽城[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107-108.
[4] 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66.
[5] 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1.
[6] 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6-58.
(責任編輯:沈建新)
Study on School-Based Ar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Taking the "Water Margin Culture" School-based Art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JIANG Jiansheng
(Art School,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
The process of school-based art curriculum's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art teachers explore and make use of local art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n turn, nourish from them. Taking the "Water Margin culture" school-based art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a proper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is discussed from its carrier, content, aim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esign
10.16018/j.cnki.cn32-1499/c.201502017
2015-02-20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3SJB760046)
江建勝(1971-),男,江蘇鹽城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G623.75
A
1671-5322(2015)02-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