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瑞冰
(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97)
“唐詩選本”研究已經(jīng)是唐詩學研究領域的顯學,尤其是歷時性的研究成果卓著,如宋明清幾代的唐詩選本方面,不僅有多部專著,還有數(shù)量眾多的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相比較而言,民國時期的唐詩選本研究則門庭冷落。除孫琴安的《唐詩選本提要》[1]的附錄中列有三十三種外,而相關的論文更是寥寥,筆者在中文期刊數(shù)據(jù)庫以及萬方數(shù)字化期刊、百鏈學術搜索、讀秀中文學搜索等數(shù)據(jù)庫里以知識點為最大檢索范圍、以“民國唐詩選”為檢索關鍵詞,也只檢索得到一篇胡光波的文章——《二十世紀唐詩選學概論》[2],足見民國唐詩選本研究的冷清寂寞。
民國時期的唐詩選本(總集、別集)筆者目前所見有七八十種之多,分藏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以及各高校圖書館中。單純從數(shù)量上,雖然與明清時代無法相比(根據(jù)孫琴安先生的《唐詩選本提要》,從唐開元年間孫季良編選第一個選本《正聲集》至清末,史籍載錄的唐詩選本達六百多種,其中唐代20個,五代21個,宋金31個,元代10個,明代216個,清代365個)但是相比于唐、宋、金元,民國時期的唐詩選本還是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更何況民國時期非常短暫,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因此,從客觀上講,唐詩選本在民國時期有了長足發(fā)展。
民國時期唐詩選本的出版發(fā)行時期多集中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多為鉛印、石印的機器平訂的洋裝書,而非傳統(tǒng)的線裝書。由于民國時期的書籍紙張多使用機械加工的紙張,酸性物質(zhì)的化學作用使紙張發(fā)黃、褪色、變脆,強度減弱,很多書已經(jīng)殘損老化,不堪一閱。從文獻保護的角度加強對這些唐詩選本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民國唐詩選本由于目的、形態(tài)、體例、選家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各種“選型”。為了更明白地了解民國唐詩選本的面貌,從而為民國詩史的研究提供環(huán)境與理論的支撐,故有必要先逐一對其“選型”予以描述。
一
民國時期的唐詩選本,若是從外部特征包括形體、語言、選詩對象、選詩范圍等來分,可劃分為多種“選型”。
其一,按形體來分,此期唐詩選本可分為“獨立”型與“包孕”型兩類。“獨立”型即專以唐詩為選者。此種又可分為三類:一是“廣選”型,即選源來自多數(shù)唐人詩集者,如潘德衡編選的《唐詩評選》[3]、胡云翼編選的《唐詩選》[4]、聞一多編選的《唐詩大系》[5];一是“合選”型即唐代兩家或幾家的合在一起的選本,如《音注王摩詰高渤海孟浩然岑嘉州詩》[6],該書為王維、高適、孟浩然、岑參四詩人詩集合選集等即是;一是“單選”型,即唐詩人詩作選本,如傅東華選注的《王維詩》[7]、《孟浩然詩》[8]、《李白詩》[9]等。
民國時期,在大量文學史、文學作品選,以及教初學詩者怎樣作詩的小書中,無一例外都征引了很多唐詩名家名篇,這些著作雖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唐詩選本,但是卻客觀存在著“選唐詩”的行為,而且選唐詩的數(shù)量巨大,屬于“包孕性”的唐詩選本。
“包孕性”的唐詩選本約有三類,一類是包孕在歷代或跨代作品選中者,如江恒源編著的《中國詩學大綱》[10]上編為詩學概論,下編即為詩詞選錄,其中選錄李白、張九齡、王昌齡、杜甫、白居易等詩人樂府詩近體詩多首。另一類是包孕在講解詩律、詩法的專著中,如朱寶瑩編《詩式》[11],其詩例皆取唐人五絕、五律和七絕、七律四種詩體約二百六十余首;游藝輯《詩法入門》[12]分2卷,下卷輯選李白、杜甫等諸詩人作品;顧亭鎧著《詩法指南》[13]分兩卷,上卷論詩的作法,下卷收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白居易、韓愈、王昌齡等人詩120首;第三類是包孕在各種國文教材中,其中也都編選有部分唐詩,勉強可算得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唐詩選本。如趙景深編的《高中混合國中》[14](第三冊第二版)在講解“盛唐詩”部分,即選錄了李白、杜甫、岑參、王維等人詩多首?!鞍行浴钡奶圃娺x本客觀上推動了唐詩的進一步傳播,尤其是在初學詩的讀者群體中的傳播和影響,在考察民國時期唐詩選本的概括時,我們對這類書籍不能視而不見。
其二,從編排語言來看,有文言型和白話型。文言型延續(xù)了傳統(tǒng)選本的選評方式,選本的凡例、序跋及解釋文字仍采用文言文,保留著傳統(tǒng)句讀和圈點、眉批等形式。這類選本大多為傳統(tǒng)文人所選,代表性的有王文濡的《唐詩評注讀本》[15]、《晚唐詩選》[16],畢志飏的《唐詩韻釋》[17]等。白話型的選本是指選本的撰述、說明和解釋文字采用白話文,并用新式標點標注的一類詩選。白話型唐詩選本主要是在白話文運動的影響號召下產(chǎn)生的,其編撰者多是胡云翼、浦薛鳳等新文學家或擁護新文學運動者。這些選本的語言明白淺近,接近“口語”,甚至其選詩更看重白話詩,如浦薛鳳編纂有《白話唐人七絕百首》[18],凌善清有《白話唐詩五絕百首》[19]等都強調(diào)選詩的白話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民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一種新形式——“英譯本”,這是民國時期獨有的一種選評方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學者呂叔湘就編有《英譯唐人絕句百首》[20],該書輯錄英譯唐人絕句100首,每首編者都略加注釋及解說。另外還有許多外國學者熱衷于翻譯中國詩歌尤其唐詩,石民在《英譯古唐詩選序》[21]中對當時外國學者翻譯唐詩的現(xiàn)象有詳細的介紹,并逐一評介了當時幾位重要的翻譯者,各自的風格特點以及優(yōu)劣等,申報廣告欄目中即刊登有W.J.B.Fletoher翻譯的《英譯唐詩選》、《英譯唐詩續(xù)集》兩本書的廣告,可見此書當時比較通行。英譯唐詩選本的流行,為西方了解中國古典詩歌尤其唐詩打開了一扇窗戶,客觀上推動了中國文化向西方的輸出和傳播,作用不可估量。
其三,從所選對象來看,民國時期唐詩選本可以分為綜合型、類別型、地域型。綜合型是指一般形態(tài)的詩選,所選詩不限時代、地域、性別、題材,民國時期大部分唐詩選本屬于這種類型。此類型又可細分為“廣選”和“合選”:“廣選”型,即選源來自多數(shù)唐詩人詩集者,通選整代詩者,如朱寶瑩的《詩式》、胡云翼的《唐詩選》、聞一多的《唐詩大系》、徐震愕的《唐詩選》[22],其選詩范圍幾乎涵蓋了全唐詩人詩作;而“合選”型即唐代兩家或幾家的合在一起的選本,如中華書局于1936年出版的《(音注)白樂天·柳柳州·書蘇州詩》,這部專著共收白居易、柳宗元、韋應物三家詩156首,每首詩均有注釋,為白、柳、韋三位詩人詩作的合選本。而類別型的唐詩選本情況則復雜得多,選詩標準和選詩范圍各有不同。有專選相同風格詩作的,如中華書局先后出版的《音注主摩潔高渤海孟浩然岑嘉州詩》、《音注白樂天柳柳州韋蘇州詩》和《音注韓昌黎孟東野詩》,其選詩對象局限于詩風相近的詩人詩作;有專選某類題材某類作者詩,如皮鶴齡的《唐僧詩選)[23]、朱炳煦的《唐代非戰(zhàn)詩選》[24];或?qū)_x某一體裁詩,如李蔭青的《唐賢絕句讀本》[25]、盧前的《唐詩絕句補注》[26]、邵裴子的《唐絕句選》[27]等;此外也有地域型的,如《潤州唐人集》[28],這是一本專門選輯唐潤州詩人詩作的地方性斷代詩歌選集。
二
從選詩的目的、選心上,民國唐詩選本大致有“門徑”、“講義”、“讀物”、“研究”、“翻刻”等幾種類型。
首先,指示“門徑”型。如《唐詩易讀》[29],其編寫宗旨就是為適合初學者而編的,故凡“變體、拗體及奧衍離奇之作概不羼入。為初學起見,音注不厭其詳,間附作詩之旨,以收舉一反三之益?!痹偃绠呏撅r的《唐詩韻釋》,全書編排次序仍依《唐詩三百首》,正是取其便于初學者,而書前的《作詩法》一文,講述唐詩的辨聲、辨體、格律、押韻等知識,要在引起讀者作詩的興趣,是一篇通俗易通、宣講作詩入門知識的“科普文章”,對學習作詩之法和詩學韻律非常有指導意義。浦起鳳的《白話唐人七絕百首》編選宗旨即為引起初學唐詩者的興趣,而且采用白話文作注解評注。
其次,作為“講義教材”型?!爸v義”型唐詩選,主要用于教學,這是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新型唐詩選本,是適應新式學校教育而誕生的。民國時期許多志于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學者、教育家所編寫的唐詩選本多屬“講義教材”,如胡云翼編選的《唐詩選》是為高中國文名著選讀課本,是其《唐詩研究》的配套教材;吳遁生選注的《唐詩選》[30]收入《新中學文庫》中,作為“中學國文補充讀本”使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云五主編、發(fā)行的幾套叢書:《國學小叢書》、《學生國學叢書》和《國學基本叢書》,這些叢書都收錄了諸多唐詩人的別集、選集,其目的是作為教材的補充讀物發(fā)行的??梢哉f,近代教育體制的改革,促使了唐詩選本作為各級教材的誕生和流行,這是唐詩選本在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一個新的特征。
其三,“讀物”型。民國時期還有一部分唐詩選本,其編選者的宗旨或者目的,純粹出于個人喜好,只是作為“讀物”而編選發(fā)行的。民國時期為了普及詩詞,這類選本通常面向中學生、一般大眾等,如楊家駱編《唐詩初箋簡編》[31]、潘德衡的《唐詩評選》,還有大部分的唐詩人的別集等都是采用不同的編選方式來選唐詩供人閱讀的。
其四,“研究”型主要是指出現(xiàn)的主要目的不在“門徑”、“讀物”等類型的功能,而是為發(fā)表詩學研究見解的唐詩選本,由詩學專家箋注的唐詩選本即屬此型,如《唐詩初箋簡編》、王文濡的《唐詩評注讀本》、《唐人故事詩》[32]等都屬于“研究”型?!短迫斯适略姟返膶а灾姓摷熬庍x的初衷是:有感于一首好詩的產(chǎn)生,半賴乎作者的天才,半?yún)s賴乎作詩的環(huán)境。據(jù)此編選者認為,有故事做靠背的作品也往往是絕妙好辭,因此編選了有故事背景的唐詩為集。根據(jù)導言,我們約略知道,此唐詩選本,顯然是編選者用以闡釋自己文學觀點的一個“道具”而已,雖號為選本,其實已經(jīng)算得上一部研究唐人故事詩的專著了。
其五,“翻刻”前人的唐詩選本。民國時期是一個承前啟后的大變革時代,社會文化向西方學習吸取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承襲了自身的傳統(tǒng),新舊學術觀念共存、交錯,是當時社會文化的主要特征。民國時期的唐詩學領域依然與其歷史傳統(tǒng)血脈有割不斷的聯(lián)系,如大量翻刻前朝的唐詩選本,《古唐詩合解讀本》、《唐詩三百首》、《圣嘆選批唐詩》、《唐百家詩選》、《唐詩別裁》等都在民國時期,經(jīng)由不同的出版社翻印重出。其中最為流行的的就是《唐詩三百首》。這原本是一個普及性的唐詩選本,為清代蘅塘居士編選,作為蒙學讀物得到普及和推廣。民國時期《唐詩三百首》有了多種注本,如朱麟的《注釋作法唐詩三百首》[33]、張萼蓀《評注唐詩三百首》[34]、夢花館主注譯的《白話注釋唐詩三百首讀本》[35]、薛恨生標點的《新式標點唐詩三百首》[36]、抱恨軒主詳注《白話句解唐詩三百首》[37]等。其中朱麟的《注釋作法唐詩三百首》和張萼蓀《評注唐詩三百首》,是在《唐詩三百首》的基礎上,為普及作詩法而重新箋注的,屬于“翻刻”,同時又兼具了“門徑”的功能,在唐詩選本中比較特殊,既是研究唐詩三百首影響傳播的文獻,又是研究箋注者學術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三
從撰寫方式來考察,民國時期唐詩選本又有“選抄”型、“箋注”型、“析論”型、“集句”型、“紀事”型、“評點”型六種。
“選抄”型,主要是指僅精選或抄錄詩作而不予以評點、注釋、論析的唐詩選本,如浦薛鳳的《白話唐人七絕百首》、皮鶴齡的《唐僧詩選》,全書只選詩,并無任何評語批點,選評者的選評主旨在凡例有所揭示。
“箋注”型,又可分為兩類:一是對已有選本的箋注,稱“注他”型;二是自選自注,稱“注己”型?!白⑺毙腿绫R前的《唐詩絕句補注》,《唐詩絕句》原為宋代趙蕃與韓淲同選、謝枋得為之注,民國時期盧前在前人選注的基礎上又為之補注;又如張萼蓀的《評注唐詩三百首》和朱麟《注釋作法唐詩三百首》,這兩本書則主要為清代蘅塘居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作注釋?!白⒓骸毙腿缤跷腻Φ摹短圃娫u注讀本》、楊家駱的《唐詩初箋簡編》、許文雨《唐詩集解》[38]等,編選者自選自注,詮釋自家主張。
“紀事”型,是指選詩時以匯輯詩人詩作的本事、故實等為主的詩選。紀事型的詩歌選本,源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這是一種“以人為綱,將此人的生平史實、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本事、軼聞,當世或者后世對其人及其作品的評論資料,匯集一處”的詩歌品評形式。民國時期陳登元編注的《唐人故事詩》,即與《唐詩紀事》體例非常接近?!短迫斯适略姟芬栽娙藶榫V,選擇該詩人有創(chuàng)作本事或者軼聞的詩歌一首,并附相關本事或者軼聞出處,詩后有注有評,是民國時期唯一一本具有“紀事”性質(zhì)的唐詩選本。
“評點”型,是指選家在選詩的同時還對詩作出評點,由此形成的選本。評選者的評語以眉批或隨文批注的形式出現(xiàn),有的還有點、圈等評點符號。評點是我國古代文學評論的一種形式,濫觴于南宋,誕生過多部評點著作,如呂祖謙的《古文關鍵》、劉辰翁評點《世說新語》、孟浩然、白居易詩集等,影響深遠,后代競相效仿,尤其明清的小說評點風起云涌,十分普遍。民國時期雖短,但承前清之余緒,評點詩詞小說之風依舊未衰。此時期面世的評點型唐詩選本有王文濡的《唐詩評注讀本》、潘德衡的《唐詩評選》等,對所選各家詩均有評點。
“析論”型,是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集賞析與評論為一體的新型唐詩選本,它比“評點”型更為詳盡,篇幅也比較長,在選詩的基礎上對詩作進行賞析、論述,篇幅少則百言,多則逾千言。如葉楚傖編選的《唐詩宋詞選》[39],選詩前對詩人生平、仕宦經(jīng)歷有介紹,并對主要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特點有簡單述評,詩后有“題解”、“注釋”等。
綜上我們對民國時期的唐詩選本進行了“選型”的歸納,從中可以看出民國時期唐詩選本在批評觀念、批評主體、批評形式、批評方法、批評標準、批評話語等諸方面形成了異于傳統(tǒng)的特色,具有從傳統(tǒng)文學批評模式向現(xiàn)代文學批評轉(zhuǎn)變的新時代特征,在功能上也有新變,即詩學啟蒙作用凸顯,客觀上豐富了傳統(tǒng)的蒙學教材??傊?,對民國時期唐詩選本選型的劃分與分析,既是對此時眾多的唐詩選本的橫向梳理,還有利于我們?nèi)嬲莆彰駠鴷r期唐詩選本的基本特征,為進一步闡述其歷史價值、為民國時期舊體詩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創(chuàng)作理論等提供新的視角。
[1]孫琴安.唐詩選本提要[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2]胡光波.二十世紀唐詩選學概論[J].武漢: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1.
[3]潘德衡.唐詩評選[M].柳原書店,1937.
[4]胡云翼.唐詩選[M].上海:中華書局,1940.
[5]聞一多.唐詩大系[M].上海:開明書店,1948.
[6]音注王摩詰高渤海孟浩然岑嘉州詩[M].上海:中華書局,1936.
[7]傅東華.王維詩[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8]傅東華.孟浩然詩[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9]傅東華.李白詩[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10]江恒源.中國詩學大綱[M].上海:新文化書社,1934.
[11]朱寶瑩.詩式[M].上海:中華書局,1921.
[12]游藝.詩法入門[M].上海:裕德書局,1923.
[13]顧亭鎧.詩法指南[M].上海:興業(yè)書局,1933.
[14]趙景深.高中混合國中[M].上海:北新書局,1936.
[15]王文濡.唐詩評注讀本[M].1930.
[16]王文濡.晚唐詩選[M].中華書局,1918.
[17]畢志飏.唐詩韻釋[M].上海:大華書局,1934.
[18]浦薛鳳.白話唐人七絕百首[M].上海:中華書局,1920.
[19]凌善清.白話唐詩五絕百首[M].上海:中華書局,1922.
[20]呂叔湘.英譯唐人絕句百首[M].開明書店,1947.
[21]石民.《英譯古唐詩選》序[J].青年界,1932,(2).
[22]徐震愕.唐詩選[M].上海:華夏圖書出版公司,1948.
[23]皮鶴齡.唐僧詩選[M].上海:佛學書局,1934.
[24]朱炳煦.唐代非戰(zhàn)詩選[M].上海:光華書局,1933.
[25]李蔭青.唐賢絕句讀本[M].京師警察廳習藝所鉛印科,1921.
[26]盧前.唐詩絕句補注[M].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1935.
[27]邵裴子.唐絕句選[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28]陶紹萊.潤州唐人集[M].丹徒陶氏,1937.
[29]王文濡.唐詩易讀[M].上海:達文社鉛印本,1918.
[30]吳遁生.唐詩選[M].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31]楊家駱.唐詩初箋簡編[M].南京:中國大辭典編輯館,1935.
[32]陳登元.唐人故事詩[M].南京:南京書店,1931.
[33]朱麟.注釋作法唐詩三百首[M].上海:世界書局,1947.
[34]張萼蓀.評注唐詩三百首[M].上海:大東書局,1921.
[35]夢花館主.白話注釋唐詩三百首讀本[M].上海:廣益書局,1933.
[36]薛恨生.新式標點唐詩三百首[M].上海:新文化書社,1934.
[37]抱恨軒主.白話句解唐詩三百首[M].上海:新文化書社,1936.
[38]許文雨.唐詩集解[M].南京:正中書局,1949.
[39]葉楚傖.唐詩宋詞選[M].南京:正中出局,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