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葉嘉瑩詩詞創(chuàng)作初探

2015-02-13 14:52:14傅秋爽
泰山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葉先生葉嘉瑩詩詞

傅秋爽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 文學所,北京 100101)

2013年12月20日由中央電視臺、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90高齡的葉嘉瑩先生獲此殊榮。評委會給葉先生的頒獎辭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十方遍布迦陵音,轉(zhuǎn)篷萬里,根在華夏,一世多艱,深情不變。師承一代名家,海外別有建樹。在世界文化大坐標下定位中國傳統(tǒng)詩學。她是白發(fā)的先生,詩詞的女兒?!比~嘉瑩,號迦陵,生于北京,蒙古裔滿族人?,F(xiàn)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榮休教授,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葉先生20多歲大學畢業(yè)即開始執(zhí)教,一生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和教學,從未間斷,至今依然活躍在三尺講臺。盡管葉嘉瑩以中國古典詩詞傳播名世,教書育人70年,桃李滿天;研究學貫東西,融匯古今,宏著等身。但就其個人而言,她對詩詞創(chuàng)作的熱愛卻是深入骨髓,在各種場合多次講自己終生的幸運就是能與詩詞為伴。[1]“為伴”即與生命相始終、相托付,不肯拋擲離別的意思,其內(nèi)涵不僅指對古代詩詞的傳播,同樣也包括她個人的詩詞創(chuàng)作。然而讓人略感遺憾的是,報刊、雜志乃至專著對葉先生事跡、風采、學術(shù)成就的褒揚、紀念、研究連篇累牘,但對她詩詞創(chuàng)作的涉及與系統(tǒng)研究卻極為鮮見。

葉嘉瑩先生詩詞創(chuàng)作計有600余首,大陸及臺灣已經(jīng)出版的作品集有多種系列,文體涵蓋詩歌、詞、曲、賦,其詩詞創(chuàng)作從絕對數(shù)量上來說,并不算是太多。但就時間而言,從懵懂幼童創(chuàng)作第一首詩開始,到90歲的耄耋之年有著80年的時光跨度;就空間而言,從北平到南京,從臺灣到溫哥華,游歷天下又回到祖國落腳南開大學校園,可謂是南北翱翔,東西飛躍;就生命歷程和身份變化而言,從書香之家深閨女子到譽滿全球的知名學者、文化名家,無論暢快與困頓,失意與奮起,她從來未曾放棄創(chuàng)作,尤其是生命軌跡的每個關(guān)鍵時刻,總是能夠看到詩詞相伴的身影。所以說,葉嘉瑩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間跨度、空間跨度、身份跨度,都是古今中外之罕見者,因而其創(chuàng)作就不再僅僅只是個人生命印痕的書寫,而有了可以從中發(fā)掘文化生態(tài)探尋的內(nèi)涵、人生勵志的意義和創(chuàng)作社會功用的價值。

一、葉嘉瑩的創(chuàng)作歷程

(一)深厚的舊學功底

1924年7月,葉嘉瑩出生于北平一個古老家

(二)名師導引與嘉賞

對葉嘉瑩一生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恐怕還是她的恩師顧隨。1941年葉先生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開始為期四年大學生活。當時的輔仁,大師薈萃,陳垣任校長,沈兼士任文學院長,余嘉錫任國文系主任。葉嘉瑩讀大二時,顧隨先生開始教授他們唐宋詩課程。顧隨,字羨季,號苦水。家學淵源,古典文學功底深厚,報考北大國文系,因成績異常優(yōu)異突出,被北大校長蔡元培所激賞,在蔡先生建議下,改讀英文系,接受西方新文化,從而形成學貫中西,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治學功底。顧先生不僅是古典詩詞教育家,同時也是成就卓然興趣廣泛的創(chuàng)作大家。詩、詞、文、賦、曲、劇、譯作、評論乃至佛教禪學,無不精道,留下了許多值得重視的著作。他授課注重啟發(fā),不僅提高學生文學欣賞能力,更注重品格、修養(yǎng)培養(yǎng),同時也通過比較古人作品高下優(yōu)劣,傳授詩文做法,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當時凡顧先生課,葉嘉瑩無一遺漏全選。畢業(yè)后,依然?;剌o仁旁聽顧先生的課,直到1948年離開北平,前后長達六年之久。

青年葉嘉瑩創(chuàng)作受益顧先生是多方面的。形式上,首先是聽課所得:“我小時寫詩并不懂得喻托,有什么感動就寫什么??墒钱斈阏嬲芰私逃?,老師講了許多詩詞里的喻托,所以我就模仿著寫一些有喻托的作品?!保?]深邃的挖掘,開闊的啟迪,引領(lǐng)葉嘉瑩領(lǐng)略詩詞王國的無窮奧妙。第二是習作得到顧先生精心修改:“我在大學這兩年的學習是有相當?shù)倪M步的。最初我給顧先生看我早年寫的一些小詩,先生還給我進行了一些修改……雖然只是一兩個字的修改,卻給我極大的啟發(fā)。顧先生對遣詞用字的感受之敏銳、辨析之精微,可以說對學習任何文學體式寫作的人,都是極大地助益?!保?]正規(guī)而嚴格的訓練,使葉嘉瑩雛鳥展翅,羽翼漸豐。第三是師生之間的唱和。1944年葉嘉瑩創(chuàng)作了七律《搖落》一首及《晚秋雜詩》五首,將六首詩一并呈交給顧先生,顧先生不僅一字未改,而且欣然和詩六首,給了葉嘉瑩意外的驚喜與感動。讀過顧先生的六首和詩后,葉嘉瑩再作六首,題目為《羨季師和詩六章,用〈晚秋雜詩〉五首及〈搖落〉一首韻,辭意深美,深愧無能奉酬。無何,既入深冬,歲暮天寒,載途風雪,因再為長句六章,仍疊前韻》。此組詩作呈奉先生后,顧先生竟然又和長篇作《七言長句五章再用葉子嘉瑩〈晚秋雜詩〉五首韻》。如此這般殷勤用心,顯然已遠遠超出師生之誼,成為相知的表達、相憐的傳遞和衣缽承繼的首肯。這個時期葉嘉瑩的詩詞創(chuàng)作多且勤,除了詩詞寫作之外,還開始了對令曲、套數(shù)以及單折劇曲的習作。葉嘉瑩多年之后還清晰記得當她第一次將各種文體習作呈交給顧先生后,顧先生的評語是:“作詩是詩,填詞是詞,譜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當善自護持?!币龑?、培育、擊賞、鼓勵,猶如東風勁吹,將青年葉嘉瑩創(chuàng)作的滿帆之舟推向浩瀚大海。

(三)創(chuàng)作的幾個階段

如果無憂無慮的少女時代可算作葉嘉瑩創(chuàng)作第一階段的話,“為賦新詩強說愁”是這個階段最典型特征,情思細密,敏感善愁。但當她經(jīng)歷了喪母之痛,她的心智、詩性在悲苦中漸次成熟并強大起來,可以算作是創(chuàng)作的第二階段,在人間大悲大苦中她真正鍛造成為詩人之心了。第三階段,是從臺南開始,經(jīng)歷了夫君含冤入獄,自己也牽連被捕,而出獄后衣食無著舉目無親的困窘中,葉嘉瑩作《浣溪沙》“一樹猩紅艷艷姿”《蝶戀花》“倚竹誰憐衫袖薄”敘寫對故土的相思,往事成空的悲苦和年華逝去的凄涼。但她自述說其實那個階段根本沒有心情寫詩,因為既無人欣賞,更沒人懂得。然而這些詩句還是“它自己跑出來……心里一有感觸它就跑出來了”[2],這一階段表面看作品極少,但就創(chuàng)作而言,卻已是“如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漸入佳境了。

二、葉嘉瑩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

葉嘉瑩一生創(chuàng)作,內(nèi)容上劃分,大體如下:

(一)生命歷程的自我寫照,這是文學中所謂“這一個”獨特性的集中體現(xiàn)

最為典型的是對她生命中三次大劫難的忠實書寫。葉先生一貫給人以容貌秀美,妝容祥和,風韻優(yōu)雅,氣度非凡之印象,一般會推斷她福運雙全,一生順遂。然而她確曾經(jīng)歷過一系列的人生大苦難。古人說人生之苦莫過于“少年喪母,中年喪偶,老年喪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生這三大災難葉嘉瑩無一幸免。第一次重大打擊是1941年的北平,其母突然病逝。當時古都淪陷,其父在大后方與家人斷絕音信已達四年之久,遭逢親慈意外去世,身為長女的葉嘉瑩悲痛欲絕,寫下《哭母詩八首》:

噩耗傳來心乍驚,淚枯無語暗吞聲。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其一)(母入醫(yī)院時瑩欲隨往,母力阻之不料竟成此畢生恨事)

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凄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其二)

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塵。凄涼莫怨無人問,剪紙招魂訴母親。(其六)

年年辛苦為兒忙,刀尺聲中夜漏長。多少春暉游子恨,不堪重展舊衣裳。(其七)

母親離世,給初涉世事的少女葉嘉瑩以強烈震撼,遭逢人生巨痛的葉嘉瑩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了大量懷念母親的詩詞,其中包括母親去世后第一次接到父親來信,感慨萬千,作詩《詠懷》“高樹戰(zhàn)西風”等。對這一時期的詩詞創(chuàng)作,顧隨先生的評價是“太凄涼”。

人生的第二次大災難發(fā)生在1949年的臺灣?;楹蟮娜~嘉瑩跟著夫婿隨國民黨軍隊撤退到了臺灣。從1949年12月丈夫被捕下獄到1953年釋放,長達4年間,葉嘉瑩過著“有夫甚于無夫”孤苦無依的生活,她用“茍延殘喘”來形容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難時光。此時其創(chuàng)作很少,僅留下兩首詞和一首詩。由于政治時局關(guān)系,詞寫得非常隱晦。1950年所作五言《轉(zhuǎn)蓬》當時不敢發(fā)表,多年后發(fā)表時,葉先生補寫了小序,詳細追述當年情境:

一九四八年隨外子工作調(diào)動渡海遷臺。一九四九年冬長女生甫三月,外子即以思想問題被捕入獄。次年夏余所任教之彰化女中自校長以下教員六人又皆因思想問題被拘詢,余亦在其中。遂攜哺乳中未滿周歲之女同被拘留。其后余雖幸獲釋出,而友人咸勸余應辭去彰化女中之教職以防更有他變。時外子既仍在獄中,余已無家可歸。天地茫茫,竟不知謀生何往,因賦此詩。

轉(zhuǎn)蓬辭故土,離亂斷鄉(xiāng)根。已嘆身無托,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轉(zhuǎn)蓬無托的覆盆落井之災,她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欲說還休”表面無詩但心詩無限的階段。

第三次大災難是喪女之痛。年過五十的葉嘉瑩經(jīng)過多年奮斗,走過重重苦難,終于步入人生坦途。然而就在1976年,結(jié)婚還不到三年的大女兒和女婿突然遭遇車禍,不幸雙雙罹難。仿佛天塌的葉先生做《哭女詩十首》以紀之。其中:“哭母髫年滿戰(zhàn)塵,哭爺剩作轉(zhuǎn)蓬身。誰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绷攘?8個字,對自己命運多舛一生做了總結(jié):少年戰(zhàn)亂中,母親亡故;后來千辛萬苦輾轉(zhuǎn)大陸、臺灣、加拿大,生活安定下來,相依為命的老父親卻溘然離世,葉先生舉目四望,真的是感到最親的親人都沒有了,生命之根仿佛被連根拔起。誰知百劫余生,卻又再次遭受喪女之痛這樣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人間慘劇,生命的花朵,一生最珍愛的果實,所有的希望與慰藉仿佛瞬間化為烏有。此時的葉先生覺得命運簡直就是時刻捉弄自己的惡魔:“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余哀?!逼渲小帮L雨逼人一世來”,涵蓋了太多個人的苦難與情感。這凄楚的呼喚,悲憤無奈,千回百轉(zhuǎn),令人不忍卒讀。

與三次人生大難的書寫在創(chuàng)作上有著同等重要地位的是其在1948年記錄南京生活的套曲《越調(diào)·斗鵪鶉》和1974年回國時所做《祖國行長歌》。前者反映了當時幣制改革后國民政府遷臺前百業(yè)凋敝,物價騰貴,民不聊生的情景,繼承了杜甫等愛國主義詩人史詩的傳統(tǒng)。后者是作者經(jīng)過長達二十多年異國他鄉(xiāng)的漂泊,第一次重回故國,其興奮感慨之情溢于言表。這首七言長古,長達兩千余字,較之于白居易《長恨歌》還要長兩倍余。詩中既抒發(fā)了“卅年離家?guī)兹f里,思鄉(xiāng)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重返故里的欣喜之情,也概括了二十余年的生離死別的經(jīng)歷,同時涵蓋了去國二十余年飄轉(zhuǎn)于臺南、臺北、美國、加拿大各地的經(jīng)歷和生活,也有史詩般的意義,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眼界與氣度。

(二)友人間殷勤唱和及贈詩,是葉嘉瑩社會性身份的重要體現(xiàn)

最早與葉嘉瑩唱和的是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師生間這種相知、相惜、相憐的唱和堪稱文學史佳話。步入社會后,葉嘉瑩深得長輩、同輩、晚輩友愛敬重,她亦極為看重彼此之間的這種情義。在臺灣,得到了臺靜農(nóng)、鄭騫、許詩英和戴君仁師長輩人物鼓勵和關(guān)照,葉嘉瑩對此常存知恩感激之心。許先生逝世后,遠在溫哥華的葉嘉瑩作長詩《許詩英先生挽詩》表達哀悼之情,葉先生說此詩可以恰切地表達她悼念臺灣幾位師友的一個整體心情。

有些詩是葉嘉瑩寫給學術(shù)界朋友的。1968年她做《留別哈佛三首》,1970年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作詩三首為和,而且三首詩竟然完全步其韻。當時周策縱先生也和了三首。之后,葉先生將自己的詩和友人們的和詩寄給了遠在美國的顧毓琇先生,結(jié)果顧毓琇先生也和了三首,詩題是《和葉嘉瑩女士同周策縱教授吉川幸次郎三律》,而葉先生和顧先生并不認識,好像后來也沒有見過面。三首詩引來這么多的唱和并且結(jié)出如此多的善緣,也可以算作是一段文壇相知、相敬、相互欣賞、相互鼓勵的趣事了。

1978年回國后,葉嘉瑩陸續(xù)與過去的親朋故舊重新接續(xù)了聯(lián)系。于是約了陸穎明、周祖謨等幾位老師和同班同學在北京聚會,作《贈故都師友絕句十二首》[5]?;仡櫫藭r艱與友誼,并以“構(gòu)廈多材豈待論,誰知散木有鄉(xiāng)根。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其十二)表達了以傳承中華文化實現(xiàn)報效國家的愿望。

李霽野先生是影響葉嘉瑩后半生的前輩,臺靜農(nóng)在臺灣時對葉嘉瑩多有幫助,葉先生在《天津紀事絕句二十四首》其三、其四中,表達了對兩位先生堅持理想和操守的敬仰以及對他們之間深厚友情的頌揚。

繆鉞先生是葉嘉瑩甚為崇敬的師長,雖未謀面便已許為學術(shù)知音,后來相逢,更成為事業(yè)的密切合作者??娿X做兩首七言律詩贈給葉先生,葉先生亦以《賦呈繆彥威前輩教授七律二章》相答。后來二人合著的《靈豀詞說》完成時,繆鉞先生九十華誕時,葉先生寫詩祝賀;繆鉞先生去世后,葉先生又寫詩哀悼、紀念。

以詩會友乃中國古代文士之傳統(tǒng)。葉嘉瑩與范曾兩位先生因詩、畫相識、結(jié)緣更是不得不提的一段佳話。1979年春葉嘉瑩第一次歸國,在友人陪同下游覽京郊名勝。當時碧云寺恰好舉辦畫展,一入展室,葉先生便被一幅屈原畫像深深吸引,認為畫家描繪出了屈原內(nèi)在的精神風貌,她將自己的這份感動寫成詞《水龍吟·題屈原圖像》“半生想象靈均,今朝真向圖中看”,贊揚毫無了解的這位畫家“異代才人相感,寫精魂凜然當面”,因為這份相知的激賞,三個月后葉嘉瑩與畫家范曾終于相識,從此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友誼。后來葉先生又為范曾先生填詞《八聲甘州·想空堂素壁寫歸來》和《水龍吟》(“一聲裂帛長吟”),而范曾先生也多次以畫相贈。葉嘉瑩與趙樸初、陳省身、楊振寧等其他學界泰斗人物也有著密切的交往與詩詞酬答。

葉嘉瑩歸國后主要任教于南開大學,在這里她與師生們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在其創(chuàng)作中,引人注目且數(shù)量較多的是記錄了與南開諸位老師的友誼。首先必須提到的是與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文學院院長陳洪教授的唱和酬答。陳先生南開中文系研究生出身,博學多才,詩詞文賦無所不能。葉先生向陳先生贈書《紅蕖留夢》,陳先生的回贈除了他本人在馬蹄湖畔拍攝的荷花照片以及論史說禪新著《結(jié)緣》,還有一篇他為天津所做長賦《津沽》。更作《讀葉嘉瑩先生<談詩憶往>,夜半掩卷,久久不能釋然,有感而作絕句三章》[2]相贈,詩如下:

才命相妨今信然,心驚歷歷復斑斑。易安絕唱南遷后,菡萏涼生秋水寒。

北斗京華望欲穿,詩心史筆兩相兼。七篇同谷初歌罷,萬籟無聲夜欲闌。

錦瑟朦朧款款彈,天花亂墜寸心間。月明日暖莊生意,逝水滔滔許共看。

詩中將葉先生比作命運多舛的千古才女一代詞宗李清照,對于其創(chuàng)作給予“詩心史筆”的高度評價。深感陳先生厚誼的葉先生寫詩兩首作答:

《津沽》大賦仰佳篇,論史說禪喜《結(jié)緣》。曾為“行人”理行李,高情長憶卅年前。

《談詩憶往》記前塵,留夢紅蕖寫未真。攝取“馬蹄湖”上影,荷花生日喜同辰。

葉先生特為兩詩作注云:“回憶1979年我初來南開時,陳先生那時還在中文系讀研究生,而其文才與干才則已早為系內(nèi)師長所共同知賞。我的課程結(jié)束后臨行之際,陳先生還曾親自到我住的飯店中為我收拾行李。三十年來陳先生親眼看到了我所走過的每一步足跡。而且我與陳先生還有一件巧合之事,就是有一次校方為了要為我辦些手續(xù),把我的護照取去填寫我的生年月日。陳先生無意中發(fā)現(xiàn)我護照上的生日與他的身份證上的生日竟然完全相同,而且陳先生也知道我生于荷月,小字為荷?!倍潭虜?shù)行詩句,凝結(jié)著長達三十多年共事中多少相知、欣賞、感恩的美好,看似普通的話語,卻潛藏著無限難忘的深情厚誼。她在《天津紀事絕句二十四首》中,分別有對南開諸友的贈詩。其六寫為她安排一切教學工作的魯?shù)虏畔壬?,其七贈與講授唐詩的郝世峰先生,其八贈給講授《離騷》和漢樂府的楊成福先生,其九贈給教授古典小說和戲曲的寧宗一先生,其十和第十一都是贈給有同門之誼的王雙啟先生。這些詩作以畫龍點睛之筆,凸顯了葉先生與南開大學中文系諸位先生的深厚友誼。

(三)抒情言志慨嘆人生,其中部分標示出作者的女性身份和特征

這部分內(nèi)容很多都以詠物寫景的面目出現(xiàn)。葉先生少年時沒有多少社會生活體驗,所以日常生活如學校、庭院中的一切便成了她吟詠的對象,在早期作品《秋蝶》、《對窗前秋竹有感》、《折窗前雪竹寄嘉富姊》、《詠菊》、《小紫菊》中,院中的榴花、棗花、菊花、翠竹、蝴蝶、流螢在她筆下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由于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充沛的情感基礎(chǔ),所以,雖為詠物,但內(nèi)涵深厚,情志充沛,這部分創(chuàng)作于尋常題材之中自有一份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葉先生因自己出生時恰好是農(nóng)歷七月,家人為她取小名為“荷”,所以她一生都對荷花有著特殊的喜愛,關(guān)注荷的品質(zhì)、象征意義以及古人描繪荷花的句子。她一生寫有多首詠荷詩。小時候做《詠蓮》:“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备桧灪苫ū逵駶嵆鑫勰喽蝗镜钠沸浴v盡人生憂患苦難后,在人生的秋季,荷花在她的筆下卻被渲染出絢爛的色彩:“蕭瑟悲秋今古同,殘荷零落向西風。遙天誰遣羲和馭,來送黃昏一抹紅?!保?]晚年的葉先生更出豪邁、曠達之言:“蓮華凋處孕蓮蓬”此時年華逝去煩愁和個人遭際的悲苦,在文化傳承的偉業(yè)面前蕩然無存,葉先生胸中是薪火相傳帶來的自信和驕傲,是扶搖九萬里的鯤鵬之志。所以,同是寫荷花,人生階段不同,境界迥然相異。

另外,葉嘉瑩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論詞絕句數(shù)十首之多,論述了唐五代及兩宋的重要詞人,表現(xiàn)了對唐宋詞的感悟和傳承。

三、葉嘉瑩談詩詞創(chuàng)作及其功用

桃李滿天下,一生以文化傳播傳承為己任的葉嘉瑩,創(chuàng)作是副業(yè),雖然對自己的詩詞寫作頗為自信,珍愛有加,但與那些準備以詩歌傳世或揚名的作家相比,她更多的是強調(diào)詩歌創(chuàng)作之于生命本體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一)詩詞創(chuàng)作在葉嘉瑩心目中的地位及創(chuàng)作職能與價值

對命運坎坷一生多難的葉嘉瑩來說,詩歌創(chuàng)作是她生命中須臾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苦海里精神的渡船,是塌天災難中生命的支撐。她說:“我真的喜愛我的詩詞。跟我比較熟的朋友也知道,我的一生不是很順利地走過來的,不管是精神上的、物質(zhì)上的、生活上的、感情上的,我都經(jīng)歷過很多的挫折和苦難,而我現(xiàn)在還能有這么好的身體和精神,可以跟大家談講詩詞,這完全是因為我對于詩詞的愛好給了我這樣的精神,給了我這樣健康的體力,所以我真的是愛我的詩詞,我也感謝我的詩詞?!保?]在談到自己與詩詞關(guān)系時葉先生說:“我為什么始終沒有被這些打擊所擊倒?那就得力于我所熱愛的詩詞了。因此當我‘連日愁煩’的時候,就‘以詩自解’”,在這里,“以詩自解”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從古人詩詞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人生災難面前,她曾默默讀誦著王國維先生的詞句:“開時不與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墜?!备惺茏约旱拿\如同飛舞的柳絮,未開已謝,飄蓬流轉(zhuǎn),不能自已。但是無論飄到哪里,頑強的生命力總能支撐著以頑強不死的方式扎根成長。葉先生從古人的詩詞中獲得相知慰藉,更汲取了品德的力量??嚯y的打擊盡管是一種摧傷,但在詩詞精神感召之下,它也可以成為一種對品德意志的鍛煉。同時,“以詩自解”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通過詩詞的創(chuàng)作,使得自己憂傷、悲憤、無助、歡欣等強烈復雜的情緒得到宣泄,使負面的情緒得到凈化、提純,升華為一種人生頑強、悲憫、堅毅的精神境界和意志。人生幾次大災大難面前,都可以看到詩詞創(chuàng)作中所賦予的這種升華的力量。這正如當年她屢遭困厄,顧隨先生贈詩相慰藉所總結(jié)的那樣,是“拚將眼淚雙雙落,換取心花瓣瓣開”的轉(zhuǎn)變,人生的苦難經(jīng)過詩歌精神的融合、過濾、萃取,就會成為支撐其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可以從中獲得一種強毅的擔荷的精神,一種直面苦難不求逃避的堅毅的精神。對人的心靈和品質(zhì)有一種內(nèi)在的凈化和提升作用,這同樣是一種“以詩自解”的過程。這一境界通過誦讀古人的作品可以達到,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更進一步得到了升華。葉先生的創(chuàng)作,基本體現(xiàn)了作家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懷和修養(yǎng)。

(二)葉嘉瑩詩詞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

葉嘉瑩的創(chuàng)作,從美學特質(zhì)上來說,最為注重的是興發(fā)感動。所有的文學創(chuàng)作都必以感動人心為要義。葉先生在談到古典詩詞中說:“至于說讀國學、讀舊詩有什么好處?我覺得,還是應該推溯到中國原有的傳統(tǒng)。中國的詩,是言志抒情的,是表達作者的思想、志意和感情的東西,是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所以,詩歌最重要的,就是帶有一種感發(fā)的力量?!保?]“那些個作者,他們的思想、感情、志意、修養(yǎng)、學問等各方面,都分別有各自的長處。那么,當你讀他的詩歌,你就會感受到他的作品強大的、感發(fā)的力量。你讀他詩的時候,吟誦他詩的時候,你是自然而然地,不是受外在強加的教訓,而是自然就受到他的感動的。所以,讀詩對于培養(yǎng)一個人的性情、修養(yǎng)是有很好作用的”。[8]古典詩詞的這些美學意義正是葉先生創(chuàng)作所追求的,同樣是其作品的最重要的特質(zhì)。葉先生說:“我寫詩,是因為我覺得心里有詩,不得不寫?!庇捎谟谐渑娴那楦凶鲋?,所以在她的筆下即使是尋常物事,也熠熠生輝,這從她數(shù)量不少的詠物詩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證。

題材與體式的不拘一格。關(guān)于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nèi)容,葉先生創(chuàng)作從沒有脫離她的生活軌跡,沒有超出她的生活視野,但即便如此,也表現(xiàn)出了有限度的最大豐富,因在前面已經(jīng)有所涉及,此處將不贅述。創(chuàng)作體式上,葉嘉瑩創(chuàng)作以高雅規(guī)整的古體格律為主,但同樣也有詞、曲、賦、劇、雜文等創(chuàng)作,選擇怎樣的體裁,則以最能完美表達情志為標準。葉先生曾作《絕句二首》:“連日愁煩以詩自解,口占絕句二首,首章用李義山《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詩韻而反其意;次章用舊作《鷓鴣天》詞韻而廣其情?!?/p>

一任流年似水東,蓮華凋處孕蓮蓬。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搖九萬風。

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

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

第一首跳出古人見花落淚望月傷心的老套,通過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文化傳承后繼有人的欣喜。第二首更是以春蠶自喻,感慨在實現(xiàn)理想的人生征程中百折不撓無怨無悔的情志。自是孕育傳遞著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而與這兩首絕句思想感情相近的是其詞作《鷓鴣天》:

似水年光去不停。長河如聽逝波聲。梧桐已分經(jīng)霜死,幺鳳誰傳浴火生。花謝后,月偏明。夜涼深處露華凝。柔蠶枉自絲難盡,可有天孫織錦成?

同樣的題材內(nèi)容,葉先生卻分別通過體式的不同,將詩與詞各自表達的擅長發(fā)揮到了極致。

詩詞之外,葉先生還有其他體裁創(chuàng)作。例如1948年在南京,面對亂世,一貫古雅的葉嘉瑩作套曲《越調(diào)·斗鵪鶉》十二支,中多淺白俚俗之語:“近新來更有人把銀元業(yè)營。遍街頭一片價音響丁丁”,一連串形象生動的細節(jié)描繪,將通貨膨脹,民不聊生的亂世景象描繪的淋漓盡致,更增加了時代的畫面感。【綿搭絮】等曲中“俺也曾游訪過禪林靈谷,拜謁了總理園陵?!备鼘⒐排c今,理想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起來,反映出女詩人關(guān)心國家命運,情系民族未來的濃烈情懷。另外,葉嘉瑩先生的雜文也不少。2008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迦陵雜文集》,收錄葉嘉瑩所做雜文70篇。有對故園老宅的懷念,有對師友的追思,有為人為己集子畫冊所做序言,甚至有對當代小說《艷陽天》的評論。

葉嘉瑩的創(chuàng)作得以保存,全賴知音賞愛。她的第一部詩集出版,出版于1969年,得力于同為臺灣輔仁大學同事南懷瑾先生向臺灣商務印書館的大力推薦。此詩集名為《存稿》,收錄了葉嘉瑩的部分舊作。此后葉先生又陸續(xù)寫了不少作品。20世紀80年代中,由她的學生,后來榮任臺灣淡江大學教授的施淑女士抄錄整理,由她自費刊印了一冊《迦陵詩詞稿》將以前《存稿》的作品編為《初集》,將以后的作品編為《二集》,而總題為《迦陵詩詞稿》。2014年中華書局社長徐俊親自題寫書名的《迦陵詩詞稿》,線裝函套,算得上豪華珍藏版了。

[1]李靜.用人生感悟古典[N].中華讀書報,2007-12-04.

[2]葉嘉瑩,張候萍.紅蕖留夢[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3.

[3]鄧云鄉(xiāng).女詞人及其故居[N].光明日報,1992-02-11.

[4]葉嘉瑩.詞學自述[A].迦陵詩詞稿[M].北京:中華書局,2014.

[5]葉嘉瑩.從幾首詩詞談我回國教學的動機與愿望[J].文學與文化,2012,(2).

[6]葉嘉瑩.迦陵詩詞稿[M].北京:中華書局,2014.

[7]葉嘉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M].北京:中華書局,2007.

[8]葉嘉瑩.新年多讀好詩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1-05.

猜你喜歡
葉先生葉嘉瑩詩詞
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學人書話·葉嘉瑩與徐培均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葉嘉瑩:如朗月照人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38
葉嘉瑩,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3
透明獨木舟
愛你(2017年17期)2017-06-10 05:42:11
賭一個未來
愛你(2016年13期)2016-11-26 18:06:44
賭一個未來
成安县| 防城港市| 二手房| 恭城| 潼南县| 凌云县| 宝丰县| 措美县| 逊克县| 翁源县| 泾阳县| 社会| 开鲁县| 东港市| 平顶山市| 布拖县| 昌宁县| 长宁县| 五指山市| 大英县| 大渡口区| 扶绥县| 荣昌县| 衢州市| 全椒县| 黄大仙区| 磐石市| 遂宁市| 绥芬河市| 且末县| 太湖县| 邮箱| 克什克腾旗| 嘉义市| 密山市| 保康县| 黑水县| 西昌市| 塔河县| 平山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