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泰山古今林木變遷的考察

2015-02-13 14:52:14萬昌華
泰山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柏樹泰安泰山

萬昌華

(泰山學院 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泰安 271021)

泰山古今林木變遷的考察

萬昌華

(泰山學院 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泰安 271021)

從歷史記載和當今林木發(fā)展與保有的實際情況看去,泰山地區(qū)種植樹木除了一直都有美化環(huán)境追求的一致性之外,以清末民初為界限,可以主要分為為政治治理服務,和主要為了發(fā)展經濟的前后兩個歷史時期。前期,從有文字明確記載的春秋時期開始,泰山地區(qū)種植的林木大都與統(tǒng)治者或思想家們所提倡的樹的種類有關。后一時期內,與中國其他地方一樣,泰山地區(qū)雖然也仍然未完全擺脫政治控制社會的古老窠臼,但林木種植的目的已主要是為了發(fā)展經濟,包括為了收獲更多的干鮮果品、為了采伐更多的木材與收獲更多的茶葉等。對泰山古今林木變遷的考察不但有經濟學生態(tài)學的意義,同時也有文化與政治意義。

泰山地區(qū);林木;變遷

古老的詩歌集《詩經》中曰“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是講泰山群峰的山體高大、氣勢雄偉。實際上,泰山不但山體高大,歷來也生態(tài)美佳,林木茂盛,植被甚好。唐代詩人杜甫在其著名詩篇《望岳》中寫道:“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苯裉?,泰山也仍然是中國華北地區(qū)林木業(yè)發(fā)展的模范,包括了人造生態(tài)林、木材林、干鮮果樹林,以及茶園的發(fā)展與保有。如今的泰山山脈森林區(qū)是中國華北地區(qū)面積最大、管理最好的人造森林區(qū),其中包括了作為其支脈的徂徠山地區(qū)刺槐林。

從歷史記載和當今林木發(fā)展與保有的實際情況看去,泰山地區(qū)種植樹木除了一直都有美化環(huán)境追求的一致性之外,以清末民初為界限,可以主要分為為政治治理服務,和主要為了發(fā)展經濟的前后兩個歷史時期。前期,從有文字明確記載的春秋時期開始,泰山地區(qū)種植的林木大都與統(tǒng)治者或思想家們所提倡的樹的種類有關。后一時期內,與中國其他地方一樣,泰山地區(qū)雖然也仍然未完全擺脫政治控制社會的古老窠臼,但林木種植的目的已主要是為了發(fā)展經濟,包括為了收獲更多的干鮮果品、為了采伐更多的木材與收獲更多的茶葉等。并且在后一時期內,泰山地區(qū)還在良種苗木的引進上與同時期內我國政治制度文化的引進不同,注意做到了全方位向西方與世界開放。

一、清末民初之前泰山的林木種植

古代泰山林木種類較多,可以稱得上是種屬資源豐富。清代人慧秀在《岱宗賦》中記載,當時的泰山有樹木松、柏、椿、梧、梓、檜、榆、柳、桑、柞、楸、槲、榕、欒、楊、棟等材木,有梨樹、栗樹、棗樹、梯、梅、李、杏、桃、林檎、石榴、山楂、朱櫻、紫萘等干鮮果樹。[1](P1375)實際上,泰山的樹木品種比這還要多。比如,國槐的栽種,銀杏樹的栽種,青檀樹的栽種,以及竹子的種植等,都歷史久遠,兼具規(guī)模。

國槐亦稱中槐、家槐,屬豆科。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0余米,胸圍可達3米以上。為長壽樹種之一?;睒湓诠糯划斪髌娈悩浞N。史載漢武帝修建上林苑時各地均獻名果異樹,其中槐樹被列為異樹貢獻600余株。南唐尉遲渥《中朝政事》中則記曰,“唐時天街兩畔多槐樹,號槐衙,謂成行列排如排衙也?!笔侵v唐代在朝廷前的天街兩旁種植有排列成行的槐樹,猶如大臣在列班。泰山現有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國槐樹共42株。有數株被稱為“唐槐”。亦即,它們是唐朝栽種的槐樹。其中,確知其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一株,在300年以上的一株。

據考察,泰山斗母宮門外一株名叫“臥龍槐”的國槐,距今已300年許。為明朝嘉靖年間所植。該樹樹體的一半,丈許,向北平臥山坡觸地后生根,樹冠而后重新?lián)P起,長成與原樹連體的新樹,宛如臥龍翹首。經分析,此狀態(tài)是當年該樹曾被雷擊劈倒了所致。

另外,在今泰山的岱廟、四槐樹、增福廟等處均有古槐號稱唐槐。其中,岱廟中的一株,明代知名學者張岱在《岱志》中有記載,稱“西廡唐槐一枝,別具離奇之致?!彼幕睒涞奶苹保幸恢?987年因暴雨倒臥,取其胸部一塊查年輪,推算的結果是樹齡在1000年以上,則是唐代所植無疑。有學者認為,泰山上的這批唐槐很可能是唐高宗、唐玄宗登封泰山時,為增“皇威”和給泰山“增色”而植下的。[1](P232)

銀杏樹亦稱公孫樹、白果樹,南方又稱鴨腳,屬銀杏科。落葉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圍可達12米。銀杏樹歷史悠久,是冰川期的孑遺植物。據說其銀杏的名字是宋代皇帝御賜的雅號。郭沫若在文章《銀杏》中說過,銀杏是“中國的國樹”、“東方的圣者”、“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目前泰山上有百年以上樹齡的銀杏24株。其中,長勢最好的是岱廟中的兩株,均高于35米以上,胸圍4.5米左右,枝椏繁茂。后面還要提及,它們植于清代前期。

最大的一株銀杏在佛爺寺,高達38米,胸圍7.4米,蔭地半畝以上。清光緒十二年的一殘碑記曰:“岱之北有谷山寺,即所謂佛谷寺也?!茸惝愓?,有銀杏三株簇生,每大二十余圍,誠曠世所罕見?!庇醒芯空哒J為,該樹的種植,最晚不會晚于唐代。很可能與該寺的建立同時,始自魏,則至今已有1300年的樹齡了。[1](P229)

青檀亦稱翼樸、云檀,屬榆科。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胸圍可達5米。泰山上有樹齡在百年以上的青檀41株,其中最大者是靈巖寺唐代慧崇和尚在建御書閣時栽種的一株。它在拱門頂上橫生,根部裸露,形如云朵,枝干叢發(fā),形如傘蓋,因而名曰云檀。另在寺的南院,有青檀雙株并列,名曰鴛鴦檀。經考察,該二株青檀的樹齡也均在千年以上。

另外,泰山栽培竹子的歷史也較為悠久。栽種的品種多為淡竹。淡竹亦稱粉綠竹、紅淡竹。禾本科,剛竹屬。禾木狀中型竹,高可達10米,胸圍11厘米。在泰山前麓的櫻桃園、竹林寺、普照寺、羅漢崖、上梨園、大津口等背風向陽處,均有淡竹栽種。

有研究者稱,泰山上竹子的栽種有200至300年的歷史。[1](P201)有誤。泰山地區(qū)竹子的栽培不是二三百年的問題,而是與國槐、銀杏和青檀一樣,歷史已相當久遠,不下千年。比如,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屬于泰山支脈的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稱他們?yōu)椤爸裣荨?。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后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里還,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當時的徂徠山竹溪確實有竹。因為,宋初時,在竹溪的地方仍有不少竹子存在。有宋初理學先生之譽的石介,就在《訪竹溪呈孟節(jié)有懷熙道》詩中記述道:“到頭泉石是吾家,坐石聽泉日已斜。一片青衫非富貴,千桿綠竹好生涯?!绷硗?,宋徽宗時人范致沖則在詠泰山竹林寺的《竹林寺》一詩中記述道:“竹林深處有招提,深掩禪關過客稀?!?/p>

泰山地區(qū)很早就種植松樹與柏樹,本文已經提及了的清人慧秀在《岱宗賦》中也有記述。其中還具體講到,“松卻秦官,柏膺漢爵”。

實際上,泰山地區(qū)的松柏樹種植還要早得多,并且也普遍得多。比如,《詩經·魯頌·閟宮》中有“徂徠之松,新甫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比缃?,泰山地區(qū)還存活的古老松樹與柏樹亦多。古松樹中比較有名的有五大夫松、六朝松。柏樹中比較有名的有岱廟今漢柏院內的漢柏,岱廟大院內的有樹齡300年以上的側柏212株,以及分布于自紅門至中天門盤道兩側和靈巖寺周圍,樹齡多在200年以上的一批側柏。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下,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彼抉R遷《史記》中所記的五大夫樹為松樹。東漢泰山太守應劭在《漢官儀》中記曰:泰山“小天門有秦時五大夫松?!毙√扉T的確切位置即今五大夫松坊。明代萬歷三十年(1602),該松樹被暴雨引發(fā)的泥石流沖歿?,F在人們看到的泰山五大夫松是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負責整修泰山的內務郎中丁皂保補栽的。

另外,現泰山普照寺庭院中的六朝松屬油松科,為六朝時所植,已有1500年以上樹齡。該古松粗大雄壯,無數虬枝盤曲四伸,宛如巨大的華蓋。郭沫若1961年夏來泰山時寫有《詠普照寺六朝松》一首:“六朝遺植尚幢幢,一品大夫應屬公。吐出虬龍思后土,招來鸞鳳訴蒼穹。四山有石泉聲絕,萬里無云日照融。化作甘霖均九域,千秋長愿頌東風?!背隧灃|風頌的不是時候之外,作為考古學家的郭的以上詩句中六朝松認定正確。

在我國古代,松柏樹的栽種與使用等,與社會治理有甚大關系。《論語·八佾》中記載:“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绷碛小洞呵锞暋吩唬骸疤熳訅炄?,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币虼耍貪h以降,歷代統(tǒng)治者多在認為與其統(tǒng)治有某種關聯(lián)的泰山地區(qū)種植松柏樹,尤其是大量種植柏樹。

泰山上統(tǒng)治者植樹,最早的記載是漢武帝劉徹。他曾7次登封泰山,植柏樹千余株,多為側柏,首開泰山人工植樹之先河。相傳,今岱廟漢柏院中雖膚剝心枯,但仍能繼生新枝的6株漢柏,即為他東封泰山時所植。

岱廟漢柏在生活于公元6世紀北魏時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有記載。該書引《從征記》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廟,墻闕嚴整。廟中柏樹夾兩階,大二十余圍,蓋漢武所植也?!逼渲械牧吭~“圍”,古代指兩只手的拇指與食指合攏來的長度,約有今天的35厘米,則20圍的長度大致是7米多。7米多胸圍的柏樹,本人兒時在家鄉(xiāng)新泰市鎮(zhèn)里村看到過。記得當時村東的黃土崗上,有雖然樹干很矮,也就1米多高,但得要4個大人接手才能合攏來的古柏樹十幾株。據清代前期泰安學者聶劍光在《泰山道里記》中考證,本人家鄉(xiāng)新泰市鎮(zhèn)里村為北齊的岱山城舊址,則那些古柏樹當為那時所植。[2](P51)并且,很可能與現在一樣,我家鄉(xiāng)的那批特大柏樹初植時就已是大樹。

清代康熙六年至十七年間(1667-1678)間在重修岱廟時,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曾利用國庫的銀兩在其中廣植樹木。這次栽種的柏樹居多。據《重修岱廟歷履碑》記載,岱廟“大門內栽柏樹八十五株,楊樹四十株,槐樹二十二株,白果樹二株。仁安門前栽柏樹五十三株,槐樹十一株。大殿左右丹墀栽柏樹五十九株,松樹四株,白果樹二株,楊樹五株,槐樹九株。后寢宮栽柏樹三十一株,楊樹十八株,白果樹二株,槐樹五株。寢宮后栽榆樹三百株?!贝舜慰傆嫞仓矘?48棵,其中內有柏樹228棵,白果樹6株。本文前面提到的今岱廟內兩株高大白果樹,就是它們中的兩株。

另據《泰山種柏樹道里記》碑記載,泰安府知府金棨清嘉慶元年(1796)在泰山上山盤道旁植柏樹千株。嘉慶二年,又曾增植柏樹萬株。以上提及的紅門至中天門的盤道兩側古柏樹,即是那時所栽。

總之,今天泰山所存留的眾多古樹木,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與當時的統(tǒng)治者們有著某種干系。

二、清末民初以來泰山的林木種植

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歷史時期內泰山的林木種植,主要是為了“顯擺”。筆者由此想起了西方有個專門用來諷刺極權專制國家的名詞,叫做“櫥窗政治”,即當政者搞活動主要是為了顯示,為了搞出所謂的“政績”給天下人看。當時統(tǒng)治者們的在泰山上種樹目的也是如此,廣植柏樹是為了顯示當時的國泰民安,為了顯示國家安定團結的大好形勢,以及企想自己統(tǒng)治的長遠。

但晚清以來泰山地區(qū)的林木種植,林業(yè)的發(fā)展與保有,宗旨與目的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是為了發(fā)展當地的木材業(yè)與干鮮水果業(yè),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fā)展,為了生產。該局面的出現與社會轉型有關,是社會開放與政治體制逐漸變遷的結果。鄒容在《革命軍》中寫道:“吾幸夫吾同胞之得與今世界列強相遇也;我幸夫吾同胞之得聞文明之政體、文明之革命也;我幸夫吾同胞之得盧梭《民約論》、孟德斯鳩《萬法精神》、彌勒約翰《自由之理》、《法國革命史》、美國《獨立檄文》等書譯而讀之也。是非我同胞之大幸也夫。”本人曾在論述有關問題時也講過,“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進入了近代史階段。鴉片戰(zhàn)爭是把雙刃劍,既給民族帶來了屈辱,同時也給中國帶來了少許活力和希望?!保?](P143)西方社會與文化觀念的引進給我老大中華帝國帶來了少許活力和希望,這一提法也同樣適用于泰山地區(qū)林木業(yè)的發(fā)展。

也是前已提及的清人慧秀,其在《岱宗賦》中講到泰山的松、柏、槲、楊等木材林時,稱“皆土所宜,取用斯綽”。當不全對。實際上應是,那時泰山上的木材并不能滿足當地之所“用”。比如,從泰山地區(qū)現存古建筑的所用木料上看,它們上面許多的較大型木制構件,原材都不是泰安本地木材。都是從外地運來。那時的泰山,基本上不是大型木材的生產基地。為人生活所提供的“用”,當主要是燒柴。并且可以進一步推測,由于樹種生長速度的原因,當時其所提供的燒柴也不可能太“綽”。泰山的成為本地區(qū)主要木材生產基地,以及成為全國重要干鮮果品生產基地,是它引進了外國(或外地)的優(yōu)良樹種之后。

泰山成功引進的木材樹種中,首推刺槐。刺槐原產于北美洲。有生長快、木質好、容易繁殖等優(yōu)點。我國最早是光緒三至四年(1877-1878)經由日本傳入。當時的大清國駐日副使張斯桂帶回刺槐種子,在南京種在庭院中作為觀賞植物,隨后作為速生林樹種推廣開來。山東刺槐的傳布始于修建膠濟鐵路時。以后青島又建立了種植刺槐的林場。泰山與全省其他地區(qū)一樣,1949年前也已引種。1949年之后,更是作為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在泰山的溪邊、山麓、山腰和山頂緩坡上,廣泛種植。馬蹄峪、攔住山、葛條溝等處的面積較大,全為純林,生長茂密。截止1984年的統(tǒng)計,泰山主脈上共計保有刺槐林11870畝,占其全部闊葉林面積的43%;活立木蓄積量達52780立方米,居全山成熟林蓄積量的第一位。

泰山地區(qū)成功引進的果樹新種有蘋果,果樹的優(yōu)良品種有櫻桃、梨樹、桃子等的一些外國新品種。

《中國實業(yè)志·山東省》記載:“蘋果,吾國古名為‘柰’,魏時由梵土傳入,故當時亦名‘頻婆’,蘋果其轉音也?,F時所謂蘋果,大半由美國輸入,東北各省多植之。山東蘋果,大致可分為兩種,魯西一帶多土種,名曰甜子,實非蘋果,而為林檎之一種;魯東一帶,多洋種,系由美國教士傳入者,煙臺及其附近一帶所產之香蕉蘋果,尤蜚聲于南北?!保?]

據研究,這里所講的美國教士名叫約翰·倪維思(John L.Nevius,1829-1893)。其自幼熱愛園藝,曾在紐約學過園藝學。1854年來到中國,先在寧波傳教,登州開埠后,1862年轉至登州繼續(xù)傳教。1871年由登州遷居煙臺。鑒于多年的救災實踐及對教徒貧困的認識,倪認為有必要采取切實措施改善他們的生計。他看到當地的氣候、土壤與盛產蘋果的美國東北部地區(qū)相近,但所產各種水果的質量卻相差甚遠,因此萌發(fā)了引進美國新品種水果蘋果的想法。先是,美國馬薩諸塞州有果樹種植園主約翰·查普曼(1774-1845),擁有1200余畝果園,以推廣果樹種植為職志。查普曼常常布袋中裝著一本《圣經》和若干蘋果種子徒步旅行,沿途贈給愿意接受的人,被人稱為“果園宣教士”或“蘋果種子約翰”。倪維思決定學習查普曼的這一做法,在煙臺以宣教的精神推廣果樹種植。經努力,倪維思在煙臺引進種植的蘋果品種有早蘋果、花花鮮、發(fā)客仙、萬尋、黃鐘花、黃手敦、黃撮皮、紅搓皮、綠青、紅端陽、早草鮮、秋蘋果、花皮、王蘋果、磅蘋果(又名金星)、香蕉蘋果等。[4]

此外,倪維思在煙臺毓璜頂南所建立的廣興果園內,還引種過優(yōu)良美國梨樹、李子等。

山東中西部地區(qū)蘋果的廣泛傳布,則與山東新教團體組織的以齊魯大學為主體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濟南周邊地區(qū)進行的改良農村社會的試驗有關。

早在1927年,齊魯大學神學院就在濟南以東35公里處、靠近膠濟鐵路的屬于歷城縣的龍山鎮(zhèn),設立以改良農業(yè)經濟等為目的龍山服務社。以后,齊魯大學又以此為基地設立了鄉(xiāng)村服務委員會。他們在金陵大學和華洋義賑會的幫助下,當時在附近農村廣泛推廣美棉、冬小麥、高粱、谷子、煙草等農作物優(yōu)良品種的同時,引進了蘋果、梨、桃等水果新品種。大體在此前后,泰山地區(qū)開始廣泛種植蘋果。

1934年,馮玉祥在泰山大眾橋至張莊一帶建蘋果園400畝。1936年,泰城東關陳姓在臥龍峪下建蘋果園70畝;御碑樓北山明姓栽蘋果樹200畝。1939年,知名回族實業(yè)家馬伯聲在泰山南麓建仁德果園,栽蘋果、桃、杏、梨、柿子及葡萄等380畝,成樹7000余株。此后又新植金帥、紅星等蘋果,增加巴梨、林肯梨及日本櫻桃。

以上所述的泰山蘋果園在戰(zhàn)亂中破壞嚴重。以后又是大躍進等人為的破壞。今天泰安的蘋果生產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恢復發(fā)展起來的。

今天,泰山地區(qū)的蘋果種植較為廣泛,所產蘋果品質可以與膠東地區(qū)煙臺的蘋果相媲美。有“煙臺青香蕉,泰安黃金帥”之說。[5](P171)

泰山地區(qū)的金帥蘋果具有結果早、產量高、糖分多、果銹輕、易管理、耐貯藏等特點。果型呈高樁圓形,皮薄,單果可重達200克以上,成熟后為金黃色,肉質細嫩,脆爽多汁,香味濃郁。是泰安水果的名產。1984年,總產達到836萬公斤。

今天泰山地區(qū)所產的優(yōu)質蘋果中除了金帥之外還有紅富士、三岔紅星等。

雖同是從日本引進的品種,但與山東其它地區(qū)相比,泰山紅富士具有色艷、個大、香脆多汁等特點,這與泰山地區(qū)的光照充足、夏秋之交雨量充沛、山土中的礦物質豐富,以及晝夜溫差大等,有密切關系。

泰山三岔紅星蘋果因產于泰山林場三岔分場而得名。三岔分場1963年開始栽植紅星蘋果。該場地處泰山極頂西部,海拔高達800米,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紅星蘋果面呈紫紅色,蠟質厚,有光澤,硬度高,個大多汁,清香可口,耐貯藏,也是今天泰安水果的名產。1984年時,泰山三岔紅星蘋果的總產為18萬公斤。

櫻桃也是今天泰山地區(qū)的水果名產。

其又名中國櫻桃、紫櫻?!掇o海·櫻桃條》云:櫻桃又名中國櫻桃,原產于我國的長江流域。唐代至明清時期,我國種植最為廣泛。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見寄》詩曰:“小園新種紅櫻桃,自繞花枝便當游。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崩钌屉[的《無題四首》之四中有“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的詩句。明代則有于若瀛關于櫻花的詩句“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流傳下來。

查有關資料,泰山本部有文字記載的櫻桃種植是在清代。清代佚名的《游櫻桃園記》中記述道,“傲徠山之西有谷……樹以櫻桃為多”。另外,清人周彤桂在《櫻桃園記》中也講到,櫻桃園中植有“爭榮于一時”的櫻桃。

但整個泰山地區(qū)種植櫻桃的歷史比這要早。有中華櫻桃第一鎮(zhèn)之譽的新泰市天寶鎮(zhèn)就在泰山支脈徂徠山的南麓。據有關資料,這里種植櫻桃已有1000多年歷史。2010年天寶全鎮(zhèn)櫻桃種植面積已達24000畝,年產量達1500萬公斤。[6]

前面我們已經提及,回族實業(yè)家馬伯聲1939年曾在泰山引種日本櫻桃。今天天寶鎮(zhèn)種植的櫻桃中,也多數是外國或外地的優(yōu)良櫻桃品種。它們中,除了中華櫻桃之外,有意大利早紅、烏克蘭大櫻桃、紅燈、艷紅、龍冠、萊陽矮化等,有7大系列30多個品種。由此,筆者想到了美籍日裔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一句話:“中國是一個更難對付的對手,因為它懂得與現代化妥協(xié),讓現代化為己所用,懂得成長壯大,利用科學技術,同時維持專制政權的統(tǒng)治。”[7]在這里,福山主要是說的我國上層的作為。實際上,我們的一般人民也是聰明的、“難對付的”。他們也是“懂得與現代化妥協(xié),讓現代化為己所用,懂得成長壯大,利用科學技術”的。

除了蘋果、櫻桃之外,泰安另外的林果名產是泰安板栗、泰安山楂。

板栗又稱魁栗,屬殼斗科,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胸圍可達3米以上。栗樹是我國的古老樹種之一?!墩撜Z·八佾》云:“周人以栗,曰使民戰(zhàn)栗。”

泰山板栗的栽種有較久遠的栽培歷史。目前泰山上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有7株。其中最大的一株在岱陰玉泉寺,有碑文記載,至今已近千年。碑為金翰林學士承旨中大夫黨懷英撰書并篆額,其中記載,金天眷二年(1139)“植栗數千株,迨充歲月……”。另外,今泰安下港、麻塔等地,仍有明朝的栗樹存活。它們仍在產果,單株產量最多可達150公斤。[5](P171)

泰安板栗又稱泰安明栗、泰安甘栗。果實色澤光亮,肉質細密,水份少糯性大,外皮較薄易剝,適宜于制作糖炒栗子。上世紀初期開始,泰安板栗開始遠銷國際市場,主要出口日本、歐美及東南亞。1984年,總產已達183.5萬公斤。

山楂又名紅果。山楂也是我國的固有樹種。有稱山楂在我國的種植已有數千年歷史者。[8]泰安地區(qū)確切種植山楂的記載是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同年編定的《泰安縣志》中稱泰安“果擅揸栗之利”。至今,泰山東麓的木口峪、羊欄溝等地,還有一些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山楂老樹,單株最高產量可達500公斤。[5](P171)

泰安山楂的品種主要有大貨山楂、大金星等。大貨山楂具有結果早,產量高,果實鮮艷個大,果肉細密等特點,為泰山山楂中的上品。

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泰安山楂就形成了規(guī)模生產。1933年的《中國實業(yè)志》中記載,泰安當時有山楂18400株,常年產量為12000市擔,外銷5040市擔,主要銷至南京、上海、天津、青島、濟南等地。1984年,泰山地區(qū)的山楂總量為103.3萬公斤。

另據1933年的《中國實業(yè)志》中記載,當時的泰山地區(qū)除了山楂已形成相當生產規(guī)模之外,梨、棗、桃的產量也相當可觀,也已開始大規(guī)模地作為商品為大城市的市場生產。其中,年產梨39500市擔,棗34000市擔,產桃28000市擔,它們也都遠銷到南京、上海、天津、青島、濟南等地。

此外,茶樹近年來在泰山地區(qū)的廣泛種植,在此也值得述及。一個是泰山女兒茶,一個是泰山白茶。

女兒茶因為在我國著名小說《紅樓夢》中有提及,因此受到人們的熱捧。其實,該書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中說的寶玉酒后引用的女兒茶,并不是真正的茶,而是青桐樹的嫩芽。明代汪子卿在《泰山志》中記曰:泰山有茶類“薄產巖谷間,山僧間有之,而城市則無也。山人采青桐芽曰女兒茶……清香異南茗”。另外,明萬歷年間文人李曰華在《紫桃軒雜綴》中也記曰:“泰山無佳茗,山中人摘青桐芽點飲,號曰女兒茶?!碧┥缴嫌姓嬲牟铇?,是當代的事。

1966年,泰山開始種植真正的茶樹,而這些茶樹,承襲了明清時期女兒茶之名,稱作泰山女兒茶。泰山櫻桃園、大津口等產茶區(qū)的緯度高,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茶樹休眠期長,采摘期短,所以產的茶葉葉片肥厚堅結,碧綠嬌嫩、茶色清沏透剔晶瑩,飲之回味醇美,沁人心脾,留香悠長,有濃厚的泰山板栗香氣,素有“茶中板栗”之美稱。到2000年,泰山地區(qū)此類的茶園已達1000余畝,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最近一兩年內,泰山的茶樹家族中又多了泰山白茶一族。泰山白茶也是綠茶的一種,系從浙江安吉引進。據稱,泰山白茶比泰山女兒茶含的人體所需微量元素還高,品質更好,價格也更昂貴。現在已在泰山東麓的山口鎮(zhèn)小馬莊村建成200畝的茶園并開始生產茶葉。

三、有關的話語

以上考察的是秦代以降中國山東泰山地區(qū)林木變遷的大致情況。實際上,泰山地區(qū)的這一林木變遷過程,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向前綿延與發(fā)生變化歷史的一個縮影。這其中有兩點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即一、看似純經濟的與純物質的問題,但它們卻不是純經濟的與純物質的問題,它們的發(fā)展變化與制度變遷、人群觀念的改變等,緊密相連;二、從中我們能夠比較清晰的發(fā)現,對外開放、互相交流、發(fā)展市場經濟,于人民于社會,都絕對沒有壞處。

以上兩點的展開說明是,泰山自秦代起,統(tǒng)治者就作用于泰山,并且留下了很深的歷史印痕,所謂的秦松、漢柏、唐槐、金板栗、清銀杏等等,均是。這些林木古樹,它們至今都仍是文人騷客,以及不同階層雅士們所稱道的高級文物。但是,如今的泰山,如果沒有當代林業(yè)發(fā)展的支撐,包括木材林業(yè)與干鮮果林業(yè)在新物種新品種引進基礎上的發(fā)展,它還是今天的樣子嗎?!盡管我們中的許多人對泰山植被今天的樣子也還不甚滿意。而這,全是晚清以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之下發(fā)生了變化,政治制度與社會體制逐漸也發(fā)生了變遷之賜。試想,泰山地區(qū)如果沒有近代以來植物的引進,包括刺槐的引進、蘋果的引進、大量櫻桃新品種的引進,以及茶樹的引進,它的木材林業(yè)與水果林業(yè)的發(fā)展與繁榮,從何談起。

另外,泰山傳統(tǒng)干果在近代的發(fā)展成為產業(yè),包括泰安板栗與泰安山楂的遠銷日本、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與地區(qū),也是與我國近代以來的對外開放與政治制度的變遷這一大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正因如此,本人才最為看重的是泰山晚清以來對外來物種的引進,與在植物層面上對異質文化的敞開胸懷,施行勇敢擁抱。

進一步推開去,筆者想到,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wèi)方在其新浪微博上轉發(fā)的如下一條微博——“自由、民主與憲政之問”,非常有道理:“波音合乎中國國情,空客也合乎;拉菲合乎中國國情,路易十三也合乎;行人靠右合乎中國國情,馬恩列斯也合乎;航母合乎中國國情,文胸也合乎;保險套合乎中國國情,女上位也合乎;男多女少包二奶本來不合乎中國國情,咱硬是讓它潛規(guī)則合乎了,怎么到了自由到了民主到了憲政,就那么不合乎中國國情了呢?”[9]本人認為,泰山地區(qū)林木業(yè)近代以來引進優(yōu)良樹種與同種樹優(yōu)良品種使之得到大發(fā)展大提升一事,可以為賀氏們的上述中國應全方位引進、全方位進行社會改革的觀點,提供實例方面的有力支撐。其中的潛臺詞是,事實證明了對我們而言,各方面都需要開放與改革;全方位的開放與改革,沒有什么不好。

[1]劉秀池.泰山大全[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

[2]聶劍光.泰山道里記[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7.

[3]萬昌華.中國行政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4]杜希英.略論近代基督教傳教士對膠東地區(qū)農作物的改良[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

[5]泰安市泰山區(qū)、郊區(qū)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泰安市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6.

[6]中華櫻桃原產地——新泰市天寶鎮(zhèn)[A].人民網·山東頻道,2010-09-02。

[7]福山認為布什政府遭遇空前慘?。跱].參考消息,2008-10-28。

[8]泰山大貨山楂[A].http://www.17u.com,2008-08-22.

[9]自由、民主與憲政之問[A].賀衛(wèi)方新浪微博,2013-03-12.

(責任編輯 梅煥鈞)

Investigation on Transi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Trees'on Mount Tai

WAN Chang-h(huán)ua
(His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Tai Shan University,Taian,Shandong,271021)

From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e actual current situation,Mount Tai area,besides the aim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as been planting trees for governing inten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ing the bound of the period of the end of Qing Dynasty,and the early Republic.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bound,the trees planted on Mount Taiwere mainly advocated by the governors and ideologists.After the bound,though under the feudal influence,aswell as other parts of China,the trees planted have been primarily for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cluding dry and fresh fruits,wood and tea,etc.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trees transition not only contains themeaning of economics and ecology,aswell a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Mount Tai Area;Trees;Transition

K29

A

1672-2590(2015)01-0076-07

2014-11-04

萬昌華(1956-),男,山東新泰人,泰山學院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柏樹泰安泰山
柏樹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泰山之行
鳥兒和烏柏樹
幼兒100(2020年34期)2020-12-11 02:31:50
泰山日出
《登泰山記》的打開方式
泰安雜記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42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42
用“倒推法”解決問題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泰安無性系引種品種的紅茶適制性初步研究
安陆市| 宣化县| 双柏县| 红河县| 千阳县| 会宁县| 平远县| 九寨沟县| 绍兴县| 南乐县| 连南| 苏尼特右旗| 鹿泉市| 开化县| 贺兰县| 额济纳旗| 上思县| 措美县| 万全县| 吕梁市| 池州市| 厦门市| 建湖县| 达拉特旗| 本溪市| 育儿| 海原县| 阿克苏市| 海口市| 大丰市| 普定县| 寿宁县| 石嘴山市| 定远县| 洛扎县| 连云港市| 盐亭县| 都安| 淮北市| 昌邑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