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詩歌:新媒體時代重放的藝術花朵
王鑫
王鑫:文學博士,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美學基礎理論、審美文化研究和媒介文化研究。
我曾應邀就“新媒體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新”這一話題發(fā)言,主要講了“藝術是人與世界關系的保存”談了新媒體時代藝術的“守”與“變”的問題,其中,就涉及到,在新媒體時代,詩歌這種藝術形式復興的可能。我是從技術媒介變遷史對藝術形態(tài)的影響找到了依據(jù),比如古登堡的機械印刷術對于西方小說的普及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并且基于小說的閱讀形成了一個“想象的共同體”,甚至影響了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國傳統(tǒng)的四大名著也借助于印刷術的不斷進步實現(xiàn)了最大程度的普及,成為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實際上,最適宜小說生長和繁榮的時代正是印刷媒介時代。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將會有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重新煥發(fā)魅力,也會有新的藝術形式隨之誕生,比如,在印刷技術和造紙技術并不發(fā)達的時期,中國傳統(tǒng)的詩詞歌賦都成為文學的主流表現(xiàn)形式,到了新媒體時代,碎片化的閱讀方式,諸如微博140字的技術閾限,使微小、簡短、精到、言約意豐的表達方式重回到觀眾的閱讀中,并且成為碎片化生活里最有意義的打發(fā)時間的方式。
2015年初,一個湖北籍的女詩人余秀華瞬間“火遍”微博和微信,一時間刷爆朋友圈。如果懸置其與生俱來的身體和身份的符號性呈現(xiàn),使之不必成為“吸睛”不可忽略的內(nèi)容,直接面對她的詩歌本身,她的詩仍舊為具備一定文學素養(yǎng)和審美辨識力的人喜歡和欣賞,并且在這個群體中被討論、轉(zhuǎn)發(fā),一時間,詩歌仿佛再次以她固有的優(yōu)雅和漫不經(jīng)心的姿態(tài)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詩評家、詩人、讀者以及媒體構成的話語場充斥著多元的聲音,贊賞的、質(zhì)疑的、理性分析的、感性表達的以及各路媒體對這一事件發(fā)酵式的報道,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搶灘出版其詩集,使余秀華詩歌“井噴式”地被熟知,這些與其說是一場文學事件,不如說是一場媒介事件。“雖然沈睿、劉年等文學圈專業(yè)人士的大力推介‘功不可沒’,但余秀華及其作品的爆紅卻更離不開網(wǎng)絡與互動社區(qū)的‘魔力’”(陳澤然:《眾聲喧嘩中的余秀華與〈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http://www.kcis.cn/8282)媒介進入了所有的事件之中,影響了對事件本身的呈現(xiàn)、判斷和理解,余秀華詩歌超越了文學圈、批評圈。且不論余秀華是否會在多年之后位列當代詩人群像之中,也不管余秀華的詩歌是否能夠成為經(jīng)典收入詩歌史,但是余秀華及其詩歌像一個探頭,探清了新媒體時代詩歌的生存狀態(tài)。樂觀地說,這是一個日趨豐饒和值得期待的環(huán)境。余秀華詩歌事件,還是一個引子,引出的是關于詩歌的討論、寫詩的意義、詩歌對于生命個體的價值。為什么今天還有那么多人喜歡讀詩和寫詩,是因為詩歌還能夠溫暖我們的靈魂,還能夠喚醒沉睡的初心,還能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伴我們安靜地入眠,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實現(xiàn)對自我的保全。以微信公眾號“為你讀詩”為例,每天閱讀人數(shù)都在十萬左右,也就是說,每天有大概十萬人在晚上十點以后,聆聽“讀詩”。因此,無論是寫詩還是讀詩在新媒體土壤上都遇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空氣、濕度和溫度,所以才能欣欣然成長。為什么新媒體時代,我們恍然間發(fā)現(xiàn)詩歌并沒有死去,反而不動聲色成長起來,或許,有這樣的幾個因素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技術框架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技術不能觸及靈魂,人們會因為技術改變自己的物質(zhì)生活形態(tài),但是人的內(nèi)心是很難被技術塑型的。人們向著未來越走越遠的時候,反而會想到為什么出發(fā)和在哪里出發(fā),當人們在一瞬間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仿佛有一股適宜的風吹來,會穿越障壁叫醒沉睡已久的心。因為人是有情感的、有形而上追求的,人們只是暫時遺忘了初心的善良、柔軟和美好以及對自由世界的向往,才會顯得板結、僵硬和冷漠。詩歌就是吹來的那一股風,如果微博和微信上能有更多詩人的作品,有更多熱愛詩歌的人的作品,讓疲于前行的人們找到??康睦碛?,也許會稀釋公共空間的很多戾氣。
第二,詩歌以最合適的形狀進入到新媒體時代人們的閱讀標尺中。所謂新媒體時代人們的閱讀標尺,我以為應該是簡約不乏深刻、簡單不乏豐富、簡明不乏洞徹。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里難以實現(xiàn)閱讀的整體性、宏大性和系統(tǒng)性,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種現(xiàn)實。因此,我們需要借助于一種形式,能夠言近旨遠、文約意豐,從有限走向無限,從近前走向遠方,從單純走向繁復,從美感走向哲思。詩歌恰好以最為切近的形式成為了選擇。詩歌以形式的簡短、語言的美感和陌生化的效果撞擊著人們的靈魂,總有那么一首讓你內(nèi)心妥帖、找到安慰、獲得力量,人們會在語言修辭中發(fā)現(xiàn)文字表達的多種可能,以及經(jīng)由這些文字創(chuàng)構一個意象世界。當人們透過春天午后盛開的桃樹去仰望天空,也許會寫下這樣的詩句:“從你淡粉色的夢中走過/尋找蔚藍的透徹/在搖曳的云的裙角/看到風的婀娜/就這樣走過/靜悄悄的/害怕驚醒你/錯失了春天的婉約”(來自微信號:云端看朵)。
人們并不介意一個人的身份是否屬于詩人,也不會特別從詩歌的技術層面對其要求太多,只要詩歌能喚起對日常生活的驚異,使人在某個瞬間不再被生活瑣事羈絆,與世界相融相通,并在觀照對象的時候見出自身的存在,這就是詩性的顯現(xiàn),是審美的活動。人們在刷微博、微信的同時,在各種鏈接轉(zhuǎn)發(fā)中,或許清新的、自然的、素樸的、沉靜的、婉約的、宏闊的、纖秾的、渾厚的多種風格小詩會成為新媒體空間的另一道風景,讓眼前豁然開朗。
第三,新媒體所建構的互動型網(wǎng)際關系,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分享指向,使微博廣場和微信朋友圈成為個人表演和群體互動的場所。人們對自己所喜愛和追求的內(nèi)容,不再是狹窄日記本中的個人絮語,而是廣場和朋友圈中的聲音,一個人日常生活的刻板印象會因為這種表達而刷新,重新雕塑一個人的模樣。盡管有很多聲音批評人們在曬美食、曬美景、曬美顏、曬幸福來完成新媒體舞臺上的個人展演,并獲得廣場人群和朋友圈的點贊、熱評和轉(zhuǎn)發(fā),以此來刷“存在感”,但是,從一個人的微博和微信的“足跡”中,還是能辨識出他豐富的精神紋理,也會在彼此的互動中表達情感、碰撞思想并且生成意義。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可以用“閑情”抵御生活忙碌、用詩性對抗生活的單調(diào),用詩意進入到生活的肌理,發(fā)現(xiàn)生活并且實現(xiàn)自我的完整。余秀華是經(jīng)典的一個,新媒體上還有千萬個。他們或者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作,或者推薦閱讀過的經(jīng)典詩句,用這樣的一種文學形式,為自己找到家園,為他人講述風景。在分享中給他人力量,在互動中整理內(nèi)心。
我曾在微博和微信上寫過一些短詩,寫詩的時候我會考慮節(jié)奏、韻腳和詩歌的意象以及隱喻的修辭,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和從事媒介批評的年輕學人,我以經(jīng)驗的方式在新媒體世界里呈現(xiàn)我的詩歌姿態(tài),我也想以理性的態(tài)度預言:新媒體平臺上的詩歌量的匯集會在某個時間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不只是創(chuàng)作,也不只是表達,還讓我們的公共空間有了精神的向度、情感的流動、人文的關懷以及審美的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