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的可替代性

2015-02-17 01:32:08王艷平
大連民族大學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旅游者深度旅游

王艷平,程 玉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116025)

體驗是旅游活動的核心,通過研讀有關文獻,作者發(fā)現(xiàn)不少既有研究缺乏對新視野的開拓。旅游具有異地性和暫時性,目的地經(jīng)常會讓旅游者感覺到新奇與異樣,但由于滯留時間較短,因而旅游只能以體驗為主,深度思考處于輔助地位。與常住地相比,異地性和暫時性規(guī)定了旅游的體驗特征。旅游是較大距離的身心搬運,通過身體移動并以身思考異地,是以身體之的一種領悟[1],但至于達到怎樣的感悟程度卻難以做到客觀精準的測量。

一、旅游體驗負影響

學術質(zhì)疑推動著科學發(fā)展。一個好的旅游體驗,不僅決定于體驗本身,也取決于體驗者的生活態(tài)度和在人生各階段的責任感。除體驗具有理性不足性質(zhì)外,龍江智博士還指出了消極體驗現(xiàn)象,其是指體驗造成的疲勞感、不愉快、失望、焦慮與厭惡[2]。某些體驗并沒有達到預想目的,以及很多人并不把異地當作體驗對象,體驗過頻也會產(chǎn)生情感上的麻木,以至于發(fā)生理應嚴肅之時卻笑場之事。還有,一些旅游者對目的地缺乏應有的尊重,不經(jīng)許可便擅自闖入禁地,體驗中目空一切,喧賓奪主,認為只要付錢便可嘗試一切。在美國,部分印第安部落在舉行某些最神圣儀式時,其實會關閉保留地以限制游客參觀[3]。旅游者一路走來和歸去都在消耗著資源與能源,人們乘火車或飛機而來,產(chǎn)生了遠高于常住地和近地休閑的每日碳排放。2011 年,中國航空飛機起降架次超600 萬次,總碳排放量為573 萬噸,如按照每機150 位乘客計算,每人每次乘飛機可產(chǎn)生6. 37 kg[4],而在常住地生活一日每人所產(chǎn)生的碳排放約為6.04kg,如此可推算航空旅游者在出發(fā)和返回當日的碳排放至少要在12.41kg 水平上。

旅游者離開常住地,如果是為了經(jīng)常性地體驗屬于個人的享受,那多少也是一種生活失責,多數(shù)情況下旅游者可能不是與家人一起旅游,那么離開也是對家園的一時離棄,按照父母在不遠游的傳統(tǒng)觀點,那也是一種不忠不孝。倘若是為了工作,事務旅游倒是可以被常住地社會認可,純粹的體驗旅游也經(jīng)常會招徠周圍羨慕嫉妒恨的眼光。從學問的功利立場上看,旅游體驗雖有利弊,如圖1,但作者認為只要不是過頻過度,毋庸置疑旅游體驗的積極意義,尤其當體驗是為了接受教化與教育,是為了求知和孝行等。體驗的價值取向決定于旅游者態(tài)度與行為,取決于體驗者的生活態(tài)度與責任感,從大尺度上講取決于民族性特征,素養(yǎng)基礎讓體驗行為走向兩極,當然要揚長避短與取長補短,選擇體現(xiàn)正能量的體驗方向,這也說明旅游體驗具有不穩(wěn)定特征,其可能是選擇的結果而非一定就是客觀存在。

圖1 旅游體驗負影響

中國人的旅游體驗易發(fā)生不文明行為,這一現(xiàn)象在出國旅游時尤為顯著,孫九霞教授對此有著十分透徹的詮釋[5]。依據(jù)孫教授所建立的邏輯,可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注重在居住地的私德建設,按親疏遠近關系對親朋好友負責,而在無關個人利害的領域里卻容易表現(xiàn)得欠缺公德。在私德到公德的轉(zhuǎn)換過程中,沒有轉(zhuǎn)到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建設上來,這恐怕與地大物博的國情有關,也與長期的經(jīng)濟落后有關。人們一般多只關心個人得失,并不愿意通過對份內(nèi)事的付出與公共道德的遵守以獲得口碑。投機鉆營卻被坊間冠以有本事有路子,因而很有面子,結果讓公共空間與秩序變得并不美好。外出旅游時,由于脫離了原有聚落的行為規(guī)范約束,跳出了熟人社會才需要私德的框框,原本在常住地還存在由私德空間彌散至公共空間的那點私德元素,可離家越遠就越不需要私德,因在那里得不到日常實惠,異地的所有都被旅游者認作公共空間,旅游者本應該帶著公德前來,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沒有積累下足夠的公德,也只能以公德欠缺的狀態(tài)抵達陌生異地,導致了不文明體驗在旅游地被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

由此從民族性看,伴隨收入增加的同時,還要著眼于公德建設,沒有公德就沒有旅游體驗,這意味著許多現(xiàn)行的體驗可能具有超前性錯誤。由此可推測,中國旅游學者關于體驗的研究可能經(jīng)常是脫離實際的,還因為當外來概念被搬到中國,人家那個概念原本有屬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在引進時如若不加以針對民族性弱點的規(guī)制,就有可能出現(xiàn)本本主義的套用情況以及在實踐上的借題發(fā)揮。許多研究給出的分析似乎是言之鑿鑿,實際上卻并非情之切切,這也讓依據(jù)樣本調(diào)查或訪談的體驗研究其信度變得不太可靠。

二、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

1.差異性

體驗屬性既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客觀上講如人之本性難移。這里不是要體驗改過自新,而是考慮以深度休閑(serious leisure)做適度替代。深度休閑近年來已成為學者關注,其概念由Stebbins 于1982 年首次提出,是指將休閑視為生活一部分的人類活動[6]。作為一個學術概念,也是一個舶來品。作者認為深度休閑在中國的適應性要高一些,因為旅游者離家多不太遠,中外學者在這一點認識上應該差別不大。依據(jù)目前的學術研究現(xiàn)狀,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似乎各自為政,分屬于不同的話語體系,通過檢索得知,有關深度休閑的學術文章也不過10 余篇。而在研究深度休閑時,多數(shù)文章很少將其與旅游聯(lián)系起來探討[7]。作者認為兩者有時是一體,有時也可以彼此分開,它們之間存在著多種情形的聯(lián)系,本文立意于讓兩者建立可替代關系。

旅游也可以做到深度體驗,其與膚淺的旅游觀光相對,深淺乃二元且有相對意義的等級劃分。如果在沒有理清思路的前提下,無意識地將深度休閑替換為旅游的深度體驗,那可能是偷換了研究情景。千辛萬苦地去遠方旅游,原本就應該深度體驗,但在初級階段也讓旅游者放棄深度而走馬觀花,好容易來一趟只想多看而無暇去深度感悟,以及現(xiàn)代旅游的舒適性與消費性也讓來者對眼前的世界不以為然。與此現(xiàn)象隱性相對的,實際上是一種交錯對應,近地休閑本該泰然處之,但卻出現(xiàn)了一部分人,其對休閑活動懷抱非常認真的態(tài)度即深度休閑,這是一種積極現(xiàn)象。深度體驗是一種應該的積極,而深度休閑則是常理之外令人感動的積極,不該積極卻做到了積極。深度休閑因而更具有哲學味道,是以矛盾修辭法構造的學術概念,而深度體驗則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一般概念,如圖2。

圖2 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的關系

當然旅游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休閑,假如旅游者經(jīng)常去某地,那地方也就變成了自己的休閑地了。是休閑還是旅游,有時取決于旅游者的態(tài)度。旅游之中也包含著休閑活動,休閑地也會存在著迷你觀光與耐人尋味的小體驗,但不能由此否定旅游與休閑在某些主要方面存在著差別。一般而言,休閑活動的發(fā)生地點距離常住地較近,旅游則相對較遠,沿交通干線的休閑地可以遠一點,甚至可以出現(xiàn)具有飛地性質(zhì)的休閑地。除距離外,旅游與休閑的差異還體現(xiàn)在主體、客體和時間等方面,休閑者可能年齡偏大,出游對吸引物等級要求較高,旅游則更集中于3 日以上的節(jié)假日等。當然,這些屬性差異可能只適合一部分樣本,那種機理類似營銷學中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并非旅游與休閑各自全體都具有這種差別。

2.可替代性

深度休閑不亞于旅游體驗,兩者之間似有可替代性,兩個概念原本就很近。如此,因休閑離家近一些,根據(jù)私德公德理論,也可以確保旅游者文明程度。作為旅游學術研究者,當然不愿意看到旅游的地位被降低,但也不能因此就拒絕以較大的視野來看旅游,應該把旅游置于很多關聯(lián)之中去認識,即所謂的跳出旅游看旅游。不僅兩者的絕對值可能具有等同關系,深度休閑至少可以部分替代旅游體驗,而且兩者之間還有某種性價比上的等同,旅游以新奇或距離獲得指標,而深度休閑可能以意義或思想與之抗衡。旅游節(jié)省了思想而付出了資源,旅游者要花費金錢、時間與經(jīng)歷,這些都與智力和思想無太大關系,而深度休閑卻節(jié)省了寶貴的資源,只是付出了思想與精力上的努力。從這個意義上看,深度休閑的人格魅力要高于旅游,社會可持續(xù)性更強,可能與旅行同等高貴??此撇坏?,其實等同,而且深度休閑節(jié)省下來的都是資源,這些對現(xiàn)代人而言皆可看作緊缺資源。多用一些心思,調(diào)動生活中的經(jīng)驗與知識,利用常住地正能量余熱,以生活支援旅游,生活完全可以作為旅游的思想源泉。同時,旅游也可以回饋生活,讓生活與旅游的可持續(xù)性都能得到加強,而不是一有點儲蓄就想旅游,那樣似乎就是為了旅游而旅游。

如果旅游低看了生活,如一些學者認為生活是羈絆,妨礙了實現(xiàn)自我價值,覺得工作不是快樂而是壓抑,甚至旅游者自覺比居民高大上,如此就讓生活與旅游對立起來了。旅游是自我實現(xiàn)也是一種生活失責,與日常生活保持距離的另起爐灶,構筑獨立學科的旅游價值觀認為,旅游是旅游,生活是生活,導致人們配備了兩套價值體系,壞境變化較大及頻繁切換環(huán)境,可能也影響著某些身心機能的正常運轉(zhuǎn),導致身心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容易顧此失彼而不得平衡。

不僅有基于溫泉資源的醫(yī)療旅游,心病者也喜歡去旅游,希望通過旅游讓心病得以痊愈。然而,并非人人如此,過度旅游也會損害生活。旅游也會與家居生活發(fā)生沖突,凡事過度了就會適得其反,旅游主義者在家的每一天可能都魂不守舍。隨著旅游經(jīng)?;h足化,一方面倡導與家人同游,另一方面也要倡導深度休閑,以深度休閑部分地替代旅游體驗。深度休閑并沒有削減離開家的快樂,還一定程度上兼顧了對常住地的眷戀,家人也更容易一同前往。暫時離開家的感覺是快樂的,但不一定僅為了旅游體驗而求遠離,可以多元化地安排離開家的活動,如度假、休閑、游憩、深度休閑、家族旅游、養(yǎng)生、觀光等,都可作為備選活動。學者Stanley C. Plog 就將旅游者分成兩類,冒險型和保守型[9],深度休閑似乎更適合于保守型旅游者。當旅游體驗過頻過遠時,以致對生活系統(tǒng)有所傷害,甚至出現(xiàn)了因旅游帶來了子欲孝而親不待情形,此時就要對旅游體驗有所調(diào)控了。

除質(zhì)的考慮之外,當大眾旅游在規(guī)模上肆意摧毀體驗初衷時,也應該著手于現(xiàn)實旅游體驗的文化轉(zhuǎn)向問題。作者愿意在這種語境下思考何為可替代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基于知識意義的背景來理解受惠于旅游經(jīng)濟的居民為什么要這么想,他們對替代性旅游的支持程度要更高一些[10]。替代性旅游更適合于深度體驗或深度休閑,而人多為患的大眾旅游根本無法達到這樣的深度。目前關于替代旅游的研究,還是將重點放在資源、主體與功能的替代上,并沒有將觸角伸到可稱為區(qū)位替代的深度休閑上。區(qū)位替代,意義補償,以及超越就是為了緩解擁堵的替代,可能更具多層次的深入意義。

也可從等同關系的概念角度來研究休閑與旅游的可替代性[11]。在旅游學者的視野中,旅游多被認為很重要,休閑卻可能經(jīng)常被視為不屑于研究的對象,這讓旅游與休閑處于一種權勢關系中,旅游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且處于強勢,當?shù)卣疄榘l(fā)展經(jīng)濟也多關心旅游而不太重視休閑,休閑則被視為不甚重要的領域,盡管偶爾會有個別旅游學者出于一時興趣研究它。為改變這一不平等現(xiàn)象,提高休閑地位,促使旅游學者能真正客觀地認識旅游及其相關,尊重研究領域之外每一個看似處于弱勢的臨近概念,本文關注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的可替代性,并期望能更進一步地延伸到兩者具有等同關系的認識上。

三、建設考慮

真正可行與長遠可用的樂趣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本文并非要否定旅游體驗而倡導深度休閑,只是當前的理論研究似乎只強調(diào)體驗而不考慮休閑,如此雖有利于學科建設但不利于建立全面的認識。關于應該怎樣旅游,從更廣的視野上看,應該是該旅游時則旅游,該休閑時則休閑,當深則深,該淺則淺,而不能將旅游和休閑二者對立。作者很欣賞將外國學者的《旅游地理學》改寫為《旅游休閑地理學》[12],這樣規(guī)劃學科就顯得很人性化,也符合當前旅游的發(fā)展趨勢。在旅游學語境下,由于近乎完全忽視休閑的存在,為取長補短,本文在此就如何開展深度休閑建設進行討論,旨在使旅游體驗通過可替代性過渡到深度休閑上,進而有可能涉入到休閑領域,形成休閑與旅游在一個連續(xù)譜上,旅游與休閑都是可供選擇的愉悅范疇。

一般而言,休閑活動發(fā)生在常住地周邊,遠離常住地的非功利活動在本文被認作旅游。吳必虎教授曾提出環(huán)城游憩帶概念,那個“帶”就在城市附近,那個空間很適合深度休閑。作者在吳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著從供給方角度研究深度休閑的建設內(nèi)容。這方面可參考的研究論文很少,也說明了其是一個十分難的課題,盡管作者力圖能有所新意地提出些看法,但下面的論述恐怕還是很具有碎片特征。

好比光圈與色圈的界定,發(fā)生在城市外埠的深度休閑也應該虛實結合,實在里,虛在外,實在建設可能波及得更長遠。實是指養(yǎng)生養(yǎng)老、戶外體育活動等,將這些活動納入深度休閑范疇,不僅是指游前需做充分準備,到達后也要認真對待。虛可指游玩類活動,卻不是真的只是指吃喝玩樂那本身,而是指寓教于樂的文化類項目,如在郊外建設奧特萊斯,看似是在購買折扣品牌,其實不然,前往者要么獨自一人,要么與友人一起,要么有家人相伴,其過程都有購物之外的深層意義,結合購物的獨自思考或?qū)τH朋間理解的加深,已不同于為了獨自思考的思考和為了交流的交流,也有別于以茶會友的形式化交流。假如每個城市都這樣建設,城市之間的訪問就如同國之交往。而現(xiàn)在的許多城市不注重這方面建設,城市就是城市,城市要做大做強,吞噬著周邊的衛(wèi)星中小城市,沈(陽)撫(順)同城建設就是例子,難說那是一件沒問題的好事。同城是指信息傳輸與交通的快速化連結,權利的平等化,而不是硬要把兩個城市通過建筑連在一起。

有些概念對深度休閑建設大有裨益,如培養(yǎng)思考型旅游者、建設近地療養(yǎng)區(qū)與關心隱性文化遺產(chǎn)等,但在實踐上還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喧嘩與吵鬧的市場積習一時難以接受新概念。因而不僅要健全服務于游客的指路系統(tǒng),提高游客的可參與性,提供多樣性產(chǎn)品,尊重客人和提供有實用意義的解說系統(tǒng)等,還應該針對積習展開痛改工作,如改變懶于行動和不以為然思想,整頓大話連篇而沒有熱愛的態(tài)度,要動一動這些不利于深度休閑開展的供求雙方。

在環(huán)境建設上自然要美觀,但不等于凡事都要推倒重來,而是應就既有設施做到令游客可以欣賞,如把凌亂的柴火垛碼放整齊,每日清洗家畜圈,整齊擺放農(nóng)具或懸掛起來。只要環(huán)境達到可欣賞水平,政府就可以按質(zhì)給予補助。作者不贊成政府統(tǒng)一給臨街房子貼面和刷色,那樣雖然美化了環(huán)境,但欣賞性降低,這樣不僅沒有改變居民積習,甚至助長了等待心理,而且政府代行也僅以完成任務為導向而缺乏熱愛的自發(fā)之情。受游牧習氣影響的北方民居建筑較為粗糙,可逐步改造為院落風格,通過強化個人屬地意識以培養(yǎng)勵精圖治生活習慣。歷史上的臨時居住性和空間廣闊特征導致了北方建筑和街道整體性的凌亂與粗糙。深度休閑活動一般發(fā)生在可引起回憶的閾限空間里,需要將典型的個人經(jīng)歷以景觀方式保存好,如舊廠房改造為文化創(chuàng)意空間,新農(nóng)村建設中讓村民上樓進小區(qū)的同時,也要保護好每一座小橋和每一幢古宅,甚至殘垣斷壁上的文革標語也有遺產(chǎn)意義。遺產(chǎn)之外,即使是很普通的存在,只要給予精致呵護并放置在深度休閑空間里,便可以彰顯隱性注意的文化意義,如圖3。

圖3 深度休閑的區(qū)位及建設內(nèi)容

四、結 論

通過討論,本文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在體驗經(jīng)濟十分盛行的時代里,在最充分地肯定其積極意義的基礎上,認為體驗也存在著負影響問題,揚長避短,適度適中與科學負責,可作為正確認識旅游體驗作用的應有態(tài)度;第二,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不是兩個不相關的概念,兩者既有共同基礎,又具有性質(zhì)上的差異,應改變目前各自為政、自成話語體系的分離狀況;第三,深度休閑與旅游體驗之間具有可替代性,或曰等同關系,以深度休閑部分地替代旅游體驗,具有節(jié)省旅游交通能耗和服務于生活等方面的積極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第四,深度休閑在空間上主要發(fā)生在距離常住地較近的地方,可以通過遺產(chǎn)保留、文化挖掘與建設、喚醒人生經(jīng)歷等過程并以此為憑借,補償與旅游相比吸引物規(guī)模有限和新異欠缺等方面的不足。

[1]張相樂. 論作為心理學概念的體驗[J].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2):111 -113.

[2]龍江智.旅游體驗理論[M].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0.

[3]戴倫·J.蒂莫西,斯蒂芬.遺產(chǎn)旅游[M].程盡能,譯.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4]盧志想,劉永紅,徐偉嘉,等. 基于ICAO 的航空碳排放計算與低碳對策探討[J]. 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4(9):129 -130.

[5]孫九霞.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消費導向下的旅游倫理多元化[J].旅游學刊,2014,29(12):7 -8.

[6]湯澍,湯淏,陳玲玲. 深度休閑、游憩專門化與地方依戀的關系研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2014,30(12):96 -103.

[7]張宗書,王蘇. 老齡者深度休閑活動對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3,29(1):48 -52.

[8]王寧. 代表性還是典型性[J]. 社會學研究,2002,(5):123 -125.

[9]崔紅紅,孫厚琴.淺談旅游目的地的情感營銷[J].旅游論壇,2009,2(1):125 -128.

[10]陳冬婕,羅佳琦,翁時秀. 可持續(xù)與可替代性旅游會議紀要[J].旅游學刊,2009,24(10):93 -96.

[11]王丹,曾慶花.會話者的權勢與等同關系及其話語結構的微觀構建[J]. 外語學刊,2005(2):54 -57.

[12]C.米歇爾.霍爾,斯蒂芬. J. 佩奇. 旅游休閑地理學[M].周昌軍,何佳梅,譯.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旅游者深度旅游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喀拉峻風景區(qū)旅游者的生態(tài)意識和生態(tài)行為研究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旅行社未經(jīng)旅游者同意安排購物屬違約
女子世界(2017年4期)2017-04-13 19:36:33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淺論生態(tài)旅游者的分類與識別方法
決策探索(2014年6期)2014-04-22 01:37:58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长葛市| 威远县| 威海市| 灯塔市| 施秉县| 崇信县| 呼和浩特市| 龙门县| 曲靖市| 霞浦县| 临夏县| 新野县| 静安区| 天水市| 上高县| 临桂县| 吉木萨尔县| 昌邑市| 贵阳市| 汽车| 梅河口市| 平江县| 岑溪市| 保康县| 阳信县| 武宣县| 苍南县| 辉南县| 金湖县| 多伦县| 金川县| 古蔺县| 文成县| 惠州市| 宁夏| 双牌县| 泰兴市| 石阡县| 柳林县| 光山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