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王磊,趙文義
(1.長安大學雜志社,陜西西安 710064;2.長安大學出版科學研究所,陜西西安 710064)
?
國家利益下的學術期刊國際化熱潮反思
陳磊1,2,王磊1,2,趙文義2
(1.長安大學雜志社,陜西西安710064;2.長安大學出版科學研究所,陜西西安710064)
摘要:學術期刊出版與國家經濟利益、科研實力、國際地位等方面利益緊密相關,在“走出去、引進來”國家戰(zhàn)略下,國際化已成為中國現代學術期刊的宿命。針對當前學術期刊一味追求英文出版和SCI檢索等現象,辨析國際化出版與本土化傳播的內在邏輯關系,探尋國家利益視域下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的途徑,對當前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熱潮提出反思。
關鍵詞:國家利益;國際化;學術期刊;學術評價;出版體制;學術話語權
學術期刊肩負著傳承人類文明、傳播社會文化與促進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責任,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標志之一。作為科研成果積累與傳播的主要載體,中國學術期刊出版行業(yè)的發(fā)展明顯滯后。中國現有期刊數量僅次于美國,但整體水平不高,小散亂現象突出,期刊管理體制仍沿襲傳統模式,滯后于中國科技、經濟發(fā)展的速度。同時,中國學術期刊還面臨國際知名出版集團的巨大沖擊。愛思唯爾、斯普林格等期刊出版集團在學術期刊出版的學術質量、運作模式等方面均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以及成功的經驗。中國學術期刊應該如何應對來自國際、國內的雙重挑戰(zhàn)?如何應對當下學術期刊國際化的熱潮?這些值得學術期刊從業(yè)者反思[1]。
在中國文化“走出去”宏觀戰(zhàn)略的背景下,為了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術期刊,進行最大限度符合國家利益情況下的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途徑探索與研究,也是目前學術期刊管理和主辦部門所關心的問題。那些背離國家利益、缺少國家支持的學術期刊,其發(fā)展方向勢必會偏離;同樣,管制不合理也勢必會阻礙學術期刊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應適度掃除學術期刊發(fā)展中的一些障礙,促進學術期刊發(fā)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目前開展了所屬學術期刊質量提升項目與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從經濟、政策等方面對學術期刊進行分類資助,打造了一批在本專業(yè)領域影響力和輻射力較強的中文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通過被引頻次等指標,全面分析中國6 400多種學術期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認為2012年以來中國優(yōu)秀學術期刊的國際總被引頻次連續(xù)3年大幅增長,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正不斷提升。
筆者試圖運用政治學觀點,基于意識形態(tài)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從國家利益視角對學術期刊國際化過程中的利弊進行反思,以期為制定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路徑和推進措施研究提供依據。
一、學術期刊與國家利益的特性
(一)國家利益與學術研究
國家利益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決定國家的價值取向和政策取向。經典現實主義學者漢斯·摩根索認為國家利益的根本是指國家生存與安全,在此基礎上保護本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統一。自由主義學者安德魯·斯科特則認為國家利益是基于國際體系為中心的,即國家政策應與跨國利益、國際利益相結合,履行對國際體系以及全人類的義務。大部分中國學者認為國家利益是滿足人民物質與精神需求的生存利益和發(fā)展利益,包括國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其中,國家安全利益為基本條件,包括領土、主權以及良好的周邊環(huán)境等,是保證人民生活安定的基本條件;政治利益是維護國家現有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以及國際地位;經濟利益包括保障國內經濟發(fā)展與提高國際經濟地位;文化利益則是保護國內歷史的、傳統的文化以及意識形態(tài)的維護等。國家利益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全民性和階級性、持久性和動態(tài)性等多重屬性。國家統治過程時刻伴隨著尋求知識支持和論證的過程,學術自由是國家對知識價值承認與否,以及國家對知識的社會效益與國家利益權衡利弊的結果。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目前美國、中國、德國和日本在科學研究方面投資分別占各國GDP的1.9%、2.2%、2.5%和3.0%[2]。在1994年美國發(fā)布的《科學與國家利益》報告中指出,科學應為國家重大目標服務,政府資金也優(yōu)先投入到這些領域;在確保國家在基礎研究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同時,開展與私人企業(yè)、國外企業(yè)合作。巴斯德曾經說過:“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學術無國界是支持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的內在原因,其內涵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崇尚學術自由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剝削發(fā)展中國家的一個重要手段,即由國家主導的基于本國利益的科學研究,如由國家資助建立大學和研究所,雇傭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攻關等。
(二)國家利益與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與國家經濟利益、科研實力和國際地位等方面利益緊密相關,具有社會性和公共性。學術期刊為國家利益服務,同時國家也大力支持學術期刊的發(fā)展。中國學術期刊大多由政府審批與管理,依賴政府和主辦單位扶持,市場經濟雖然也能有效引導資源優(yōu)化配置,但因為市場本身存在局限性,在某些程度上妨礙了國家利益的實現。
中國學術期刊是中國學術思想交流與傳播以及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不僅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見證者,也是引領科學研究的旗幟。學術期刊及辦刊單位在研究領域內的話語權具有較強的學術風向引領作用。學術期刊在學術研究方面的作用應由學術活動的參與者向引領者轉變,通過刊發(fā)文章選題設計、研究方向、欄目等的設置,吸引國內乃至國際的專家與學者,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解決設置的研究議題,從而促進該學術期刊出版國家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進步成果。在學術期刊刊發(fā)議題的設置中,成功的范例是美國的《科學》和《自然》雜志。也有一些國內知名學術期刊通過定期設定研究議題,邀請領域內專家、學者撰寫研究綜述,分析國內外行業(yè)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fā)展趨勢等,為廣大研究者提供基礎,充分發(fā)揮了學術期刊的學術引領作用。
二、學術期刊現狀與國家利益忽視的原因
(一)學術期刊與學術評價
科研成果質量鑒定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常缺少客觀、量化的指標,而基于學術期刊論文發(fā)表數量、影響因子等的科研成果評價為其提供了可操作的便捷性指標。學術的國際化開拓了學術視野,方便中國學者與國際一流科學家對話,中國學者的論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一流刊物上,促進中國科技進步。據統計,2013年中國學者發(fā)表論文16.5萬篇,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的數量增多,成為名副其實的學術論文大國?!?012中國自然出版指數》一文指出,在2012年所有《自然》及其子刊上發(fā)表的論文中,中國作者共發(fā)表論文303篇,占其論文總刊載量的8.5%,顯著高于其他國家;比2011年發(fā)表論文數量增長加了35%。國內科技成果評價、職稱評聘、科研人員業(yè)績考核、獎勵制度攻讀學位等均與論文發(fā)表掛鉤。然而,在當前學術評價體系下,論文發(fā)表與項目申請幾乎成為當前學術研究人員唯一的科研活動,出現了過度追求論文發(fā)表數量而不注重質量的科研考核體系,導致學術浮躁,科研商業(yè)化、學術造假等現象凸顯,如:花錢買論文、跟風與重復性試驗論文較多等,缺乏創(chuàng)新與必要的科學質疑精神。一個沒有科學精神的民族是危險的,由于過度崇拜SCI、EI等指標,國內作者都熱衷于將高質量論文發(fā)表于國外影響力大的期刊,一些檔次較低的文章才會考慮國內刊物,大批科研成果外流,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國內學術期刊質量下降,最終導致中國科研創(chuàng)新動力消失。
(二)學術國際化與學術期刊
與對學術評價機制的紛爭與詬病不同的是,國內對學術國際化問題則基本達成共識,為此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紛紛開展國際合作并召開國際會議,在加快科學技術發(fā)展與學科建設的同時,學術期刊管理和主辦者也開始探索學術期刊的國際化發(fā)展路徑。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學術期刊辦刊理念向開放存取、數字化與國際化方向轉變,期刊國際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出版業(yè)的必然反映。
世界上最重要的學術引文索引主要收錄英文期刊。據2013年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被SCI收錄的期刊約有160種,其中90%以上是英文出版[3]。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其學術出版霸權地位已形成,學術期刊背后的國家利益也自然向其傾斜?!吨袊茖W》和《科學通報》是國內頂級期刊,其多個專輯均為英文版,且已被SCI收錄,但因其是中文出版而照樣不被中國學者看重[4]。德國、荷蘭等非英語國家為了扭轉本國出版國際地位下降的趨勢,也利用英語辦刊并取得成功。中國一些辦刊實力較強的學術期刊也開展了國際化嘗試,旨在提高學術期刊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針對中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等問題,有的政協委員提出了打造中國知名英文學術科技期刊的意見和建議。雖然目前中國在擴大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國內學術期刊小、散、亂等問題凸顯,即使期刊被SCI檢索其影響因子也不高,難以受到國外科學研究者的重視[5],難以吸收國際優(yōu)秀稿源解決本國亟需解決的問題,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就很難形成,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可以說,中國學術期刊管理體制、經營模式、評價體系、辦刊理念以及編輯隊伍素質等是制約其國際化影響力提升的限制因素。
(三)基于國家利益的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熱潮反思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優(yōu)秀科研成果(主要是論文)的產出不斷增加,但頂級學術期刊缺乏的狀況將嚴重影響中國國家利益。據統計,中國物理學領域每年發(fā)表的論文有2萬篇左右,大約80%發(fā)表在國外雜志上,這些發(fā)表在國外的學術論文對國內科研的影響程度值得我們深思[6]。
由于學術話語權被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占有,使其他國家的科研處于被動局面。國外學術期刊通過設置議題,引領著全世界研究者的研究興趣與思路??蒲袃x器設備購買國外的,論文成果也優(yōu)先在國外刊物發(fā)表,中國科研工作者淪為學術期刊發(fā)達國家的打工者。這種由政府資助科研成果的版權無償轉讓給國外期刊,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中國科研成果和智力資源的流失。據美國《2012年科學和工程學指標》統計,中國科研投入總額位列全球第二,但是國內的創(chuàng)新體系仍然表現不佳。美國《科學》雜志也曾發(fā)表論文“炮轟”中國現行科研體制存在的種種弊端。這些高質量論文外流現象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朱劍等通過對學術國際化與學術體制、學術評價以及學術期刊關系的論述,對中國期刊的國際話語權問題進行了探討。趙文義分析了學術期刊出版過程中國家利益被忽視的原因,提出適合中國國家利益的學術期刊國際化出版戰(zhàn)略。國內學術期刊缺少高質量的稿源,那么拿什么拯救高質量科研論文外流的狀況?學術期刊辦刊模式與國際接軌問題、期刊質量以及審稿流程以及傳播方式的國際化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三、國家利益下的學術期刊國際化路徑
在目前中國學術期刊改革與發(fā)展過程中,部分期刊也進行了一些國際化發(fā)展的探索,形成學術期刊國際化發(fā)展熱潮,如何讓中國學術期刊在不妨礙國家利益的前提下走出去、創(chuàng)造中國國際知名品牌期刊,提升國際影響力,成為行業(yè)和學者們關注的熱點。在學術期刊國際化發(fā)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困境:如學術期刊管理體制的束縛、經營理念與模式單一、辦刊理念缺少特色、編輯人員素質與語言障礙以及學術評價體系的制約等。
目前評價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水平最主要的標準是能否被SCI、EI等國際知名檢索系統收錄。國際化評價常與學術評價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中國政府用財政資金供養(yǎng)的英文學術期刊能給中國帶來什么?與僅謀求SCI、EI檢索的意義何在?當前國家已停止了官員考核中以僅GDP論英雄的考核辦法,那么考核科研人員的SCI“緊箍咒”是否也應松綁?SCI、SSCI創(chuàng)始人加菲爾德曾指出,為科研工作者提供獲取學術信息的快捷路徑是三大檢索系統的首要功能,其次才是評價功能,SCI影響因子評價與核能影響一樣,為學術期刊帶來的影響也是一把雙刃劍[7-8]。過度追求影響因子與被引頻次等指標,忽視了期刊影響力的主要基礎——期刊文章內容與質量,將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作為所有學術期刊評價的國際標準,在中國很有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其結果必將對中國學術期刊的特性與功能產生不利影響。
當下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化過程中應該怎么辦?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化包括形式上的國際化和內容上的國際化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形式上的國際化包括論文作者國際化、編委及審稿專家的學術觀點及審稿意見國際化、期刊語種的國際化、編校與排版等出版人才國際化、出版與發(fā)行的國際市場等。而國際化的實質是內容國際化、科研論文研究對象國際化、研究水準國際領先,因此內容上的國際化比形式上的國際化重要得多。中國現有體制下要實現學術期刊國際化,應選擇在具有國際領先地位的科研領域入手,由政府財政支持。在語言方面,應首先實施中文出版,其次可由編輯翻譯成英文,國際稿源也可先翻譯成中文發(fā)表。在國家利益下,學術期刊應限制國家資金產生的科研項目論文外流,同時努力爭取國際稿源。在購買自然、科學等高端雜志的版權后,可由國家組織專業(yè)出版機構進行翻譯,降低國內科研人員接觸國家前沿領域的獲取成本,提高便捷性。
中國期刊國際影響力整體仍較低,高水平論文外流更降低了其競爭力。當下政府通過資金資助部分學術期刊的國際化出版已經初顯成效,部分英文刊的國際影響力得到了提升,但目前分散資助個體辦刊的方式難以形成能與國際知名出版集團競爭的規(guī)?;某霭婕瘓F。在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只有得到國家宏觀政策與經濟的支持,突破期刊經營管理模式,支持期刊出版部門通過兼并、重組形成期刊群模式,走集團化、國際化之路,才能大幅提高中國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和話語權,占有更多的學術資源。
四、結語
在科技實力日益增強的同時,學術期刊發(fā)展卻與之不匹配,我們必須進一步改革,加快中國學術期刊的發(fā)展。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化熱潮有助于國家科研實力與地位提高,但同時應合理、適度地協調國際出版與國內出版的關系。在當下“走出去、引進來”的國家戰(zhàn)略下,關于學術期刊國際化傳播和本土化傳播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國際化等問題值得反思。
參考文獻:
[1]趙文義,張積玉.國家利益視域下學術期刊的國際化出版[J].思想戰(zhàn)線,2011,37(4):93-95.
[2]苗凌葛,趙青,趙大良,等.中文科技期刊國外影響力的統計與分析[J].編輯學報,2012,24(6):605-608.
[3]王淑華,王亨君.我國英文版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分析[J].編輯學報,2009,21(2):173-175.
[4]周棻.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實踐的樣本探析——以CellResearch(《細胞研究》)為例[J].中國出版,2011(10):6-11.
[5]王豐年.我國學術期刊國際化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與出版,2012(5):43-45.
[6]朱劍.學術評價、學術期刊與學術國際化[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4(5):126-137.
[7]謝清風.英國出版的國際化模式[J].編輯之友,2011(10):123-125.
[8]彭桃英,陳玉國.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的再思考[J].編輯之友,2012(3):71-73.
Reflectiononinternationalizationrushofacademic
journalsunderthenationalinterest
CHENLei1,2,WANGLei2,ZHAO Wen-yi2
(1.DepartmentofMagazines,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Shaanxi,China;
2.InstituteofPublishingScience,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Shaanxi,China)
Abstract:Academic journals publishing is closely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scientific
researchstrength,internationalstatusandetc.Underthenationalstrategyof“bringingin”and“goingout”,Chineseacademicjournalsisdestinedforinternationalization.WithregardtothephenomenonthatthepresentacademicjournalsblindlypursuedEnglish-languagepublishingandSCIretrieval,thispaperanalyzedthethelogicalrelationshipbetweeninternationalpublicationandlocaltransmissionandexploredtheapproachesoftheinternationalpublicationofChineseacademicjournalsunderthenationalinterest.Besides,thereflectiononthepresentinternationalpublishingrushofacademicjournalswasputforward.
Key words:national interest; internationalization; academic journal; academic evaluation; publishing system; power of academic discourse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0YJC710056);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5A009)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CKS037);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5A011);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人文社科專項)立項課題(2013JK0058)
收稿日期:2015-01-20 2015-04-08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6248(2015)04-0069-04
作者簡介:陳磊(1982-),男,陜西三原人,編輯,工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