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區(qū)老年人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2015-02-21 05:35劉彥慧王媛婕廖瑞雪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5年7期
關鍵詞:狀況彈性子女

劉彥慧,王媛婕,高 佳,廖瑞雪

?

·社會·行為·心理·

社區(qū)老年人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劉彥慧,王媛婕,高 佳,廖瑞雪

目的 了解社區(qū)老年人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為提升老年人應對負性事件的能力,提高心理彈性提供建議和依據。方法 采用滾雪球抽樣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選取天津市2個社區(qū)的250例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和老年人心理彈性量表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收回有效問卷210份,有效回收率為84.0%。老年人心理彈性總分為(115.7±15.7)分,其中家庭凝聚力維度得分最高,為(25.6±3.5)分,精神寄托維度得分最低,為(9.1±3.0)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現居住狀況、經濟狀況、子女居住地及與子女、親戚、朋友、鄰居交流狀況的老年人心理彈性得分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老年人現居住狀況、經濟狀況、子女居住地及與子女、親戚、朋友、鄰居交流狀況均與老年人心理彈性呈相關關系(P<0.05),納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現居住狀況及與子女、朋友、鄰居交流狀況對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人心理彈性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現居住狀況及與子女、朋友、鄰居交流狀況是其影響因素,社區(qū)、社會及醫(yī)護工作者應重視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塑造,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老年人心理彈性水平。

社區(qū);老年人;心理彈性;影響因素分析;橫斷面研究

劉彥慧,王媛婕,高佳,等.社區(qū)老年人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7):818-822.[www.chinagp.net]

Liu YH,Wang YJ,Gao J,et al.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communit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7):818-822.

心理彈性是指個人面對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過程,也即對困難經歷的反彈能力[1]。它是一種能夠幫助個體抵御應激、促進良好適應的積極心理品質。研究發(fā)現,心理彈性在克服孤獨等不良心理問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與老年人成功老齡化及身體健康有顯著聯(lián)系[3]。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激增,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4]。目前國內對于老年人心理彈性的研究相對較少,張闊等[5]考察老年人心理彈性、領悟社會支持與抑郁之間關系,認為心理彈性和領悟社會支持是老年抑郁的重要保護因素。謝麗琴等[6]認為老年人懷舊功能與心理彈性之間呈正相關關系。本研究旨在調查老年人心理彈性的現狀,探討影響老年人心理彈性的相關因素,促進老年人心理的研究,并為老年人心理干預政策與方案的制定及實施提供指導與借鑒。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滾雪球抽樣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選取天津市2個社區(qū)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60歲;在本市居住2年以上;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確診有精神病或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嚴重軀體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以不記名的方式發(fā)放問卷,讀寫能力良好的老年人在調查員的輔助下填寫;讀寫能力低下的老年人則由專門調查員一對一進行講解和輔助填寫,再統(tǒng)一收回。共發(fā)放問卷250份,收回有效問卷210份,有效回收率為84.0%。

1.2.1 一般資料問卷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聽取有關專家建議后自行設計,包括老年人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參加活動狀況、子女居住狀況及與子女、親戚、朋友、鄰居交流情況。

1.2.2 老年人心理彈性量表 采用自編的老年人心理彈性量表。(1)該量表以Kumpfer[7]的心理彈性框架為依據,以Friborg等[8]編制的成人心理彈性量表為基礎,采用標準的量表編制程序,通過研究國內外老年人心理彈性相關文獻、咨詢12名護理學專家和1名心理學專家等初步形成量表草本。(2)在40名老年人中進行預調查后,修正形成老年人心理彈性(預試)量表。(3)采用預試量表對251名老年人進行橫斷面調查及重測測試。通過嚴格科學的量表信效度評價后,形成正式版老年心理彈性量表。(4)采用正式版老年心理彈性量表對474名老年人進行橫斷面調查,經驗證性因子分析,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該量表包含30個條目,6個維度:自我效能(6個條目)、組織風格(4個條目)、社交能力(5個條目)、家庭凝聚力(6個條目)、社會支持(6個條目)、精神寄托(3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由“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別賦予1~5分,分數越高表示老年人心理彈性越高。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是0.9,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是0.7~0.9,重測信度系數為0.9,驗證性因子分析得出量表擬合優(yōu)度指數(GFI)、比較擬合指數(CFI)、非規(guī)范擬合指數(TLI)值分別為0.906、0.995、0.994,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結果

2.1 老年人一般情況 210例老年人中男94例(占44.8%),女116例(占55.2%);年齡60~69歲138例(占65.7%),70~79歲50例(占23.8%),80~歲22例(占10.5%);婚姻狀況:配偶健在159例(占75.7%),喪偶48例(占22.9%),離異或其他3例(占1.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7例(占51.0%),高中或中專65例(占30.9%),大專、本科及以上38例(占18.1%);職業(yè)(退休前):機關或單位干部41例(占19.5%),技術人員或個體戶60例(占28.6%),工人、農民或其他109例(占51.9%);現居住狀況:夫婦單住104例(占49.5%),與子女同住95例(占45.3%),其他11例(占5.2%);健康狀況:較差34例(占16.2%),一般116例(占55.2%),良好60例(占28.6%);經濟狀況:比較困難22例(占10.4%),一般161例(占76.7%),比較寬裕27例(占12.9%);參加活動狀況:沒有88例(占41.9%),偶爾67例(占31.9%),經常55例(占26.2%);子女居住地:本地176例(占83.8%),外地34例(占16.2%);與子女交流:不怎么來往9例(占4.3%),一個月一次30例(占14.3%),一周一次66例(占31.4%),幾乎每天105例(占50.0%);與親戚交流:不怎么來往40例(占19.1%),一個月一次96例(占45.7%),一周一次53例(占25.2%),幾乎每天21例(占10.0%);與朋友交流:不怎么來往47例(占22.4%),一個月一次73例(占34.8%),一周一次54例(占25.7%),幾乎每天36例(占17.1%);與鄰居交流:不怎么來往32例(占15.2%),一個月一次22例(占10.5%),一周一次48例(占22.9%),幾乎每天108例(占51.4%)。

2.2 老年人心理彈性現狀 老年人心理彈性得分為46~146分,平均為(115.7±15.7)分,其中111例(占52.9%)得分<116分,99例(占47.1%)≥116分。進一步聚類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心理彈性水平分為三類:高心理彈性水平50例(占23.8%),低心理彈性水平36例(占17.1%),中等心理彈性水平124例(占59.1%)。其各維度及條目均值得分見表1。

2.3 人口學特征與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差異性分析 不同現居住狀況、經濟狀況、子女居住地及與子女、親戚、朋友、鄰居交流狀況的老年人心理彈性得分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人口學特征的老年人心理彈性得分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Table 1 The total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and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維度最小值最大值總分平均值條目平均值自我效能83023.3±4.73.9±1.0組織風格52014.9±3.43.7±1.1社交能力93022.6±3.83.8±1.1家庭凝聚力133025.6±3.54.2±0.9社會支持52520.3±4.04.1±1.1精神寄托3159.1±3.03.1±1.5總量表46146115.7±15.73.8±1.1

Table 2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ores of elderly people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人口學特征例數心理彈性得分F值P值性別0.60.200 男943.8±0.5 女1163.9±0.5年齡(歲)1.40.250 60~691383.9±0.5 70~79503.8±0.5 80~223.7±0.4婚姻狀況1.90.151 配偶健在1593.8±0.5 喪偶483.7±0.6 離異或其他34.1±0.8文化程度1.90.159 初中及以下1073.8±0.6 高中或中專653.9±0.5 大專、本科及以上383.8±0.4職業(yè)(退休前)0.50.223 機關或單位干部413.9±0.5 技術人員或個體戶603.9±0.4 工人、農民或其他1093.8±0.6現居住狀況4.90.008 夫婦單住1043.9±0.5 與子女同住953.8±0.5 其他113.3±0.8健康狀況1.90.146 較差343.7±0.7 一般1163.9±0.5 良好603.9±0.5經濟狀況8.00.000 比較困難223.5±0.6 一般1613.9±0.5

(續(xù)表2)

比較寬裕273.9±0.5參加活動狀況1.90.146 沒有883.8±0.6 偶爾673.8±0.5 經常554.0±0.5子女居住地4.50.035 本地1763.9±0.5 外地343.7±0.5與子女交流5.60.001 不怎么來往93.3±0.9 一個月一次303.7±0.5 一周一次663.9±0.4 幾乎每天1053.9±0.5與親戚交流7.10.000 不怎么來往403.5±0.6 一個月一次963.9±0.4 一周一次533.9±0.5 幾乎每天214.1±0.5與朋友交流7.10.000 不怎么來往473.6±0.6 一個月一次733.9±0.5 一周一次543.9±0.5 幾乎每天364.1±0.4與鄰居交流7.40.000 不怎么來往323.5±0.6 一個月一次223.8±0.4 一周一次483.9±0.5 幾乎每天1084.0±0.5

2.4 人口學特征與老年人心理彈性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人口學特征中現居住狀況、經濟狀況、子女居住地等7個因子均與老年人心理彈性呈相關關系。其中,現居住狀況、子女居住地與心理彈性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164、-0.146,P<0.05)。經濟狀況、與子女交流、與親戚交流、與朋友交流、與鄰居交流和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165、0.243、0.258、0.287、0.299,P<0.01)。

2.5 老年人心理彈性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將相關分析中得到的與老年人心理彈性呈相關的各個變量作為自變量,心理彈性總分作為應變量,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α入=0.05,α出=0.10),對老年人心理彈性進行回歸分析,分析各人口學特征因素對老年人心理彈性的預測性。最終現居住狀況、與子女交流、與朋友交流、與鄰居交流4個因素進入了心理彈性總分回歸模型,4個影響因素在模型中的復相關系數為0.434,判定系數為0.188,調整判定系數為0.172,估計值的標準誤為14.31。對老年人心理彈性擬合模型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該回歸模型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老年人心理彈性擬合模型的檢驗

對模型中包括常數項在內所有系數進行檢驗,結果顯示現居住狀況、與子女交流、與朋友交流、與鄰居交流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說明回歸方程無多重共線性問題。

表4 老年人心理彈性擬合模型中系數的檢驗

Table 4 The coefficients test in the fitting model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影響因素非標準化參數回歸系數標準誤標準化參數標準化回歸系數t值P值95%CI常數項94.0004.900-19.2410.000(84.412,103.686)與子女交流3.9351.1980.1433.2860.001(1.574, 6.296)與朋友交流3.4281.0620.2213.2270.001(1.334, 5.522)現居住狀況-3.3321.1880.216-2.8040.006(-5.675,-0.989)與鄰居交流2.0361.011-0.1792.0130.045(0.042, 4.031)

注:-代表無該數據

3 討論

3.1 我國老年人心理彈性有待提高 本研究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心理彈性總均分為(115.7±15.7)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在116分及以上的有99人(占47.1%),提示我國老年人心理彈性位于中間水平。進一步聚類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心理彈性水平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中,高心理彈性水平的老年人占23.8%,低心理彈性水平的老年人占17.1%,而處于中間位置的中等心理彈性水平的老年人占59.1%,這說明大部分老年人在進入老年期后能夠進行自我調節(jié)并適應較好,但對于正在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我國老年人口總數來說,17.1%的低心理彈性水平老年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龐大群體。我國老年社會工作者及老年人的家屬和醫(yī)務人員均應對這一群體予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這一群體老年人的心理彈性以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質量,使其更好地為社會發(fā)揮他們的余熱,是我國目前老齡化問題的重中之重,同時在目前迅速老齡化的背景下,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防止更多老年人滑向這一群體也是當務之急。

精神寄托維度得分為3~15分,平均(9.1±3.0)分,為得分最低維度,且該維度中“喜歡養(yǎng)寵物”得分最低。其原因可能為:目前我國部分老年人缺乏必要的興趣愛好,精神寄托單一,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把子女當成惟一的精神寄托,對子女過度關注、過分依賴,而忽視了自身的生活和幸福[9]。而有研究已表明,有精神寄托的老年人在面對生活壓力和負性事件(如喪失親人或患生理疾病)時,與無精神寄托的老年人相比,其幸福水平增加而抑郁水平降低[10]。因此在提高老年人心理彈性的過程中,應幫助老年人建立多樣化的精神寄托。

同時,本研究考察了子女居住地對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影響,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子女在天津本地居住的老年人心理彈性得分高于在子女外地居住的老年人,這可能是由于子女在本地居住則與父母聯(lián)系較多,且能照顧老年人,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增強,心理彈性水平也較高。反之子女在外地居住則與老年人聯(lián)系較少,對老年人的關心和照顧不足,老年人較多感到孤獨和寂寞,心理彈性水平也相應較低。研究表明,老年人孤獨感與心理彈性呈負相關[11],這與本研究結論相一致。

3.2 人口學特征與老年人心理彈性的相關關系 本研究顯示,老年人經濟狀況與其心理彈性呈正相關,即老年人的經濟狀況越好其心理彈性的水平越高。這與主觀幸福感理論中所認為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與個人的收入狀況緊密相關,較好的經濟狀況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保障這一內容相吻合。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經濟狀況較好,就能較好地應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一些負性因素,自主性較高,后顧之憂減少,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2]。而經濟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對于自身對整個家庭造成的壓力較大,容易產生自卑、消極心理,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13]。

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老年人與子女、親戚、朋友、鄰居的交流次數與其心理彈性呈正相關。即老年人與子女、親戚、朋友、鄰居交流的次數越多,心理彈性水平越高。同時,回歸分析結果也顯示,與子女、朋友、鄰居交流狀況及老年人現居住狀況可以作為老年人心理彈性的重要預測因子,四者聯(lián)合預測老年人心理彈性的變異量為18.8%。研究表明,心理彈性與性格中自主能力、與他人的交流合作等[14]多種因素有顯著關系,且開朗樂觀、樂于交流的老年人心理素質優(yōu)于抑郁、孤僻的老年人[15]。這與本研究結果相同,可見,不同性格傾向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質。

3.3 提升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對策和建議

3.3.1 加強社區(qū)管理,增強鄰里老年人交流 本研究表明老年人與朋友、鄰居的交流狀況與老年人心理彈性密切相關。對于增強老年人與朋友、鄰居的交流方面,研究者認為,一方面,社區(qū)工作人員應加強社區(qū)活動,使老年人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區(qū)娛樂活動,從而增強其心理彈性[16]。另一方面,社區(qū)工作人員應對不善交際、孤僻、憂郁的老年予以重視,通過更多的深入交談,了解其人格特征的薄弱之處,并逐步改善,使其能夠更多地與朋友、鄰居交流,及時化解消極情緒,增強心理彈性,提高對壓力及負性事件的應對能力。

3.3.2 加大宣傳力度,重視空巢老年人 本研究表明,子女居住狀況對老年人心理彈性有顯著影響,子女在本地居住的老年人心理彈性水平高于子女在外地居住的老年人。一方面,對于社會而言,要求社會應高度重視空巢老年人的心理狀況,社區(qū)及老年工作者在工作時,應對空巢老年人予以特別關注,同時社會也應加強宣傳力度,呼吁居住在外地的子女對老年人予以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從而提高空巢老年人心理彈性;另一方面,對于空巢老年人自身而言,應積極主動地與朋友交流,化解不良情緒,減少內心孤獨感,從而提高自身心理彈性水平。

4 小結

老年人心理彈性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社會、社區(qū)及醫(yī)護工作者在做好老年群體相關工作的同時,應強化老年人與外部的交流,使其有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促進老年人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重點關注空巢老年人群體,加強宣傳力度,呼吁子女重視空巢老年人。同時,老年人自身也應積極主動與外部交流,及時化解負性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提高心理彈性。

[1]APA.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 resilience?[EB/OL].[2010-07-12].http://www.apa.org/helpcenter/road-resilience.aspx.2005.[2]Yao GY,Liu YL,Li SW,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in nurse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3,16(5):1536-1539.(in Chinese) 姚桂英,劉予玲,李樹雯,等.成人心理彈性量表在護理人員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5):1536-1539.

[3]Jeste DV,Savla GN,Thompson WK,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older age and more successful aging:critical role of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J]. The American of Journal Psychiatry,2013,170(2):188-196.

[4]吳玉韶.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5]張闊,張秉楠,吳捷.老年人心理彈性、領悟社會支持與抑郁的結構方程模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383-3385.

[6]謝麗琴,鄧云龍,周俊.不同空巢方式的農村老年人懷舊功能與心理彈性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99(19):5535-5536.

[7]Kumpfer K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the resilience framework[M]//Meyer D.Glantz,Jeannette L.Johnson.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ositive life adaptations.New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1999:179-224.

[8]Friborg O,Hjemdal O,Rosenvinge JH,et al.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ult resilience:what are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adjustmen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2003,12(2):65-76.

[9]麥煥鉆,司徒錫松.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區(qū)護理的效果評價[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21(5):166.

[10]Rammohan A,Rao K,Subbakkrishna DK.Religious cop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carers of relatives with schizophrenia[J].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2002,105(5):356-362.

[11]Zebhauser A,Hofmann-Xu L,Baumert J,et al.How much does it hurt to be lonely? Mental and phys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older men and women in the KORA-Ag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13,29(3):245-252.

[12]于淼.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評工具及自助策略的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

[13]劉素青.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實證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1.

[14]Kim JW,Lee HK,Lee K.Influence of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on resilience[J].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13,54(7):1105-1110.

[15]Julian Davis,Fiona Judd,Grant Blashki,et al.Case studies of mental health in general practice(20)——Down syndrome[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3,16(8):2549-2551.(in Chinese) Julian Davis,Fiona Judd,Grant Blashki,等.全科醫(yī)學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二十)——唐氏綜合征[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8):2549-2551.

[16]Vetter S,Dulaev L,Mueller M,et al.Impact of resilience enhancing programs on youth surviving the Beslan school siege[J].Children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Mental Health,2010,22(4):1-11.

(本文編輯:崔沙沙)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Communit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UYan-hui,WANGYuan-jie,GAOJia,etal.

SchoolofNursing,TianjinUniversityofTCM,Tianjin30019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communit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and their ability of coping with negative events.Methods In this study,we used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and enrolled 250 elderly people from two communities in Tianjin from December 2012 to January 2013.Questionnaires of basic information and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were used.Results A total of 21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the effective rate 84.0%.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was(115.7±15.7),the family cohesion dimension had the highest score(25.6±3.5),an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had the lowest score(9.1±3.0).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in the differences among scores of elderly people with different residence status,economic condition,children′ s place of residence,and communication with children,relatives,friends and neighbours.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lderly′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had correlativity(P<0.05) with residence status,economic condition,children′s place of residence,and communication with children,relatives,friends and neighbours.Th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influence by residence statu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children,friends and neighbours on the elderly′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is at upper-middle level,and is influenced by residence statu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children,friends and neighbours.Community,society and health care workers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lderly an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Community;Aged;Resilience;Root cause analysis;Cross-sectional studies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BSH124)

300193天津市,天津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

劉彥慧,300193天津市,天津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E-mail:yh_liu888@163.com

R 395.6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5.07.021

2014-12-01;

2015-01-25)

【編者按】 近年來,Resilience已經成為國際上發(fā)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熱點,有關Resilience的研究正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在我國,Resilience被譯作心理彈性或心理韌性,其研究人群涉及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及護士、戒毒者等,本期重點圍繞老年人群心理韌性的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報道,期望促進老年人心理的研究,并為老年人心理干預政策與方案的制定及實施提供指導與借鑒。

猜你喜歡
狀況彈性子女
聲敏感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調查
為什么橡膠有彈性?
為什么橡膠有彈性?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注重低頻的細節(jié)與彈性 KEF KF92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2019年中國國際收支狀況依然會保持穩(wěn)健
彈性夾箍折彎模的改進
第五節(jié) 2015年法學專業(yè)就業(y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