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雅欣
(一)
《碧血劍》,碧血染就青山,詩情愁醉江湖。劍雨紛亂,愛恨寥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當大明公主阿九,在深宮之中想念江湖之遠的袁承志時,她吟誦著這一首《子衿》,丹青畫筆描不盡“悠悠我心”的深情。
可惜后來,他們兩人,一個落發(fā)為尼風塵漂泊,一個遠走他鄉(xiāng)海外定居。當20多年后已經是女尼九難的阿九再次想起袁承志紅了眼圈時,她心中的子衿少俠早已成為他國隱士,終身不可得見。
而袁承志曾經雄心萬丈要輔助闖王成就一片太平江山的盛景,也終身不可得見。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心中的那位青蔥少年啊,我是如此將你思念。用我的步伐尋你不到,你為何不來主動找我?
心中的那份美好世界啊,我是如此將你渴盼。憑我的力量耕耘不出,你為何不可自動實現?
(二)
說金庸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這沒人異議。主要因為那是一個虛構出的世界,寄托著人們希望自己也能苦盡甘來、叱咤風云的英雄式幻想。
——而我們熟悉的童話正是這樣的套路,公主等來了王子、善良戰(zhàn)勝了邪惡,滿足了人們期待自己也能幸運降臨、主角光環(huán)的公主式幻想。
而且武俠小說和童話故事的結尾套路也是一樣的。童話敘述都結束在“王子和公主走入了婚姻殿堂,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我們看慣的武俠江湖呢:
令狐沖卸任恒山派掌門、任盈盈卸任日月神教教主之位,二人自過自的小日子去了;張無忌卸去明教教主職務,與趙敏遠走高飛;楊過和小龍女在華山之巔告別群雄,從此徹底淡出江湖,縱郭襄踏遍萬水千山也找尋不到半點蹤影;連左右逢源的韋小寶也偕同七位佳人遠離朝堂、隱姓埋名,令康熙六下江南都尋覓不著……
幾乎都是在武林上拉風一陣過后就深藏功與名,從此與神仙眷侶攜手歸隱,過上那王子公主般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那么我們就好奇了,武林里再多精彩,似乎也不是主人公的終點,一定會有一個世外桃源,是比正文里的武俠世界更好的地方。就像白雪公主血雨腥風的武林世界,是在森林的小木屋里;但結尾之后的幸福生活,是在與王子婚后的城堡里。那些武俠情侶的幸福世界,也一定在一個不給我等俗人講的神秘地方。
那個神秘地方是哪兒呢?
在書里沒有明言的是張無忌與趙敏、楊過與小龍女的歸隱處;
能夠看出端倪的是令狐沖與任盈盈,——兩人成親在西湖梅莊,而令狐沖要看護終身的林平之也被關押在梅莊牢底,看來這兩位是占據了“江南四友”的大宅做新房了;
還能知道的韋小寶,他接上母親,和七位夫人住在了云南大理城,估計是要過一把做民間平西王的癮。
而袁承志和夏青青的歸隱處最有意思,他們是到了一個海外島嶼上,逍遙終身。
那這個海外島嶼又是哪兒呢?且看《碧血劍》中的描寫:
這日張朝唐和他談起渤泥國民風淳樸,安靜太平,說道:“中原大亂,公子心緒不佳,何不到渤泥國去散散心?”袁承志心想寄人籬下,也無意趣,忽然想起那西洋軍官所贈的一張海島圖,于是取了出來,詢問此是何地。張朝唐道:“那是在渤泥國左近的一座大島嶼,眼下為紅毛國海盜盤踞,騷擾???。
袁承志一聽之下,神游海外,壯志頓興,不禁拍案長嘯,說道:“咱們就去將紅毛海盜驅走,到這海島上去做化外之民罷?!碑斚侣暑I青青、何惕守、啞巴、崔希敏等人,再召集孫仲壽等“山宗”舊人、孟伯飛父子、羅立如、焦宛兒、程青竹、沙天廣、胡桂南、鐵羅漢等豪杰,得了張朝唐、楊鵬舉等人之助,遠征異域,終于在海外開辟了一個新天地。正是:
萬里霜煙回綠鬢,十年兵甲誤蒼生。
(三)
首先說渤泥國在哪?歷史上的渤泥國,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到訪過,后來渤泥國王還專程遠上中國來拜會當時的明永樂帝朱棣,雙方交往和諧。但渤泥國王大概尤覺得兩國交往不夠深入,居然在游覽南京時長眠在了中國大地上,這一睡就不回國了,永樂帝便以王禮安葬了渤泥國王。
《碧血劍》描寫的時間是明末清初的亂世,渤泥國的書生張朝唐來到中國旅行,每逢危險便遇到男主袁承志的相助。大約正因為渤泥國與明朝交往甚深,才有了外國人張朝唐心慕中華文明的跨國旅游?!@個渤泥國,就是如今的文萊。
(四)
而張朝唐為袁承志介紹的“渤泥國左近的一座大島嶼”又是哪兒呢?書中還透露信息說,“眼下為紅毛國海盜盤踞”,紅毛國主要是指荷蘭,因為《鹿鼎記》里詳細描寫了鄭成功收復臺灣時與“紅毛鬼”海戰(zhàn)的情景,這個占領臺灣的“紅毛鬼”,就是歷史上在天啟四年(1624)侵占臺灣的荷蘭。而《碧血劍》寫袁承志親身經歷的明朝滅亡的這一年,即1644年,正是荷蘭擊敗葡萄牙、占領了馬六甲海峽的歷史時段。在馬六甲海峽,首當其沖的咽喉要道,就是新加坡的位置,這也吻合袁承志得到“西洋軍官所贈的一張海島圖”,西洋軍官遠洋東南亞,馬六甲海峽是航船必經之道、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他們才把這一重要戰(zhàn)略位置繪制在海圖上隨身攜帶,而新加坡的島國大小,也正符合文萊人張朝唐心目中的形容詞——“左近的一座大島嶼”。
袁承志為躲避戰(zhàn)亂和失意,率群豪遠走他鄉(xiāng),落戶在這一海島上另辟天地。
新加坡,就最有可能是他們歸隱的地方。袁承志,就是最初遠渡新加坡的中國移民。
(五)
那么,為什么這樣一大幫人背井離鄉(xiāng)、選擇來到新加坡度過童話的尾聲呢?新加坡對于他們意味著什么呢?
第一,這里沒有仇恨的包袱。
袁承志在中華大地上不能容忍自己像其他男女主角那樣隨隨便便就歸隱一處、安度余生了,是因為他和令狐沖、任盈盈不一樣,——他身上背負有國仇家恨的使命。他要為冤死的父親袁崇煥而向明王朝報仇、他要為屈死的義兄李巖而向闖王報仇、他還要為傾覆的漢族政權而向滿清報仇……但是這些,他都做不到(臣妾做不到?。灾缓眠h走他鄉(xiāng)。在全新的國度里,就不用再背負這些在故土舊地必須要背負的仇恨。
第二,這里有重建家園的機會。
中原大地戰(zhàn)亂,朱明政權、滿清政權、李自成軍,三股勢力逐鹿天下,無非是為了各自的霸權爭戰(zhàn)。當袁承志率眾避禍出走海外時,他是已經心灰意冷了,是已經感同身受著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痛遭遇,而對任何一種勢力都不再信任,認為他們皆非正義之師,不足以投身報效。而此時張朝唐介紹的“大海島”雖也有“紅毛國海盜盤踞,騷擾海客”,卻不妨前去伸張正義,重建一片世外桃源。
(六)
其實,不僅袁承志與夏青青等人,其他的那些俠侶退隱江湖,雖然不是避走他國,卻也都是為了尋找一片無戰(zhàn)亂、無爭斗、能和平、能安居的家園?!翱v我不往,子寧不來?”安穩(wěn)不來,他們就自己去建。
因此就知道了:
袁承志避居新加坡,是要去尋找一片有發(fā)展、無仇恨、有和平、無霸權的家園。
和平發(fā)展,不稱霸,友好相交,不擴張。——新加坡,我們來了。
編輯/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