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最新“2015版文后參考文獻標準”的困惑及建議

2015-02-26 15:33顧浩然
學報編輯論叢 2015年0期
關鍵詞:著者頁碼著錄

顧浩然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期刊雜志社,上海200234)

對最新“2015版文后參考文獻標準”的困惑及建議

顧浩然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期刊雜志社,上海200234)

基于高校學報在實踐最新發(fā)布的《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中遇到的關于歐美著者姓名、期刊頁碼、網(wǎng)絡鏈接和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碼(DOI)的著錄等問題,在科技期刊國際化、數(shù)字化背景下作了整理和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合理化建議。

高校學報;GB/T 7714—201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國際化;數(shù)字化

2015年5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了《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1](以下簡稱“新標準”),該標準將代替《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2](以下簡稱“05版標準”),于2015年12 月1日起正式實行?!靶聵藴省币唤?jīng)發(fā)布后,隨即引起廣大科技期刊編輯工作者的熱議和實踐。自2005年“05版標準”發(fā)布施行以來,隨著全球信息化的飛速發(fā)展,科技期刊數(shù)字化、全球化的趨勢日趨明顯。眾多國內(nèi)的科技期刊編輯在執(zhí)行“05版標準”的過程中陸續(xù)不斷地提出了許多困惑和建議[3-7],其中特別涉及與國際同行業(yè)標準相比較,與數(shù)字化進程相適應這兩個問題時,突現(xiàn)出“05版標準”在許多細節(jié)上逐漸無法滿足科技期刊日益增加的全球化、數(shù)字化需要。令人高興的是,“05版標準”的這些缺憾已經(jīng)引起了標準制定者的重視,并在“新標準”中體現(xiàn)出來,比如:“在著錄項目的設置方面,為了適應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電子資源存取路徑的發(fā)展需要,本標準新增了‘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以便讀者快捷、準確地獲取電子資源?!?;“在參考文獻著錄用文字方面,在‘6.1’中新增了‘必要時,可采用雙語著錄’……”;“各類信息資源增補了一些示例,重點增補了電子圖書、電子學位論文、電子期刊、電子資源的示例尤其是增補了附視頻的電子期刊、載有DOI的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示例以及韓文、日本、俄文的示例。”[1]。然而,筆者作為高校學報的編輯,在嘗試執(zhí)行“新標準”的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在當前科技期刊全球化、數(shù)字化的背景下,“新標準”仍然存在一些令人難以把握的地方。為了幫助理清思路,也想為標準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參考,筆者嘗試整理出一些主要問題以及提出一部分建議,以資探討。

1 主要問題

在科技期刊中,高校學報與專業(yè)科技類期刊相比有其特殊性,其在于高校學報稿源的學科分布范圍較廣,又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學報所屬高校的各專業(yè)學科。高校各專業(yè)的科研水平參差不齊,反映在稿源上,即表現(xiàn)出優(yōu)勢學科與一般學科來稿的學術水平有所差異。而這一差異在來稿的參考文獻著錄上也同樣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優(yōu)勢學科稿源所引的參考文獻大多是國內(nèi)外優(yōu)秀期刊的文章,有許多直接引自優(yōu)先出版(preprint)或?qū)I(yè)OA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的最新文獻。其格式和規(guī)范趨于國際化、數(shù)字化。但其與國內(nèi)標準規(guī)定卻有所矛盾或缺乏對應的規(guī)范。而一般學科的部分稿源參考文獻相對陳舊,且涉及電子文獻資源或其他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時,按照標準著錄顯得非?;靵y缺乏科學性。正因高校學報有著學科的綜合性,使高校學報編輯在實踐中能更全面地發(fā)現(xiàn)“新標準”的不足和困惑,筆者試將之在下文中分別列出。

1.1歐美著者姓名格式

“新標準”著錄細則8.11中規(guī)定:“個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形式。歐美著者的名可用縮寫字母,縮寫名后省略縮寫點。歐美著者的中譯名只著錄其姓;同姓不同名的歐美著者,其中譯名不僅要著錄其姓,還需著錄其名的首字母。依據(jù)GB/T 28039—2011有關規(guī)定,用漢語拼音書寫的人名,姓全大寫,其名可縮寫,取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保?]其中并沒規(guī)定歐美著者姓的字母需要全大寫,但在下面的示例中,歐美著者都采用了姓前名后,名縮寫,且姓字母全部大寫的格式。如:8.12中的示例4“FORDHAM E W,ALI A,TURNAR D A,et al.原題:Evenst W.Fordham,Amiad Ali,David A.Turnar,John R.Charters.”,可見標準要求采用這種著錄格式,這與“05版標準”的規(guī)定并沒有變化,以往期刊編輯們也一直按標準采用這種格式。

然而在以往的實踐中,關于歐美著者(包括中國著者的漢語拼音)姓名著錄筆者一直有個困惑無法解決,即姓字母全部大寫這一規(guī)定與國際主流科技期刊的通用格式格格不入,幾乎每一條參考文獻的歐美著者姓的字母都要按標準逐字修改為大寫,給編輯和作者都增添了許多無謂的工作量,而且修改后往往反而降低了文獻的查引準確率。筆者為此查閱了很多國外期刊,發(fā)現(xiàn)其著者姓名的著錄格式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1)名前姓后,姓首字母大寫,名縮寫大寫,一般后加縮寫點,例如:

①J.Itatani et al.,Nature(London)432,867(2004).

②M.Bianchi and A.Sagnotti,Phys.Lett.247B(1990)517; Nucl.Phys.B361(1991)519.

③J.Fuchs and C.Schweigert,hep-th/9712257.

這一格式一般為數(shù)學、物理等數(shù)理類別的科技期刊所采用。其遵循傳統(tǒng)歐美著者名前姓后的習慣寫法,采取與正文原著者姓名著錄格式相一致的形式。另外有些網(wǎng)絡優(yōu)先出版的數(shù)據(jù)庫大多對作者提交的論文不做格式上的修改,所以也會保留名前姓后的形式。

(2)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寫,名縮寫大寫,例如:

①Robatzek S,Somssich IE.Targets of AtWRKY6 regulation during plant senescence and pathogen defense.Genes Dev.2002;16:1139-49.

②Elliott AM,Radecki J,Moghis B,Li X,Kammesheidt A.Rapid detection of the ACMG/ACOG-recommended 23 CFTR disease-causing mutations using ion torrent semiconductor sequencing.J Biomol Tech.2012;23:24-30.

③Jiang S,Ju Q C,Li F C.Incompressible limit of the compressible magnetohydrodynamic equations with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J].Comm Math Phys,2010,297:371-400.

這一格式一般多見于生物化學類期刊,也是目前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參考文獻著者姓名著錄格式,其中名的縮寫后可加、也可不加縮寫點。不加縮寫點的,復名之間一般不再加空格。同時,這一類期刊的正文署名著者姓名以及文中注引的作者姓名一般也采用了這一格式,使得這一類刊物的相互間引用非常方便。

(3)全名著錄,名前姓后。

雖然在主流期刊已不多見,但這一類姓名著錄格式在數(shù)量上仍有一席之地,多見于小眾期刊以及很多專著與會議論文集,另外,一些非英語國家的作者在著錄其姓名時有時也會全名著錄。對于這一類文獻,編輯甚或作者都經(jīng)常容易混淆主要責任者姓名結構,特別是一些拉丁語系的姓名含有復姓和復名及前綴[8]。在編輯時,編輯需要仔細查閱主要責任者的國別,弄清其姓名書寫習慣、姓名結構,才能避免在二次性文獻著錄時不出現(xiàn)錯誤,進而引起索引時的混亂。如不能查辨的,筆者建議仍應保留全名著錄,以避免因錯誤著錄引起查引困難。

由上述可見,國際通行的著者姓名著錄格式中,很少見姓的字母全大寫這一作法。筆者認為,文后參考文獻著錄的作用,第一是為了讀者在數(shù)據(jù)庫中查找提供方便,因此保持與原始文獻格式一致才能保證查引的精確性;第二是給各類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索引提供數(shù)據(jù),那么與國際通行的格式保持一致才能提高文獻的查全率。

基于上述原因,筆者提議:對于文后參考文獻中歐美著者的姓,還宜采用首字母大寫,其后小寫的國際通行格式,其他格式可以按照標準規(guī)定,采用姓前名后,名縮寫加空格的形式,例如:Elliott A M,并且對正文中原作者的署名及文中注引的作者姓名也采用同樣格式,包括中國著者的漢語拼音,以做到全刊統(tǒng)一,方便引用和索引。這樣做不僅符合“新標準”6.6中規(guī)定的“著錄西文文獻時,大寫字母的使用要符合信息資源本身文種的習慣用法”[1]8這一原則,同時也使國內(nèi)外科技期刊可以無礙對接,又減輕了編輯和作者不必要的負擔。

1.2著者的著錄數(shù)量

在標準8.1.2中規(guī)定:“著作方式相同的作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只著錄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或與之相應的詞?!保?]9

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定只著錄前 3個著者的姓名,對于那些通信作者靠后的文獻則造成信息著錄不全,影響文獻的引用統(tǒng)計,也給讀者、作者查引帶來了不便。對于在文后參考文獻著錄作者名字的保留數(shù)量,國際上不同刊物往往有著不同的標準。觀察主流期刊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期刊的文后參考文獻都是采取著者全部著錄的規(guī)則,例如:“Elliott AM,Radecki J,Moghis B,Li X,Kammesheidt A.Rapid detection of the ACMG/ACOG-recommended 23 CFTR disease-causing mutations using ion torrent semiconductor sequencing.J Biomol Tech.2012;23:24-30.”。部分期刊,特別是一些物理、化學類期刊,當能確定通信作者(有時即第一作者)時,會采用單獨著錄通信作者加“et al”的格式,“et al”一般為斜體,例如:“Ade P A R et al.(BICEP2 Collaboration).BICEP2 I: Detection of B-mode Polarization at Degree Angular Scales[J].2014,arXiv:1403.3985.”。不能確定的,則仍采用全部作者都著錄的格式。這樣即保證了文獻的主要貢獻者和通信者信息完整,也兼顧了美觀簡潔的原則,使人一目了然,可以說是一種科學準確的著錄方式。因此筆者建議“新標準”能采納或允許采用這一形式,以達到科學性與簡潔性兼顧的目的。

1.3關于連續(xù)出版物中析出文獻無頁碼的情況

“新標準”8.5中對頁碼及年卷期號作了規(guī)定:“專注或期刊中析出文獻的頁碼或引文頁碼,應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著錄(參加8.82、10.1.3、10.2.4),引自序言或扉頁題詞的頁碼,可按實際情況著錄?!保?]11,并在8.82中對年卷期號及閱讀型、引用型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作了規(guī)定:“凡是從期刊中析出的文章,應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卷、期、頁碼。閱讀型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文章的起訖頁或起始頁,引文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引用信息所在頁。”[1]12,以上是“新標準”對期刊析出文獻的頁碼及年卷期號的全部規(guī)定。在其所列的示例中可以看到,“標準”對期刊析出文獻的年卷期號并沒有要求必須完整列出,而是遵循了如下規(guī)則:

(1)一般情況年、卷、期號全部列出,例如:“示例1:2001,1(1):5-6.”。

(2)一年中連續(xù)編碼的期刊可只標注年、卷號,例如:“示例2:2014,510:356-363.”。

(3)沒有卷號或1年只出版1卷的期刊可只標注年、期號,例如:“示例3:2010(6):23.”。

而對文獻沒有起訖頁碼的情況,“新標準”中既沒有相關規(guī)范,也無示例可循。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引自優(yōu)秀國際期刊,特別是數(shù)學、物理及部分生化類科技期刊的文獻都沒有頁碼,而是采用代碼代替?zhèn)鹘y(tǒng)的頁碼編碼,例如:“D.-J.Liu,X.-Z.Li.Cosmological Perturbations and Noncom mutative Tachyon Inflation[J].Phys.Rev.D,2004,70:123504.”“W.Jo,et al.Evolving morphotropic phase boundary in lead-free(Bi1/2Na1/2)TiO3-BaTiO3piezoceramics[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1,109(1):014110.”。這種六位編碼的方式最早在美國物理協(xié)會(APS)開始采用,其含義為:第1、2位代表本卷期號,第3、4位代表該文所屬專業(yè)在該刊對應的分類號,第5、6為流水號。不同于傳統(tǒng)頁碼依賴文章排序后才能確定頁碼的缺點,用代碼代替頁碼的優(yōu)勢在于每篇文章相對獨立,能夠很好地適應目下網(wǎng)絡優(yōu)先出版的需要。文章一經(jīng)定稿即可根據(jù)編碼號來確定其DOI(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示碼)編碼,最終排序印刷后也不用再改換DOI編碼,因此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優(yōu)先出版以及進行收錄,查引等工作,很快在期刊界流行起來。

有些雜志也會采用一些非六位代碼制的代碼編號,例如: “Li,J.B.& Chen,G.R.[2013]‘Exact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s and their bifurcationsfor the model of microstructured solids,’Int.J.Bifurcation and Chaos,23(1),1350009.”。這一類文獻只要根據(jù)文章代碼,就能方便而準確地查找到。有些則采用每期單獨編號的形式,例如:“JCAP02(2012)003” 即表示:《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sissa》雜志在2012年第2期(2月)發(fā)表的第3篇文章,這類編號按照標準格式著錄,可著錄為:JCAP,2012(2):003.

另外,基于科技論文的時效性,網(wǎng)絡優(yōu)先出版是目前國內(nèi)外發(fā)展迅速的一種出版模式。而作者引用的參考文獻中也包含越來越多來自于諸如:arXiv.com,JHEP等網(wǎng)絡優(yōu)先出版數(shù)據(jù)庫的文獻。這些數(shù)據(jù)庫大多采用自己的代碼來為文獻編號,比如arXiv的編號:arXiv:1004.1874 [astro-ph.CO],JHEP的編號:021.hep-th/9812031.這些優(yōu)先出版的論文在被引用時沒有頁碼,甚至沒有卷期號,只有年份和代碼可用來著錄。

上述的情況近年來已經(jīng)屢見不鮮,但在“新標準”中仍然找不到對應的著錄規(guī)范,使編輯和作者在著錄此類文獻時感到無所適從。筆者參考標準中對卷期號著錄的可查性和簡潔性原則,以及國際上比較常用的格式,建議對有代碼無頁碼的文獻采取以其代碼代替頁碼的格式,如:

“D.-J.Liu,X.-Z.Li.Cosmological Perturbations and Noncom mutative Tachyon Inflation[J].Phys.Rev.D,2004,70:123504.”

著錄為:

“Liu D J,Li X Z.Cosmological Perturbations and Noncom mutative Tachyon Inflation[J].Phys Rev D,2004,70:123504.”

對優(yōu)先出版尚未分配卷、期號的文獻,采取以代碼代替卷、期、頁碼的格式,必要時列出獲取或訪問路徑(一般為優(yōu)先出版數(shù)據(jù)庫網(wǎng)站鏈接)或DOI號以方便讀者查閱。如:

“H.Chen,F(xiàn).-H.Ho,J.M.Nester,et al.Cosmological Dynamics with Propagating Lorentz Connection Modes of Spin Zero[J].JCAP,2009,0910:027.arXiv: 0908.3323 [astro-ph.CO].”

分析其中“0910”代表該文獻于2009年9月10日在arXiv.org數(shù)據(jù)庫上優(yōu)先出版,“027”為全文共27頁,“0908.3323”為arXiv的編碼,“[astro-ph.CO]”標示學科分類,則建議該文獻著錄為:

“Chen H,Ho F H,Nester J M,et al.Cosmological Dynamics with Propagating Lorentz Connection Modes of Spin Zero[J/OL].JCAP,2009:arXiv: 0908.3323 [astro-ph.CO].”

根據(jù)這一代碼,天體物理領域內(nèi)的研究者就能夠準確地在arXiv數(shù)據(jù)庫中搜索并找到這一文獻。但考慮到其他不熟悉該領域的其他研究者或二次文獻索引者,建議在此后添加arXiv的網(wǎng)址鏈接:

“Chen H,Ho F H,Nester J M,et al.Cosmological Dynamics with Propagating Lorentz Connection Modes of Spin Zero[J/OL].JCAP,2009: arXiv: 0908.3323 [astro-ph.CO](2012-09-10)[2015-06-28]http://arxiv.org/abs/0908.3323.”

或DOI號碼:

“Chen H,Ho F H,Nester J M,et al.Cosmological Dynamics with Propagating Lorentz Connection Modes of Spin Zero[J/OL].JCAP,2009:arXiv: 0908.3323 [astro-ph.CO](2012-09-10)[2015-06-28]doi=10.1.1.249.5071.”

通過這一著錄格式,可以保證所有讀者都能準確地搜索到對應的文獻全文(arXiv為OA數(shù)據(jù)庫)。

筆者認為,上述形式已經(jīng)可以明確地指向代碼制或優(yōu)先出版類的無起訖頁碼的參考文獻,也與國際通行的著錄格式相符,有必要時,也可著錄獲取或訪問路徑以方便讀者查閱。但是標準中關于 “獲取或訪問路徑對于電子資源必備的規(guī)定”,下一節(jié)中將提到筆者的不同看法。

1.4獲取或訪問路徑與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DOI)的添加

“新標準”針對電子資源,包括專著、期刊、析出文獻等的電子資源,新增了必須著錄獲取或訪問路徑[1]7-10的要求,如:

示例 1:儲大同.惡性腫瘤個體化治療靶向藥物的臨床表現(xiàn)[J/OL].中華腫瘤雜志,2010,32(10):721-724[2014-06-25].http://vip.calis.edu.cn/asp/Detail.asp.

示例 2:WEINER S.Microarchaeology: beyond visible archaeological record[M/OL].Cambridge,E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extbooks,2010: 38[2013-10-14].http://lib.myilibrary.com/Open.aspx?id=253897.

同時規(guī)定,“獲取或訪問路徑中不含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時,可依原文如實著錄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否則,可省略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如:

示例3:劉乃安.生物質(zhì)材料熱解失重動力學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OL].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0:17-18[2014-08-29].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JDJxb4lxBUXnIPmq1Xo EGSIrlH8TMLbidW_LjlYu33tpt707u62rKliypU_FBGUmox7ovPNaVIVBALAMd5yfwuKUUOA GYuB7cuZ-BYEhXa.DOI:10.7666/d.y351065.

從示例 3可以看出,雖然標準規(guī)定的這種著錄格式非常完整全面,但內(nèi)容冗長,著錄起來非常不便。特別是有的網(wǎng)址鏈接(如示例3)復雜又缺乏邏輯關聯(lián)性,著錄起來很容易出錯,最終導致讀者無法正確使用鏈接查引。而在實踐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情況是,即使網(wǎng)址鏈接沒有出錯,但除了如doi.org、arXiv.org等永久性數(shù)據(jù)庫或如springer、Elsevier等大型出版商的網(wǎng)絡平臺鏈接,有些鏈接的時效性很短,一段時間后鏈接關聯(lián)的數(shù)據(jù)就會被刪除或更新。另外,雖然目前各類數(shù)據(jù)庫都在加速OA(Open Access)的進程,但如果鏈接指向的數(shù)據(jù)庫不是OA數(shù)據(jù)庫,那么未有購買下載權限的讀者實際上并不容易獲得文獻的全文電子資源。

而從讀者角度考慮,相比于確定性差的網(wǎng)址鏈接,DOI標識符具有唯一對應和長久的時效性,并且查詢非常方便。只要在DOI的官網(wǎng)http://doi.org中輸入DOI標識符,即可查詢文獻。而在OA數(shù)據(jù)庫平臺或優(yōu)先出版數(shù)據(jù)庫中,只需輸入對應的代碼(代替頁碼的編碼),也能查到完整的文獻。在全球數(shù)字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科研工作者對網(wǎng)絡和計算機的使用已經(jīng)如臂使指,只要獲知論文的題名、作者名或者期刊名,卷期號或代碼等,通過“百度學術”(http://www.xueshu.baidu.com)或“學術谷歌”(http://scholar.google.com)一類的學術搜索引擎搜索并找到各類電子資源文獻并非難事。因此在有DOI號的情況下,獲取或訪問路徑并不是必需的,而對本身卷期號及代碼著錄完整的文獻,DOI號也同樣不是必需的。

再從作者的角度思考一下,大多數(shù)作者在著錄參考文獻時都會本著簡潔、可查的原則。在文獻卷期頁碼完整的情況下,再著錄獲取或訪問路徑或DOI號是多余的事情。如果規(guī)定強制要求,則只要不標注電子資源“OL”,也可完成參考文獻的著錄。只有在一些確實不具備完整卷期號或頁碼的情況下,為了文獻的可查性,才會添加DOI標識碼或網(wǎng)址鏈接等輔助選項。從大多數(shù)國內(nèi)外科技期刊的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情況來看,也的確如此,一般文后參考文獻表中只需著錄常規(guī)信息,只有在少數(shù)需要的情況下,才會著錄網(wǎng)址鏈接。

綜上所述,對于專著、期刊及析出文獻的電子資源文獻,建議在年卷期及頁碼(代碼)信息完整時,可省去著錄獲取或訪問路徑,而按照非電子資源一般的格式著錄。例如:

“示例 2:WEINER S.Microarchaeology: beyond visible archaeological record[M/OL].Cambridge,E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extbooks,2010: 38[2013-10-14].http://lib.myilibrary.com/Open.aspx?id=253897.”

可直接著錄為:

“WEINER S.Microarchaeology: beyond visible archaeological record[M].Cambridge,E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extbooks,2010.”

如有DOI號,也可追加著錄DOI號。例如:

“示例 3:劉乃安.生物質(zhì)材料熱解失重動力學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OL].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0:17-18[2014-08-29].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JDJxb4lxBUXnIPmq1Xo EGSIrlH8TMLbidW_LjlYu33tpt707u62rKliypU_FBGUmox7ovPNaVIVBALAMd5yfwuKUUOA GYuB7cuZ-BYEhXa.DOI:10.7666/d.y351065.”

可著錄為:

“劉乃安.生物質(zhì)材料熱解失重動力學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OL].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0:DOI:10.7666/d.y351065.”

而在著錄諸如優(yōu)先出版類文獻等缺少年卷期及頁碼信息的文獻,可著錄發(fā)表年、代碼及獲取或訪問路徑。如有DOI號,也可以DOI號替代獲取或訪問路徑。例如:

“H.-J.Yo,J.M.Nester.Dynamic Scalar Torsion and an Oscillating Universe[J].Mod.Phys.Lett.,2007,A22:2057-2069.astro-ph/0612738.”

可著錄為:

“Yo H J,Nester J M.Dynamic Scalar Torsion and an Oscillating Universe[J/OL].Mod Phys Lett,2007:2057-2069 [2015/06/18]http://arxiv.org/abs/astro-ph/0612738.”

總體而言,基于科學實效性與簡潔美觀的原則,建議“獲取或訪問路徑”與DOI號碼都設為可選性著錄項目,讓編輯自己把握更好。

2 結 束 語

筆者基于高校科技學報在實踐《GB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中遇到的責任者姓名、期刊頁碼、網(wǎng)絡鏈接和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碼(DOI)的著錄等一部分問題作了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近年來政府提出的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數(shù)字化發(fā)展的大方針非常契合目前國內(nèi)期刊的實際情況,順應時代的趨勢。目前,中國的科技水平在很多方面確實還落后于西方國家,相比國內(nèi)科技期刊,國外同行的學術水平、編輯水平和數(shù)字化進程是領先的。作為中國科研工作者的一部分,中國科技期刊的編輯既不要妄自菲薄、喪失信心,也不能夜郎自大、閉門造車,而是應該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去面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000年前的西歐文明也遠遠落后于璀璨光華的阿拉伯文明與東方文明,西歐的學者們正是通過積極地學習阿拉伯語,翻譯阿拉伯語著作為己所用,才最終繼承和取代了阿拉伯文明,在機遇成熟時成為了世界文明的先行者?!安晃〞?,不唯上。取人之長,去己之短。尊重科學,講求實效,敢于創(chuàng)新?!边@是中國科研工作者需要學習的一種態(tài)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1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1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3]張琦,石應江,李哲.略論網(wǎng)絡出版環(huán)境下參考文獻引用與著錄的常見問題[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3(9):31-32.

[4]賀偉,伍傳平.網(wǎng)絡出版環(huán)境下參考文獻頁碼著錄的若干問題探析[M]//學報編輯論叢 2011.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1:86-97.

[5]馬雙雙,崔金貴,陳燕新.媒體環(huán)境下電子文獻著錄問題分析與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28-231.

[6]武力宏.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應與國際規(guī)范接軌[J].編輯之友,2010(11):80-82.

[7]劉大乾.關于“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淺見[J].標準化規(guī)范化,2007,18(5):888-891.

[8]鞠衍清.外文參考文獻著者姓名著錄中的問題[J].編輯學報,2009,21(5):414-415.

對于引用型參考文獻有時需確切著錄信息所在頁碼的情況,則建議作者在文中注引時標示于參考后,以避免混亂。

猜你喜歡
著者頁碼著錄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nd Fatigue Study of Steep Wave Risers Under Irregular Loads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范
《第二勝者法王宗喀巴傳》著者考
CONTENTS OF 2020
參考文獻著錄時“等”的西文應使用“et al.”
感謝
Consequences of early adverse rearing experience(EARE) on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non-human primat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