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美貞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編輯部,浙江 金華 321007)
從高校學報的特殊性談學報編輯職稱評聘
傅美貞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編輯部,浙江 金華 321007)
隨著我國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展開,高校學報編輯部門存在著機構歸屬混亂、編輯人員崗位設置不合理、職稱混雜、專業(yè)編輯職稱少等問題。由于高校學報(或期刊社)不同于一般出版單位,學報及其編輯人員存在特殊性,認為學報編輯人員的職稱評聘應結合學報及其編輯工作的特點有異于獨立出版單位的編輯人員,建議通過重新劃分學報編輯的職稱評審權,放寬對已取得高級職稱的專家學者轉評編輯系列職稱的要求等方法予以解決。
高校學報;特殊性;職稱評聘
隨著我國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員聘用制度在我國大多數(shù)省份已經(jīng)開始實行。通過實行人員聘用制度,轉換事業(yè)單位用人機制,實現(xiàn)事業(yè)單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1]。作為事業(yè)單位的一員,高等院校自然也不例外,“定崗定編”“職稱評聘”“績效工資”是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高校學報編輯部作為高校內較為特別的部門在職稱評聘中就面臨著較為特殊的境況。
學報作為展示高校教學、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在高校的教學、科研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學報編輯工作的潛隱性,工作成績得不到很好體現(xiàn),在職稱評審、晉職晉級和成果獲獎等方面無法與從事教學科研的人員相比;另外,有些學校對學報發(fā)展不重視,學報工作人員少、編制緊、工作雜、任務重、待遇差,造成了學報編輯隊伍不穩(wěn)定、流動性大,從而影響學報的質量,影響學報為教學科研服務作用的發(fā)揮。關于如何加強學報編輯隊伍的建設有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如:謝輝[2]認為在高?!岸ň幎◢彙迸c績效工資改革中,要提高各級領導對學報及編輯隊伍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根據(jù)編輯出版職稱的特殊性進行柔性“定崗定編”,制訂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等來推動高校學報的創(chuàng)新。郭培中[3]從高校學報編輯職稱的人員配置談如何改善學報工作環(huán)境、加強學報編輯隊伍建設。顧琳[4]等認為高校學報應以崗位設置管理為推動力,創(chuàng)新學報編輯激勵機制,調動學報編輯隊伍工作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學報發(fā)展和編輯自身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還有許多學者對學者型編輯的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如:王森[5]、金得存[6]、朱慧娟[7]、陳怡[8]等。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的特殊性,擬從學報編輯人員職稱評審及聘用上,呼吁相關部門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及時修訂和補充有關政策,穩(wěn)定學報編輯隊伍,提高學報的質量,充分發(fā)揮學報應有的作用。
1.1學報機構歸屬混亂,崗位設置不合理
高校學報出版部門是高校下屬的機構,可是應歸屬于哪個部門或者系列卻是每個高校都不相同。一般歸類為科研機構、黨政機構、教輔機構,只有少數(shù)老牌的高校有獨立出版機構,學報編輯人員的崗位對應則為:教學科研崗、黨政機關崗、教輔崗,少數(shù)為出版人員崗位。楊榮星[9]等認為,目前我國普通院校中主要歸屬有科研機構、黨政機關、教輔機構等三種,其比例分別為 1.5%、0.5%、98%。由于學報機構的歸屬不清導致編輯人員的崗位設置不合理。國家教育部對高等院校學報歸屬有一系列的規(guī)定:“高校社科編輯部門是校屬于院(系)一級的學術機構……學報編輯人員是學校教學科研隊伍的一部分,應列入教學科研編制,享受與教學科研人員同等待遇”“高校學報工作是高等學??蒲薪虒W工作的組成部分”“學報編輯人員的職務評聘,生活待遇以及評優(yōu)表彰等方面應與教學科研人員同等對待”[9-11]。目前除了一些老牌高校的學報編輯部歸屬獨立的期刊社,編輯人員定位出版人員崗位,而大部分普通高校,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大部分編輯人員定位在教輔崗位上,其無法享受本應享受的與教學科研人員的同等待遇,同時其勞動的繁雜性、重要性得不到體現(xiàn),嚴重挫傷了學報編輯的工作積極性;由于學校對學報工作的定位不清、重視不夠,使學報編輯部門普遍存在工作人員不足,學報人員往往集行政、編輯、校對、編務于一身,工作繁雜,無法明確分工,影響了他們的績效考核。
1.2職稱混雜、專業(yè)編輯職稱少
高校學報編輯人員大多數(shù)是半路出家,從學校的不同部門抽調而來,因在原部門都有職稱,有教師職稱系列的,有圖書、檔案、實驗等系列的,當然也有部分是編輯職稱的,人員成分以及職稱情況比較復雜,相比較而言編輯職稱所占比例較少,此種情況在高校學報編輯部中都普遍存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歷史原因,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特別是一些??圃盒5膶W報,創(chuàng)刊較晚,或者是近幾年才創(chuàng)刊的,有些還是“內資”,主要由學校的幾個優(yōu)勢專業(yè)或者特色學科發(fā)起而設,并沒有刊號,編輯人員都是從學校各個崗位上調配而來,大部分都已評定過教授、副教授等專業(yè)職稱,只有少部分編輯是編審及副編審職稱。②政策原因,由于一直以來,對于學報編輯人員的職稱,政策上并沒有必須轉評編輯系列的要求,而學報編輯人員原有職稱繼續(xù)可以評聘,學報的編校人員沒有必要參加編輯職稱評審。③待遇上的差別,我國高校中教師是學校的主體,許多學校由于對學報工作不夠重視,學報編輯部門普遍人員不足,學報人員往往集編輯、校對、編務于一身,有的還有教學科研任務,工作繁雜、任務重,而在待遇上沒有體現(xiàn),編輯系列的職稱待遇上與教師系列存在差距,所以學報編輯人員在職稱選擇上會更偏向教師,而不愿轉評編輯。
1.3跨系統(tǒng)的雙重領導使學報編輯人員職務評聘矛盾復雜
高校學報編輯部是從屬于高校的學術機構,學報編輯人員的專業(yè)職務評聘工作由省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進行,然而他們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權卻在出版主管部門,完全照用《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來評審。這個《條例》是根據(jù)獨立的書籍出版單位的實際制定的,注意到了編輯業(yè)務的普遍性,沒有考慮到學報編輯的特殊性。學報編輯和其他期刊編輯一樣都有選稿、審稿、加工等共同崗位職責,都有如何使期刊辦得更好的義務和責任。學報編輯工作的特殊性是因學報的特點所決定的,高校學報是教學和科研的窗口,與學校的科研與教學密切相關,因此學報編輯必須充分了解掌握學校教學科研的有關信息,這就要求學報編輯人員要經(jīng)常進行一些教學科研的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因為學報編輯對稿件的審察是以其學術水平為基礎的,沒有一定的專業(yè)造詣,缺乏對學科知識的學習了解,就很難判斷文稿的真?zhèn)?,不可能選出有價值和意義的文章,學報編輯對每篇文章的選擇、審定、編輯、修改都是其專業(yè)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學報編輯既是編輯,更是學者、教師或者專家。如果有關部門能結合高校學報及學報編輯工作的特點,參考《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為學報編輯職稱制定具體的評審細則,對學報編輯的職稱評聘是很有必要的。高校學報編輯職稱的評審權歸屬出版主管部門,對于高校學報編輯專業(yè)技術職稱的評聘工作確實是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使評審的過程拉長,程序復雜,增加了參評人員的心理壓力,更主要的是忽略了學報編輯單位的主體性。高校學報是高校下屬的學術機構,學報的出版在業(yè)務上受出版部門的指導,但在人事、行政等事務上都是學校統(tǒng)一領導安排,學報編輯職務的評聘,是學報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學報編輯人員的切身利益,更關系到學報今后的發(fā)展。學報編輯職稱評審權不在教育部門,對于高校主管部門對學報工作的領導,學校內部對學報編輯職務的聘任等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2.1高校學報的特殊性
高校學報最早是作為內部交流的一種期刊在高校校園內存在,經(jīng)過 100多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高校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高校學報又有別于其他的新聞報刊,是科技期刊中的一大種類,是典型的學術類期刊,主要刊登有關專業(yè)學科的學術論文,對學科發(fā)展有創(chuàng)新性、指導性的研究報告等,是高校教學成果、科研實力的展示,是典型的學術理論刊物;學報質量高低以學報的學術性、先進性為評價標準;學報的發(fā)行量少,主要以高校及相關的科研單位相互交流為主,因此讀者范圍相對較小,但層次高;學報的另一特點是追求社會效益,通過學報這個窗口,展示學校的軟實力,提升學校的社會形象,學報的社會效益并不會馬上得到體現(xiàn),而是一種潛在的、長期的過程。
2.2學報編輯人員工作的特殊性
(1)學報編輯工作雜、任務重。學報的編輯出版部門既是一個小的出版單位又是高校下屬的一級機構。獨立的出版單位內部有一套從行政到管理各方面的分工,如辦公室人員、圖書管理員、技術編輯、校對人員、排版人員等,編輯的工作相對較為單純,就是對書稿的組織和編校,高校學報編輯人員來自學校的不同部門、專業(yè),而且很多人往往身兼數(shù)職,既是學報編輯又承擔有教學科研任務,往往由于人手緊、環(huán)節(jié)多、事務雜、任務重,不僅要組稿、選稿、審定、加工各類稿件,當然包括與自己熟悉學科相關的以及無關的來稿,而且版面的設計、校對、清樣、發(fā)行等諸多事務都要身體力行。
(2)學報編輯人員要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學報作為學術期刊其質量的體現(xiàn)是學術性、先進性,學報編輯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從眾多來稿中把高質量的文章挑選出來,并且經(jīng)過編輯加工匯編成冊。學報中所刊登的文章往往會牽涉到眾多學科,且每個學科都有其特殊性,有自成體系的“名詞術語”“公式符號”等?,F(xiàn)在,科學的發(fā)展日新月異,高新科技成果不斷涌現(xiàn),新的科技領域不斷產(chǎn)生,知識的更新周期在不斷縮短,這就要求學報編輯人員有較高的文字處理能力,更要有專業(yè)的學術素質,能夠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發(fā)現(xiàn)最有價值、最能代表學科發(fā)展方向、代表最新研究水平的稿件。所以很多人認為學報編輯應是專業(yè)型的或者是學者型的,集學報編輯、專家于一身。
2.3學報編輯人員在高校中地位的特殊性
高校以教學、科研為主,高校的主體是教師,長期形成的慣性思維,使高校把熱情傾注于教學與科研上,對學報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如前所述,不少高校把學報編輯部模糊地定位在教學科研機構與黨政機關的夾縫中,把編輯工作不合理地定位在教學科研的輔助崗位上,這種定位突顯了學校對學報的工作不夠重視,決定了學報編輯人員在學校中的地位不能與教學科研人員相提并論,導致學報編輯人員工作、生活待遇不如教師,所以很多從各專業(yè)學科調配過來的編輯人員干的是編輯的活卻不愿意參加編輯職稱評聘,依然選評教師系列職稱。
3.1學報編輯的職稱評審權劃歸教育主管部門
高校學報編輯的職稱評聘歸口教育系統(tǒng),與其他教師系列職稱一樣由教育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可參照《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結合高校學報特點制定學報編輯專業(yè)技術職稱評審的條件、實施方案。這樣就大大簡化了高校學報編輯人員的職稱評審程序,理順了學報編輯人員職稱評聘中的關系,便于學報編輯職務評聘工作與其他工作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進行,可以徹底改善學報編輯人員工作環(huán)境和待遇,調動學報工作人員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學報編輯職務評審由國家教育部統(tǒng)一領導是有可行性的,學報多年的發(fā)展都在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下進行,學報的性質、任務,學報編輯工作的方針、原則,學報的領導、建制、隊伍建設以及學報工作的改革等各個方面,國家教育部都曾發(fā)布一系列的文件給予明確的指導,國家教育部門對學報工作的領導、關心、支持,進一步說明學報編輯的職稱評審工作由教育部門主持是合適的[12]。
3.2放寬對已取得高級職稱的專家學者轉評編輯系列職稱的要求
學報編輯中有很多已經(jīng)在其他專業(yè)學科取得高級職稱的專家學者,對于這類人員可以放寬轉評編輯系列職稱的要求,可以繼續(xù)其原來的職稱如教授、副教授等,使其不至于因為從事學報編輯工作而在工作待遇上有太大的變化,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這將有利于改善學報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學報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增強學報的辦報水平,這對于創(chuàng)刊時間不長、編輯力量較弱的學報尤為重要,對促進學報的發(fā)展壯大,提高學報的質量是非常有效的措施。當然這些學者也必須定期接受出版編輯方面的專業(yè)學習,如編輯理論、編輯方法、編輯技巧等,通過繼續(xù)教育提高他們編輯方面的知識,使他們真正成為學者型的編輯。
3.3允許學報編輯人員兼評出版專業(yè)技術職務及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
允許學報編輯人員評聘出版專業(yè)技術職務之后兼評相應的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學報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學報編輯的多重身份,既是編輯,又是學者或者教師,而很多人在做學報編輯前,就是從事多年工作的教師,并且一直參加教師系列的專業(yè)技術職稱評聘,盡管這些人參加學報的編輯工作,但依然經(jīng)常參與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因此這些人仍然具備高校教師的科研水平與教學能力;由于學報編輯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待遇與教師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些人員仍準備有一天能回到教學崗位,而從編輯職務轉到教師職務必須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教學實踐。如果編輯人員能兼評教師職稱,就很好地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有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專業(yè)技術職務兼聘是有例可循的,如國家教委《關于(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意見》中允許在醫(yī)學院以及有臨床教研室的教學醫(yī)院擔任教學任務的高級職務醫(yī)師根據(jù)工作崗位需要,經(jīng)相應教師職務評審組織評審通過后可同時聘任或任命副教授、教授職務[12]。學報編輯人員的工作情況有很多類同之處。
3.4鼓勵年輕學報編輯取得出版人員執(zhí)業(yè)資格
對那些進入學報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編輯,應要求他們嚴格按照國家對于出版從業(yè)人員資格的規(guī)定,鼓勵他們參加全國統(tǒng)一的出版專業(yè)資格考試,盡快取得職業(yè)資格。高校學報編輯隊伍的建設與學報質量密切相關,加快培養(yǎng)編輯出版人才要從年輕編輯開始,逐步改變學報編輯隊伍的人員結構,編輯職稱的配置要逐步過渡到持證上崗,年輕的編輯人員都要有編輯職稱,在引導編輯學者化的同時呼喚學者編輯化的回歸,進一步提高學報正規(guī)化管理水平。
學報編輯是學報的靈魂,穩(wěn)定編輯隊伍、充分調動編輯人員的積極性,是辦好學報的關鍵,學報編輯人員的職稱評聘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學報今后的發(fā)展。有關部門要認真了解學報工作的特殊性,制定一些切合實際的措施,在符合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做好學報編輯的職稱評聘工作,實現(xiàn)學報發(fā)展和編輯自身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
[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人事部《關于在事業(yè)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02)35號[R].2002-07-06.
[2]謝輝.由“定崗定編”談高校學報編輯職稱認定的特殊性[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28(1):155-156.
[3]郭培中.關注高校學報編輯隊伍的建設——高校學報編輯職稱的配置不當引發(fā)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們,2007(22):165-166.
[4]顧琳,李玲.以崗位設置管理推動高校學報編輯激勵機制創(chuàng)新[J].中國出版,2010(12):16-18.
[5]王森.建設一支學者型的學術期刊編輯隊伍[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6,7(1):26-28.
[6]金得存.向學者型編輯轉化[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3(6):95-98.
[7]朱慧娟,潘英.學者型編輯與學習型編輯之內涵辨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4,20(4):119-120.
[8]陳怡,蔣滔,倪波.論高校學報編輯的學者型編輯意識[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12(4):121-124.
[9]楊榮星,楊帆帆.以定崗定編為契機推動高校學報機制創(chuàng)新——以機構設置(崗位設置)、職稱配置為視角[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4(4):88-92.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校報管理辦法[R].教備廳(1998)3號,1998-04-01.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工作的意見[R].教育部教社政(2002)10號,2002-09-13.
[12]汪祚民.試談學報編輯職務評聘中的一些問題[J].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