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883(2015)01-0069-05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簡介:周丹丹(1989-),女,漢族,浙江臺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典美學(xué)。
在《老子》中,與“嬰兒”相關(guān)的描述共有5處:“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10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第20章)“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保ǖ?8章)“圣人皆孩之?!保ǖ?9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保ǖ?5章) [1]
可見,老子以“嬰兒”這個意象來論述他的道,絕非是不經(jīng)意為之,那么老子何以喜歡用“嬰兒”意象呢?本文擬從三方面來把握老子的“嬰兒說”。
一、“嬰兒”意象溯源
(一)意象性的思維方式
老子所處的是禮樂文明不再昌盛的春秋時代,而他所追慕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原古社會。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原古時代的思維方式還是偏神話,偏于非理性,偏于直覺性的一種思維方式。那時的人“由于原始性、自然本性未受到破壞,人的內(nèi)在精神處于原始審美意識形態(tài),處于一種物我未分,混沌的心理狀態(tài)”,維科名之為“詩性智慧”的時代,馬克思稱之為“人類的童年時代”。那是人與萬物天地契合為一,擁抱著日月星辰,集體無意識的過著詩性生活的童真人類,這是原初時代原初人類留下的直覺思維的印記。
“中國哲學(xué)的重要特點之一便在于神話思維方式的延續(xù),而《周易》和《老子》正是最能體現(xiàn)這種神話思維特質(zhì)的典型文獻?!?[2]6馮友蘭先生也曾論及過中國哲學(xué)所用的語言,富于暗示而不很明晰的特點 [3],帶有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典型特征的《周易》中的《系辭》中講到,“易者,象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的六十四卦典型的運用的是意象性的或者說象征型的言說方式。被稱為“偉大的間接言傳”的《老子》五千言同樣運用一系列的意象來指稱他的“大道”,汪裕雄先生稱之為“言象互動”符號 [4]。老子中運用了很多意象,有“母”、“谷”、“水”、“弓”,那么“嬰兒”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具有指稱性的意象,它們被賦予了溝通形而下之物象與形而上之大道的象征性的多重內(nèi)涵。“老子的比喻之中實際完成著從具體到抽象的理念過程,這意味著得之于神話思維的比喻正在向‘舍象取義’的方向發(fā)展,也就是從自發(fā)的類比聯(lián)想向有意識的圖解觀念發(fā)展?!?[2]49“嬰兒”的比喻不同于線性的認(rèn)識對象的邏輯概念,它整個的帶有圓滿整體豐富的呈現(xiàn)性,其實是指向一種生命的體驗與覺悟。不同于一種直白的說教,告訴你應(yīng)該要怎樣,老子那“不在場”的對話、似乎是讀者缺失所呈現(xiàn)的獨語,恰恰是要求訴諸于個體自身的性靈反思。
(二)循環(huán)觀念的引申
《周易》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圜道”觀 [5]14?!断缔o下》中說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則歲成焉?!北容^典型的體現(xiàn)在復(fù)這個卦上。復(fù)卦卦辭為: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朱熹的《周易本義》解釋說:“反復(fù)其道”,往而復(fù)來,來而復(fù)往之意?!跺鑲鳌分兄v到:《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
同樣是神話思維方式的延續(xù),《周易》可以說是側(cè)重于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人事變遷規(guī)律的一個揭示,《老子》及其后來的《莊子》則是側(cè)重以循環(huán)觀念來追尋其失落的“道”之理想,側(cè)重于對“原初”理想狀態(tài)的精神性體驗與喚回。重歸道之混沌,也是人性返璞歸真的歸宿所在,老子在這里常用的意象是“樸”、“根”、“母”,還有“嬰兒”。葉秀山先生認(rèn)為“嬰兒是人之樸、人之本、人之根,以后的什么人,是從這里生長出來的?!?[6]《圣經(jīng)》中的耶穌說:你們?nèi)舨换剞D(zhuǎn),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入天國。要想重回失去的“天堂”(道),也就要回到最初的狀態(tài),在這里,“嬰兒”意象也便帶有“哲學(xué)—心理學(xué)”的色彩,帶有連結(jié)人事與道,回歸道的色彩。
(三)陰柔文化的底色
首先,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來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一個整體,有著明顯的陰性偏向” [5],當(dāng)然,這更多地是和西方的文化相比較而言的。比如說強調(diào)整體,重視功能,長于直覺思維等等。
其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家文化偏向與儒家文化偏向又有不同與互補之處。儒家典籍《易經(jīng)》中以乾為首,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積極進取的精神,而道家主張守柔處弱,謙下不爭。也就是說,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文化更能夠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一種陰性的底色。這和老子的一種原始崇拜也有關(guān)系。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式的類似于大同的社會,葛輝在《老子美學(xué)思想史前期研究》中稱那是“中國史前的自然模式母系氏族社會” [7],老子也偏向于選擇與母系氏族社會相關(guān)的陰性的意象,道家比較強調(diào)直覺的,女性的,神秘的和柔性的東西。而《老子》文本中的陰性意象,如母,水,谷,嬰兒等的選擇也都是合乎“道”的一種體現(xiàn) [8]。
也就是說,老子選擇的“嬰兒”意象與當(dāng)時的思維方式及中國文化偏向有關(guān)系,而老子對“嬰兒”的闡述也是大大擴展了“嬰兒”意象的內(nèi)涵。
二、“嬰兒”意象內(nèi)涵
關(guān)于老子嬰兒說的內(nèi)涵,下面將圍繞老子關(guān)于描述“嬰兒”的五句話,并結(jié)合老子的道論思想來具體展開。
(一)嬰兒與德
在《老子》中有兩句話提到了“嬰兒”與德的關(guān)系,分別是“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保ǖ?8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保ǖ?5章)那么把握《老子》中“德”的內(nèi)涵,也將更加有助于理解“嬰兒”之德。接下來,將從“德”的來源,“德”的內(nèi)涵,“德”的歸宿來作一展開。而“嬰兒”則是“德”最好的承載者。
首先,來看“德”的來源。《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上篇為《道經(jīng)》,下篇為《德經(jīng)》。一者為宇宙論,一者為人生論。可見了老子哲學(xué)精義在此。“道家的宇宙論,實即道家的人性論。因為他把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zhì),安放在宇宙根源的處所,而要求與其一致?!?[9]徐復(fù)觀也正是看到了道德的一致性?!暗隆睂嶋H上是內(nèi)在于萬物的“道”,無形無跡的“道”顯現(xiàn)或作用于物是為“德”,《老子》中講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第21章),《莊子·天地》中講“物得以生,謂之德”,“德”是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性,也就是萬物之生始便內(nèi)在地擁有了“德”,這是“道”賦予萬物的本性。
其次,來看“德”的內(nèi)涵?!皼]有德,萬物就沒有了自己的本性。” [10]225“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第51章)。在這里,真正稱為“德”的有二個特性:“上德不德”和“上德若谷”。真正的“德”是如“道”一般自然流露而不刻意彰顯在外的。達到“不德”的境界實際上是一個修養(yǎng)的過程,是經(jīng)歷過“無德”和“有德”,而最終到達的一個真正具有深厚道德的一個境地;這里的“若谷”也是一種象喻的說法,說明德性是深邃而內(nèi)斂的,包蘊沖虛而不外露的。
最后,來看“德”的旨歸。真正有德之人不是向外馳逐不休的,其實德性本身已是圓滿自足的,我們要做的便是回歸于人之本心,也就是回歸真摯質(zhì)樸的本性,如此道之“德”性才能始終存在,才有光大顯現(xiàn)的可能。這也正是所謂的“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在這里,“嬰兒”所具有的“德”是“道”先天賦予的,它“常德不離”“含德之厚”,也就是指它象征著擁有深厚道德境界且能始終護持這種生命之“常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第三十八章),“嬰兒”無欲無知,合乎自然,無心而行,不知道樸德為何事,而這正是有德的表現(xiàn)。它本身便已經(jīng)是圓滿自足,不假外求的,若是丟失了這種自然本性,那么便是背離了道家所說的道德。也就是說,“嬰兒”的身上兼具了“人性”與“德性”之美。
(二)嬰兒與樸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第28章),在這里,“嬰兒”與“樸”意義相近,“嬰兒”也帶上了“樸”的一些特征。
首先,“復(fù)歸于樸”實則也是“復(fù)歸”于道的一種混沌狀態(tài),所謂“道恒無名,樸”(第32章),世界之初的狀態(tài)可以說是一種渾成的狀態(tài)。其次,人的未被破壞的自然本性叫“樸”,它是“自本自根”的道表現(xiàn)于萬物之中的一種自然狀態(tài)。與此相對的是“雕”,“樸散則為器”(第28章),王弼注:真也,真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若器也。也就是人為的雕琢與過分修飾會破壞事物本來的樣子,而離開了自然狀態(tài),各種不同的器物也就產(chǎn)生了。“老子執(zhí)著于拙的本體,強調(diào)一種獨立于人機心之外的自然本真狀態(tài)” [11],在這里,人性是自然的,真的,樸的,這是生命本身自在澄明的心靈狀態(tài)。“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第49章),“渾”也就是化歸于渾樸。最后,“我無欲,而民自樸”(第57章),“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37章),“樸”與無欲相連,這是一種內(nèi)在于主體的沖虛的精神狀態(tài)。
不論是“復(fù)歸于嬰兒”還是“復(fù)歸于樸”,都是自然人性的比喻,都是指先天的未被改造過的人性本然之面目與狀態(tài)?!皨雰骸币矌в小皹恪钡脑S多特性,但“嬰兒”意象相較于“樸”來說,它更加“著重于生命潛力的展開,意味著生命的生長、發(fā)展” [12]。這是一種有機生命觀,也是一種生成論的視角。它越過了對性善性惡的討論,但是同樣也代表了一種觀念,人性超越善惡,或者說無所謂善惡,人性是不斷生成的,重要的是不忘回復(fù)到它的本來的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
(三)嬰兒與柔
“水、牝、與嬰兒,是老子用以象征道之最著名者,此種象征基本上是倫理的,而非形上學(xué)的” [10]86,這些帶有陰性特征的意象也都帶有柔性的特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第8章),水的特性就是“柔”“不爭”,善停卑處下卻又滋養(yǎng)萬物,“嬰兒”也如“水”一樣,柔弱不爭,但“骨弱筋柔而握固”(第55章),嬰兒雖柔弱,卻能以柔弱全其身,保其全,可謂“精之至”“和之至”,貌似柔弱的東西卻往往更富于堅韌性,所以“柔弱”能勝“剛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76章)。
“嬰兒”與“水”意象的運用都是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思維的一個體現(xiàn)。但在這里,“嬰兒”意象比起“水”來,與社會人生聯(lián)系的更緊密,也更加賦予生命的色彩,是生命力的象征。這里的“嬰兒”,不僅僅是從生理角度來說,更多是從生命角度來說的。由“小”到“大”,是生命的普遍現(xiàn)象,“嬰兒”與成人相比,是柔弱的,“但由于嬰兒最具有‘原發(fā)創(chuàng)生’性,也最能與‘道’一體相通” [13]。它代表著新生命,新生的力量,一種潛在的無限的可能性。
(四)嬰兒與靜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第10章)嬰兒在情性上表現(xiàn)為一種柔靜的狀態(tài),這是生命本然狀態(tài)的一種呈現(xiàn),這也是道的呈現(xiàn)方式?!爸绿摌O,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保ǖ?6章)《老子本義》曰:致者,至其極也。虛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蓋外物不入,則內(nèi)心不出也。篤,固也。學(xué)道而至于虛,虛而至其極,則其守靜也篤矣”,“虛靜”是萬物的源頭,那么主體也只有“虛心”“清凈”,摒除雜念,才能守持本性,體悟大道。而“嬰兒”也具備了這種特征。“致虛守靜”帶有修養(yǎng)的功夫,在《老子》中比較多的提到還有“見素抱樸”,“絕圣棄智”,也就是“去知去欲”的工夫,類似于馮友蘭先生說的“負的方法”,從而達到如“嬰兒”般柔和,虛靜,精充氣和,無知無欲的一種心靈狀態(tài)。
在這里,“德”與“樸”賦予了“嬰兒”內(nèi)在的德性與渾厚性,“柔”與“靜”賦予了“嬰兒”外在情性的安柔與凝靜的狀態(tài)。這些特征最終都統(tǒng)一于道,或稱為“本”、“根”。
綜上所述,“嬰兒”說的這些特征似乎更多的是自然人性的比喻,指先天的未被改造過的人性本然之面目與狀態(tài),但是自然人性也將指向一種境界論的生成?!皨雰骸碧幱谏钠鹪?,雖是天真自然但更多的是一種動物式的本能。隨著生命的生長,嬰兒長為成人,或“迷于美進”,或“惑于榮利”,或“欲進心競”,故而在“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的一種狀態(tài)中,眾人人之本性喪失與沉淪,王弼注: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末飾之華 [1]48,而陷入一種本末倒置的失真狀態(tài)。老子則守持著他的“愚人之心”,如“嬰兒未孩”,這樣一種精神的殉道可稱為圣人的品質(zhì)。而這也需要深厚修養(yǎng)才能達到的很高的類似于自覺的精神境界。當(dāng)然,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圣人的這種“如嬰兒”的境界并不能和嬰兒本身劃上等號,錢鍾書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蓋為成人說法。……嬰兒之非即玄德,正如嬰兒之非即是‘道’。……老子所謂‘圣’者,盡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無事耳” [14]421。用馮友蘭的四境界說相比較的話,嬰兒境界相當(dāng)于馮友蘭先生講的“自然境界”,而“復(fù)歸于嬰兒”的圣人所達到的境界則該是“天地境界”,馮友蘭對“天地境界”的解釋是:“天地境界,又有似乎混沌。因為天地境界中底人,最后自同于大全?!酝诖笕?,其覺解是如佛家所謂‘無分別智’。因其‘無分別’,所以其境界又似乎是混沌。不過此種混沌,不是不及了解,而是超過了解。超過了解,不是不了解,而是大了解。我們可以套用老子的一句話說:‘大了解若不了解’?!?[15]
如果將人的精神發(fā)展階段在生命歷程中簡單概括出來,大致可以這樣表示,“嬰兒”—“成人”—“復(fù)歸于嬰兒” [16],生命看似像是一個回到原點的過程,其實其中的內(nèi)涵早已不同,所謂“復(fù)歸”其實也是在生命體驗中精神所經(jīng)歷的對生命本真的“復(fù)蘇”,“工夫的歷程恰像一個圓周,始于本真,又歸于本真。所謂‘圣人皆孩之’,所謂‘復(fù)歸于嬰兒’,經(jīng)歷了重重的工夫,這時候已不再是初生的嬰兒,而是生命的再生,他象征著樸與真的圣人境界?!?[17]
類似青原禪師在晚年歷練之后的“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就絕對不同于他早年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其中所蘊涵的生命體悟不是僅靠邏輯思維就能完全把握的,從中也許可看出道禪的某些相似性,正如佛家所講的“眾生皆有佛性”,在道家這里,眾生皆有自然的原初本性,如嬰兒一般自然純粹,只是成人之后有知有欲,有分別競進之心,那么在道家看來,圣人高于常人之處其實不在于他是有多少優(yōu)秀的品質(zhì)還是道德高尚,而是“每時每刻都能把無知無欲之心敞開,任憑萬物按其本然面目契入” [18]。
從以上來看,“嬰兒”作為一種人性的隱喻,不管是人性的本然自然的狀態(tài),還是真樸的圣人境界,它其實是本體與功夫合一的狀態(tài),都是不斷生成,也就是說純一人性人自有之,但也需要人在生存中去敞開,去生成。
三、“嬰兒”說影響
老子可說是先秦思想家中最早關(guān)注“嬰兒”的,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在繼承老子思想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法天貴真”的思想,可說是大大擴展了“嬰兒”說的內(nèi)涵。儒家的孟子提出了“赤子之心”的說法,他提出的這個命題正式將“赤子”與“心”連結(jié)在了一起,可說是接著道家“嬰兒”“天真”說基礎(chǔ)上,融進了儒家心性論的思想。
到了魏晉時期,魏晉士族的“魏晉風(fēng)度”風(fēng)流高蹈,士人大講“玄心”;佛教的進入特別是禪宗的興起,對“赤子之心”的思想的發(fā)展可謂是一件大事,唐代禪宗為繁榮期,禪宗大講“清凈心”,要認(rèn)取人之“本來面目”。到這里,儒道禪三家的思想都對“赤子之心”的觀念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之后的宋明理學(xué)家們特別是程朱理學(xué),可以說是沿著孟子及中庸的路,注重的是赤子之仁愛方面的,其主要思想講仁愛不僅體現(xiàn)在人與人,還有對萬物的同情之情。明代的心學(xué)可以說依舊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但是雜取了道禪思想在其中,特別是禪宗的思想,明代講到“赤子之心”的主要是李贄的童心說,間以羅近溪的“赤子之心”觀。當(dāng)然其他還有如公安派的“性靈”說,清代袁枚的“主情”說等等;到了近代轉(zhuǎn)型之際,王國維兼取中西方的美學(xué)思想,提到了“赤子之心”的思想;豐子愷先生以一代藝術(shù)家的身份親身實踐了“赤子之心”。現(xiàn)代所提倡的美育以及存在主義中對人的本真存在的呼喚,都將在新的維度上拓展老子的“嬰兒”說。
除了觀念發(fā)展上的一個影響之外,從美學(xué)層面與現(xiàn)實層面來說,“嬰兒”說至今仍有其意義。人類在進入現(xiàn)代社會之后,科技的便捷發(fā)展使人的物質(zhì)生活得到了很大滿足,但是比起古人,很明顯,我們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臨著極大的缺失,人類越來越傾向于目的性、知識性、機械性的生活,而生命的真性、澄明之性情遭到了極大的遮蔽與壓抑,生存有時會陷入一種空虛荒無、茫然失真的感覺,而現(xiàn)代藝術(shù)以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這種存在感,而其實不論是人的生存,還是藝術(shù),都應(yīng)該不失“赤子之心”,重新綻放生命的“美麗精神”。呼喚“赤子之心”,對于修養(yǎng)主體的人格心性,涵養(yǎng)人的性靈,培養(yǎng)“赤子”情懷觀照世界的方式,提升主體的審美境界,使人能夠詩意的棲居于大地上,具有重要的美學(xué)意義和現(xiàn)實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