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春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廣大教師在改革的浪潮中得到了磨煉,教學技巧與方法得到了明顯提升。基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我們要想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針對現(xiàn)有教學工作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進一步破解影響教學成效的諸多因素,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突破。
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的因素多種多樣,教師既要埋頭開展教學工作,也要抬頭望天,善于分析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源,有效地進行化解。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經(jīng)過深入分析,認為影響和制約語文教學的因素主要存在于四個方面。
(一)學生學習情感動力不足。強勁的學習動力與積極的學習熱情是促進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方面。學生一旦在語文學習中缺乏情感動力,則會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制約。有些學生一到語文課就萎靡不振、渾身乏力,一提到語文就會產(chǎn)生畏懼感,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嚴重制約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教學演示方法手段欠缺。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信息技術進課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語文教學也需要生動的信息、形象的演示。大多數(shù)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也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思想守舊,沒有足夠重視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還是滿足于口頭講解的方式組織語文教學,沒有能夠為語文課堂增添生動的信息、靈活的因子,使得整個教學工作死氣沉沉,無法有效體現(xiàn)教學工作的生動形象性。個別教師對先進的教學手段不屑一顧,或是根本不會使用,使教學缺乏應有的活力。
(三)學習主體地位沒有體現(xiàn)。初中生樂學好思,在語文課堂上有迫切要求參與的欲望。有些教師沒有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也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分析討論,教學中采取灌輸?shù)姆绞街苯訉栴}的答案教給學生。從文章結構的特點、手法的運用,甚至主題思想的提煉等都直接傳授給學生,這樣就使學生缺少了思維的空間。沒有較好地學習方式方法的引導,思維活動就會處于禁錮狀態(tài),學習主體地位就得不到體現(xiàn),這些都是導致教學工作停滯不前的重要因素。
(四)課外活動拓展空間狹隘。語文教學既需要抓住課堂,但也不能局限于課堂,要將課外活動的拓展功能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有些教師思想觀念守舊,還是采取以課堂為主的模式,沒有將課外各種活動資源充分開發(fā)利用起來,特別是課外活動的形象性、生動性、靈活性得不到體現(xiàn)。有的教師將課外活動時間用于講解習題,這就失去了課外拓展活動的促進功能,導致語文教學空間狹隘單一。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而言,只有深入分析影響教學效率提升的因素,才能夠在教學工作中進行針對性地突破。筆者在教學工作中重視教學研究,全方位提升教學成效,重點抓住了四個方面。
(一)多措并舉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情感。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苍f:“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睂τ谡Z文教學工作而言,一定要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否則教師的教學工作就會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筆者首先通過營造良好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班級始終弘揚平等民主的主旋律,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中成績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一個人都有長處有短處,學習上的落后并不代表永遠的落后,也不代表一個人全面的落后。通過這種氛圍的創(chuàng)設讓班級語文方面的學困生保持了學習上的自信心,這對于增強學生語文學習有效程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其次,筆者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實際狀況靈活設置教學目標,重點降低了中后位置學生的學習要求,使他們有效避免對語文學習的畏難情緒。實踐證明,降低了教學目標并且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狀況保持一致,不但沒有降低教學效率,而且充分激發(fā)了學生潛能,使語文教學工作向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fā)展。另外,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還積極運用激勵性評價的語言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堅持多鼓勵學生,多表揚學生。公開場合以激勵表揚為主,私下場合和學生交流時耐心指出其存在問題缺點,通過這種內(nèi)外有別的方式,既讓學生明白了自身的問題,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成功的快樂,對語文學習保持濃厚的吸引力,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幫助非常明顯。
(二)運用信息手段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成效。
信息手段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作為教學現(xiàn)代化的一項重要載體,讓語文教學能夠獲得更豐富的內(nèi)容、更形象的信息,既拓展了教師教學設計的經(jīng)驗渠道來源,同時也提高了語文學習中的生動形象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將信息手段的運用作為重要抓手,從網(wǎng)絡中搜集與初中語文教學相關的方式方法,對其進行改造運用于語文教學的實踐研究,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流程,提高教學成效,對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其次,筆者將信息化手段的形象演示功能與教學流程緊密結合起來,運用多媒體在教學課堂上進行生動演示信息補充,通過播放視頻短片提供信息素材,使語文教學呈現(xiàn)出更加生動活潑的狀態(tài)。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形象的畫面、生動的視頻、美妙的音樂,與課文朗誦分析結合起來,整個學習的過程簡直就是美的享受。學生從多媒體的演示中接觸到了大量生動的學習信息,再對課文主題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能夠產(chǎn)生非常直觀生動而形象的效果。如筆者在教名著閱讀《水滸傳》時,先放了一段《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視頻,學生們看得很投入,學習的興趣自然就很濃了。筆者在運用多媒體服務于教學的過程中,還重視了自主設計與創(chuàng)新,多融入具有地方特色、鄉(xiāng)土特色的內(nèi)容,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思想發(fā)展實際,創(chuàng)造出的教學課件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把握。
(三)開展師生互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語文教學課堂上引導學生分析課文是主要教學內(nèi)容,也是重點難點。教師如果直接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顯然無法體現(xiàn)對他們能力培養(yǎng)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視師生互動模式的運用。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將教學重點難點進行提煉,使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獲得學習引領的線索,通過思考題讓學生明白這一節(jié)課應當把握哪些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了明確的方向。如筆者在教《窗》一文時,列出了三個學習重點:1、理解人物形象。2、體味巧妙構思。3、認識人性美丑。學生如果把這三方面重點理解透徹,那么本文的教學目標已基本達成了。小組探究思考的過程也是教學重點難點逐一突破的過程,在學生開展分析研究時,筆者重點進行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首先是深入學生在每個小組之間進行巡視研究,了解整個面上的學習進度,了解學生在課文分析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點,并給予單獨提示或集體提示,使學生的語文學習保持良好的推進態(tài)勢,破除思維障礙與制約因素;其次,筆者重點搭建平臺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每一個小組在思考探究出問題的答案之后重在開展交流討論,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學習成果的完善與提升,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原有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得到補充拓展,形成較為準確全面的學習成果;最后,筆者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經(jīng)驗總結以及當堂檢測,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成果進行回顧,集體討論提煉出哪些有價值的學習方法,以當堂檢測評估本節(jié)課的學習成果。
(四)整合資源組織開展課外鞏固延伸活動。
造成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有些教師忽略了課內(nèi)外資源的整合。筆者在教學工作中既重視抓課堂也重視課外,善于做裁縫,將各種教學資源縫接起來,構成了課內(nèi)外一體化的教學體系。筆者經(jīng)常利用閱讀課讓學生讀一些經(jīng)典名著,這樣不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許多名著是我們課上學習的銜接與延伸。另外,筆者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以及教學重難點突破需要,先后組織了古文學研究、文學社團、朗誦等多個興趣小組,利用課外時間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突破學習重難點。此外,筆者還開展了一些學習競賽活動、學習技巧交流活動,讓學生在競爭性氛圍中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從經(jīng)驗技巧的交流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tǒng)性的工程,提升教學成效需要抓實抓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方面,廣大教師要認真分析制約教學成效提升的不利因素,扎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突破,實現(xiàn)教學成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