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穎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民族文學(xué)研究所,北京 100732)
侗臺語民族分布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qū),人口近9千萬。在中國的侗臺語族群,又被稱為“壯侗語民族”。中國境內(nèi)的侗臺語民族包括壯、布依、傣、侗、仫佬、水、毛南、黎以及仡佬,還有一些分布在廣西、廣東、海南、貴州等南方地區(qū)的特殊群體,如臨高人、村人、標(biāo)人、茶洞人、拉珈人、佯僙人等。其中,分布在廣西、云南的壯族儂、岱支系,在越南人口也不少。在西雙版納居住的傣泐支系,在泰國也有分布,云南金平地區(qū)的“白傣”“黑傣”支系則從越南西北部遷徙而來。完全分布在中國境外的侗臺語民族,集中在越南、泰國、老撾、緬甸、印度等國家,有泰族、佬族、普泰、黑傣、白傣、紅傣、熱依、撣、坎迪人、阿含人等[1]。侗臺語民族目前分為四大支系,包括臺語支、侗水語支、黎語支與仡央語支民族。在深入考察這些民族的語言發(fā)展與特點之后,梁敏、張均如先生提出,“侗泰諸族源于西甌、駱越這兩支文化、語言相互接近,在地域分布上稍有不同,但又往往交錯、重疊的種族集團。西甌在廣西中部、北部和貴州南部一帶,駱越在廣東西部、廣西南部、云南東部和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區(qū)”。大約在五千年前,已形成壯泰、侗水和黎三個不同民族集團。四千多年前,黎族就遷徙到海南島。隋唐始,侗水諸族的先民從廣東西部、廣西東部向西部、西北部遷徙。而傣、泰、老撾、撣、阿含諸族先民則從秦朝開始就往外遷徙[2]16-38。占據(jù)嶺南主流的百越文化是侗臺語族群先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侗臺語諸族先民在分離、遷徙之前,具有諸多文化和信仰上的共性,直至今日仍然有跡可循。在此,本文將通過考察侗臺語各民族的風(fēng)雨之神等天神信仰及其神話敘事,追溯其早期信仰的共性,再現(xiàn)其當(dāng)下形態(tài)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侗臺語民族的信仰中都保留了天神的角色。所謂天神,指的是以天空為居所或源自天空的神祇。這些神祇,有的來源于早期的日、月、星辰等天體崇拜,有的與氣象雷雨、閃電、彩虹等崇拜有關(guān),有的則受到了人為宗教的影響,呈現(xiàn)出較為豐富的形態(tài)。其中,侗臺語民族的風(fēng)雨之神受到了特別的重視。中國國內(nèi)大部分侗臺語族群中,雷神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而傣族與境外傣泰民族①傣泰民族的自稱從古至今都未發(fā)生過大的變化,均為介于“Dai”與“Tai”之間的發(fā)音,現(xiàn)主要包括侗臺語民族中臺語支的西南臺語民族,如傣族、泰族、老族、撣族、白傣、黑傣等。中的風(fēng)雨之神多為天神,與佛教信仰關(guān)系更為密切,沒有雷神角色。
壯族的布洛陀神話中提及的天神,既有形態(tài)較為模糊的天神(婆),也有與雷雨等自然現(xiàn)象相關(guān)的雷公(婆)、風(fēng)神,還有來自道教的玉皇、太上老君等等。如左江流域的壯族民眾在農(nóng)歷大年初一都要在家門口的空地上祭祀天神,祭品包括酒、肉、粽子、糍粑等壯家上等食品,以祈禱得到天神的關(guān)照[3]。但天神中最重要的要數(shù)雷公(婆)。在紅水河流域,壯族信仰的雷神主要以女性形象出現(xiàn),這與壯族社會中母系氏族社會遺存濃厚有關(guān)。各地壯族的雷神崇拜,差異較小,如靖西縣的雷神,被視為“在天上監(jiān)視人間之神,凡做出沒良心之事的人,會遭雷神懲罰即被雷電擊死”[2]495。雷神脾氣暴躁,經(jīng)常手持石斧,青藍色的臉,雙眼能射出閃電,并且是鳥嘴、禽足,有翅膀。雷神崇拜在壯族口頭敘事作品中表現(xiàn)突出,如《布伯斗雷王》就是講述布伯與雷神斗爭的故事。壯族的雷神常與淹沒世界的大洪水、兄妹婚等母題有關(guān),在《布伯斗雷王》里是如此,在《洪水淹天的傳說》《雷公故事》里都是如此[4]4-6。這些神話故事敘述的主要情節(jié)是雷神與布伯(或其他人)斗,被擒,一對兄妹給雷神水喝,雷神逃回天上,并留下牙齒給兄妹倆耕種。雷神放水淹天下,只剩下兄妹倆躲在牙齒長出的葫蘆中逃過一劫,繁衍人類。敘事中突出的是雷神所具有的呼風(fēng)喚雨、主宰稻作農(nóng)業(yè)命脈——雨水的神力,而青蛙則被視為雷神的使者,它一叫,雷神就會下雨。
布依族的天神信仰中,有來自道教的玉帝、太白星君、天女等,也有雷神、盤古王等。布依族民間有祭雷習(xí)俗,如羅甸的布依族將正月里聽到第一聲雷那天視為“祭雷日”,要做“雷公粽”祭雷。雷公(神)也與洪水淹田、人類的起源有關(guān),如《洪水滔天》里面說布依族的祖先布杰抓住雷公,讓他下雨,卻被兒子伏哥和女兒羲妹放走,引發(fā)滔天的大洪水[5]。另有一個《洪水潮天》[6]的故事,講述人間巨人兄弟保根多和保根本斗爭,并變成雷神的故事:傳說遠古時候,天上人間相通。有一對巨人兄弟,哥哥叫做保根多,住在人間;弟弟叫做保根本,住在天上。他們各自有一對碩大無比的翅膀,能飛來飛去。保根本有七個太陽朋友,渾身像一團火。他們結(jié)伴在天庭里閑逛,把熾熱的火焰和光芒投向人間,使得人間萬物都被烤得焦焦的。保根多勸他們不要同時出來,他們不聽。保根多就把他們其中六個的眼睛都打瞎了,只留下一個太陽神在天上游來逛去,把火焰和光芒投向人間。保根本知道他哥哥所做的事,深深地被觸怒了。他發(fā)出巨大的吼聲,展翅撲向人間。保根多在屋頂上鋪上青苔,又在屋檐下安放了大鐵籠,抓住了保根本。保根多出去赴西天王母娘娘的宴會,囑咐兒子伏哥、女兒羲妹千萬不要拿東西給保根本吃。保根本變成大公雞,騙伏哥、羲妹拿來水給他喝。保根本喝了水掙破鐵籠,并贈給伏哥羲妹一顆牙齒,讓他們種下。保根本回到天上,把天河河岸扒開,人間的萬物都被淹死了,只有伏哥羲妹躲在牙齒長出的葫蘆里活了下來。保根多在西天喝酒酣睡了好久,回到人間才發(fā)現(xiàn)濁浪排空,立馬拔起一棵大樹,到處戳出洞來排水。保根多來到天河邊找保根本,要教訓(xùn)他。保根本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又不是哥哥的對手,趕緊求饒。他們兩個堵好了天河的大洞,就留在天上做了雷神。叫聲高昂的是哥哥,叫聲低沉的是弟弟,兄弟倆根據(jù)人間的需要打雷下雨。伏哥羲妹為了繁衍人類,在人間成了親,生下五個兒子,據(jù)說是仲(布依)、漢、彝、苗、藏的祖先。神話解釋了雷神的來歷,也映射了布依族先民信仰中的雷神或許是后來才出現(xiàn)的神祇形態(tài)。在布依語中,“保根本”的意思是“天上人”,“保根多”的意思是“地上人”①關(guān)于“保根本”“保根多”的布依語涵義,筆者特別請教了布依族知名學(xué)者周國茂。,可見,雷神的雛形是能掌管雨水的仙人。而兩兄弟都長有翅膀,這特征又來源于布依族先民的鳥圖騰信仰。
侗族的天神信仰中有天王(帝)、雷公、大母神等,《四兄弟捉雷公》說古時候有四兄弟,分別是長臂手、長腿桿、順風(fēng)耳和千里眼,他們?yōu)榱巳±坠懡o母親治病,設(shè)計把雷公關(guān)進了鐵籠。章良章妹挑水路過,送水給雷公喝,雷公得救,跑回天上向天王告狀,要求天王放下洪水淹死四兄弟。天王給他一瓢水,他全都倒向人間,釀成了洪水滔天[7]。天王在故事中更像是掌管雨水的天神。
毛南族的天神信仰中有昆屯、天皇、雷公等,《盤古的傳說》里說,天上的雷公脾氣暴躁,地上的土地公公十分善良,天上有生命的東西都跑到地上來,留在天上的只有云霧風(fēng)雨。雷公很不服氣,要和土地公公打仗,奪回跑到地上的東西。經(jīng)過三輪惡戰(zhàn),土地公公用他的智慧戰(zhàn)勝了雷公,把雷公鎖在石頭柱子上。盤和古可憐雷公,朝他噴水,雷公得救,取下門牙交給盤和古回去種。雷公發(fā)起大洪水,全天下都被淹沒了,只有盤和古藏在葫蘆里活了下來。他們倆經(jīng)過考驗,最終成親繁衍人類[8]3-9。
水族有兇惡的天母、仙王、天仙、天女、伢俁、雷公(母頭雷)等。水族古歌里就有唱雷公、水龍、老虎和人四兄弟斗法的情節(jié)。水族神話中說,人、龍、虎、雷四兄弟分家后,母頭雷(雷神)不滿人間都是牙媧的子孫,降下瓢潑大雨又打開天河堤壩,想要把人類淹死。一對同胞兄妹得到白發(fā)老人的幫助,躲在牙齒種出的葫蘆中逃過一劫。他們結(jié)為夫妻,繁衍了說各種語言的人類[9]。在水族信仰中雷神又有女性身份,水語發(fā)音為“ni4qam4??a3”,“ni4”為“母親”之意,“qam4?”為“頭、腦殼”之意,“?a3”為“雷”之意,直接翻譯過來就是“母頭雷”。陽安土語區(qū)的水族稱雷為“tu2pja3”,和壯族的雷神發(fā)音相似。在整個水族地區(qū),母頭雷的說法較多,帶有濃重的母系氏族時代的印記[8]30。
仫佬族的天神信仰中有天仙、玉皇、雷王、盤古大王、日月星辰等神祇。仫佬族的《伏羲兄妹的傳說》中,雷王崇拜也和洪水神話結(jié)合在了一起:人類始祖伏羲和妹妹也有兩個哥哥,只是一個獨眼、一個跛腳,他們“殘暴兇惡,好吃懶做,世上什么肉都吃過了,要吃天上的雷公肉。他們撈河中水藻鋪在房頂上,推老母親到碓坎里,說要舂死她。老母親大喊救命。雷公專劈惡人壞人,聽到呼救聲,從天而降”[10]33。兩個哥哥抓住了雷公,關(guān)在谷倉里。后雷公逃脫,發(fā)下洪水淹沒大地,只剩下伏羲兄妹成婚繁衍人類。在這里,母題發(fā)生了較大的變異,兩個哥哥能夠抓住雷公,卻具有殘疾人類的外形、惡毒的心腸。情節(jié)以新的內(nèi)容解釋了人類與雷公存在的斗爭關(guān)系,雷公成了主持正義的天上判官。這與壯族民間“雷公專門懲罰不孝順的人”的觀念十分相似。
黎族的天神崇拜中兼有“神”與“鬼”,既有天神、天帝、婺女星、大力神等,又有雷公鬼神、太陽鬼神、風(fēng)鬼神等[2]652?!独枘干降膫髡f》中,雷公來到海南島的高山,放下一顆蛇卵,過了一段時間后又把它轟破,卵中出來了黎族的女性始祖黎母。黎母和大陸渡海而來的年輕人結(jié)婚,成為黎族的祖先。神話《螃蟹精》里說,螃蟹精兇惡而好吃人肉。雷公和螃蟹精大戰(zhàn)并打死了它。螃蟹精一肚子黃水,留了七天七夜,變成了人間的大洪水。洪水淹沒了天地,只有躲在葫蘆里的兄妹幸存下來,并留在了五指山。他們在雷公變成的白發(fā)老人的指點下結(jié)為夫妻,并生育了黎族、苗族和漢族等等[11]?!赌瞎系墓适隆分?,洪水雖然與雷公無關(guān),但雷公反而扮演了正面的角色,成了裁定人間德行的裁定者,要懲罰被誤認為通奸的兄妹[10]6-9。神話《雷公根》還講述了打占和雷公斗爭的故事[12]10。《雷公為什么在天上叫》則說人間的三兄弟抓住了要到人間來逞兇的雷公,卻被小偷無意中放跑,雷公跑得慢了,被砍傷了腳。下雨的時候,雨水浸到傷口,他便疼痛得轟轟地喊,這就是下雨時的雷聲[12]242-243。在黎族的民間口頭敘事中,雷神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具有正、反面兩種形象。
仡佬族的天神有玉皇、老天、徹口格、女媧、布什口格、布比密、雷神、婺女星等。仡佬族的《人皇與四曹人》說,人類經(jīng)歷了四曹更替,第二曹用草做的人被雷神用火燒了[13]。另有一說,“風(fēng)吹一曹人,火燒一曹人,水淹一曹人”,第四曹人才是現(xiàn)在的人類。另有說第二曹人是草扎成的,后來遇到天火就被燒光了[14]。在這個說法里,雷神并沒有出現(xiàn)。仡佬族還有龍王受天庭調(diào)派布云行雨之說。《灶神的耳朵為什么聾》提到玉皇管天上,調(diào)派雷神劈打惡人,天神中還有“老天”之說[15]。在仡佬族神話中,雷神也沒有和洪水淹天地的故事結(jié)合在一起。
傣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提及了許多天神,有英叭(版納)、渾散、瑪哈臘、坤西迦(德宏)、披法(天鬼)等,但沒有雷神。雖然沒有雷神,但傣族神話中依然有相似的神祇?!短柕膫髡f》里提到,有一個神王,“他的名字叫做皮扎禍,是風(fēng)雨云霧之王?!茁暿瞧ぴ溕竦呐?;閃電是他眼睛射出的光芒;風(fēng)雨是他口中吐出的水和氣”[16]。他不滿英叭創(chuàng)造天地和日月星辰,就把太陽、月亮和星星全都吞沒?;鹕裢醯钠邆€孩子變成太陽,戰(zhàn)勝了皮扎禍。但七個太陽照射大地,被一個英雄青年射下6個,剩下一個照射地球。但被射死的太陽掉在地上引發(fā)了人間的大火,英叭就張開神口,朝地球拼命地吐口水,他吐了一百天的口水,地球上的大雨就下了整整一百天。地球上只有一座皮扎胡山?jīng)]有被淹沒,幸存的人和動物都在上面。一百天后,大雨停下來,洪水消退,人和各種動植物才重新繁衍起來。皮扎禍與雷神一樣,直接導(dǎo)致了洪水的產(chǎn)生。壯族布洛陀神話中也曾提及,洪水淹沒世界,只有郎漢等高山?jīng)]有被淹,谷種就保存在這里[17]81-82。
東南亞的傣—泰民族多受南傳佛教、婆羅門教影響,天神中有外來的佛祖、帕雅因等,也有的保留了來源于本民族早期宗教的神祇,比如帕雅恬等。老撾的黑傣有“召法”(天王)、披法(天鬼)之說。在泰國東北部廣泛流傳著帕雅恬與青蛙神斗爭的神話,講述因為帕雅恬(恬神)不滿青蛙神在人間享有的威望,不讓天上的雨水降到地面。地球上的生物忍饑挨餓,紛紛找青蛙神訴苦。青蛙神告訴大家,帕雅恬把龍王綁住,龍王不能玩水,就不能向人間噴雨。青蛙神帶領(lǐng)大家用智慧戰(zhàn)勝了帕雅恬。帕雅恬讓人間每年雨季之初朝天上放射“芒飛”(火筒),提醒他按時給人間降雨[18]。龍王負責(zé)降雨,而帕雅恬卻是管雨的神。老撾的《葫蘆出人》講到天帝派下三位天使來到人間,后來凡人不向天帝供奉,天帝就掀起滔天洪水,把人類都淹死了。后來,葫蘆中又生出了人類?!独蠐朊褡宓淖嫦取飞裨捴v到天神因不滿人們忘記向天神請示,便發(fā)洪水淹沒人間,只有高山頂上一戶人家的兄妹倆躲進葫蘆里生存了下來并繁衍人類[19]。老撾的紅傣人說因為人們罵天,天神生氣發(fā)下大洪水。洪水退后,葫蘆中走出人類①2012年7月11日于老撾瑯南塔省Ban Luang村搜集,屈永仙翻譯。。
在此,可將以上的天神信仰儀式、神話等各類信息制作成表格(見表1),使之更加一目了然。
表1 侗臺語各民族的天神
通過比較可見,分布在中國及東南亞的侗臺語族群都在神話中表達了對天神的信仰。這些天神中,有的是產(chǎn)生較晚的至上神,如玉皇大帝、天王、佛祖,有的是產(chǎn)生較早的風(fēng)雨神(鬼),如皮扎禍、雷神(鬼)、風(fēng)神(鬼)等。我們可以根據(jù)人類思維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對其進行粗略分類②此處的分類為提供舉例說明需要,不同民族在不同信仰階段停留的時間不相一致,在此僅考慮它當(dāng)下的主要形態(tài)。,見表2。
表2 神祇演進表
英國著名的人類學(xué)家和宗教學(xué)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在萬物有靈階段,原始人對于“諸如夢境、昏厥、幻覺、疾病,乃至死亡,感到困惑莫解,亟欲探知其究竟”[20],并由此產(chǎn)生出靈魂的觀念,后來才逐步演化出了“精靈”和“神祇”等觀念,并由此產(chǎn)生了祖先崇拜與純粹神靈觀念、自然神與自然崇拜,此后又出現(xiàn)種類神崇拜和多神教、至上神崇拜和一神教[21]。
在萬物有靈觀念的作用下,人們試圖通過巫術(shù)來控制自然,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如人們需要雨水,就要通過巫術(shù)來迫使管雨的精靈或神祇聽命于己,達成降雨。直至今日,很多祈求神祇降雨的儀式都是早期巫術(shù)發(fā)展的結(jié)果。壯族《布伯》、國外傣泰民族的《青蛙神的故事》等神話都描述了為雨水進行爭奪的內(nèi)容,其中遺留著這種巫術(shù)的影子。如《布伯》里提及布伯和雷王斗法:“布伯聽見雷公怒,拿網(wǎng)檐下等雷王。雷王舉斧跳出殿,大地九天都震蕩。閃第一下到云頭,閃第二下到半空,閃第三下斧猛劈,左摔右滑腳朝天。跌落檐下身未起,布伯已跳到近旁。雙手一揚網(wǎng)一撒,撒開收攏捉雷王。布伯拍手哈哈笑:‘看你雷魔回天上?’雷王馬上就變化,變做公雞把頭揚。布伯立刻就識破:‘拿谷喂你好來劏(左為當(dāng))。’雷公第二又變化,變做懶豬往下躺。布伯便叫伏羲兒:‘鐵鉤鉤住送屠場!’雷公第三又變化,變做駿馬把頭昂。布伯立刻又問兒:‘配上馬鞍騎它逛!’雷公第四又變化,變做水牛角彎彎。布伯又叫伏羲兒:‘你拿繩子穿鼻梁。雷變水牛我也殺,雷變駿馬我也劏?!盵4]268-271其中包括“變雞—撒米”“懶豬—鐵鉤鉤”“駿馬—配鞍”“水?!K穿鼻梁”等4次變化。流傳在老撾和泰國東北部的傣泰民族神話《青蛙神的故事》則如此描述帕雅恬(恬神)與青蛙神的戰(zhàn)爭:“恬神吩咐大臣拿武器來分發(fā)給士兵們,才發(fā)現(xiàn)武器已經(jīng)壞了,全都不能使用了,恬神只好改變策略,想通過念咒語來制服和戰(zhàn)勝青蛙神。青蛙神叫青蛙、田雞、知了等大聲叫嚷,干擾恬神念咒語。恬神又變出蛇把青蛙、田雞、知了咬死。青蛙神見狀又叫老鷹把蛇吃掉……雙方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智慧和神力的較量,但始終不分勝負?!盵17]5-6神話里描述了青蛙神和恬神的斗爭回合有“青蛙、田雞等—干擾念咒”“青蛙、田雞等—蛇”“老鷹—蛇”等多次斗爭。兩個神話中為了雨水而進行斗爭的描述,是早期人類在“互滲律”思維影響下對巫術(shù)的隱喻,并表達出人們能夠通過巫術(shù)控制自然的決心。
在這個階段,人們抽象出了能夠掌管風(fēng)雨的神靈,如布依族的人類兩兄弟保根本、保根多就做了雷神,而黎族則至今仍保持著“雷鬼”神、“風(fēng)鬼”神的說法,尚未完全從鬼轉(zhuǎn)化為神。傣族有“皮扎禍”,即管理風(fēng)雨的鬼。
隨著人類思維的發(fā)展,精靈、鬼逐漸向神祇發(fā)展。天上的風(fēng)雨神往往發(fā)展成為天神,主管風(fēng)雨、日月等與天有關(guān)的事項。天神又出現(xiàn)了分級,甚至出現(xiàn)了原始至上神。如壯族儂支系、越南的儂族都有祭天之俗,以天為大,但這個“天”又沒有具體的形象。東蘭縣壯族有敬奉“天婆”之俗,天婆被稱為“浦更悶”,即“天上婆”的意思。她也被稱為“風(fēng)雨婆”,是當(dāng)?shù)厮竟茱L(fēng)雨的女神。她還總管人類分布和生存的環(huán)境。民間為了消除干旱、祛除蟲害,就要在村子的中央門外舉行“祭天婆”的活動,請魔公(即布麼)唱“天婆救黎民”[2]551-552。傣族中有“披法”之說,也保留了祭天之俗。西雙版納勐遠地區(qū)的傣族人,在早稻分蘗時要用白雞祭天[22]。時代的發(fā)展,階級、階層的出現(xiàn),都使天神帶上了社會的烙印,天神進入分出職能不同、職位有高有低的階段。在布洛陀神話里,雷神就被視為天空中的至上神。他依然主管雷雨。西雙版納傣族神話中,天分為16層,英叭就住在天上的最高層,是最大的天神[23]。德宏傣族的天神也包括若干種,坤西迦被認為是其中“最高之神靈”,是“天神升華的結(jié)果,是人們按照人間等級世界構(gòu)想出來的神靈世界的最高首領(lǐng)。眾天神們在坤西迦的統(tǒng)領(lǐng)下各司其職”[24]。
結(jié)合表1與表2,侗臺語民族的天神信仰中,風(fēng)雨神和天神的存在是其共性。對于他們來說,雨水是進行水稻栽培的必須條件。風(fēng)雨神后來可能演化為原始至上神“天神”。往西南遷徙的大部分傣泰族群,受南傳佛教影響,沒有形成雷神的信仰,天神往往是施雨之神,繼續(xù)掌控雨水,如傣族的英叭是吐口水導(dǎo)致洪水淹天地之神;另外則多有天帝、天神因為不滿人類不祭祀、不重視等態(tài)度而發(fā)洪水之說。天王則將該職能轉(zhuǎn)交給龍王(應(yīng)為婆羅門教和南傳佛教的那珈神),信仰遭到了削弱,如泰東北的帕雅恬管理能下雨的龍王。在沒有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中,天神信仰仍然比較強烈,仍為施雨之神,有“天王”(召法)、“天鬼”(披法)之說。老撾的黑傣以蛙為天神之子(lwkphifa)。在國內(nèi)壯族、布依族、侗族等接受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影響較多的侗臺語民族中,多有雷神信仰,他們居住區(qū)域較為集中,相互影響的可能性也更大。壯族神話中說,青蛙是雷神的兒子。黑傣和壯族對蛙的崇拜是共通的,其差異只在于其父為“天神”還是“雷神”,二者具有可置換性,因此有可能其中一種說法后來接入了其他信仰。
考察表1中的“天神與洪水”母題,天神或雷神往往造成了人間的洪水,洪水母題往往銜接兄妹婚的母題。在國內(nèi)有雷神信仰的侗臺語民族中,雷神的身份較為復(fù)雜。如布依族的雷神,是由人變成的,他們一開始并不掌管雨水,造成洪水的原因是扒開了天河;侗族的雷神要向天神報告,才能將天水潑向人間;黎族和仡佬族的神話中,雖然有雷神,但雷神并沒有造成世界的大洪水。在一部分侗臺語民族的信仰和神話中,雷神也扮演了匡扶人間正義、裁決惡人的角色。雷神所具有的特定職能使它甚至成為天上的至上神。由此可見,雷神的出現(xiàn)曾經(jīng)歷一定的歷史階段,它可能是在對雷雨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崇拜下自發(fā)出現(xiàn)的,也有可能是在他民族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比如苗族、漢族等。苗族著名學(xué)者吳曉東在對苗瑤、壯侗語族群的雷神神話進行研究后曾寫道:“雷與人相斗的故事可能出現(xiàn)在壯侗語族西遷之后,也就是說,可能是受到苗瑤語族的影響。那么,這一母題是起源于苗瑤語族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尚需更多的論據(jù)?!雹賲㈤啞澳戏娇缇趁褡鍎?chuàng)世與起源神話田野研究”課題成果:吳曉東《跨境苗族洪水型人類再生神話調(diào)查研究》(內(nèi)部資料)。而北宋時期,道教神霄、清微諸派提高了雷神的地位,認為他不但可以施雨,還能施行雷法、主天之禍福、持物之權(quán)衡及司生司殺,這和侗臺語民族中雷神的功能十分相似。
結(jié)合表1與表2可以認為,侗臺語族群的風(fēng)雨神信仰,應(yīng)產(chǎn)生于各族群尚未完全分離、遷徙的大約五千年前,風(fēng)雨之神后來逐步分化,出現(xiàn)了雷神、帕亞恬、召法等不同族群中的多樣形態(tài),有的至上神崇拜由風(fēng)雨之神演變而來。天神信仰不僅在侗臺語族群中十分廣泛,在漢族中也有悠久的歷史。從夏朝以來,“由‘上帝’而‘天帝’,由‘天帝’而‘天’,‘天’成為至上神觀念,到西周才最終形成。從此,‘天’、‘上帝’、‘天帝’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代至上神觀念的專稱?!盵25]古代中原王朝的皇帝自稱天子,一直保持著“祭天”之俗。二者的天神信仰或存在接觸影響的關(guān)系。
[1]李錦芳.侗臺語言與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8-15.
[2]梁敏,張均如.侗臺語族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6.
[3]呂大吉,何耀華.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土家族卷·瑤族卷·壯族卷·黎族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8:499.
[4]農(nóng)冠品.壯族神話集成[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7:4-6.
[5]汛河.布依族民間故事集[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2:7.
[6]貴州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研室.布依族民間故事[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321-323.
[7]楊權(quán).侗族民間文學(xué)史[M].北京:中央民族學(xué)院出版社,1992:58.
[8]袁鳳辰,蘇維光,蒙國榮,等.毛南族·京族民間故事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9]潘朝霖,韋宗林.中國水族文化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6.
[10]龍殿寶,吳盛枝,過偉.仫佬族文學(xué)史[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
[11]廣東民族學(xué)院中文系.黎族民間故事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3-5.
[12]陳立浩,范高慶,蘇鵬程.黎族文學(xué)概覽[M].??冢汉D铣霭嫔纾?008.
[13]王憲昭.中國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母題概覽[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29.
[14]中國作家協(xié)會貴州分會,貴州省民族事務(wù)委員會.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民間文學(xué)概況[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25-26.
[15]王清敏,孫建芳,胡昱.黔北仡佬族民間文學(xué)作品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6.
[16]巖香.傣族民間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14-20.
[17]巖峰,王松,刀保堯.傣族文學(xué)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18]刀承華.傣族民間故事選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6.
[19]張玉安.東方神話傳說:第6卷(上)[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111-113.
[20]賴永海.宗教學(xué)概論[M].修訂版.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158-160.
[21]呂大吉.宗教學(xué)通論新編: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8:453-454.
[22]呂大吉,何耀華.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傣族卷·哈尼族卷·景頗族卷·孟-高棉語族群體卷·普米族·珞巴族·阿昌族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9:33;50.
[23]刀承華.傣泰壯創(chuàng)世神話核心觀念的比較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5):64-69.
[24]刀承華.德宏傣族人生禮儀念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9.
[25]鄒昌林.中國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J].世界宗教研究,2004(4):1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