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宋玉榮
摘 要:調查發(fā)現,家庭教育對中職學生的個性能力影響越來越大。實踐證明,中職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具有特殊性、多樣性及鮮明的就業(yè)導向性等特點。中職學校的個別化教育以喚起學生的自尊為前提,以多元化選擇為手段,以個性化成長為宗旨,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昂起頭做人為目標,努力讓每一個學生人生出彩。
關鍵詞:中職學校 個別化教育 特點
2014年6月23日,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總書記明確指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huán)境,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薄白屆總€人都能人生出彩”正是中職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的最終追求。
一、個別化教育的內涵
個別化教育一詞最早出現于美國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簡化縮略為IEP),最初是針對殘障兒童開展的,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國對個別化教育的系統(tǒng)研究也是從特殊教育開始的,并認為IEP是我國特殊教育的基石。隨后,個別化教育研究逐漸在幼兒教育、普通教育階段相繼展開,相應的個別化教育模式、教學策略與評價逐漸成熟,個別化教育的概念也基本界定為:植根在對學生個性尊重的基礎上,改變以教材、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為以學生為中心,真切關照每個學生潛能開發(fā)、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個別化教育思想與我國2000多年前孔子的思想不謀而合,更與我國當前素質教育重能力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展的理念相吻合,其核心就是在集體教育的前提下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二、中職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的特點
相比較而言,中職學校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已經拋棄了傳統(tǒng)教育的功利化色彩。以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為例,中職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的個性、能力受家庭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
2013年4月,淄川區(qū)職教中心向在校學生發(fā)放了20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936份。通過數據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農村學生居多,家庭經濟狀況欠佳。農村戶口的學生占到了參與問卷調查學生總數的91.17%,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家庭占17.41%,低于3000元的(含低于1000元)占76.76%。父母為公務員的家庭僅占0.62%。
(2)家長受教育程度較低,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家長中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74.48%,大專及以上的占2.12%。調查發(fā)現,家長的文化程度偏低,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相對薄弱,特別是對孩子進入青春期所體現出來的叛逆情緒,更是無所適從。
(3)多數學生就讀職業(yè)學校是無奈的選擇。“如果你的孩子能被普通高中錄取,你還會選擇職業(yè)學校嗎?”面對這樣的問題,91.4%的家長選擇了“不會”。由此可見,就讀職業(yè)學校是多數學生及家長的無奈之舉。
2.個別化群體及個體的劃分具有多樣性及特殊性
在普通初中極具共性(成績差)的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后,可以分化出不少個別化群體及個體。
(1)專業(yè)設置:每一種專業(yè)設置都對應不同職業(yè)興趣的學生。
(2)發(fā)展前景:有的學生選擇就業(yè),有的學生選擇春季高考。
(3)班級劃分:相同專業(yè)背景下,存在不同的平行班級。
(4)個人興趣:興趣不同,可選擇不同的選修課、活動課。
(5)技能提升:依據不同的專業(yè)技能,參加興趣小組,甚至技能大賽。
(6)品性:有品性較差的學生。
(7)家境:有家境貧困的學生。
(8)個性:有自卑消極的學生。
(9)知識掌握: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可以分成A、B、C三級。
(10)個體:每個個體都是獨立鮮活的存在。
3.個別化教學豐富多彩
在中職學校,文化課、專業(yè)課、選修課、興趣小組相輔相成,分層次教學穿插其中,學分制模式貫徹到底。
淄川區(qū)職教中心目前有五大中職專業(yè)部:計算機與財會、服裝與紡織、機械與電子、汽車運用與維修、藝術與體育,涵蓋各類大小專業(yè)23個。學生一入校,已經憑借個人或家長興趣選擇了基本的專業(yè),開始了最初的個別化群體教育。
除了必要的文化課、專業(yè)課,學校還開設了54門選修課,組建了各種技能小組、興趣小組,并在相關專業(yè)、課程進行了“學案導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和推廣,同時推行學分制改革。目前均已取得顯著成效。
4.德育管理以喚起學生的自尊為前提
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以喚起學生的自尊為前提,為學生個性成長、多元發(fā)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育人德為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職業(yè)素養(yǎng),是比技能更加重要的立身之本。因此,職業(yè)學校的德育以喚起學生的自尊為前提,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自身的價值,找回失落的尊嚴。淄川區(qū)職教中心先后實施了“三大德育工程”“全員導師制”與“全員育人導師制暨學校勵志教育”,基本實現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
5.實習教學形式多樣
實習教學在中職學校占了很大的比重,既有師傅帶徒弟的一對一傳統(tǒng)模式,又有興趣小組、技能小組的團隊組合,還有突出“小師傅”的分層教學法。
在實習過程中,“小師傅”不但能指導本組同學的實習操作,而且能組織本組同學的有效訓練,讓眾多的學生脫穎而出,在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率先爭取到了讓人生出彩的機會,為優(yōu)先優(yōu)質就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個別化教育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
中職學校的個別化教育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既有特殊性又有多樣性,更具有鮮明的就業(yè)導向性。
中職學生及其家庭在社會中的弱勢地位造成了中職學生在學校教育中的特殊性。同處弱勢,有的學生成績差,有的學生品性差,有的學生家境差,有的學生體能差,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對這樣的學生,教育教學管理必須具有多樣性。成績差的學生可以采用分層教學,降低要求;品行差的學生可以配備導師,加強疏導與約束;家境差的學生可以幫扶救助;體能差的學生參加體能特訓;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加強挫折教育等。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只是能力傾向不同。初中學校的“差生”進入中職學校后,一樣可以成為某些方面的優(yōu)等生:能歌善舞的學生選修藝術類課程,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加入興趣小組、參加技能大賽,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加入文學社團,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學生申報創(chuàng)業(yè)計劃……
中職學校的個別化教育拋開了傳統(tǒng)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既有特殊性又有多樣性,更因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培養(yǎng)目標而具有鮮明的就業(yè)導向性。
三、中職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的基本策略
中職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選修課、興趣(技能)小組、學案導學、分層次教學、模塊化教學、學分制管理、全員育人導師制暨勵志教育。同時,還有各種學生社團、創(chuàng)業(yè)園區(qū)、暖心超市,為具有各種興趣、愛好及潛能的學生搭建展示平臺,促進個性成長、多元發(fā)展。
總的來說,中職學校的個別化教育當以喚起學生的自尊為前提,以多元化選擇為手段,以個性化成長為宗旨,以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昂起頭做人為目標,采取多種形式,努力讓每一個學生人生出彩。
(作者單位:李杰,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
宋玉榮,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