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敏
那是寒假前的一個家長會,在緊張忙碌的學期工作即將畫上圓滿句號時,卻發(fā)生了意外——班上小扉祖孫三代同上臺,唇槍舌劍舞起來。
事情還得從電腦說起。小扉三歲時父母離異,后來父親再婚并有了弟弟,倍加疼愛小扉的爺爺勉強擔起了監(jiān)護撫養(yǎng)義務。上中學后,小扉生母為彌補對孩子的情感虧欠,給他送來了電腦。誰知小扉逐漸上網(wǎng)成癮,還建立了QQ群,邀我加入。從此,我只要上網(wǎng),就能看到小扉在線并樂此不疲地“工作”,儼然已是網(wǎng)絡高手。到期末復習時,小扉開始接二連三地請假,理由五花八門:感冒、發(fā)燒、肚子疼;不小心弄傷眼睛;下午沒正課,來了也沒用……甚至就連第二天就要期末考試了,他還硬逼著爺爺在電話里通知我:“明天考試,今天自己在家復習?!?/p>
面對小扉的種種情況,我進行了“三方面談”:
首先,我找來當事人小扉??粗§槟菭t火純青的電腦操作技巧,我沒有強加干預,因為擔心他“逃之夭夭”,把我“拉黑”。于是,我選擇了在QQ上給他留言:“學生以學習為主,要認真完成作業(yè)喲!”“別忘了復習哦!就快考試了!”……結果,我被小扉扣上了“毀人不倦”的帽子。
見不奏效,我又找來小扉的父親。他到校后,聽說孩子未完成作業(yè),雖然著急,卻也只是嘆息說:“孩子游戲成癮,不做作業(yè),成績下滑,我也很著急??墒俏乙还芎⒆?,他爺爺就來阻攔。老師,您下次還是讓他爺爺來學校,看看他的寶貝孫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吧!”
無奈之下,我選擇了家訪,和小扉的爺爺見面。原來自小扉父母離異后,爺爺就視孫子如掌上明珠,生活上精心伺候,生怕孩子受丁點委屈。提及玩電腦、上網(wǎng),老人家明知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但還是由著他。因為小扉曾威脅爺爺說:“不讓我玩電腦,我就離家出走?!?/p>
就這樣,我的“三方面談”均以失敗告終。
面對小扉一落千丈的成績,我調整“戰(zhàn)術”,決定在家長會上“三堂會審”,把“元兇”——電腦“繩之以法”。為此,我特意邀請小扉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家長會。會后,小扉爺爺、父親、媽媽等人馬上圍住我,一起商討如何解決小扉的問題。卻沒想到,話剛起頭,就引起了他們祖孫三代的大吵大鬧,最后不歡而散。
以往面對孩子玩手機、電腦等情況,我都是采取“堵”的方法: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喊來家長,馬上處理;召開班會,通報批評,警醒學生。可多年的慘痛教訓告訴我:老師認為對的事情,學生不一定認可或接受;老師諱莫如深的話題,有時學生卻津津樂道。在手機、電腦風靡的當下,我堵得住今天,但能堵得住明天嗎?
帶著種種矛盾的心理,牢記著“即便再簡單的問題,也有一百種解決的方法”的“真理”,我繼續(xù)調整著戰(zhàn)術——變“堵”為“疏”。
首先,誠邀小扉擔任班級網(wǎng)管。第二個學期剛開學,我就找來小扉。面對著充滿戒備心理的小扉,我快速表明了自己的意圖:“學校網(wǎng)站開辟了班級網(wǎng)頁專欄,同學們都推薦你擔任班級網(wǎng)管職位,現(xiàn)在老師誠邀你加入?!彼宦犕辏R上抿著嘴,非常干脆地對我說:“可以,沒問題!”
其次,抓住小組調整契機。我召開班級會議,明確本學期小組的成立方式是采取組長招聘和組員自愿報名的雙向選擇方式。這種小組機制的建立,使得自尊心極強的小扉主動出擊,欣然在團隊協(xié)議中簽了名,甘愿服從管理。當然,我還特意安排了一個各方面都特別出色的孩子成為了小扉的同桌。
為了真正收到效果,我還和小扉的組長一起“密謀”:在今后的學習中,如果小扉出現(xiàn)問題,公開場合必須讓其嚴肅執(zhí)行組規(guī),但在私下里可以利用職權偏私。比如組長是英語課代表,而小扉的弱科是英語,那么就可以和英語老師協(xié)商一下,降低小扉的作業(yè)完成標準,讓他不再有作業(yè)的壓力,以此保持其自信心和完成作業(yè)的興趣。
在整個過程中,我絕口不提電腦這事,只是更多地表示關心和贊揚,如說“作業(yè)有不會的嗎?”“英語老師夸你上課認真,單詞背得好!”……如此等等。想不到,自從成為班級網(wǎng)管,并在合作小組捆綁制協(xié)議書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小組長鍥而不舍的督促下,在優(yōu)秀同桌時刻的提醒下,小扉有了明顯進步。
看著小扉的變化,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僅僅是電腦惹的禍嗎?不是!是自己沒有找到打開小扉心靈的鑰匙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與時俱進。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不能簡單采取極端、粗暴的教育手段,而是要學會疏導孩子的教育技巧,要觀察他們的表現(xiàn)、反應,慢慢拉近和他們的距離,努力走進他們的心靈,取得他們的信任。尤其當找到問題根源后,教師應隱蔽性地向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讓他們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欣然接受教師的意見。如此,“后進”也能成為優(yōu)秀。
(作者單位:天津市靜??h第五中學
天津 306101)
責任編輯 戴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