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jiān)管研究

2015-03-16 20:07:11劉繪沈慶劼
財經問題研究 2015年1期
關鍵詞:征信體系P2P網絡借貸

劉繪+沈慶劼

摘要:2011年以來,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yè)以年均500%的速度爆發(fā)式增長。2013年,全年成交額超過2 000億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國P2P平臺數(shù)量已達911家。自2006年我國P2P網絡借貸誕生以來,演變出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yè)模式,不同模式風險各異,給投資人與監(jiān)管者帶來了較大挑戰(zhàn)。本文就我國P2P網絡借貸模式中的五種核心要素進行了比較分析,討論了我國P2P網絡借貸中的五類主要風險,并從征信體系、信息披露、產品信用評級行業(yè)以及自律標準等四個方面,對現(xiàn)有監(jiān)管思路提出補充建議。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監(jiān)管套利;剛性兌付;征信體系

中圖分類號:F830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176X(2015)01005208

在國外,P2P網絡借貸的興起,源于征信體系的成熟與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進步。征信體系的成熟使得純粹線上的借款人信用審核與貸款利率確定成為可能;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進步,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成本,實現(xiàn)了自動化的信貸審批與供需匹配。在我國,P2P網絡借貸大量采用了以人工盡職調查為主的線下征信模式,與傳統(tǒng)金融業(yè)相比,互聯(lián)網金融的比較優(yōu)勢無法實現(xiàn)。我國P2P網絡借貸高速發(fā)展的重要動因則在于“金融脫媒”,準入限制造成了我國金融業(yè)的高額利潤,P2P網絡借貸以“監(jiān)管套利”的方式,從事類似于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并因此獲得了較高的利潤。在此背景下,我國的P2P網絡借貸模式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蘊含的風險也更加復雜。

一、文獻綜述

國內外關于P2P網絡借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 P2P網絡借貸的模式

Hulme和Collette\[1\]以全球第一家P2P網站Zopa為案例進行了研究,分析了Zopa的信任機制設計以及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認為Zopa在網絡世界中引入的社區(qū)觀念,是一種消除信息不對稱,從而進行風險控制的重要機制。自Hulme和Collette開始,P2P網絡借貸成為了尤努斯思想在互聯(lián)網世界的運用,也使得社會資本概念成為了P2P研究的重要內容。但此后隨著Lending Club等公司對于互聯(lián)網社區(qū)的逐步拋棄,社區(qū)概念在P2P領域的意義開始被學者們普遍質疑。GAO[2](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2011年向美國國會提交的關于P2P網絡借貸的報告被認為是對該行業(yè)最為全面準確的分析,報告分析了美國兩大P2P網絡平臺Prosper和Lending Club的運作模式,認為現(xiàn)有的多部門分頭監(jiān)管模式與廣泛討論的統(tǒng)一監(jiān)管模式,各有利弊。在國內,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的王文韜和沈修遠\[3\]從資金及項目的獲取、債權性質、信用審核、利率水平的確定、投資資金的流向以及收費與擔保機制等方面比較分析了國內外主要的P2P運行模式。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廖理和賀裴菲\[4\]分析了Lending Club所采取的主要業(yè)務模式的變遷,從本票模式到銀行模式,再到證券模式,并討論了相應的優(yōu)缺點,以及對我國監(jiān)管的借鑒。葉湘榕\[5\]分析了我國四種主要的P2P模式,包括純平臺模式、保證模式、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以及債權轉讓模式,并討論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風險。但我國的P2P模式不同于美國,并未引入SPV,更沒有發(fā)行新的金融產品,所以,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與債權轉讓模式難以進行有效區(qū)分。

2 P2P網絡借貸的風險

Freedman和Jin\[6\]通過對Prosper的數(shù)據分析,指出P2P市場中的投資人并未能很好利用已公開的信息,所以市場有效性不足,但投資人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學習能力,其對信息的利用與分析能力不斷提高。GAO\[2\]研究表明,相對于傳統(tǒng)金融體系,P2P借貸產生了兩個主要風險,分別是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對違約貸款的追索。在“硬信息”研究方面,Lin等\[7\]研究表明借款者的信用等級對于利率水平以及借款的可獲得性具有最為重要的影響,此外借款人的信用卡數(shù)量、借款歷史以及借款用途等對于利率水平也具有顯著的影響。Freedman和Jin\[6\]研究表明,違約行為引起的信用評級的下降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而借款利率受信用評級的影響,要大于違約行為的影響,所以也表現(xiàn)出對違約行為的滯后性。在“軟信息”研究方面,Iyer等\[8\]研究了社會資本對于信貸行為的影響,證明通過加入社會資本因素,可以有效提升信用識別能力,且社會資本的水平將影響借款者獲得借款的可能性以及利率水平。Ashta和Assadi\[9\]研究了基于互聯(lián)網的社交網絡對于小額信貸的影響,肯定了信息識別機制的有效性,指出其有助于提高通訊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改善小額信貸的經營環(huán)境。Everett\[10\]證明了分組對于信用風險識別的有效性,且加入分組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違約率,其觀點說明尤努斯的小額信貸理論在互聯(lián)網領域依然可以使用。在國內,繆蓮英和陳金龍\[11\]借用國外常用的方法與數(shù)據,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P2P網絡借貸中社會資本機制的積極作用。第一財經研究員李鈞\[12\]結合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特點,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風險,包括小額信貸技術風險、產品異化風險、中間賬戶監(jiān)管缺位風險、擔保與關聯(lián)風險、非法集資的法律風險、流動性及證券化風險、財務披露風險等,在其團隊出版的2013年與2014年行業(yè)白皮書中,也對上述風險進行了更為深入的剖析。張國文\[13\]討論了我國P2P借貸中存在的平臺法律性質不清、涉嫌非法集資、資金安全缺乏保障、監(jiān)管缺位等風險。楊宇焰等\[14\]基于對四川省11家P2P平臺公司的調研,指出P2P借貸中主要風險來源于法律與監(jiān)管缺位、借款人違約、洗錢與信用卡套現(xiàn)、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P2P平臺自身的實力風險。綜上所述,現(xiàn)有研究大多基于小額信貸與社區(qū)金融的理論假設,但隨著機構投資人的進入,以及FICO評分對于社交信息的替代,研究結論已存在較多爭議。而中國的P2P模式更多的是源于金融管制政策下的監(jiān)管套利,具有較多的本土特色,其風險類型也與國外存在一定差別。

3 P2P網絡借貸的主體行為

這部分是近幾年研究的熱點,尤其是Prosper和Lending Club等主要平臺公司向學術界部分開放其數(shù)據以后,研究成果出現(xiàn)井噴。Ravina\[15\] 通過對Prosper上借款人的照片信息與借款結果的研究,指出借款人照片的清晰度越高,其越容易獲得貸款;與此同時,擁有漂亮外貌的借款人,也更容易獲得貸款。與此研究相類似,Pope和Justin\[16\] 的研究表明,P2P網絡存在明顯的種族歧視,黑人借款人獲得貸款的難度明顯高于白人,且利率水平也明顯高于白人。Puro等\[17\]運用聚類分析方法,基于Prosper提供的數(shù)據,對投資人的投資決策行為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P2P市場中既存在投資者也存在投機者,且40%以上的投標都是在借款即將截止日完成的。在國內,曹旭斌\[18\]借鑒國外研究,討論了對于社會資本的測量,構建了測量指標,并運用拍拍貸數(shù)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宋文\[19\]運用從拍拍貸上抓取的數(shù)據,研究了出借人行為決策的影響因素,以及借款人違約的影響因素。李偉軍\[20\]以拍拍貸的數(shù)據,討論了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借款人之間存在的羊群效應。國內在此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大多數(shù)借用了國外的研究方法與理論假設,且實證研究的對象幾乎都是以純平臺為特征的拍拍貸,但拍拍貸的運作模式目前在國內并不具有代表性。考慮到國內的P2P網絡借貸已經明確劃歸銀監(jiān)會監(jiān)管,不太可能走證券化道路,所以可以預見短期內信息披露難以取得有效突破,以個體數(shù)據為對象的主體行為研究,很難取得成果。

二、我國P2P網絡借貸的模式分析

在我國,由于存在相對特殊的經濟與制度環(huán)境,P2P網絡借貸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中國特色,主要表現(xiàn)為:一方面,由于征信數(shù)據的缺乏,P2P信貸的審核大多要依賴線下盡職調查;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投資者往往具有“剛性兌付”的偏好,所以P2P平臺又大多進行了各種類型的兜底設計。

1 產品法律性質

投資者從P2P平臺所購買的金融產品,根據其法律性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針對借款人的債權,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屬于債權債務關系;另一類是資產支持證券,在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存在一個特殊目的載體(SPV),SPV與借款人之間為債權債務關系,而投資人持有SPV基于相應債權發(fā)行的收益權憑證。我國的P2P網絡借貸大數(shù)都屬于前一種模式,且一般存在一個專業(yè)放款人,專業(yè)放款人先以自有資金向借款人發(fā)放貸款,此后通過P2P平臺尋找合適的投資人,再進行債權的轉讓。轉讓之后,投資人替代專業(yè)放款人成為了新債權債務關系中的債權人。專業(yè)放款人的債權轉讓方式,一方面有助于緩解資金供求雙方的不匹配性,由專業(yè)放款人用自有資金發(fā)揮短期內的過橋作用,提高放款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債權,有利于進行金額上的拆分與重組,進而通過分散化的方式幫助投資人降低風險。資產支持證券正是Prosper和Lending Club的現(xiàn)行模式(如圖1所示),其優(yōu)點在于:第一,法律關系清晰;第二,便于在二級市場流通;第三,監(jiān)管規(guī)范;第四,可以考慮引入分層切片等結構化設計;第五,被限制直接發(fā)放貸款的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持有證券的方式進行突破。但在我國,證券市場的管制相當嚴格,監(jiān)管條件并不允許P2P借貸采用證券化模式。雖然此前阿里小貸等小額貸款公司通過券商資產管理計劃以及信托計劃發(fā)行過類似的受益權憑證,但其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P2P網絡借貸已經相去甚遠,且難以大范圍推廣。

圖1美國P2P網絡借貸資產支持證券模式流程圖[2]

2 風險分擔機制

由于我國征信數(shù)據缺乏,類似于Prosper和Lending Club的純自動化的信用評分模式無法有效實施。而人為介入必然帶來兩個重要問題:一方面道德風險難以避免,另一方面評分標準難以統(tǒng)一。為了確保P2P平臺認真履行盡職調查職責,并因此獲得投資人的信任,P2P平臺公司或其關聯(lián)公司不得不參與到投資風險的分擔之中。且我國投資人長期習慣于“剛性兌付”的金融環(huán)境,保本保息的承諾也成為了P2P平臺拓展市場的重要標簽。現(xiàn)有的風險保障機制分為兩種:一種是擔保,另一種是風險保障金。在擔保機制中,承擔保證人角色的主體有三種類型:分別是P2P平臺自身、第三方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在風險保障金機制中,P2P平臺從每一筆交易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組成風險保障金,并以此為限對投資者的違約損失進行補償。該種模式始于宜信,RateSetter等國外公司也有使用。風險保障金機制是風險分散化思想的運用,以較為低廉的成本,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保障作用實際上較為有限。

3 征信數(shù)據來源

在美國,已經產生了Fico、Experian等征信公司。其提供的征信報告數(shù)據完整,評分準確。美國的商業(yè)銀行大多直接使用征信公司所提供的評分,來審批貸款并確定利率水平。Prosper和Lending Club等P2P網絡平臺便直接采購征信公司提供的評分結果,征信問題并非難題。我國主要的征信系統(tǒng)為人民銀行征信系統(tǒng),其包含了借款人在各家銀行的貸款情況,但總體而言,數(shù)據缺失嚴重,并不能有效用于信貸審批。其他民間征信公司,如上海資信、中誠信、鵬元等,數(shù)據質量則更有差距。針對這一現(xiàn)實情況,目前我國的P2P網絡借貸的征信數(shù)據來源,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線上模式,另一種是線下模式。線上模式的數(shù)據來源包含三個層面:第一是通過公開途徑可以獲得的資料,如民事判決、欠費欠稅記錄;第二是由借款人提供或通過借款人授權可以查閱的資料,包括人行征信報告以及借款人在微信、淘寶等賬戶中保留的社交、網購痕跡;第三是P2P平臺之間通過數(shù)據交換或者付費購買獲得的借款人民間借貸信息。但目前從線上渠道獲得的數(shù)據尚不足以支持信用評估,線下進行的盡職調查依然是幾乎所有P2P平臺的核心數(shù)據來源。但與線上模式相比,線下模式帶來了較高的審核成本,導致了評分標準的不一致性,并可能出現(xiàn)道德風險。線下模式與P2P網絡借貸的商業(yè)模式的本質并不一致,也導致了我國的P2P借款利率明顯高于國際水平,且大多存在剛性兌付機制。

4 標的選擇方式

目前我國P2P網絡借貸中,投資人對于借款標的選擇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逐筆手動選擇,投資人通過了解每一個借款標的情況,自主選擇所要投資的標的。該種方式中,投資人的主動性最強,但花費的精力最多。考慮到網站所提供的信息的有限性,以及投資人風險識別能力的有限性,該種模式并非主流。第二種是通過P2P網站提供的自動投標工具自動選擇借款標的。在此種模式中,投資人設定相應的投標條件,放棄主動選擇權,由系統(tǒng)自動匹配。該種模式操作簡單,且容易搶到合適的標的,但在法律上依然存在一定爭議。第三種是由P2P公司將不同債權打包成風險相似的債權包,并以相同的價格出售。該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產品的標準化,并使P2P債權包呈現(xiàn)出類似于理財產品的特征,易于市場推廣。但產品間存在著事實上的風險差異,該模式剝奪了投資人的選擇權,且容易產生剛性兌付暗示,也容易被違規(guī)平臺用于進行期限錯配,所以目前存在較多法律爭議。

5 利率確定機制

我國P2P網絡借貸中的利率確定機制與國外類似,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拍賣機制,另一種是網站確定機制。拍賣機制是由借款人確定借貸利率的上限,通過投資人競價最終確定利率水平。其優(yōu)點在于實現(xiàn)了完全的市場化,P2P平臺僅僅起到一個拍賣師的作用。但拍賣機制也存在嚴重缺陷,因為單筆借款標的往往較小,關注的投資人也比較有限,此時市場可能不能有效處理信息,導致利率常常大幅度偏離合理水平。目前此種模式已經非常少見。網站確定機制是由P2P網站通過對借款者風險以及擔保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市場利率水平來確定投資人的回報率,投資人無權協(xié)商。在投資人對P2P網站定價能力充分信任的情況下,此種機制有助于提高撮合效率。而在我國,在剛性兌付普遍存在的情況下,該種模式則更具可操作性。部分網站由于由一家擔保公司對所有債權提供擔保,所以其網站上的同類產品,不論借款人如何,都被確定了同樣的利率,典型的例子如陸金所。

三、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討論

我國P2P網絡借貸規(guī)模巨大,增長速度全球領先,但制度建設尚不成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風險隱患。2013年以來,近百家P2P網站出現(xiàn)了兌付危機,相關風險已經開始暴露。

1 非法集資風險

我國P2P網絡借貸高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動因在于“金融脫媒”。準入限制造成了我國金融業(yè)的高額利潤,P2P網絡借貸以監(jiān)管套利的方式參與到類似于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之中。自其開展以來,與非法集資的界限便成為了各界廣泛討論的議題,也因此產生了巨大的法律風險。2010年12月發(f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2014年3月發(fā)布的《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對“非法集資”給予了較為具體的討論。近期監(jiān)管部門總體肯定了P2P網絡借貸的合法地位,但也提出了與“非法集資”概念的劃定。筆者認為以下因素可能導致P2P借貸蛻變成“非法集資”:第一,存在事先歸集投資者的資金,再投資于項目的資金池;第二,平臺以自身名義為債權提供擔保;第三,平臺并未實質性轉讓債權,而是成為了借款人的債權人和投資人的債務人;第四,平臺自身或其關聯(lián)方在平臺發(fā)布借款標的,進行自融;第五,平臺對資金使用監(jiān)管缺失,導致借款被用于非法用途;第五,對投資人沒有任何篩選,使投資個體成為社會公眾而非特定對象。

2 產品異化風險

金融產品的異化,大多源于嚴格監(jiān)管下市場主體的行為扭曲,實則是利潤驅使下的逐利行為。產品異化在我國頗為普遍,許多國外典型的金融產品到了中國則改變了其原有功能,而展現(xiàn)出明顯的中國特色。我國的整個P2P網絡借貸行業(yè)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產品異化特征,但部分產品的異化風險尤為顯著。典型的為“秒標”,其背后并未實際借款人,也無真實性的借款需求。P2P平臺公司在此扮演了借款人的角色,為“秒標”提供一定的利息補償?!懊霕恕币话阍诮杩钔瓿珊罅⒖痰狡趦陡?,貨幣的時間占用極為短暫。本意為“體驗標”,旨在幫助新客熟悉游戲規(guī)則,并吸引投資者參與。但部分平臺借助“秒標”擴大交易規(guī)模,提升網站排名,同時借此拉低違約率水平?!懊霕恕钡纳鲜龉δ茉谝欢ǔ潭壬嫌绊懥耸袌龅墓礁偁?,但尚可被解釋為市場營銷或盈余管理的一種手段。然而,部分“秒標”背后存在“自融”與資金混同問題,不規(guī)范的P2P公司以此籌措應急資金,甚至利用“秒標”吸收大量資金后卷款逃跑。此外,還有平臺公司利用P2P借貸的定價能力,以及二級市場的流動性,用交易市場的模式運作P2P網站,進行金融產品的炒作。

3 資金混同風險

就目前我國P2P網絡借貸的主流運作模式而言,P2P平臺公司名下一般會存在三類賬戶,分別是存放其自有資金的賬戶、存放客戶沉淀資金的賬戶以及存放風險保障金的賬戶。其中,自有資金原本屬于P2P平臺公司,其理應可以自由使用??蛻舫恋碣Y金主要產生于兩種情況:一種是投資者將資金以充值方式從其銀行賬戶轉入P2P網站的賬戶,且尚未購買借款標的;另一種是借款人歸還的本金或利息被轉入P2P網站的賬戶,且投資人尚未將其轉出。由于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的直接轉賬既不方便,也不利于隱私保護,所以幾乎所有網站都建立了相應的中間賬戶。資金在其中沉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整體規(guī)模往往較大。風險保障金在前文已有介紹,旨在以此為限對投資者提供保障。在缺乏有效的賬戶監(jiān)管的情況下,由于上述三個賬戶都為P2P網站的下屬賬戶,甚至就是同一個銀行賬戶,所以P2P網站可能會挪用后兩個賬戶中的資金。目前,越來越多的P2P網站與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簽訂了賬戶托管協(xié)議,P2P網站只有憑有效的交易文件才能進行賬戶間的資金劃轉。賬戶托管有助于降低資金挪用的風險。但由于托管費用較高,這就明顯增加了P2P網絡借貸的交易成本。并且,在現(xiàn)有托管模式下,托管機構難以識別P2P網站所提供的交易文件的真實性。如果P2P網站惡意偽造交易文件,依然可以挪用賬戶資金。所以,托管賬戶只是大幅增加了P2P網站挪用資金的成本。此外,即使建立了完善的賬戶托管制度,由于上述三個賬戶都屬于P2P網站,所以,實際上無法實現(xiàn)與網站自身的破產隔離。如果P2P網站破產,其債權人依然可以對客戶沉淀資金賬戶以及風險保障金賬戶中的資金主張權利。所以,要從根本上杜絕此種資金混同風險,或者限制P2P網站的經營范圍,消除其破產的可能性;或者成立特殊目的載體,作為獨立法人,專門存放客戶沉淀資金及風險保障金。

4 保障不足風險

我國的P2P網絡借貸大多具有“剛性兌付”的表述,并通過擔保或者風險保障金的方式提供保障。但其所提供的上述保障方案是否能確保剛性兌付?如前所述,承擔保證人角色的主體有三種類型,分別是P2P平臺自身、第三方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銀監(jiān)會已明文禁止P2P平臺充當保證人,該種擔保的風險最為嚴重;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目前處于灰色地帶,存在超越經營范圍從事特許經營業(yè)務的法律風險,其所提供的保證也因此存在被認定為無效的風險;融資性擔保公司所提供的擔??杀环烧J可,且該類擔保公司也受到了較為嚴格的監(jiān)管,擔保能力較強。但正是由于較高的資本金要求,其擔保成本也最為昂貴。此外,即使是融資性擔保公司,其償付能力與金融機構或各級地方政府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目前,投資者對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地方政府的剛性兌付能力已經存在諸多懷疑,此前我國也已經出現(xiàn)了較大規(guī)模的擔保公司集中破產現(xiàn)象,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實則也難以保證。對于風險保障金所提供的保障,除了存在上文所提到的資金混同風險外,筆者認為目前市場普遍使用的2%的計提比例并不足以覆蓋違約風險。目前,我國對商業(yè)銀行類似業(yè)務規(guī)定的風險權重為100%,即使是在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下,杠桿率也僅為125倍。而我國對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杠桿率規(guī)定則為10倍。P2P面對的市場風險更高,2%的計提比例,相當于采用了50倍的杠桿率,實則難以應對風險。目前國外的P2P網絡借貸的平均不良率為4%,我國商業(yè)銀行的不良率普遍認為也超過了1%,而我國P2P面對的市場類似于高利貸,其利率水平遠高于上述兩個市場,所以預期真實的不良率必然遠高于2%。目前我國擔保公司為P2P債權提供擔保的收費接近借款金額的10%,這大體上表明市場對于P2P債權不良率的預期應當接近10%。目前我國P2P行業(yè)公布的不良率不足1%,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因為行業(yè)融資規(guī)模仍在高速擴張,從而稀釋了不良率指標;另一方面是大量不良數(shù)據被隱瞞。所以在P2P融資規(guī)模漸趨平穩(wěn)、債權大量到期以后,以2%比例計提風險保障金的平臺將會出現(xiàn)兌付危機,債權期限到期較晚的投資人將會遭受損失。

5 網絡技術風險

我國的P2P網站大多屬于草根創(chuàng)業(yè),資金與技術都相對有限,對網絡技術風險普遍重視不足。根據零壹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從P2P網絡展現(xiàn)的認證信息來看,僅有114%的網站采用了HTTPS安全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并在數(shù)據傳輸中使用了SSL加密。P2P網站的軟件系統(tǒng)大部分外包給第三方外部公司完成,安全技術難以把關,部分外部公司為了謀利甚至在系統(tǒng)中預留后門。第三方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將一個版本運用于多家P2P公司。在2012年末,淘寶網出現(xiàn)了標價僅2 000元的P2P網站代碼后,P2P網絡建設的成本進一步下降,安全性也隨之下降。網絡技術的風險大多源于黑客的攻擊。原本安全性不足的網絡系統(tǒng),加上P2P網站因為使用相同代碼而導致的普遍性漏洞,給黑客攻擊創(chuàng)造了技術可能性。此外,大量P2P網絡公司游走于灰色地帶,并可能存在部分原罪,本身畏懼使用法律武器維護網站安全。而金融行業(yè)生存的關鍵在于信譽,黑客攻擊大多通過對P2P網站信譽的負面影響,放大攻擊效果,最終導致網站經營失敗。根據零壹數(shù)據的統(tǒng)計,2013年內平均每個月有1—2家P2P平臺遭到黑客攻擊,遭遇黑客威脅選擇付錢私了的平臺估計數(shù)量更多。經過2013年的網絡攻擊威脅以后,P2P公司越來越重視網絡安全,尤其是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資金進入P2P行業(yè),網絡技術風險預計將獲得較好控制。

四、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監(jiān)管對策

隨著我國P2P網絡借貸的快速發(fā)展與風險事件的頻繁出現(xiàn),監(jiān)管部門已經研究并出臺了部分監(jiān)管規(guī)則。2014年,國務院明確由銀監(jiān)會作為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監(jiān)管部門。同年,銀監(jiān)會發(fā)布了P2P網絡借貸平臺必須遵守的“四條紅線”,研究局張曉樸提出了互聯(lián)網金融監(jiān)管的十二條原則。以下擬基于前文對于我國P2P網絡借貸模式與風險的分析,補充四條監(jiān)管建議。

1 整合征信信息“孤島”

我國目前的征信體系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在美國,F(xiàn)ico、Experian等征信公司提供的征信報告數(shù)據完整、評分準確,商業(yè)銀行大多直接使用征信公司所提供的評分,來審批貸款并確定利率水平。但我國征信體系所提供的征信報告,目前僅能作為銀行授信的參考,無法替代人工盡職調查。從我國征信體系的現(xiàn)有結構來看,央行征信系統(tǒng)處于核心地位,其數(shù)據來源于金融機構,對借款人在金融體系的借款與還款情況有著較為詳細的記錄,對于了解借款人的負債水平與償債歷史能起到較好的幫助。其他商業(yè)化征信公司則主要處于一種補充地位。目前,我國P2P公司以線下的人工盡職調查替代線上的自動化征信,并不符合P2P網絡借貸的發(fā)展邏輯。其之所以能在我國存在,本質上源于監(jiān)管套利所提供的高額利潤。如果我國金融市場實現(xiàn)了完全的自由化,P2P行業(yè)的利潤率將無法覆蓋線下盡調的高額成本。目前,各界廣泛提倡以P2P網絡借貸推動我國征信體系的建設,一方面通過對大數(shù)據征信技術的研究,提升對于互聯(lián)網痕跡信息的利用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勞動密集型的線下盡調來填補征信信息的缺失。但筆者認為,大數(shù)據征信尚不成熟,從國際經驗來看,僅能通過數(shù)據間的相互印證,對信用評分起到補充作用,并不能以此來確定信用評分。而P2P網絡公司在征信數(shù)據建設方面并不具有比較優(yōu)勢,以此勞動密集型方式來補充征信數(shù)據也過于蠻荒。其實,在我國強勢政治的體制下,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yè)單位已經儲備了大量的征信數(shù)據,只是數(shù)據目前處于“信息孤島”狀態(tài),未能有效整合。雖然由于數(shù)據結構不統(tǒng)一,數(shù)據整合成本極高,但在技術上并非難事,比起P2P平臺目前采取的類似于重復勞動的線下征信,依然具有成本優(yōu)勢。問題的關鍵主要在于部門利益的協(xié)調。由于征信數(shù)據涉及到個人隱私與數(shù)據安全,商業(yè)化征信公司難以有效整合信息孤島。由國務院出面協(xié)調,構建各部委聯(lián)合組成的征信機構,并修訂個人隱私方面的相關法律,應能實現(xiàn)征信數(shù)據的有效整合。

2 明確信息披露要求

P2P網絡借貸的信息披露應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借款人的信用情況,第二是平臺公司的經營情況。原則上平臺應向投資人披露有助于其進行投資決策的全部信息,但從我國的實踐來看,信息披露嚴重不足,且存在大量誤導行為。對于借款人的信用情況,目前大部分平臺披露了借款人的姓名與身份證號等信息,但此類信息對于評估風險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此外部分平臺甚至未做任何披露。筆者認為,平臺旨在以此弱化產品之間的差異性,實現(xiàn)產品的標準化,并暗示產品的剛性兌付特征。但實際上,大部分平臺的保障能力有限,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作為第一還款來源,對投資風險起到最為重要的保障。對于平臺公司的經營情況,僅有部分業(yè)內領先公司披露了其基本的商業(yè)模式與公司的審計報告,但對于運作細節(jié)、交易文件以及不良率等敏感指標幾乎都沒有披露。筆者認為,對于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并不涉及到保護隱私的法律限制,平臺的審慎行為可能主要源于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邏輯還是監(jiān)管套利,離監(jiān)管的距離越遠,政策風險就越小。在沒有信息披露要求的情況下,信息披露越多,越有可能受到監(jiān)管的處罰。第二,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fā)展還得益于投資人的知識缺乏,平臺公司通過各種宣傳,使投資人產生了過度的信任。大多數(shù)P2P平臺的實際情況遠低于投資人的預期,信息披露將會影響其市場形象。從P2P網絡借貸的國際經驗來看,強制性信息披露是各國監(jiān)管的主要內容。在美國,SEC要求P2P網絡公司在發(fā)行說明以及附屬材料中分別對平臺公司的經營情況和借款人的信用情況進行非常詳細的披露。在英國,雖然政府對于P2P網絡借貸采取了較為自由的態(tài)度,但是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嚴格要求。信息透明是P2P網絡借貸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當務之急。監(jiān)管部門或行業(yè)自律組織應盡快明確信息披露要求。

3 推廣產品信用評級

由于我國金融業(yè)市場化改革的進展較為緩慢,投資人的風險判斷能力相對有限,即使有了足夠的信息披露,要在短時間內提升普通投資者的風險分析能力,還存在較大困難。信用評級的價值則在于對數(shù)據進行加工分析,提出專業(yè)性的觀點,為投資人決策提供參考。目前,我國的P2P網絡借貸中運用到了許多較為復雜的交易設計,產品風險大多并非借款人的風險,也不能與平臺的風險直接劃等號,具有一定的結構化特點。根據我們的調查,我國普通投資人的金融知識無法對此進行判斷。信用評級的缺失,不利于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也不利于P2P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目前,部分第三方機構已經推出了針對P2P平臺的信用評級服務,其對于識別欺詐性平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對投資者衡量風險大小的幫助還相對有限。筆者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予以提高:第一,對于評級對象,不應設定為P2P網絡平臺,而應確定為投資者所購買的債權。因為網絡平臺在P2P網絡借貸中僅僅起到信息中介作用,并不承擔風險??紤]到P2P網絡借貸中單個債權金額較小,可以考慮對同類型的債權進行統(tǒng)一的評級,并注明該類型中不同債權與信用級別相對應的規(guī)則。第二,除了甄別交易的真實性以外,還需要對貸款審批流程、交易結構以及相關主體的擔保能力進行評估,需要評級公司在財務、法律、計算機以及量化分析等方面具有較深理解。

4 制定行業(yè)自律標準

行業(yè)自律組織,應該在P2P網絡借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這也是目前各方的共識。P2P網絡貸款行業(yè)良莠不齊,也將嚴重影響行業(yè)形象,不利于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行業(yè)自律組織通過自律形式,制定相關規(guī)定,組織成員承諾遵守,對于行業(yè)發(fā)展意義重大。筆者認為,目前行業(yè)自律需要制定的標準首先應涉及上述的三個方面,即借款人信息的共享、信息披露要求的制定以及對信用評級工作的推進。此外,還需要制定P2P平臺公司的運營標準,包括資本金標準、專業(yè)人員標準、資金的托管標準、網站安全性標準、營銷宣傳標準以及借貸規(guī)則標準等。目前,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yè)已經出現(xiàn)了多個自律組織,表明自律組織的建設受到了充分的重視。但是多個自律組織之間相互隔離,過于分散,難以實現(xiàn)行業(yè)自律的初衷。在所有自律組織中,人民銀行支付清算協(xié)會牽頭成立的“互聯(lián)網金融專業(yè)委員會”官方背景最為強大,可給予適當行政干預以此整合其他相關自律組織。

參考文獻:

\[1\]

Hulme,MK, Collette,W Internet Based Social Lend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R\] Social Futures Observatory, 2006

\[2\]GAO Person-to-Person Lending, New Regulatory Challenges Could Emerge as the Industry Grows\[R\] Publicly Released, 2011

\[3\]王文韜,沈修遠中美P2P借貸模式對比\[EB/OL\]http://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24/content_7300857htm,2014-09-28

\[4\]廖理,賀裴菲中國P2P監(jiān)管看看Lending Club\[J\] 清華金融評論,2014,(2):71-82

\[5\]葉湘榕 P2P借貸的模式風險與監(jiān)管研究\[J\] 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4,(3):71-82

\[6\]Freedman,S, Jin, GZ Do Social Network Solve Information Problems for Peer-to-Peer Lending? Evidence from Prospercom \[EB/OL\]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304138,2008-11-19

\[7\]Lin,M, Prabhala,L, Viswanathan,S Social Networks as Signaling Mechanisms: Evidence from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J\]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2009,(4):277-290

\[8\]Iyer,R, Khwaja,AI, Luttmer,EFP Screening in New Credit Markets: Can Individual Lenders Infer Borrower Creditworthiness in Peer-to-Peer Lending\[EB/OL\] http://wwwssrncom/abstract=1570115,2009-08-01

\[9\]Ashta,A, Assadi,D Do Social Cause and Social Technology Meet? Impact of Web 20 Technologies on Per-to-Peer Lending Transactions\[EB/OL\]http://ssrncom/abstract=1281373, 2008-10-09

\[10\]Everett,CR Group Membership, Relationship Banking and Loan Default Risk: The Case of Online Social Lending\[J\] 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2011, 8(16): 84-92

\[11\]繆蓮英,陳金龍P2P網絡借貸中社會資本對借款者違約風險的影響——以Prosper為例\[J\] 金融論壇,2014,(3):9-15+66

\[12\]李鈞 P2P借貸:性質、風險與監(jiān)管\[J\] 金融發(fā)展評論,2013,(3):35-50

\[13\]張國文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防范與監(jiān)管\[J\] 武漢金融,2014,(4):9-11

\[14\]楊宇焰,陳倩,田忠成 P2P網絡信貸平臺的主要模式、風險及政策建議\[J\] 西南金融,2014,(1):29-31

\[15\]Ravina,E Love & Loans: The Effect of Beauty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n Credit Markets\[D\]PhD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8

\[16\]Pope,DG, Justin,R Whats in a Picture? Evidence of Discrimination from Prospercom\[J\]Journal of Human Source, 2011,46(1):53-92

\[17\]Puro,L, Jeffrey,E, Teich, HW, Wallenius,J Bidding Strategies for Real-Life Small Loan Auction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0, 19(10):35-50

\[18\]曹旭斌P2P在線借貸平臺社會資本測量及作用問題研究\[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23-50

\[19\]宋文P2P網絡借貸行為的實證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8-13

\[20\]李偉軍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羊群行為研究\[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6-18

(責任編輯:楊全山)

猜你喜歡
征信體系P2P網絡借貸
基于平臺經濟視角的P2P網絡借貸實質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3:30:36
P2P網貸平臺征信體系建設和監(jiān)管問題研究
P2P網絡借貸風險防范的監(jiān)管制度重構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2:42:46
基于P2P網絡借貸的信用風險管控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8:01:56
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防范
大經貿(2016年9期)2016-11-16 15:56:38
P2P網貸的風險探析及防控措施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9:15
我國互聯(lián)網金融征信體系完善的創(chuàng)新思考
大數(shù)據背景下我國網絡借貸監(jiān)管對策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29期)2016-07-19 05:15:04
淺談保險公司進入消費金融領域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6:57:13
淺析中國P2P網絡借貸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方向
二连浩特市| 浙江省| 宜兴市| 渭源县| 赫章县| 皋兰县| 广汉市| 兴城市| 隆德县| 文水县| 沈丘县| 台中市| 佛冈县| 牙克石市| 兰考县| 永城市| 茌平县| 宜州市| 蒲江县| 英德市| 湖北省| 大田县| 宜丰县| 东至县| 大名县| 洱源县| 高阳县| 嫩江县| 通道| 沂源县| 屯门区| 重庆市| 锡林郭勒盟| 疏附县| 巴东县| 金昌市| 和林格尔县| 盐源县| 乐东| 会东县|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