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
西晉名士嗜財如命及其原因
張艷霞
(湖南城市學院學術期刊中心,湖南益陽 413000)
西晉名士表現(xiàn)出赤裸裸的錢財占有欲,可謂丑態(tài)百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產生這種現(xiàn)象有魏晉名士反傳統(tǒng)、自我意識覺醒、金錢萬能的影響以及門閥世族本身的特點等多方面的原因。
西晉名士;嗜財如命;門閥制度
名士本是十分清高的人,但西晉名士有些特殊,他們并不清高,而是赤裸裸地醉心于斂財,表現(xiàn)出十分強烈的占有錢財的欲望,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
最著名的守財奴要數王戎。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早年因父喪而拒收親故的賻贈,并因之而顯名于當時,但他后來卻完全變成為一個唯利是圖的人。《書鈔》引臧榮緒《晉書》謂其在伐吳之前為荊州刺史時,就因為派下屬為自己修園宅而被劾奏。平吳之后,他便因南郡太守的行賄而聲名受到影響。南郡太守劉肇送給他細布50端,他雖未接受,但回書厚謝,因此為時人所譏議。后來,隨著地位的上升,他利用手中權勢,通過貪污勒索,巧取豪奪,廣占田園,積累了無數錢財。為了避免錢財錯漏,他常常親擺籌碼,與妻子一起不分晝夜地計算,好象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史稱他經常不帶隨從,一個人出去巡視他的田園資產。王戎雖極其富有,卻克己儉樸,特別吝嗇,甚至對自己的親人都極為計較,關于他吝嗇的記載很多。女兒出嫁時向他借錢數萬,較長時間沒有歸還,以后女兒多次回娘家來,他都不給女兒好臉色看,直到女兒把錢還清,他才釋然,臉色由陰轉晴。他的一位侄兒結婚,王戎送給他一件單衣作禮物,過后不久覺得后悔心疼,婚后又要了回來。更為荒唐的是,他家有優(yōu)良品種的李樹,果實個大味鮮,自己舍不得吃,拿出去賣錢又怕良種流失,于是就把李核一一鉆破之后,再拿到市場上去賣。[1]因此而常遭人譏笑。
當時有名的愛財的名士,還有和嶠和庾敳?!稌x書·和嶠傳》曰:“嶠家產豐富,擬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獲譏于世?!倍蓬A以為和嶠有“錢癖”?!妒勒f新語·儉嗇》及注引《語林》說,和嶠家有好李,而諸弟食之,皆計核收錢。妻弟王濟求之,與不過數十。王濟一氣之下,趁和嶠不在家的時候,帶領一班喜歡食李的小伙子,在園中一頓飽食之后,用斧子將李樹統(tǒng)統(tǒng)砍倒,然后給和嶠送去一車樹枝,故意氣惱和嶠,以泄心中怨氣。庾敳生性儉吝,善于斂財。一次一個叫劉輿的人想陷害他,就慫恿東海王司馬越向庾敳借錢千萬,假使庾敳有所吝惜,劉輿就乘機構陷他。于是司馬越就當眾向庾敳提出了這一要求。這時庾敳醉意朦朧,頭巾掉落在矮幾上。但他一邊戴頭巾,一邊慢吞吞地回答說:“下官家有二千萬,隨公所取矣?!扁讛彩莻€聰明人,自然不會為一千萬錢而丟掉自己的性命。在關鍵時刻,庾敳可以舍錢財以保身,但他聚斂的本性卻并沒有改變。《晉書·庾敳傳》稱他“聚斂積實”,為時論所譏。他由于聚斂,還曾被溫嶠劾奏過。
山濤也喜聚斂,他因占官田而被彈劾?!额伿霞矣枴っ銓W》說,“山巨源以蓄積取譏”。裴秀也占官田,潘岳還經營山莊。石崇聚斂,則更是一種公開的搶奪,他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便是在荊州任刺史時,“劫遠使客商”。[2]通過多方聚斂,他積累了無數錢財?!妒勒f新語·汰侈》注引《續(xù)文章志》曰:“崇資產累巨萬金,宅室輿馬,僭擬王者,庖膳必窮水陸之珍,后房百數,皆曵紈繡,珥金翠。而絲竹之藝,盡一世之選,筑榭開沼,殫極人巧。與貴戚羊琇王愷之徒競相高以侈靡,而崇為居最。琇等每愧羨以為不及也?!笔绾髞頌槿怂?,就是有人圖謀其家財。收執(zhí)他的人說:“知財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2]在西晉名士中,王衍被認為是不愛錢的人,他從來口不言錢字。他的妻子郭氏要試他的真假,便讓婢女在他床的周圍放了一圈錢。他早上起來,見錢繞床,無法行走,便喚婢女說:“舉卻阿睹物”!連“錢”字都不愿說,似乎他確是一個不愛錢財的人。其實并非如此。王衍雖口不言錢字,但不能說他不貪財?!妒勒f新語·規(guī)箴》引王隱《晉書》論及此事,甚有見地:“夷甫求富貴得富貴,資財山積,用不能消,安須問錢乎?而世以為不問為高,不亦惑乎?”
在西晉,不論是愛財如命而守財吝嗇的名士,還是貪財聚斂而肆意揮霍的名士,都同樣表現(xiàn)出一種對追逐金錢毫不掩飾的坦然心態(tài)。它說明,錢財在名士心目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晉名士如此貪財好利,其原因何在?
(一)反傳統(tǒng)
在儒家看來,貪財嗜利是有悖于君子的作人準則的??鬃訌娬{“見利思義”,并把它作為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標準,故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孟子要求“先義而后利”,培養(yǎng)浩然正氣。荀子明確提出:“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重義輕利、先義后利,是儒家對待財利的基本觀點,在財利的積聚與仁義發(fā)生矛盾時,寧愿舍錢財而取仁義。魏晉名士是一群離經叛道者,他們企圖以極端的方式來破壞和摧毀禮法,并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追求人性的自由,一切皆反其道而行之。在義利觀上,他們與儒家背道而馳是可以理解的。
(二)自我意識覺醒的產物
漢魏以來,士人個體走向自覺,向內發(fā)現(xiàn)了自我,這同時也意味著個人欲望的膨脹。建安前后,敢于言利的思想相繼出現(xiàn),如劉廙等人。西晉時期,整個社會出現(xiàn)了一股貪財嗜利的風氣。時人成公綏著《錢神論》云:“路中紛紛,行人悠悠,載馳載驅,唯錢是求。朱衣素帶,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能已;執(zhí)我之手,托分終始;不計優(yōu)劣,不論能否;賓客輻湊,門常如市?!濒敯矊懹幸黄跺X神論》,《晉書·魯褒傳》說:“元康之后,綱紀大壞,褒傷時之貪鄙,乃隱姓名,而著《錢神論》以刺之。其略曰:……京邑衣冠,疲勞講肆,厭聞清談,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步裰?,惟錢而已。”特別是官場的貪污已普遍化,不貪倒成例外。《晉書·山濤傳》曰,鬲令袁毅以貪污所得賄賂公卿,也送山濤絲百斤?!皾挥愑跁r,受而藏于閣上?!薄稌x書·王戎傳》也說,南郡太守劉肇賄賂王戎筒中細布50端,被監(jiān)察官發(fā)現(xiàn)。鑒于王戎并未接受,故未受處罰。可人們還是議論紛紛,晉武帝便對朝臣們說:“戎之為行,豈懷私茍得,正當不欲為異耳!”一個是“不欲異于時”,一個是“不欲為異”,都形象反映了當時貪污受賄已司空見慣。而皇帝的默許甚至縱容,更促使貪官污吏們肆無忌憚地巧取豪奪。西晉名士毫無顧忌地貪戀錢財是自我意識覺醒之后私欲高漲的社會風氣的產物。
(三)金錢萬能的影響
西晉政治在門閥世族把持下,黑暗腐敗,吏治敗壞,賄賂公行,金錢具有神奇功效。如地方中正選官,大多“不精才實”,“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xié)登進,附托者必達,守道者困悴?!盵3]在京都同樣如此,王沉《釋時論》曰:“京邑翼翼,群士千億,奔集勢門,求官買職?!盵4]當時“綱紀大壞,貨賂公行,勢位之家,以貴陵物,忠賢路絕,讒邪得志,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焉?!盵5]對此,時人魯褒專著《錢神論》,有更深刻的揭露:“錢之所在,??墒拱?,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爭辯訟,非錢不勝;孤弱幽滯,非錢不拔;怨仇嫌恨,非錢不解;令問笑談,非錢不發(fā),諺曰:‘錢無耳,可暗使?!M虛也哉?又曰:‘有錢可以使鬼’,而況于人乎?……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相祿貴賤,皆在乎錢,天何與焉?”在無錢一籌莫展,有錢鬼使神差的社會,名士們不愛錢財才怪。
(四)門閥世族本身的特點所致
肆無忌憚地爭奪和占有,是門閥世族本身的特點。西晉皇室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代大官僚,西晉的大臣和高級官吏也大多出身于東漢、曹魏以來的世家大族,他們共同構成了西晉門閥統(tǒng)治集團。由于西晉門閥世族勢力的惡性發(fā)展,導致門閥統(tǒng)治集團內部矛盾的大爆發(fā)。太后與皇后、皇后與太子、中央與諸侯王、諸侯王與諸侯王之間,為了爭權奪勢,發(fā)生了一連串的政治殘殺和戰(zhàn)爭。除了政治上的拚命爭奪外,在經濟上,他們又廣占田園山澤,控制了大量的部曲佃客,積聚了無數錢財。當時這種追名逐利、爭權奪勢的情形,王沉在《釋時論》中也有所描述:“百辟君子,奕世相生,公門有公,卿門有卿。指禿腐骨,不簡蚩佇。多士豐于貴族,爵命不出閨庭?!囊岳麅A,智以勢惛,姻黨相扇,毀譽交紛。當局迷于所受,聽采惑于所聞。京邑翼翼,群士千億,奔集勢門,求官買職,童仆窺其車乘,閽寺相其服飾,親客隱參于靖室,疏賓徙倚于門側。時因接見,矜厲容色,心懷內荏,外詐剛直,譚道義謂之俗生,論政刑以為鄙極。高會曲宴,惟言遷除消息,官無大小,問是誰力?!盵4]總之,門閥世族本身的特點就是占有。在西晉名士中,極少有寒門出身的,故嗜財如命的心態(tài)也可以由此得到說明。
[1] 劉義慶﹒世說新語·儉嗇[M]. 上海: 上海書店, 1986: 102.
[2] 房玄齡﹒晉書·石崇傳[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112.
[3] 房玄齡﹒晉書·劉毅傳[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96.
[4] 房玄齡﹒晉書·王沉傳[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85.
[5] 房玄齡﹒晉書·惠帝紀[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75.
(責任編校:彭 萍)
Addiction to Money of the Learned Celebrities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and Its Reasons
ZHANG Yanxia
(Academic Journals Center,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learned celebrities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displayed an undisguised possession desire for money and they put on an abominable show, which was widely know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reasons for that were varied.
the learned celebrities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addiction to money; reason
K 237.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4.028
2096-059X(2015)04–0122–03
2014-12-15
張艷霞(1969-),女,湖南桃江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