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雅 林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報編輯部,哈爾濱150001)
又到了年序更替的時節(jié),每當此時,人們往往比平日更注意傾聽時間老人的腳步聲。也當此時,在我們的心中油然喚起一種強烈的時空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不是以年計,而是每日每時都能感受到“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巨輪的轟鳴,都能目睹推動歷史進步的大事件、大行動、大舉措的發(fā)生。以被網民親切稱作“習大大”的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突顯了大智慧,具有大格局戰(zhàn)略眼光,為推動中國發(fā)展進步下了一盤盤好棋,獲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點贊,極大地凝聚了民心,振奮了民氣。作為一個學人和刊人,我深感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民族復興時代之幸,因而也激情滿懷地想到在這樣一個歷史時代,我們應做的生活選擇和責任擔當是什么。
我們作為“知識人”也是“生活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日子”和“小生活”追求,但我們又都在大時代、大歷史中生活,只有使自己成為“歷史性生活者”,才能成為清醒的生活者;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學科領域、研究方向和個性化的學術旨趣,但只有把握學術發(fā)展的大格局、大視野、大走勢,才能真正成為具有理論自覺的學者,做到“胸有大業(yè),腹有詩書,肩有擔當,術有專攻”。所以,學術研究要有大格局。那么如何做到有大格局呢?學術研究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歸根結底要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要在民族復興偉業(yè)中去體現(xiàn)。
學術格局是學術品格問題。具有大格局的學術研究首先要體現(xiàn)在學者的歷史使命感上。中國的“讀書人”歷來具有以濟天下為己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我?guī)资甑膶W術生涯中,一直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等抒發(fā)先賢志向的名句所感染。學術先賢所表達的“家國”、“天下”情懷始終同儒家所描繪的具有良好社會秩序和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為“小康社會”、“大同社會”的理想緊緊連在一起,兩千多年前的史書《戰(zhàn)國策· 趙策二》中也有這樣的描述:“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圣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北M管當時的“中國”概念與今天有所不同,但同樣表達了炎黃子孫的社會理想。今天,黨中央根據(jù)新的歷史條件和人民意愿,在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提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這是中國人社會理想境界和核心理念的升華,毫無疑問應成為學人“濟天下”使命感的凝聚點和大格局觀念的著力點。有夢想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我們的學術研究應義無反顧地加入到13億人民的“圓夢”行動中來,為闡釋“中國夢”提供更多原創(chuàng)性理論研究、文化滋養(yǎng)和實踐導向,豐富其內涵,使其走向學理、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走向生活,并從中獲得推動學術發(fā)展的激情和動力。
其次,學術的大格局和品格要體現(xiàn)在展現(xiàn)思想的力度上。學術的重要功能是培育民族精神和為時代生產思想的力量。不久前我去河南省講學,有機會參觀了漢畫博物館。漢畫深沉雄大,除極具藝術感染力外,我特別為漢畫表現(xiàn)出力的張揚的精氣神所震撼。這種精氣神在唐代達到鼎盛,而到了宋代,科學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漢唐雄風不再,宋代陶俑的形象也沒有了漢畫、唐三彩昂揚樂觀的風采,我們民族的精氣神漸失,直至近代陷入百年沉淪。這給我們今天的民族復興事業(yè)提個醒:民族復興的核心是“筑魂”。我們要大力發(fā)展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我們的民族不能沉迷于物欲的滿足與享受中,不能醉心于“小時代”、“小確幸”式的生活,民族的精氣神不能垮塌,仍需喚起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這方面我們的學術要為之輸入精神的正能量。今天我們面臨的形勢是,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更接近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但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巨大的風險、危險和復雜的社會問題。在這一歷史關鍵期,中國學者必須具有定力,對各種思潮保持敏銳的判斷力,堅信我們所選定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正義性。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恰恰為我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國際上不時傳來“唱衰中國”的論調,但我們自己要有自信力,不能陷入文化自悲主義甚至文化自賤主義。我要特別指出,學術的力度表現(xiàn)在對正確意識形態(tài)的堅守上。西方有一種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全盤否定“宏大敘事”,否定研究對象中具有本質性、規(guī)律性的東西,消解學術研究應遵循的原則、立場,從而使學術停留于零碎表層現(xiàn)象的研究上,并從主張價值中立滑向價值虛無,這必然導致學術研究陷入危機和產生“平庸之惡”。這種思潮是我們堅決反對的。
再次,學術研究的大格局要體現(xiàn)在中國學術的主體意識上。毫無疑問,中國的學術發(fā)展只能在開放中發(fā)展,勇于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學術養(yǎng)分。我在同一位學界朋友敘談如何提高學術素養(yǎng)時,共同概括出四個“細讀”:細讀生活,細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細讀國外優(yōu)秀著作,細讀中國古代經典。但正如許多人指出的那樣,目前我國學術界存在值得注意的傾向是唯西方理論是從,而對我們民族自己的東西卻知之甚少。對西方理論照抄照搬,充其量只能出“山寨”產品或“為他人做嫁衣裳”,不利于學術發(fā)展,甚至會潛藏意識形態(tài)風險。從學術發(fā)展史來看,社會科學原產于西方,我們進行學習、借鑒是很必要的,但西方理論的產生總是同西方特定的社會條件和文化背景相聯(lián)系,未必適合解決中國的問題。我認為,今天中國的學術發(fā)展,到了要特別強調回到自己的文化基因、思想資源上來的時候了。許多國際有識之士也指出這一點,解決當代世界的問題,要從老子、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國學術發(fā)展的主體意識、中國化道路之源,從文化層面看,歸根結底還要回到中國古典上來。不重視古典,將失去夢想和啟發(fā)智慧之源。中國的學術發(fā)展應從高鐵模式得到啟示:“以我為主,博采眾長,洋為中用,自成一家”。在“博采眾長、洋為中用”上,要處理好中外融通問題。西方社會科學長于實證,中國長于主客體同感共鳴的認知方式,要在創(chuàng)造性融通轉換中實現(xiàn)“自成一家”。中國學術發(fā)展真正達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境界,應走的路子是,在廣泛吸收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先進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礎上,以中國關懷為價值指向,強化中國問題意識,立足中國經驗和中國實踐,基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創(chuàng)造中國社會科學的話語體系,從而使學術研究從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到文本規(guī)范突顯中國作風、中國氣魄。
最后,從中國學術發(fā)展的大格局出發(fā),在當前自然要把形成風清氣正的學術氣候問題提出來。學術是學者安身立命之本,是優(yōu)雅、高尚、純潔的事業(yè),一個學者是通過奉獻優(yōu)質的學術成果來確證自己存在價值的。歷史上中國知識先賢們把自己寫下的文字視為生命的一部分,主張“道德文章”,修身養(yǎng)性。由于學術先賢們潔身自好,所以就連在草根老百姓那里也獲得了“敬惜字紙”的高度尊敬。這應喚起我們今天知識人的自尊感、自愛感,杜絕一切不正學風。當然,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在目前特別要從科研制度、評價體系等方面解決“逼良”問題,不要用扭曲的評價指標誤導學術發(fā)展、貽害人才,為學術活動提供一個純靜的環(huán)境。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通過反復的調研工作,出臺了新的評價體系,在這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值得欣喜和祝賀。
曹操有詩句這樣描繪氣吞宇宙的滄茫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句所表達的正是今天生機勃勃的中國氣象。人文社會科學事業(yè)就是構成中國夢宏大事業(yè)里日月星辰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的學術發(fā)出燦爛光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