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立體幾何》的倫理警示:男性霸權主義

2015-03-18 13:45:18
關鍵詞:立體幾何男權敘述者

劉 蓉

(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8)

?

《立體幾何》的倫理警示:男性霸權主義

劉 蓉

(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8)

修辭敘事學的讀者觀使真實讀者運用倫理標準對敘述者傳遞的文本信息進行闡釋,而重獲闡釋與批評文本的合法地位,此讀者觀進而發(fā)展為以倫理取位的敘事倫理批評。以敘事倫理批評視角闡釋小說《立體幾何》,乃立足于敘事策略,對敘述者表面敘述的信息確定性進行對照式閱讀。確切地說,從小說的敘述人稱與視角、敘事模式與敘事時間三個角度來分析隱含作者對敘述者及其敘述內容的否定態(tài)度,以揭示小說蘊含的對男性霸權主義的倫理警示。

敘事倫理;《立體幾何》;男性霸權主義;理性

《立體幾何》是當代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早期的一個短篇小說,收錄在1975年發(fā)表的《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中。它講述一個遭遇婚姻危機的男人,在整理其曾祖父日記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無表面的平面”理論:可通過一系列折疊使物體消失;在經歷了夫妻間的幾次沖突之后,他利用這一理論在與妻子親熱時將其折疊消失的故事。小說在整個講述過程中幾乎全部采用第一人稱體驗視角,將讀者引入到“我”的內心世界:整理日記是他生活的重心所在,然而得不到空虛無聊的妻子的理解。夫妻互相嘲諷,婚姻生活沖突不斷升級,最終對婚姻深感疲憊的他利用“無表面的平面”讓妻子消失。小說的精妙之處不僅在于“讀者一直在被‘我’牽著鼻子走,認可‘我’口中的敘述世界,直到故事末尾看到敘述者害死妻子時的冷酷無情,才認清‘我’其實就是個心狠手辣的罪犯”[1]18的敘事技巧,更在于其蘊含的倫理警示:作為殺人犯,敘述者“我”在整個敘述過程中蓄意夸張被冒犯的男權主義意識,借助魔力化的數(shù)學理論殺死妻子而毫無懺悔之意。擺脫罪名的自我辯護的敘述方式與弒妻的敘述事實之間的矛盾對照成為剖析小說的最佳切入點。本文擬從敘事倫理的角度分析《立體幾何》以揭示文本深層次的倫理警示。

一 修辭敘事學的讀者觀與敘事倫理

韋恩·布思指出,讀者與作者“基于道德水準之上的交流,可能是一切閱讀體驗中最大的收益之一?!盵2]339為此,讀者努力與作者達成一致,以獲得亞里士多德所謂“凈化”的閱讀體驗。但是讀者閱讀闡釋的主動性是有限的,因為布思關心的不是對文本的解讀而是小說的修辭技巧。“與‘隱含作者’相對應,布思的讀者是脫離了特定社會歷史語境的讀者?!盵3]229

隨著修辭敘事理論的發(fā)展,讀者被置于更主動的地位。詹姆斯·費倫沿用彼得·J·拉比諾維茨的四維度讀者觀把讀者分為四類:[4]115(1)以各自的特性與社會身份參與閱讀的真實讀者;(2)作者的讀者,即作者(隱含作者)假想的具有閱讀應具備的知識、信仰和認識能力的理想讀者;(3)敘述讀者,即敘述者為之寫作的讀者;(4)理想的敘述讀者,即敘述者希望的對其每一句話都深信不疑的讀者。在閱讀中,真實的讀者不僅充當理想的敘述讀者,還充當觀察者以評價理想的敘述讀者被預設的敘述局限。這種讀者觀不僅具有功能意義,更具能動性和建構性,“其交流模式以讀者為中心,強調讀者在整個活動中的能動地位和對文本的建構作用。”[5]228當真實讀者承擔敘述讀者或理想的敘述讀者角色時,其特有的生活經歷、文化信仰、知識偏見、喜惡傾向等就會參與其中。當敘述者和隱含作者在倫理、價值、理想、判斷等方面的差異出現(xiàn)敘述矛盾時,讀者基于對敘述者與隱含作者的距離的識別而產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對敘事文本進行建構性的闡釋。

“倫理取位”[6]23的提出便是兼顧了敘事修辭技巧與讀者的能動性。它“既指敘事技巧和敘事結構決定文本內的讀者在敘事位置中接受敘述的方式,也指真實的讀者不可避免地從特定位置進行閱讀的方式”。[7]103換句話說,作者建構文本的方式以及敘事者與其讀者的交流方式的假設或反映一些價值或排斥另一些價值,故敘事技巧和結構含有作者的倫理預設;真實讀者做出具體倫理回應取決于其價值以及信念與隱含作者的預期目標之間的互動。這種敘事讀者觀超越了將文本作為道德批評的手段或作者主觀意識體現(xiàn)的局限:既兼顧文本與作者、社會語境的關系,又看重作者采用何種敘事策略和手段來反映作者的倫理思考。借助概念“敘事倫理”,[8]4本文從小說的敘述人稱與視角、敘事模式與敘事時間三個方面展開對小說《立體幾何》的倫理解讀。

二 第一人稱的敘事者與體驗視角

小說的敘述在弒妻之后開始,敘述者“我”以不動聲色的敘述語調講述人物“我”——一個只想把曾祖父的日記編好發(fā)表而又恰逢婚姻危機的單純的男人——時不時被妻子的噩夢、索愛、不理解等干擾。起先“我”是打算等整理工作結束后和妻子離婚的;只不過在妻子徹底激怒“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無表面的平面”,頓生以數(shù)學實驗來弒妻的計劃并偽裝和解以確保謀殺成功。整個敘述過程采用的是第一人稱的體驗視角,即被回憶的“我”過去正經歷事件時的眼光,這種體驗視角有利于讀者直接進入“我”的內心世界,激發(fā)讀者對“我”的同情。

首先,第一人稱敘述與體驗視角使得與人物“我”保持高度一致的敘述者只關注人物“我”的感受,對妻子梅茜的描寫則是基于人物“我”的有限視角,因此讀者無從得知關于梅茜更多的內心世界。例如,敘述者對梅茜在盥洗室門外伏擊人物“我”的事件進行評價:“她的問題一部分源自嫉妒。她十分嫉妒我曾祖父那四十五卷日記,以及我編撰它們的決心和熱情。她卻太閑?!盵9]5“嫉妒”一詞表現(xiàn)了敘述者對男性中心的優(yōu)越感,把妻子梅茜降格,使之與日記并置來爭奪人物“我”的愛與關注。另一方面,敘述者針對人物“我”以牙還牙式伏擊梅茜的行為卻不發(fā)表只言片語,只提到一句“肢體沖突令我對梅茜毫無憐憫”。事實卻是梅茜發(fā)起肢體沖突是對人物“我”未使用廁所而忽略她的迫切需要的一種憤怒,而人物“我”對梅茜的擊打卻是睚眥必報的報復行為。敘述者有意偏向人物“我”而遮蔽梅茜,物化梅茜,是一種典型的忽略或遮蔽其他視角的主體差異的霸權敘述。其次,人物“我”對整理曾祖父日記有著執(zhí)著的信念,他堅定整理日記是有價值的:“一旦我編完他的日記并予以發(fā)表,我敢肯定他將重新獲得應有的認識?!盵10]4實際上,隱含作者卻通過字面信息暗示讀者日記里記載的不過是與朋友M的一些閑談,像用數(shù)學去論證性交姿勢數(shù)目與馬糞厚度的無稽之舉。敘述者不僅沒有鑒別日記內容,反而相信其絕對價值。這種價值判斷是基于對男權主義的繼承與向往。此外,人物“我”在妻子面前日益趨向一種漠視與忽略妻子需求的生存狀態(tài):不僅對妻子想矯直頭腦的反思不斷地嘲諷與貶低,而且對妻子的求愛失去興趣?!拔覍γ奋缁蚱渌魏闻硕己翢o欲念,我唯一的愿望就是繼續(xù)鉆研我曾祖父的日記?!盵9]15這里表現(xiàn)的人物“我”對婚姻危機與厭女情結的放任就不由得讓讀者懷疑其生理與心理的健康狀態(tài)。當梅茜砸碎了曾祖父留下的裝著尼克爾斯船長陽具的玻璃樽,“梅茜摧毀了一件對我極具價值的物品。在他生前曾經矗立在他的書房,而今一直矗立在我的書房,把我的生命和他連接在一起?!盵9]16這段敘述表明了兩層意思:一是玻璃樽是曾祖父的,是歷史的,梅茜沒有權利來處置它;另一個是對陽具崇拜的不可侵犯,哪怕那是一個無實際用處的標本或空置。因此,對于梅茜出于對婚姻的挽救的訴求被拒所做的強烈反應,在現(xiàn)代婚姻生活中被視為的正常反應卻被敘述者描述為女性意識的覺醒:也許因為她想做愛,或者她想要一根陽具。梅茜的行為在敘述者眼里為認為是挑戰(zhàn)男權主義:或者她嫉妒“我”的工作而想要砸爛“我”與曾祖父的聯(lián)系。

這種第一人稱敘述與體驗視角讓讀者直接進入到一個對婚姻疲憊的男人內心,讓讀者慢慢接受一個反感女性自我意識的男權主義者、一個冷血的殺人犯。然而,不管敘述者“我”的視角聚焦完成了一個多么生動的自我辯護與心靈獨白,對于敘述的理想讀者來說,都無法美化弒妻的犯罪事實。真實讀者因為先前的敘述信息的不對稱作出不可靠的價值判斷直到小說結尾才得以糾正:自我獨尊式的單一敘述與視角壓制了沒有聲音的女性,排斥了兩性間的對話,敘述者展現(xiàn)的是以男權主義為中心的觀念與意識。

三 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

《立體幾何》不僅借助第一人稱的男性敘述選擇性聚焦,貶低妻子的精神追求與價值認同,凸顯男權主義;更借著理性的科學工具對妻子實施報復——梅茜在毫無警備的狀態(tài)下成為“無表面的平面”的又一犧牲品。維護男性權威成為謀殺的借口,借助“維度是知覺的函數(shù)”[9]19把理性當作謀殺的擋箭牌。敘事中男性的理性邏輯與女性的感性碎片,形成了小說的最簡二元對立的情節(jié)模式。

敘述者“我”是一個對數(shù)學、科學研究感興趣的理性者,對自己的情緒有著較強的控制力。而妻子梅茜則是一個喜好佛經、玄學、星相學、塔羅牌等卻并無收益、噩夢連連的神秘主義者,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會大叫、咆哮、生氣、摔門以及用鞋跟伏擊丈夫,最后因索愛遭拒,憤怒地砸碎了曾祖父的玻璃樽。一系列的描寫突出女性精神的任意性與無邏輯性,突出“我”的自我克制與理性形象。在放大對妻子的感性碎片描寫時還以理性為自己標榜:在妻子屢屢干擾之后,他仍然執(zhí)著于解決日記中的M的失蹤之謎,把探索與發(fā)現(xiàn)“無表面的平面”的奧妙定為駕馭一種至高無上的知識體系。

一方面,理性與感性的二元對立被運用于男女對立關系是基于對理性運用的雙重標準:梅茜宣稱塔羅牌可以了解一切知識時,“我”予以嚴厲地反駁與證偽辯論,其理由是此屬神秘的、非理性的、不可檢驗的。而“我”對于曾祖父利用數(shù)學方法證明性交姿勢不可能大于素數(shù)17、給出馬糞堆積厚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等津津樂道卻無視其演繹素材的滑稽。所謂證偽,是指事物須在科學的名義下得到驗證:只有基于或符合嚴格的邏輯證明和實驗證實的觀念、概念和方法,才能配稱合乎理性、邏輯或科學,否則就是非科學的。敘述者以證偽之名卻得出兩種不同結論,究其實是因為理性只站在男性話語權那邊,它不可能被女性掌握。這種把理性放置在女性話語之上的專制,極大地體現(xiàn)了對標榜理性的男權主義的反諷。

另一方面,類似套盒的敘事策略被敘述者運用以加強對理性的標榜。在曾祖父的日記中記錄的“無表面的平面”的發(fā)現(xiàn)者大衛(wèi)·亨特因急于得到權威同行的認可導致自我獻祭,到曾祖父在試驗中誤殺朋友M,再到“我”蓄意謀殺妻子。這一系列的殺人事件,都是基于“維度是知覺的函數(shù)”這一數(shù)學公式。它作為理性的象征剔除了身體感知與倫理的關系。敘述者無視知覺與倫理關系的社會層面,把維度作為其自變量,用所謂的函數(shù)來歸納知覺這個因變量。這種對社會生活的機械歸納的崇拜無疑是對理性自大的反諷:因為知覺是個體身體與周邊的對象直接遭遇的感受使其具有個體差異性與多元性的關系特征,決不是理性的維度所能簡單概括。

“理性/感性”的敘事模式,形成了男人/女人、精神/肉體、自我/他者等一系列的二元對立,并以理性工具的勝利告終:“殺妻”不過是對數(shù)學理論的又一次驗證。而作為觀察者的讀者卻能清晰地感受到隱含作者對敘述者敘述的否定:“我”在處理家庭矛盾時憎恨從未消失,睚眥必報。“我”逃避家庭責任,而且在婚姻對話中,時時占據上風。在追求平等與對話的后現(xiàn)代讀者看來,“我”不具備應有的責任胸懷與理性意識。因此,這種最簡二元對立的敘事結構展示的是一個荒誕的、有悖正義的敘述內容,也是對崇拜理性的男權主義的最大反諷。

四 敘事場景的構成

敘事時間若與故事時間基本相等,則構成小說中的場景。這種再現(xiàn)人物對話的戲劇化展示可以將敘述者的聲音降低到最低處,使得讀者猶如觀眾一樣去聽、去看人物的言行。因此,考察小說中的場景對讀者的闡釋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小說一共有六個場景,分別為(1)被叫醒的梅茜、(2)兩人關系惡化的一幕、(3)晨起談話、(4)梅茜遭拒、(5)兩人和解、以及(6)殺妻。除了第五個場景具有功能性的特點,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之外,小說的第四個場景因為梅茜反抗式地砸破了玻璃樽,而使得她獲得了暫時的勝利;其他的四個場景都是以沖突的形式展開的,以“我”占據優(yōu)勢而告終。從第一個場景到第六個場景,沖突的強度在逐步遞增,最后發(fā)展為殺人的暴力事件。

根據杰夫·荷恩對男性暴力的定義,[11]458它既是物質的、也是話語的;既涉及身體物質變化的體驗,又涉及話語建構的變化;既是人際的,又是結構性的。它可以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家務勞動、性、婚姻、休閑等。在第六個場景中敘述者“我”一改以前的反唇相譏,只有行動:對梅茜進行折疊。原來,其話語性暴力早在第五個場景里已經完成:“我的疲憊感忽然催生了一個答案”。[9]22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個場景雖然是暴力實施場景,卻沒有激烈的對抗,這緣于“我”對梅茜做的暫時退讓,使其麻痹。若從施暴者的武力、傷害的意圖、受害者體驗到的傷害以及第三方對暴力行為的識別來看,殺妻的場景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然而,從梅茜被害過程中對野外景色的描述以及諸多對兩個人的和諧關系的設想來看,梅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而且梅茜留在深藍色的床單上的追問回聲“怎么回事”也是悲哀的。殺妻的結果是:對于敘述者來說,與梅茜的人際關系終止了,已經沒有離婚的必要。但是,杰夫·荷恩對男性暴力的關注是因為“暴力是等級制權力安排的結構性語境中男性行為選擇的結果”,[11]467它是塑造男性氣質的資源和途徑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殺妻場景不僅可以讓讀者看清敘述者的暴力行為以及等級社會中的男性身份的自我選擇,還可以讓讀者了解隱含作者對現(xiàn)代人重塑男性氣質的思考。

在充滿矛盾和危機的現(xiàn)代婚姻生活里,夫妻間總避免不了斗爭與摩擦:丈夫不愿傾聽妻子對噩夢的牢騷怨言,無法分享她對精神生活的追尋,對她的生活方式冷嘲熱諷;妻子不能忍受丈夫對自己欲望的冷淡,無法理解他對整理日記的工作熱情。面對婚姻的疲憊感與重心轉移,兩性之間本應冷靜地處理與面對。然而敘述者放棄法律的離婚途徑、選擇剝奪妻子生命的暴力行為在當代讀者看來卻是男性霸權的一種極端表現(xiàn)。

《立體幾何》以第一人稱敘述與體驗視角產生男權主義的中心意識,二元對立的敘事結構表現(xiàn)對標榜理性的男權主義的反諷,小說中沖突性場景以再現(xiàn)暴力展示男性霸權主義。小說所蘊含的對男性霸權主義的倫理警示也反映了現(xiàn)代人對重塑男性氣質的一種思考。當人們越來越習慣理性與科技對感知經驗的影響與重塑,渴望兩性之間的平等與對話進而對社會生活進行重新定義時,個人的非自足性引發(fā)的倫理訴求尤為迫切。還原生活面目的力量理應回歸同情與自查。雖然伊恩·麥克尤恩因早期作品反映奇怪幻想、性暴力以及畸形的局外人角色而被稱為“恐怖伊恩”,但是他在早期作品中體現(xiàn)對兩性關系、科技、理性、暴力以及欲望等主題的關注卻不能忽略。在2005年接受Lynn Wells的采訪時,他明確地承認他后來的倫理轉向的作品源于早期的創(chuàng)作。他這樣說到,“一旦你走進一個人的內心,一旦你允許你的讀者直接進入人物的內心,你就是一個相當具有倫理與道德意識的作家了。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同情即是道德的基石?!盵10]126“因為我們,社會之所以成為社會。沒有他者陪伴,我們必將枯萎凋謝。”[10]128就是這份對自身與他者的同情與關注成為其小說敘事的倫理預設。

[1] 王 悅.析麥克尤恩《立體幾何》:不可靠敘述的生成與闡釋[J].外國文學,2010,38(1):16-22.

[2] 韋恩·布思.小說修辭學[M].華 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3] 申 丹,等.英美小說敘事理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 詹姆斯·費倫.作為修辭的敘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 王振軍.后經典敘事學:讀者的復活——以修辭敘事學為視點[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5):227-230.

[6] James Phelan.LivingtoTellaboutIt[M].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7] 尚必武.敘述謊言的修辭旨歸:詹姆斯·費倫的“不可靠敘述”觀論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31(5):101-105.

[8] James Phelan,唐勝偉.“倫理轉向”與修辭敘事倫理[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24(5)1-6.

[9] 伊恩·麥克尤恩.最初的愛情 最后的儀式[M].潘 帕,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0] Lynn Wells.IanMcEwan[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0.

[11] 詹俊峰,洪文慧,劉 巖. 男性身份研究讀本[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李 珂

Masculine Dominance of Ethical Warnings from “Solid Geometry”

LIU R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China)

The term of “readers” from the rhetorical narrative theory makes the real reader re-acquire the legitimate position to understand and criticize the textual information of narrative works through his/her ethical criteria. To criticize the short story “Solid Geom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rrative ethic means scrutinizing the surface narrative based on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narrative ethics hidden in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subtext meanings mainly from the three levels: the first-person narrator and perspective, the narrative mode and the narrative scene. Therefore, the ethical warnings hidden in the story will be aware of the masculine dominance.

narrative ethic; “Solid Geometry”; masculine dominance; rationalism

10.3969/j.issn.1674-117X.2015.03.017

2014-09-18

劉 蓉(1975- ),女,湖北漢川人,福建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B82-056;I106.4

A

1674-117X(2015)03-0085-04

猜你喜歡
立體幾何男權敘述者
Myth and Mechas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07:22:44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08:39:49
體育運動中的性別與性:反抗男權制
反歧視評論(2018年0期)2019-01-23 06:47:26
淺析向量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4:29
高中數(shù)學立體幾何教學實踐研究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21:10:11
淺析“向量法”在高中數(shù)學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07:22
探究式教學法在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乐清市| 昭觉县| 扬中市| 宁化县| 峡江县| 手机| 汨罗市| 永定县| 喀喇沁旗| 井陉县| 平顶山市| 麦盖提县| 柳州市| 右玉县| 莲花县| 库车县| 赤峰市| 新干县| 西林县| 民丰县| 通榆县| 台州市| 会同县| 当阳市| 基隆市| 伊春市| 阳高县| 永吉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冈市| 菏泽市| 伊金霍洛旗| 交口县| 营山县| 克什克腾旗| 湄潭县| 伊川县| 舟曲县| 财经| 柞水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