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星
(四川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四川 成都610068)
從古至今,稻米都是人類最重要的糧食之一。據(jù)粗略估計,當今世界近一半人食用大米[1],亞洲和非洲人喜歡吃大米,也是稻米主產(chǎn)區(qū)。美洲本無稻米,自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后,栽培稻才被傳入新大陸。此后,稻米在美洲生根發(fā)芽,不但成為眾多移民的食物,還被開發(fā)成經(jīng)濟作物。舊大陸稻米在新大陸的成功栽培及傳播,反映了世界農(nóng)業(yè)大交流時代的到來,也證明稻米是全球性的重要作物??傮w來看,舊大陸稻米在北美洲的傳播較早、較快、較廣泛,且發(fā)展成經(jīng)濟作物,相關(guān)資料及研究也較多;相對來說,稻米在中、南美洲的傳播較晚、較慢,其產(chǎn)出多供應(yīng)本地,難以發(fā)展成能供出口的農(nóng)產(chǎn)品,相關(guān)資料及研究也少?;诖?,本文的相關(guān)論述重于北美。希望隨著挖掘力度的加大及研究能力的加強,今后能夠補足中、南美洲的相關(guān)研究。
有關(guān)稻米及其栽培的起源,學術(shù)界有不同看法。稻米原生且最早栽培于中國是主流說法之一,我國最早的稻米遺跡可追溯到一萬年前。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公元前(前27世紀)神農(nóng)氏播種“五谷”(包含稻)的記載。《史記·夏本紀》也有“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述,表明中國人在公元前就開始在“卑濕”地帶發(fā)展水稻種植。另說,稻米的栽培始于7000年前的中國(東部)或印度(北部)①就起源地來說,一些學者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chǎn)地,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qū)只是“第二中心地帶”,主要依據(jù)是印度不僅有普通稻,還有很多野生稻。但是,印度最早的稻谷發(fā)現(xiàn)于印度中西部的盧塔爾,經(jīng)碳十四測定距今僅3700年,比河姆渡稻谷要晚三千多年,這一結(jié)論自然就站不住腳。更多的農(nóng)學家認為,中國的栽培稻發(fā)源于國內(nèi)。參見:新華. 稻米部族:河姆渡考古[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30-31;ROBERT MUDIE. History of Vegetable Substances,Vol. 2[M]. Bedford:Applewood Books,1833:82.。約公元前1000年,稻米傳播到日本②據(jù)說,日本神代(神話時代,早于神武天皇,公元前600年以前)就有關(guān)于稻米的記載。參見:森脇紫逕. 青年修養(yǎng)と娯楽[M]. 東京:富田文陽堂,1912:83。、菲律賓、中東及馬達加斯加等地。當時,羅馬人雖然從波斯引入稻米食用,但未栽種它們。西班牙是歐洲最早種稻的地區(qū),種子(苗)由穆斯林從東方帶來。
美洲大陸(北美)曾有野生稻(wildrice),少數(shù)印第安部落采集食用它們。有學者提到:“北美野生稻是菰屬(粳稻,Zizania aquatica)植物,不同于舊大陸稻米,看起來像稻,卻與稻不同屬,是北美獨有的草本植物。”[2]另有學者指出:“印第安人收割的野生稻不是稻屬植物(Oryza),而是一種水生燕麥(生長在沼澤),可以長到10 英尺高?!保?]257-258還有學者認為,野生稻是哪種植物,迄今仍然是謎。北美野生稻主要生長在五大湖區(qū),長得不太密集,采集起來較困難[4]。野生稻耐寒,根部有倒勾,可牢牢抓住湖底淤泥,莖呈圓柱形,中空,葉子長而尖。野生稻通常在7月開花(黃綠色),8-9月可收獲[5]77。時至今日,美國明尼蘇達州及加州北部仍有人采集野生稻,據(jù)說這種植物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因而價格昂貴[3]257-258。
在歐洲人抵達新大陸前,五大湖上游的齊佩瓦及阿西尼布旺人是采集野生稻的能手。當野生稻長到2 英尺高時(高出水面),齊佩瓦人便將其中的1/3 割掉。其后,婦女們將采集的稻穗曬干,如果天氣不好,就建起3 英尺高的支架,把野生稻鋪在草席上,在架子下生火(小火),烘干稻子。然后挖出深1.5 英尺、直徑2 英尺的坑,在里面鋪上鹿皮樹皮。接下來用棒子敲打野生稻,讓稻粒落入坑中(類似脫粒)。繼而利用風力(自然風或人工扇風)將稻殼揚去。去殼后的稻粒被裝在樺木盒或皮口袋中,最后存入井窖。如果不受潮,野生稻可以儲存很多年。阿西尼布旺人的收割工藝更復(fù)雜,因為其部落附近的野生稻可長到8 英尺高,人就不能站在水中割稻。在野生稻即將成熟前,婦女們用樹皮將稻捆起來,做上標記。然后在水中敲下木樁,劃定每戶區(qū)域。等到收割期(約每年7月底),男人們便劃著獨木舟,載著家人前往收割,有時要往返幾次才能割完稻子[6]。技術(shù)能手可以只割熟稻,留下未熟的稻,下次來割。野生稻可供當?shù)厝耸秤幂^長時間[7]6-7。迄今為止,學者們?nèi)圆恢辣泵酪吧镜拿娣e有多大。據(jù)某些學者估算,每名印第安人每年能收割5 蒲式耳①一蒲式耳(Bushel)在英國相當于36.268 公升,在美國相當于35.238 公升。野生稻(稻穗),勤勞的婦女每年能收割25 蒲式耳。一般來說,如果收割3 磅稻穗,可脫粒出1 磅稻粒[5]77。令眾多學者感到疑惑的是,這些部落長期收割野生稻,但從未栽培過它們。
關(guān)于稻米傳入美洲的時間及地點,學術(shù)界存在幾種說法:(1)在16 世紀,稻米由非洲經(jīng)大西洋傳入美洲。甚至有資料準確指出,稻米在1512年由非洲傳入(中)美洲[3]257。(2)稻米由哥倫布于第二次遠航時(15 世紀末)帶到海地、波多黎各等地。(3)稻米最初由西班牙探險家從歐洲帶入墨西哥,葡人則將稻米帶到巴西,荷蘭人將其傳到西印度群島。三種說法中,第二種較可信,且有據(jù)可考。哥倫布第二次遠航新大陸時,確實帶來不少舊大陸農(nóng)作物,其中就包括稻米[8]。
西印度群島是新大陸最早推廣稻米的地方之一。這是因為:那里的大莊園主有足夠人(奴隸)、物(土地、農(nóng)具)、財力,經(jīng)得起多次試種失敗,能夠精心維護稻米生長;隨著西印度群島移民增多,當?shù)厥澄锞o缺。為了解決溫飽,莊園主必須保證有來源穩(wěn)定的糧食。這些食物不可能一直依靠遠洋航船從舊大陸運來,于是只能在當?shù)卦苑N它們(稻米、小麥等);西印度群島氣候潮濕,陽光充足,適宜稻米生長(特別是水稻);稻米亦可發(fā)展成經(jīng)濟作物,莊園主經(jīng)常用其交換印第安人的皮毛、木材等物品,甚至賣到其他美洲殖民地,供勞工、黑奴食用。1575年,哥倫比亞的考卡山谷(Cauca Valley)開始種稻。17 世紀初,古巴、牙買加、小安德里斯群島也栽種了稻米[9]。巴拿馬每年向秘魯運去數(shù)量不少的稻米。之后,委內(nèi)瑞拉及巴西也開始種稻,供當?shù)厥秤茫?0]412。
有關(guān)稻米傳入北美的時間及地點,說法更多。有記載提到:“新英格蘭總督威廉·伯克利于1647年首次將稻米帶入北美?!保?1]另說,1685年,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白人船長亨利·伍德沃德(Woodward)將非洲稻米帶到美國(今南卡羅來納州)。這些稻米在北美長勢良好,但伍德沃德最初不知如何收割它們。也有記載顯示,17 世紀末稻米通過多種途徑傳到北美。這些稻米可能來自北美東海岸,由葡人從舊大陸帶入,最開始僅作為黑奴的食物。另載,在169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會計迪布瓦(Dubois)將一袋稻米(種子)帶到北美,袋中有紅、白兩種稻米[12]142。1701年倫敦出版了《英國植物對美洲的影響》一書,其中提到:“英國人將馬達加斯加稻米帶到卡羅來納地區(qū),它們茁壯成長,但成熟后,無人知曉收割方法。后來,這種谷物被帶到北美其他地方栽種?!保?3]18 世紀中期,稻米傳到密西西比河下游。18 世紀末,傳到今美國德克薩斯州。直到20 世紀初,加州才從中、日兩國引進高產(chǎn)高質(zhì)的稻米,當作(本地的)經(jīng)濟作物來栽種。
以上提到,迪布瓦帶到美洲的稻米分紅、白兩種,大致可看作是非洲、亞洲稻的分類。多數(shù)移民喜歡亞洲稻,認為其品質(zhì)更佳,能高產(chǎn)。但非洲稻的生命力更強,屬于旱稻,能夠在較差的環(huán)境下生長(如酸堿度高、含鐵多、缺磷的土壤中)[12]143。就谷粒來說,非洲米比亞洲米硬,更難研磨,經(jīng)濟價值便被“打折”。1750年,蘇里南的荷蘭總督就提到,要為非洲米脫粒是比較困難的。1790年,托馬斯·杰弗遜也談到,非洲米不易脫粒,必須靠機器來“幫忙”。同年,約翰·勞森提到:“北美現(xiàn)在有幾種稻米,紅、白米較常見。紅稻米能在各種田地里生長,但谷粒小,顏色暗淡。白稻米生長在水田中,谷粒飽滿亮澤,產(chǎn)量高。”[14]1802年,北美移民約翰·德萊頓(Drayton)談到:“在南北卡羅來納州,除了白色、金色的稻米,還有一種幾內(nèi)亞稻米,看起來像大麥,是一種適合在山地栽種的稻米。”[15]有人估計,這是來自非洲的“格拉貝麗娜”稻米,黑奴將其當作主食。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前,中國及東南亞旱稻陸續(xù)傳入北美。又有人提到,南卡羅來納地區(qū)(簡稱南卡地區(qū))栽種的稻米多屬旱稻[10]413。
稻米傳入北美,不等于它能順利“扎根”。馬達加斯加的商船只是將稻種帶入北美,能否推廣還不能確定。在17 世紀的弗吉尼亞地區(qū),英國移民曾多次嘗試栽種稻米,都未成功。種稻的必備條件有:合適的土壤、成熟的播種收獲方法、足夠的勞動力。由于歐洲人少食稻米,因此不太熟悉農(nóng)藝流程。早期歐洲移民只能摸索相關(guān)經(jīng)驗。在南卡地區(qū),船長約翰·桑博爾(Thurber)曾嘗試將稻米栽種在洪水沖刷過的淤泥之中,結(jié)果長勢比在普通土地上好。為此,當?shù)毓俜竭€獎勵他100 英鎊①據(jù)說其栽種的稻米品種為馬達加斯加稻。參見:ALEXANDER SAMUEL SALLEY. The Introduction of Rice Culture into South Carolina[J]. Bulletin of the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South Carolina,No. 6. Columbia:The State Company,1919:11.。嘗試栽種稻米的人還有納撒尼爾·約翰遜(Nathaniel),他于1689年帶著100 名奴隸來到北美,在庫伯河(cooper)東岸建立了一個叫“絲綢希望”的種植園,栽種了24,000 株桑樹,每年能從生絲買賣中獲利300-400 英鎊。他還在園中栽種稻米,打算發(fā)展稻米業(yè)。當?shù)匾泼耨R克·蓋茲比談到:“約翰遜是卡羅來納地區(qū)首位種稻之人?!保?6]268另一位種植園主詹姆斯·克萊頓(Colleton)也在庫伯河西岸種稻,雇工蘇格蘭人斯圖沃德(Steward)負責管理稻田。斯圖沃德將稻米種在24 塊田地中,試圖找出最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及最佳栽種方法。通過實踐,他認為稻米最好栽種在土質(zhì)松軟、肥料充足的沼澤地中。
稻米的栽種可分犁地、播種、中耕、收獲、脫粒、揚篩幾個步驟。歐洲移民初抵北美大陸時,用(鐵)斧、鋤、棒來犁地,效率較低。直到南北戰(zhàn)爭前夕,北美地區(qū)才廣泛使用鐵犁墾土。
各種稻米的生長期差不多,播種時間為每年3 至5月。播種間隔約為15 英尺,能保證農(nóng)人穿梭其中,進行勞作。關(guān)于播種(撒種)數(shù)量,各地均不統(tǒng)一。在17 世紀的南卡地區(qū),斯圖沃德曾與種植園主就播撒數(shù)量產(chǎn)生矛盾。斯圖沃德在一畝地上播撒了2.5-3 蒲式耳稻米,主人認為撒得太多,只需少量即可。斯圖沃德談到:“我認為一畝田可播撒3 蒲式耳稻米,……看來此建議是正確的,附近的種植園都跟著這樣做?!保?6]268另外,內(nèi)陸沼澤(inland swamp)與潮汐農(nóng)田(tidal plantation)的撒種數(shù)量有別。在內(nèi)陸沼澤,由于耕地面積不大,土壤肥力有限,因此播撒的種子較少。1690年,斯圖沃德在每畝沼澤地撒下1 配克(peck,約0.25 蒲式耳)種子。1786年,威廉·巴特勒提到,每畝潮汐地要播撒1.5-2 蒲式耳的種子。
對于北美移民來說,稻米的收獲(割稻、脫粒、揚篩)似乎比播種難得多。18 世紀中期,北美總督詹姆斯·格林(Glen)談到:“南北卡地區(qū)的移民已經(jīng)知道如何種稻,卻不熟悉如何割稻。”[16]271-272其實,新大陸割稻法與舊大陸相似。稻米的收割期為9-10月,此時稻穗離地的高度已經(jīng)有4 英尺左右。人們使用鐮刀或穗刀(hook)割稻。在北美獨立戰(zhàn)爭前,脫?;疽揽咳肆?,即用連枷敲打稻穗,幫助脫粒??偟膩碚f,人力是最基礎(chǔ)的勞力,牲畜偶爾能夠幫上忙。
17-18 世紀,北美移民為了節(jié)省勞力,發(fā)明并完善了一些脫粒、揚篩設(shè)備(用馬、牛等牲畜來驅(qū)動),但一直沒有引起重視。1691年,法國移民皮特·雅各布·吉拉德(Guerard)發(fā)明了一種“鐘擺裝置”,能夠為稻谷脫粒,且效率較高[17]。1691-1768年,南卡政府曾頒發(fā)7 項專利給機器發(fā)明者。喬治·維奇(Veitch)聲稱,其脫粒機(用馬驅(qū)動)能在2 小時內(nèi)為600 磅稻谷脫粒,售價為500英鎊[18]。該裝置類似一個敲擊機器,有杵和研缽,靠木齒輪來轉(zhuǎn)動。機器雖然高效,但未能普及,只有在米價下跌時,才有人嘗試使用它,以降低成本。直到18 世紀末19 世紀初,脫粒揚篩機才逐漸普及[16]278。
對于18 世紀的美洲來說,稻米栽培中最重要的技術(shù)進步就是水利灌溉的開發(fā)及應(yīng)用。直到1730年,北美移民才開始利用水利技術(shù)灌溉稻田。經(jīng)過多年實踐,移民們發(fā)現(xiàn)低洼潮濕地區(qū)最宜種稻,因此開發(fā)水利顯得十分重要。一位叫馬克·蓋茲比的人提到,在生長期,稻田必須保證有2英尺深的水。在南北卡地區(qū),堤壩灌溉是常見方式。但要使用此法,稻米必須栽種在河岸附近,以便引水。稻田上方有兩個堤壩,能從河里引水。下(較矮的)堤壩保證水田水位,上(較高的)堤壩為下堤壩注水。兩個堤壩都有水閘,以控制水量。采用此法,人們可以在內(nèi)陸(上游)沼澤開發(fā)農(nóng)田。其缺點是,洪水容易沖垮上堤壩,造成水災(zāi)。而且農(nóng)田只能建在河流上游,下游肥沃地區(qū)難以開發(fā)。
利用潮汐灌溉則可解決上述難題。潮汐不但能灌溉農(nóng)田,還能淹沒田里的雜草,起到除草作用。利用此法,人們還可以開發(fā)下游農(nóng)田。有人提到,在18 世紀30-40年代,佐治亞地區(qū)就已經(jīng)采用此類灌溉方式了。據(jù)相關(guān)資料記載,首次嘗試潮汐灌溉的人是麥克紐·約翰斯頓(McKewn Johnston),他于1758年在自家農(nóng)場試用此法種稻[19]237。其技術(shù)關(guān)鍵在于:(1)在稻田附近建堤壩,阻止洪水淹沒稻田。(2)修筑兩道水閘,控制水壓。也有學者提到,潮汐灌溉法于1783年由一名叫大衛(wèi)·拉姆塞(Ramsay)的人在“古斯·克里克”農(nóng)場(Goose Creek)開發(fā)出來。1786年,南卡地區(qū)的威廉·巴特勒第一次以書面方式,系統(tǒng)描述此法[16]275。潮汐灌溉的最大好處是增加農(nóng)田數(shù)量,減少旱澇發(fā)生。潮汐灌溉是北美農(nóng)業(yè)灌溉的一大進步,當時有人認為,其效率比用堤壩灌溉高出一倍。18 世紀中期,據(jù)新英格蘭總督格林記載,在堤壩灌溉區(qū),有農(nóng)場主拿出90畝地,使用30名奴隸種稻,每人能照料3畝稻田。而在潮汐灌溉區(qū),有人用110畝地、22 名奴隸種稻,每人可照料5畝稻田[16]277。18 世紀末,鑒于潮汐灌溉的高效,以前在內(nèi)地沼澤地種稻的人,都跑到(靠海的)河邊開發(fā)稻田[20]。但無論是堤壩還是潮汐灌溉,其修筑工程都較復(fù)雜,需要砍樹、挖渠(溝)、筑壩,必須有足夠的人、物、財力,才能實現(xiàn),因此多在大農(nóng)場中被采用。況且,能夠?qū)嵺`潮汐灌溉的地方不算太多,僅限南卡及佐治亞等地的瀕水區(qū)[19]238。
稻米得以在北美傳播,或者說北美稻米業(yè)的興起,基于幾點原因:第一,非洲農(nóng)業(yè)文明及黑奴對推廣稻米做出了貢獻。近代黑奴貿(mào)易從客觀上推動了稻米在北美大陸的傳播。其實,僅靠一己之力或偶然事件,稻米很難在北美傳播。這是歐洲人拓展殖民統(tǒng)治,發(fā)展殖民地農(nóng)業(yè)帶來的客觀影響。學者皮特·伍德在其著作《黑奴》中提到,要了解稻米在北美的傳播,一定不能忽略黑奴及非洲農(nóng)業(yè)文明的貢獻。
黑奴為北美批量產(chǎn)稻提供了勞力。在北美南方,一個稻米種植園通常有50-100 名非洲黑奴。每畝稻田由多名黑奴耕種,能產(chǎn)稻800 磅。1748年以后,灌溉技術(shù)被推廣,稻田產(chǎn)量更有增加。每畝稻田僅用1 名黑奴耕作,便可收獲2,000 磅谷粒。另有學者談到:“在收獲玉米之后,黑奴緊接著就為種稻而犁地。一名黑奴(男、女)日均犁地四分之一畝。輪到播種時,日均撒種半畝地。在收割期,日均收割四分之一畝地?!保?1]北美莊園主認為,黑奴天生適合在稻田里勞作,因為他們對瘧疾和黃熱病有免疫力。這種帶有明顯歧視的錯誤觀念導致莊園主不顧黑奴死活,讓他們一天到晚都泡在水田里干活。黑奴的腳被泡脹泡爛,一些人甚至累死病死。就此來看,北美稻米業(yè)是以犧牲黑奴生命為代價發(fā)展起來的。
(6)車速調(diào)節(jié)裝置未激活,例外:帶PEA(預(yù)測式高效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ACC(自適應(yīng)巡航控制系統(tǒng)), 詳見下一點;
黑奴不但付出勞力,還將非洲成熟的種稻經(jīng)驗傳入新大陸①關(guān)于北美稻米業(yè)發(fā)展的著述有:DUNCAN CLINCH HEYWARD. Seed from Madagascar[M].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37;LEWIS C. GRAY. History of Agriculture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to 1860,2 vols.[M]. Washington:Carnegie Institution,1933;PETER H. WOOD. Black Majority:Negroes in Colonial South Carolina from 1670 through the Stono Rebellion[M]. New York:Knopf,1974.。歐洲人不種稻,因而缺乏相關(guān)技術(shù)。西非黑人(撒哈拉南部)在很早以前就開始種稻了,今天的加納、塞拉利昂一帶還被稱為“稻米海岸”或“谷物海岸”[22]100。非洲黑人被販賣到北美后,也帶去技術(shù)。最初,弗吉尼亞地區(qū)的白人希望種稻致富,但失敗了,因為他們不擅長種稻,即便能種活,產(chǎn)量也上不去。后來,卡羅來納地區(qū)引入黑奴,在其幫助下,稻田產(chǎn)量明顯增多[12]165。1785年11月的《查爾斯頓晚報》曾刊載:“商船從稻米海岸運來250 名黑奴,隨其而來的還有稻文化(文明)?!保?3]其實,早在馬達加斯加稻米傳入南卡地區(qū)時(17 世紀90年代),黑奴就已經(jīng)帶來相關(guān)的種植經(jīng)驗[24]。就非洲某些地區(qū)而言,人們并非完全過著原始的采集狩獵生活,也有自己的農(nóng)耕文明。其實,農(nóng)作物的傳播并非僅指作物本身的傳播,而是整個農(nóng)業(yè)文明的傳播[12]1。黑奴將非洲種稻法帶到北美,從而促進了稻米的傳播。
就北美地區(qū)而言,非洲稻米文明的痕跡有:北美移民能夠選擇多水、滋潤、利于灌溉的地方種稻,這與西非的情況相似;北美地區(qū)開發(fā)出簡單的灌溉系統(tǒng),其木制水閘與西非水閘類似;南卡地區(qū)使用的農(nóng)具與西非農(nóng)具相近,比如脫粒用的研缽、研棒,揚篩用的籃子都是非洲樣式[22]100。這些證據(jù)似乎都表明,如果沒有黑奴的耕作經(jīng)驗及辛勤勞動,稻米很難在北美成功推廣。
第二,稻米業(yè)在北美的興起還間接得益于印第安人與英國人。在17 世紀,北美種植園主將多數(shù)奴隸用在牧場及造船廠中,發(fā)展畜牧及造船業(yè)(為英國人造軍艦),種稻的奴隸并不多。后來,印第安人時常襲擊殖民地牧場(如查爾斯頓周圍),阻礙了畜牧業(yè)發(fā)展。同時,英軍減少了在北美的造船開支。于是,牧場、造船廠的黑奴陸續(xù)返回農(nóng)場工作。這樣,種植園主便有了充裕勞力,將更多精力注入到栽種稻米中①另外,無論在北美還是南美洲,華人、印第安人都為推廣稻米做出了貢獻。但華人(工)抵美時間晚,人數(shù)少,所產(chǎn)生的影響集中于近代末期。印第安人的數(shù)量也不多,且更擅長耕種美洲的傳統(tǒng)作物(玉米、紅薯、馬鈴薯等),所以本文暫不討論他們對推廣稻米的影響。。
第三,市場刺激了稻米業(yè)在北美的興起。對于英屬殖民地來說,稻米不但是糧食,還是獲利的經(jīng)濟作物。學者薩爾瑪談到:“少有人知道,北美的種稻史居然有300 多年。其實,種稻史的長短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美國人產(chǎn)稻,卻不吃大米。北美地區(qū)僅消費3%的稻米,發(fā)展稻米種植,就是為了出口,將其當作經(jīng)濟作物來推廣?!保?0]411在南北戰(zhàn)爭前,如果在北美栽種稻米,將是不錯的投資。在1696年的卡羅萊納地區(qū),稻米還被當作免役稅[25]。據(jù)1775年《美國畜牧業(yè)》刊物記載,如果將5,500 英鎊投資在稻米業(yè)上,可賺得6,500 英鎊的利潤,利潤率超過100%。稻米也成為繼煙草、面粉(小麥)之后,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第三大(重要)農(nóng)作物。
從某種意義上說,稻米在美洲的傳播史更像是稻米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史。在北美大陸,這種作物從一開始就注定要成為經(jīng)濟作物。最初,北美的產(chǎn)稻量并不高。整個17 世紀中后期,北美稻米業(yè)尚處于起步階段,種稻區(qū)僅限南方。南卡地區(qū)種稻的初衷是為黑奴提供食物,其品種為“格拉貝麗娜”稻米(glaberrima)。后來隨著高產(chǎn)的“薩迪瓦”稻米(sativa)傳入,南卡的產(chǎn)稻量才提升,稻米逐步發(fā)展成可供出口的經(jīng)濟作物。1674年,南北卡地區(qū)僅出口少量稻米到巴巴多斯。17 世紀90年代,南卡的產(chǎn)稻量又有提升,為稻米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到了1690年,稻米已經(jīng)成為北美南方的主要作物之一。1695年,商人喬治·羅干(Logan)向牙買加運去1 桶稻米,數(shù)量雖少,利潤卻高,可看作是打開美洲稻米市場的“第一桶金”。愛德華·蘭多夫在1699年記載道:“有330 噸稻米從南卡運往外地?!保?6]若以桶來計算,330 噸大概有2,000-2,200 桶,每桶約有350 磅(去殼)稻米。蘭多夫還提到:“看來南卡移民已經(jīng)懂得如何栽種稻米了。”[16]269此時,稻米的高產(chǎn)已經(jīng)引起莊園主、商人、北美總督、甚至英王的注意。據(jù)說,克萊頓莊園生產(chǎn)的稻米及棉花可裝滿6-7 艘商船。數(shù)量具體是多少,未能查證。蘭多夫談到:“無論是棉花還是稻米,這一描述顯然有些夸張。”[16]26817-18 世紀,南方移民主要將稻米賣到中美洲,雖然南卡地方政府要求莊園主將稻米運往英國,但由于美洲市場利潤更高,種植園主更喜歡將稻米運到加勒比地區(qū)[7]43。
到了18 世紀下半期,北美稻米業(yè)進入黃金發(fā)展期,稻米成為純粹的經(jīng)濟作物[3]295。18 世紀中期,稻米的栽種由南卡拓展到佐治亞及北卡地區(qū)。在佐治亞地區(qū),最初種稻的時間尚不明確,但其出口稻米的時間可追溯到1735年。18 世紀40年代,薩凡納(Savannah)、奧基奇(Ogeechee)、阿爾塔馬哈(Altamaha)河流成為主要產(chǎn)稻區(qū)[30]。50年代,威亞灣(Winyah Bay)的農(nóng)場主麥克尤恩·約翰斯通(Mckewn Johnstone)開始利用河水灌溉農(nóng)田。到了1758年,該技術(shù)得到推廣,當?shù)氐牡咎锩娣e因此拓展了20 平方英里。此時,米價也開始回漲。1750年每百磅米價比1746年多漲了63先令。1741-1750年,北美年均出口62,479 桶稻米。1751-1760年,這一數(shù)據(jù)增加到75,964 桶。七年戰(zhàn)爭(1756-1763年)期間,米價稍有下跌,但在1766年又恢復(fù)到1750年的水平。同時,北美產(chǎn)稻量及出口量均有增加。1761-1770年,出口量增加到每年110,795 桶。1771-1774年,增至年均124,489 桶。到了1775年,北美產(chǎn)稻量僅次于煙草及面粉。自然學家威廉·巴特拉姆(Bartram)在1773年記載道:“佐治亞地區(qū)隨處可見稻田。”[31]此時,佐治亞的奴隸數(shù)量也激增①當時,北美種植園主的代表有:亨利·勞倫斯(擁有20,000畝土地、500 名奴隸)、約翰·斯圖沃特(15,000畝地、200 名奴隸)、約翰·格拉漢姆(Graham,26,000畝地,300 名奴隸)、詹姆斯·懷特(19,000畝地,500 名奴隸)、詹姆斯·哈伯斯?jié)h姆(Habersham,15,000畝地,200-300 名奴隸),他們是北美新貴、富商和掌權(quán)者。參見:JULIA FLOYD SMITH. Slavery and Rice Culture in Low Country Georgia,1750-1860[M]. 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85:26.,從1753年的1,066人增加到1772年的15,000人[32]。在多數(shù)種植園,每名奴隸負責5畝田地,其中的3畝用來種稻,2畝種靛藍。到了19 世紀初,由于灌溉技術(shù)的普及和機械裝置的使用,北美稻米業(yè)獲得更大進步[16]282。
在中美、南美洲,稻米業(yè)也在慢慢發(fā)展。有學者談到:“歐洲的葡萄、橄欖、無花果主要種在墨西哥北部、秘魯海岸、智利中部。亞洲、非洲的香蕉、甘蔗、稻米則集中種在中南美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稻米還成為中南美洲的主要糧食?!保?3]75總的來說,與北美洲相比,中、南美洲的種稻水平略低,產(chǎn)量略少,影響略小。
在美洲熱帶地區(qū),稻米多種于海邊低地,耕種者多為黑奴。在巴西,由于黑奴喜歡吃米,遂對稻米有較大需求。傳入巴西的稻米可能由佛得角的葡人帶來。后來,巴西東部殖民地又栽種了非洲稻。18 世紀,耶穌會將舊大陸稻米的栽種技術(shù)推廣到奧里諾科河(Orinoco)及亞馬遜地區(qū)。18世紀后半期,巴西種植園主為了減少對北美稻米的依賴,大力發(fā)展本國稻米業(yè)[33]92。巴西的馬臘尼昂(Maranhao)種植園開發(fā)出大面積稻田,產(chǎn)出主要供應(yīng)國內(nèi)[28]43。當時,在巴西稻田里勞作的奴隸就多達25,000人。在此前,巴西大宗的農(nóng)產(chǎn)品只有蔗糖、獸皮、煙草等品種。
稻米業(yè)的興起也帶來了消極影響。種稻需要足夠的水,最好修筑灌溉系統(tǒng)。另外從播種到收獲,種稻都需要充足人力。18 世紀,北美南方的種植園基本用黑奴種稻。奴隸們長期在潮濕的水田中工作,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但這又從客觀上刺激了黑奴貿(mào)易,正是有奴隸不斷死去,奴隸販子們才好繼續(xù)開展“骯臟的貿(mào)易”。
相比舊大陸,北美大陸栽種稻米的范圍(面積)不算太廣,但稻米在新大陸的傳播推廣具有特殊意義。它不但為廣大勞動人民(主要是黑奴)提供了基本食物,還成為美洲殖民地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特別是北美)。稻米是舊大陸的經(jīng)典谷物,研究其在美洲的栽培傳播史,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世界農(nóng)業(yè)的互動。所謂農(nóng)業(yè)大交流,不僅指玉米、馬鈴薯等新大陸作物傳播到舊大陸,反過來看,探索稻米、小麥等舊大陸作物在新大陸的傳播,同樣有趣且重要。
[1]維基百科. http://zh.wap.wikipedia.org/wiki/[DB/OL]. 2015-7-16.
[2]ALBERT ERNEST JENKS. The Wild Rice Gatherers of the Upper Lakes:A Study in American Primitive Economics[M]. 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1:1012.
[3]WILLIAM W. DUNMIRE. Gardens of New Spain:How Mediterranean Plants and Foods Changed America[M]. Dallas: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4.
[4]JEFFREY ALFORD,NAOMI DUGUID. Seductions of Rice[M]. New York:Artisan Books,2003:33.
[5]EVELYN ROEHL. Whole Food Facts:The Complete Reference Guide[M]. Rochester:Healing Arts Press,1996.
[6]HENRY ROWE SCHOOLCRAFT. Personal Memoirs of a Residence of Thirty Years with the Indian Tribes on the American Frontiers[M]. Philadelphia:Lippincott,Grambo and Co.,1851:385.
[7]R. DOUGLAS HURT. American Agriculture:A Brief History[M]. West Lafayette: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02.
[8]張 箭. 哥倫布第二次遠航與舊大陸生物初傳美洲[J]. 歷史研究,2005,(3):149.
[9]JONATHA D. SAUER.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Crop Plants:A Select Roster[M]. Boca Raton:CRC Press LLC,1993:211.
[10]S. D. SHARMA. Rice:Origin,Antiquity and History[M]. Boca Raton:CRC Press,2010.
[11]RICHARD SCHULZE. Carolina Gold Rice:The Ebb and Flow History of a Lowcountry Cash Crop[M]. Charleston:The History Press,2005:22
[12]JUDITH ANN CARNEY. Black Rice:The African Origins of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Americas[M]. Cambridge:Ha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3]ROBERT MUDIE. History of Vegetable Substances,Vol. 2[M]. Bedford:Applewood Books,1833:83.
[14]JOHN LAWSON. A New Voyage to Carolina[M].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7:81-82.
[15]JUDITH ANN CARNEY. African Rice in the Columbian Exchange[J]. 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Vol. 42,No. 3 (2001):387.
[16]JAMES M. CLIFTON. The Rice Industry in Colonial America[J]. Agricultural History,Vol. 55,No. 5,(Jul.,1981).
[17]ROBERT VOEKS. John Rashford,African Ethnobotany in the Americas[M].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2013:129.
[18]EDWARD MCCRADY. The History of South Carolina under the Royal Government,1719-1776[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899:388.
[19]C. WAYNE SMITH. Crop Production:Evolution,History,and Technology[M]. New York:Wiley,1995.
[20]JAMES E. BAGWELL. Rice Gold:James Hamilton Couper and Plantation Life on the Georgia Coast[M],Macon:Georgia,2000:87.
[21]BETTY WOOD. Slavery in Colonial America,1619-1776[M]. Oxfor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Inc.,2005:101.
[22]JULIA FLOYD SMITH. Slavery and Rice Culture in Low Country Georgia,1750-1860[M]. 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85.
[23]LONDA SCHIEBINGER. CLAUDIA SWAN,Colonial Botany:Science,Commerce,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7:216.
[24]VIRGINIA BEVER PLATT.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nd the Madagascar Slave Trade[J].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Vol. 26,No. 4 (Oct.,1969):548-577.
[25]WALTER STITT ROBINSON. James Glen:From Scottish Provost to Royal Governor of South Carolina[M]. 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6:71.
[26]LARRY KOGER. Black Slaveowners:Free Black Slave Masters in South Carolina,1790-1860[M]. Jefferson:Mcfarland & Company,Inc.,2012:102.
[27]JOHN SOLOMON OTTO. The Southern Frontiers,1607-1860:The Agricultural Evolution of the Colonial and Antebellum South[M]. 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89:39.
[28]JOHN DEWITT. Early Globaliz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azil[M]. Westport:Green 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
[29]中村正志. アメリカ誕生の秘密:超大國アメリカの歴史遺伝子[M]. 東京:文蕓社、2003:116.
[30]TREVOR REESE. Colonial Georgia:A Study in British Imperial Poli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 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63:128-130.
[31]SPENCER BIDWELL KING. Georgia Voices:A Documentary History to 1872[M]. 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66:113.
[32]ROBERT PRESTON BROOKS. History of Georgia[M]. Boston:Atkinson,Mentzer,1913:90.
[33]BRIAN W. BLOUET,OLWYN M. BLOUET.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A Systematic and Regional Survey[M]. Hoboken:Wiley,2010.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