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
唐代涪州刺史考
曾超
(長江師范學(xué)院 學(xué)報編輯部,重慶 408100)
唐代設(shè)涪州涪陵郡,其最高軍政長官為刺史或郡守,它對當(dāng)?shù)厣鐣巍⒔?jīng)濟(jì)、軍事、文化、民生影響極大。然因歷史久遠(yuǎn)和載籍記載等,有關(guān)涪州刺史的記載頗少。通過廣收博攬,共輯錄出唐代涪州刺史近40位。
唐代;涪州;刺史
唐設(shè)涪州涪陵郡,管轄涪陵、賓化、武龍、樂溫、溫山5縣。按唐制,州設(shè)刺史,郡為太守。刺史或太守執(zhí)掌一州軍政大權(quán),對當(dāng)?shù)厣鐣?、?jīng)濟(jì)、軍事、文化、民生影響極大。因之,鉤稽一地的封疆大吏,其意義相當(dāng)重要。關(guān)于唐代涪州刺史,按唐代官員任期的規(guī)定,大體應(yīng)當(dāng)產(chǎn)生100位左右的刺史,可由于歷史久遠(yuǎn)和載籍記載等原因,所知的涪州刺史極少??滴酢陡⒅葜尽穂1]收錄唐代涪州知州有南承嗣、張濬、韓秀升3人。其中南承嗣、張濬有傳。乾隆《涪州志》[2]卷3《官制·州牧》有南承嗣、張濬2人。同治《涪州志》[3]卷4《秩官志》收錄有南承嗣、張濬2人。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4]卷9《秩官志·名宦》有南承嗣、張濬傳。同書卷9《秩官志·文職》有“權(quán)文誕(天水人,涪州刺史)、朱敬則(永城人,涪州刺史)、周利貞(武后世酷吏,初由廣州都督以贓貶,后賜死梧州)、裴鄖、李紱(長安人,李泌子)、韓君祐(長安人)、楊成器(弘農(nóng)人)、李續(xù)之(太和中,坐李逢吉黨,貶)、韓秀升(《通志》作亂伏誅)(以上涪州刺史見《四川通志》)。鄭令珪(廣德中刺史)?!本褪沁@些所知的涪州刺史,其事跡也是一鱗半爪,難窺全貌。郁賢晧的《唐刺史考全編》[5]作為大型文史工具書,也只收錄有田世康、孫榮、權(quán)文誕、夏侯絢、宋禎、楊思、平貞昚、朱敬則、周利貞、顏謀道、李延光、張朏、鄭先進(jìn)、王縱、吳詵、裴鄖、路怤、南承嗣、李紩、宋君平、李續(xù)/李續(xù)之、楊成器、韓秀升、張濬、尚汝貞、王宗本、韓君祐、杜賢意28人。不過,該書側(cè)重于任職及其時間。因編撰《涪陵歷史人物》,要制作《歷代涪州知州表》,余乃詳為搜集,加以考訂,供學(xué)界深探。
田世康 武德六年(623年)
田世康,亦名田惟康,黔東北土家族田姓始祖田宗顯之子。田宗顯(561-633年),字輝光,號躍華,原籍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人。開皇元年(581年),蘇威以田宗顯才智過人薦舉于朝廷,欽賜思州事。旋即因茲土大治,民有太平,授兵部職。隋開皇二年(582年),田宗顯被授為黔中刺史。隋末,陜西白蓮教金頭和尚倡亂,田宗顯帶兵平亂,金頭和尚潰敗,奔成都,田宗顯追及,金頭和尚復(fù)敗,走渝城,潛往小河,踵至漆地(今貴州沿河后坪鄉(xiāng)金竹山)。迨金頭和尚授首,田宗顯奉命鎮(zhèn)管黔中思州18堡、沿河48渡。卜居石馬(今貴州沿河)。武德(618-626年)初,朝廷授田宗顯黔中宣慰榮祿節(jié)度使知思州軍民事,始建思州田氏世襲土司政權(quán),其轄地包括今黔東北和渝東南的沿河、德江、印江、思南、石阡、務(wù)川和酉陽、秀山等縣地[6]。
武德元年(618年),田世康歸附于唐,唐高祖敕封為黔州刺史。武德四年(621年),李靖平滅蕭銑,田世康助戰(zhàn)。時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李靖為行軍總管,自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東)順江東下。又廬江王李瑗出襄州(今湖北襄陽),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今湖南沅陵),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今湖北漢口)。關(guān)于田世康征蕭銑一事,《貴州通志》[7]卷1載:“命黔州刺史田惟康征蕭銑”“武德四年(621)九月,詔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擊蕭銑”;明嘉靖《思南府志》[8]亦載:“命黔州刺史田惟康由辰州路趨江陵,征蕭銑?!薄顿Y治通鑒》[9]卷190云,武德六年(623年)九月,“張大智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討之,大智以眾降?!必懹^元年(627年),田世康率軍南進(jìn),開拓烏江流域,占據(jù)盛產(chǎn)水銀、朱砂的務(wù)州(今貴州務(wù)川);貞觀十三年(639年)田世康令10大姓中以楊氏為主體的漢軍,沿洪渡河溯烏江而上占領(lǐng)羅蒙之地,將羅蒙改名為播州(今貴州遵義)。
關(guān)于田世康任涪州刺史一事,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定其在武德六年(623年),其依據(jù)是《資治通鑒》。但玩味《資治通鑒》原文“武德六年(623年)九月,渝州人張大智反,渝州刺史薛敬仁棄城走,大智侵涪州,黔州刺史田世康討之,大智以眾降”,田世康似乎未任涪州刺史。
劉瞻 武德年間(618-626年)
劉瞻,系李淵晉陽起兵建立大將軍府的重要成員之一,擔(dān)任西河郡守。《資治通鑒》卷184云:大業(yè)十三年(617年)六月癸巳,“建大將軍府,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唐儉及前長安尉溫大雅為記室,大雅仍與其弟大有共掌機(jī)密,武士彟為鎧曹,劉政會及武城崔善為、太原張道源為戶曹,晉陽長上邽姜謨?yōu)樗竟④?,太谷長殷開山為府掾,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及鷹揚郎將高平王長諧、天水姜寶誼、陽屯為左、右統(tǒng)軍。又以世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lǐng)軍大都督,左三統(tǒng)軍隸焉;(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lǐng)軍大都督,右三統(tǒng)軍隸焉;各置官署。以柴紹為右領(lǐng)軍府長史;咨議譙人劉瞻為西河通守。”
劉瞻,任涪州刺史,《全唐文》[10]卷3唐高祖《勞涪州刺史劉瞻書》云:“涪州之全,卿之力也。功績垂成,念自勖勵。富貴之事,非卿而誰。”《冊府元龜》[11]卷133亦云:“劉瞻為涪州刺史。時劉武周連年為寇,鄰城多陷,賊數(shù)攻之,輒為瞻所敗。帝下書勞之曰:涪州之全,卿之力也。功績垂成,念自勖勵,富貴之事,非卿而誰。”劉瞻任涪州刺史事,《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
不過,玩味《冊府元龜》文義,考慮到涪州與劉武周據(jù)地并不相連,這里的涪州,可能系“浩州”之誤,“浩”與“涪”當(dāng)因形近而誤。又浩州西河郡,不僅與劉武周據(jù)地相接,而且與劉瞻任職西河通守相一致。
孫榮 約貞觀年間(627-649年)
孫榮,樂安人。遠(yuǎn)祖孫權(quán),漢末三國東吳政權(quán)的建立者。據(jù)李志暕《興圣寺主尼法澄塔銘(并序)》,法澄法師的傳承世系是:遠(yuǎn)祖孫權(quán),祖孫榮,涪州刺史;父孫同,同州馮翊縣令;法澄法師為孫同次女。
孫榮為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其任職依據(jù)是李志暕《興圣寺主尼法澄塔銘(并序)》,該墓志見于《全唐文》卷100、王昶《金石萃編》[12]卷78、洪頤煊《平津讀碑記》[13]卷5。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此,將孫榮的任職時間定在貞觀年間(627-649年)。
權(quán)文誕 約貞觀年間(627-649年)
權(quán)文誕,天水略陽人。關(guān)于權(quán)文誕家族的世系,《全唐文》載有權(quán)德輿不少文章可以考論。據(jù)《全唐文》卷501《唐故東京安國寺契微和尚塔銘(并序)》,契微和尚的世系是:十代祖安邱敬公權(quán)翼,前秦仆射;曾祖權(quán)文誕,唐銀青光祿大夫涪、常二州刺史、荊州都督府長史、平?jīng)隹ら_國公。祖權(quán)崇本,唐朝散大夫、滑州匡城縣令;伯祖權(quán)崇基,戶部郎中;伯祖權(quán)崇先,水部員外郎;父權(quán)同光,進(jìn)士,唐河南縣尉、長安縣丞、翰林詳定學(xué)士;伯兄權(quán)無侍,進(jìn)士,益州成都縣尉;仲兄權(quán)若訥,進(jìn)士,歙、桂、梓三州刺史。
據(jù)《全唐文》卷503《叔父故朝散郎華州司士參軍府君墓志銘(并序)》,權(quán)隼,字子鷙。其世系為:十二代祖安邱敬公權(quán)翼,前秦司徒;四代祖權(quán)文誕,歷開府儀同三司,涪、常二州刺史,封平?jīng)龉?。曾祖?quán)崇本,滑州匡城縣令;祖權(quán)無侍,益州成都縣令;父權(quán)囗,許州臨潁縣令。權(quán)隼,權(quán)囗子,曾試守河西尉、鄢陵丞、楚州寶應(yīng)丞、宋州宋城縣丞、福昌丞、華州司士等。夫人陳郡殷氏,唐曹州司法、麗正殿學(xué)士殷踐猷之孫,清河尉殷寅之女,給事中、杭州刺史殷亮之妹;侍御史、郴州刺史殷永之姐。有子5人。長子殷少成,桐廬尉;次子殷少清,經(jīng)術(shù)甲科;有女5人。長女適安福尉劉公范;次女適常州司倉齊暢。
據(jù)《全唐文》卷503《再從叔故試大理評事兼徐州蘄縣令府君墓志銘(并序)》,權(quán)有方的世系是:曾祖權(quán)崇本,唐朝散大夫、滑州匡城縣令;祖權(quán)若訥,唐右補(bǔ)闕,起居郎,桂、歙、梓三州刺史;父權(quán)仿,唐杭州紫溪縣令;權(quán)有方,曾任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太子通事舍人、陳州司法參軍、亳州司士參軍、以大理評事兼徐州蘄縣令;夫人河間劉氏,樂城公劉仁軌之元孫。子權(quán)長儒,舉進(jìn)士甲科。
據(jù)《全唐文》卷504《再從叔故京兆府咸陽縣丞府君墓志銘(并序)》,權(quán)達(dá)世系為:十二代祖前秦安邱敬公,即權(quán)翼;四代祖平?jīng)龉?,即?quán)文誕;曾祖權(quán)崇本,唐朝散大夫、滑州匡城縣令;祖權(quán)若訥,唐通議大夫,桂、歙、梓三州刺史;父權(quán)僎,唐深州安平縣令;權(quán)達(dá),曾任家令寺主簿、同州馮翊縣尉、河南府登封主簿、京兆府咸陽縣丞等;夫人南陽張氏,有子權(quán)塤。
據(jù)《全唐文》卷504《唐睦州桐廬縣丞柳君故夫人天水權(quán)氏墓志銘(并序)》,權(quán)氏世系為:十二代祖權(quán)翼,前秦仆射,安邱敬公;曾祖權(quán)崇本,滑州匡城縣令;祖權(quán)無侍,益州成都縣尉;父權(quán)囗,許州臨潁縣令;權(quán)氏適睦州桐廬丞河?xùn)|柳君。
據(jù)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引《新唐書·表五下》權(quán)氏:“文誕,涪、常二州刺史”。稱權(quán)文誕乃隋代儀同、鄜城公權(quán)榮之子。
關(guān)于權(quán)文誕任職涪州刺史的時間,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據(jù)《全唐文》卷501《唐故東京安國寺契微和尚塔銘(并序)》“曾祖文誕,皇銀青光祿大夫涪、常二州刺史、荊州都督府長史、平?jīng)隹ら_國公。祖崇本,皇朝散大夫滑州匡城縣令,與兄戶部郎中崇基、水部員外郎崇先,皆以文學(xué)政事,顯名于貞觀(627-649年)、永徽(650-655年)之際?!倍ㄆ淙温殨r間在貞觀年間(627-649年)。又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九《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權(quán)文誕。
夏侯 絢永徽元年至三年(650-652年)
夏侯絢,沛國譙人。據(jù)《大唐故使持節(jié)睦州諸軍事睦州刺史夏侯府君之墓志銘并序》[14],祖夏侯裕,周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侍郎,鄀、邵、梁、貝四州諸軍事四州刺史,廣阿縣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夏侯絢,曾任秦府左一軍司馬、宜君土門縣令、河?xùn)|縣令、郎州刺史、利州刺史、涪州刺史、蜀王府長史、使持節(jié)睦州諸軍事睦州刺史,永徽五年(654年)卒,享年60歲。夏侯絢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據(jù)墓志將其任職時間定在永徽元年至三年(650-652年)。
關(guān)于夏侯絢在涪州的治績,墓志評價是“跨孕玉之荊岑,居然鎮(zhèn)靜;臨濯逯鄭煲猿吻濉囗訓(xùn)天人,妙簡良士。攀小山之(偃)桂,藉長坂之崇蘭。繼踵賈生,比肩董相。元僚之任,豈易其才?!?/p>
柳寶積 顯慶年間(656-661年)
柳寶積,名積,字寶積,河?xùn)|解東人。據(jù)《大唐故使持節(jié)潁涪二州刺史上柱國柳府君墓志銘并序》,祖柳道茂,周河北郡太守,贈陜州刺史、懷公;父柳孝斌,隋淮南郡霍丘縣令;柳寶積曾詔舉賢良,對策甲科。曾任城門郎、儀同、鳳州黃花縣令、尚書職方員外郎、雍州櫟陽縣令、汴州別駕、朝散大夫、守紀(jì)王府諮議參軍、西州道行軍長史、歧州別駕、上護(hù)軍、柱國、懷州長史、上柱國、涪州刺史。龍朔元年(661年)薨于涪州刺史任。另,柳寶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15]、《元和姓纂》[16]有載。據(jù)《元和姓纂》,柳寶積有二子,一曰明逸,刑部員外;一曰明肅,度支郎中?!度莆难a(bǔ)遺》[17]第七輯收錄有《柳明逸墓志》。
柳寶積在任職西州道行軍長史期間,曾參加唐王朝的征焉耆之戰(zhàn)[18]。
柳寶積在任職潁州刺史期間,曾修建椒陂塘?!缎绿茣さ乩碇径窛}州汝陰縣注:“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引潤水溉田二百頃,永徽(650-655年)中,刺史柳寶積修?!?/p>
柳寶積任職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據(jù)《大唐故使持節(jié)潁涪二州刺史上柱國柳府君(積)墓志銘并序》,明言其任涪州刺史,且薨于任。其任職時間,楊曉等定在顯慶(656-664年)中至龍朔元年(661年)[19]。按照墓志所言,可直接確定為高宗顯慶年間(656-661年)。
宋禎 天授年間(690-692年)
宋禎,字麟福,廣平人。宋禎,《〈偃師杏園唐墓〉的科舉史料價值》[20]一文作宋楨。據(jù)《大唐故正議大夫使持節(jié)延州諸軍事延州刺史上柱國宋府君墓志銘并序》[21],宋禎的世系為:曾祖宋虔,隋萊州司功參軍事。祖宋公弼,唐蒲州長史,渠、蔚二州刺史。父宋大師,洛州司法參軍事、密縣令。宋禎好尚必奇,曾參加武舉,授上柱國。曾任昭武校尉、利州嘉川府左果毅都尉;游擊將軍、幽州昌平府左果毅都尉;寧遠(yuǎn)將軍、忻州秀容府折沖都尉;朝議大夫,涪州刺史;大中大夫,平狄軍大使,兼朔州刺史;慶州刺史;正議大夫,延州刺史。有兄宋撝,字去伐,曾參加科舉,射策甲第。曾任幽州安次縣丞、滑州韋城縣丞、潞州黎城縣令、亳州城父縣令、朝散大夫等。參見《大周故朝散大夫行亳州城父縣令宋府君墓志銘并序》。
宋禎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宋禎墓志所言時序?qū)⑵淙温殨r間定在天授年間(690-692年)。
關(guān)于宋禎在涪州刺史任的治績,《大唐故正議大夫使持節(jié)延州諸軍事延州刺史上柱國宋府君墓志銘并序》評價說:“屬戎渝梗叛,忠、萬流亡。君殄滅逋丑,招撫離散,策勛敘效,王命是加?!?/p>
杜賢意 武后年間
杜賢意,《元和姓纂》卷6陜郡杜氏云:“賢意,涪州刺史”。杜賢意,有兄杜善賢為長安令,面黑,為劉行敏作詩《嘲李叔慎、賀蘭僧伽、杜善賢(善賢長安令三人皆黑)》所嘲,其詩云:“叔慎騎烏馬,僧伽把漆弓,喚取長安令,共獵北山熊?!眳⒁姟短綇V記》[22]卷254《劉行敏》引《啟顏錄》。
杜賢意任涪州刺史,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列入“待考錄”,未言具體時代。據(jù)百度百科“房陵公主”[23]條,房陵公主(619-673年),唐高祖李淵第六女。621年,封永嘉公主,下嫁竇奉節(jié)。654年,改封房陵大長公主,后下嫁賀蘭僧伽。而賀蘭僧伽死于咸亨四年(673年)之前。據(jù)此,約可推定杜賢意任職涪州刺史在武后時期。
李延光 圣歷二年(700年)
李延光,隴西成紀(jì)人。祖父李志廉,唐上開府、陜東道行臺、度支郎中,贈使持節(jié)衛(wèi)州刺史。李延光任涪州刺史,《新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見于《唐故中散大夫涪州刺史上柱國李府君墓志并序》。志文第15行云:“尋除使持節(jié),涪州諸軍事,守涪州刺史?!标P(guān)于李延光任職涪州刺史的時間,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開元七年(719年),估計有誤,開元七年(719年)實為李延光卒年。賀忠輝將其任職定在武周圣歷二年(700年)。并云:“郁賢皓《唐刺史考》卷221‘涪州(涪陵郡)’失記。有誤?!盵24]
楊思 神龍元年至二年(705-706年)
楊思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見于《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涪州諸軍事行涪州刺史武當(dāng)郡開國公楊府君墓志之銘》[25]。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將其任職時間定于神龍元年至二年(705-706年)。
朱敬則 神龍二年(706年)未就任
朱敬則(635-709年),字少連,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學(xué)家。祖朱憎寧,字子須,隋濉州太守;父朱操,字道濡,唐開府儀同;母親:趙氏;兄朱仁軌,字德容,官太子洗馬;弟朱玘,官著作郎、禮部尚書;弟朱瑉,官太子典膳;妻戈氏;有子朱光順、朱光迪,有孫朱守溫、朱守同、朱守和、朱守滔。朱敬則家族以孝義被世人稱揚,從北周到唐朝,三代旌表。
朱敬則,瀟灑倜儻,很重節(jié)義,年輕時以辭賦知名。咸亨年間(672年),唐高宗召見,擬重用,因中書舍人李敬玄貶毀,授洹水縣尉。后任右補(bǔ)闕。武則天稱制,廣開密告之門,羅織誣陷,誅殺大臣。長安三年(703年),朱敬則進(jìn)諫,武后提升其為正諫大夫兼修國史,代理宰相一職。他每以用人為先。桂州蠻叛,他薦裴懷古;鳳閣舍人缺,他薦魏知古;右史缺,他薦張思敬,武則天認(rèn)為他知人識才。神龍元年(705年)調(diào)任鄭州刺史。706年,因侍御史冉祖雍一向與朱敬則不和,誣告他與王同皎親善,貶為廬州刺史。景云三年(712年)病逝。朱敬則,《舊唐書》《新唐書》均有傳。對于朱敬則,《舊唐書》[26]評價說:“朱敬則文學(xué)有稱,節(jié)行無愧,諫諍果決,推擇精真,茍非洞鑒古今,深識王霸,何由立其高論哉?惜乎相不得時矣!”“少連為絕。守道安貧,懷遠(yuǎn)當(dāng)仁。”毛澤東評價說:“朱敬則,政治家、歷史家,年七十五。賈誼云:‘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盵27]
朱敬則任涪州刺史,在其調(diào)任鄭州刺史之后,出任廬州刺史之前?!缎绿茣ぶ炀磩t傳》云:“出為鄭州刺史,遂致仕。侍御史冉祖雍誣奏與王同皎善,貶涪州刺史。既明其非罪,改廬州”。又見《冊府元龜》卷522、李贄《藏書》[28]卷1《大臣傳》、邵經(jīng)邦《弘簡錄》[29]卷37、董誥《全唐文》卷170、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等。不過,《舊唐書·朱敬則傳》云:“神龍元年(705年),出為鄭州刺史,尋以老致仕。二年(706年),侍御史冉祖雍素與敬則不協(xié),乃誣奏云與王同皎清善,貶授廬州刺史”。并未言及其任涪州刺史一事。
朱敬則任涪州刺史,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神龍二年(706年),但未到任。
平貞昚 神龍年間(705-707年)未就任
平貞昚,字密,一字間從,燕國薊人。據(jù)《全唐文》卷229張說《常州刺史平君神道碑》,平貞昚的世系為:北齊司空公平鑒之曾孫,秘書郎平子敬之季孫,偃師令平直容之叔子。平貞昚,司成館進(jìn)士。曾任盧州慎縣尉、冀州大都督府曲沃縣尉、晉州洪洞縣主簿、雍州新豐縣尉、檢點判官、監(jiān)察御史里行、奉使黔中監(jiān)選、監(jiān)察御史、右臺監(jiān)察御史、右肅政殿中侍御史、司勛員外郎、溫州固安令、鴻州櫟陽令、括州員外司倉、吉州司馬、司門郎中兼衛(wèi)王司馬、正除衛(wèi)王司馬、太子左庶子、涪州刺史、盧州司馬、左諭德兼榮文館學(xué)士、攝詹事東都留守、常州刺史等。著有《淳孝》《友悌》傳各1篇;《先君親友傳》10卷;《家譜》《家志》各10卷;《河南巡察記》10卷。有《文集》10卷。
平貞昚任職涪州,其原因是“以節(jié)愍之禍,出為涪州刺史”,但“未往”。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此,定其任職時間是神龍年間(705-707年),但未就任。
周利貞,先天年間(712-713年)
周利貞(656-719年),字正,汝南郡廬江縣(今安徽廬江)人。唐代著名酷吏。初以門蔭進(jìn)入國子監(jiān),明經(jīng)科擢第,解褐錢塘尉。后歷蜀縣丞、大理寺主簿、太府寺丞、右臺御史、司勛員外郎、大理正、御史中丞、廣府都督兼委按察使、邕州長史。歷任刺史、都督、都督別駕15州,長史、司馬7州,前后總28政。封巢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周利貞,《舊唐書》《新唐書》有傳。參見《唐故正議大夫上柱國巢縣開國男邕府長史周君(利貞)墓志銘并序》[30]。
關(guān)于周利貞任涪州刺史一事,《舊唐書·周利貞傳》未有言及。歐陽修《新唐書》卷209列傳第一百三十四《酷吏》云:“先天(712-713年)初,為廣州都督,……顓事剝割,夷獠苦其殘虐,皆起為盜,詔監(jiān)察御史李全交按問,得贓狀,貶涪州刺史。開元(713-741年)初,詔:‘利貞及滑州刺史裴談,……皆酷吏,宜終身勿齒。’尋復(fù)授珍州司馬。”《全唐文》卷152有《二月戊子敕》曰:“涪州刺史周利貞……等十三人皆為酷吏……并宜放歸草澤,終身勿齒”。該事還見于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11唐紀(jì)二十七開元二年(714年)二月、朱熹《通鑒綱目》[31]卷43上、彭大翼《山堂肆考》[32]卷118《性行》、徐元太《全史吏鑒》[33]卷7、嚴(yán)衍《資治通鑒補(bǔ)》[34]卷211唐紀(jì)27、朱瞻基《五倫書》[35]卷18《君道十七》、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等。
周利貞任涪州刺史,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先天年間(712-713年)。
顏謀道 開元五年至六年(717-718年)
顏謀道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見于《千唐志齋藏志·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和州刺史上柱國瑯邪開國伯顏府君墓志銘》[36]。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將其任職時間約定在開元五年至六年(717-718年)。
張朏 天寶(742-756年)初年
張朏,先世范陽人,因中原戰(zhàn)亂,“馬渡丹陽,龍戰(zhàn)河洛,煙塵北擁,冠冕南遷”,成為襄陽人。曾祖張則,隋囗陽縣令;祖父張弼,唐益州功曹參軍,贈安州都督;父張晦之,桂坊正字、左率府兵曹參軍;伯父張柬之,中書令漢陽郡王,贈越州都督,扶危宗社,勛庸太常,系唐代名相、政治家。其太夫人韋氏,安府戶曹玄寶之女,封馮翊縣太君。夫人隴西李氏,隴西郡君,刑部尚書李乾囗之孫,相州堯城縣令李昭禮之女,中書令李昭德之侄女。
張朏之父早亡,受養(yǎng)于張柬之。曾先后任荊州參軍、撫州參軍、太子通事舍人、將作監(jiān)主簿、太仆寺丞、太子文學(xué)、定州司馬、邢州長史、朝散大夫、涇州別駕、渠州剌史、涪陵郡太守、零陵郡太守、臨川郡太守、新定郡太守。天寶十載(751年)病逝。參見《唐文拾遺》[37]卷19張回《唐故太中大夫守新定郡太守張公墓志銘(并序)》。
張朏任涪州刺史一事,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天寶(742-756年)初年。關(guān)于張朏任職涪州等郡的治績。墓志有“蜀山云平,非無叱馭;湖水天浸,豈憚洪波?江南聽采菱之詞,成中和之曲;新安逢江水見底,比清鏡豈如?!逼渲?,“蜀山云平,非無叱馭”當(dāng)系其任職渠州、涪州的評價。
鄭令珪 廣德元年(763年)
鄭令珪,唐代廣德年間(763-764年)任涪州刺史、涪州團(tuán)練使。關(guān)于鄭令珪任涪州刺史一事,《舊唐書》《新唐書》均未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只見于涪州方志文獻(xiàn)和白鶴梁題刻文獻(xiàn)[38]。方志文獻(xiàn)見于清同治《重修涪州志》卷4《秩官志·歷代秩官》、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和《涪陵市志》[39];題刻文獻(xiàn)見于《謝昌瑜題記》和《向仲卿等題記》。另《盧棠題記》有“鄭使君石刻”語。
鄭令珪治理涪州的治績,無可詳考。但他對涪陵文化卻影響巨大,首創(chuàng)白鶴梁題刻,系白鶴梁題刻之祖?!陡⒘晔兄尽返?2頁《大事記》云:廣德二年(764)二月,長江水位退至白鶴梁上土人所鐫石魚以下四尺。當(dāng)?shù)毓世蟼餮裕骸笆~見,即年豐稔”。涪州刺史鄭令珪在石魚附近刻石記載此事,后謂“廣德題記”,為涪州白鶴梁題刻之始。據(jù)陳曦震《水下碑林――白鶴梁》介紹,鄭令珪先后在白鶴梁有題刻3段。
鄭令珪在白鶴梁鐫刻有一對石魚,主要為一對雌雄鯉魚,每魚魚身有36個鱗片,雙魚共計72個鱗片,一前一后,一含芝草,一含蓮花,分別稱為芝草魚和蓮花魚,二魚作溯江翔游狀,這就是所謂的“唐魚”。這是白鶴梁石魚題刻中最早的魚刻,它價值極高,經(jīng)實測,唐魚魚眼所處高程為137.91m,與長江涪陵水尺零點水位十分接近,不僅是白鶴梁石魚題刻眾多石魚中惟一起著“石魚水標(biāo)”作用的石魚,而且是長江中惟一保存完好的連續(xù)使用1 000年以上的枯水位觀測水標(biāo)。鄭令珪石魚,因歲久模糊而在清代被當(dāng)時涪州牧蕭星拱重鐫,故真正的“唐魚”今已不存。鄭令珪所刻石魚問世以后,對后世影響極大,所刻雙魚、36鱗、72鱗往往成為其后人們吟詠的對象。如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劉忠順等唱和詩》稱:“七十二鱗波底鐫,一含芝草一含蓮。出來非自貪芳餌,奏去因同報稔年?!蹦纤谓B興戊辰年(1148年)《何憲、盛辛唱和詩并序》說:“職課農(nóng)桑表勤惰,信傳三十六鱗中?!薄绊氈@晦將千載,往哲摽名歲大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陳廷璠書王士禎詩》稱:“涪陵水落見雙魚,北望鄉(xiāng)園萬里余;三十六鱗空自在,乘潮不寄一封書”。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至山老人劉镕經(jīng)《游白鶴梁》云:“兩三鳴鶴摩天漸,卅六鱗魚兆歲豐?!?/p>
另,鄭令珪在白鶴梁還刻有一幅“秤斗圖”。
劉逸 肅宗、代宗年間
劉逸,曾任涪州刺史?!杜f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洞筇莆魇胁┪镳^藏墓志》[40]328《劉斌墓志》云:“公諱斌……公曾門皇任汴州刺史。王父諱暠,皇任朝散大夫、黃州別駕。叔祖秦,皇任中散大夫、太常寺丞。烈考諱適,皇任邠州長史。叔父諱逸,皇任銀青光祿大夫、涪州刺史?!秉S樓據(jù)墓志將劉逸任職涪州刺史的時間約定在肅、代時期[41]。
鄭先進(jìn)大歷年間(766-779年)
鄭先進(jìn),曾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其任職見于《大唐故朝散大夫試酒(?)州司馬榮陽郡鄭(溥)府君墓志銘并序》[42],志文第5行稱鄭溥“曾祖先進(jìn),皇涪州刺史?!编嵪冗M(jìn)任職涪州刺史的時間,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墓志定在肅宗、代宗年間。賀忠輝據(jù)墓志定在大歷年間(766-779年)[43]。
王縱 大歷年間(766-779年)
王縱,曾任涪州刺史。戴叔倫有《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詩,詩云:文教通夷俗,均輸問火田。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毒瘴含秋氣,陰崖蔽曙天。路難空計日,身老不由年。將命寧知遠(yuǎn),歸心詎可傳。星郎復(fù)何意,出守五溪邊。
王縱任涪州刺史一事,《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加以收錄,定其任職在大歷年間(766-779年)。
王仙鶴 代宗、德宗年間
王仙鶴,字勁,太原人。據(jù)《唐故萬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鶴)墓志銘并序》[44],王仙鶴的世系是:曾祖王千石,性仁孝,《法苑珠林》第四十九卷《感應(yīng)緣》有王千石有墳?zāi)怪?。唐、綏、慈三州刺史,有《議沙門不應(yīng)拜俗狀》。祖王仁嗣,果州刺史;父王元佑,延安郡太守。王仙鶴,累遷南、涪、萬三州刺史。還曾任趙王府諮議參軍、道州長史等。
據(jù)《大唐故撫州刺史兼使御史王君(沼)墓志》,王沼的世系為:曾祖王仁嗣,夔、果二州刺史;祖王元佑,延安郡太守;父王仙鶴,涪、萬二州刺史。王沼曾任撫州刺史等。
王仙鶴任職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毛陽光據(jù)《大唐故撫州刺史兼使御史王君(沼)墓志》將其任職時間定在代宗、德宗年間[45]。
關(guān)于王仙鶴在涪州刺史任的治績,《唐故萬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鶴)墓志銘并序》評價云:“累遷南、涪、萬三州刺史。各因其俗,咸便于人。涪陵賊帥康朝等,聚徒甚眾,作害已深。公下車馳檄,面賻請罪?!?/p>
吳詵 貞元四年(788年)
吳詵,唐代軍將。安史亂間,李晟收復(fù)長安之戰(zhàn),吳詵為副元帥、兵馬使。據(jù)《舊唐書·德宗紀(jì)》《人物志》[46],貞元三年(787年)任福建都團(tuán)練觀察處置使。貞元四年(789年)因福建軍士為亂,吳詵被貶為涪州刺史。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33唐紀(jì)四十九貞元四年(788年)四月云:福建觀察使吳詵輕其軍士脆弱,苦役之。軍士作亂,……辛未,以太子賓客吳湊為福建觀察使,貶吳詵為涪州刺史。該事亦見于《冊府元龜》卷153、邵經(jīng)邦《弘簡錄》卷6、嚴(yán)衍《資治通鑒補(bǔ)》卷233唐紀(jì)四十九、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裴鄖 貞元年間(785-805年)
據(jù)《新唐書》卷71《宰相世系表一上》中眷(河?xùn)|聞喜)裴氏,祖裴安期,父裴后己,后己生有裴郁、裴邠、裴鄖、裴鄅、裴郜五子。裴鄖,曾為涪州刺史。裴郜有子裴乂為元和(806-820年)、長慶(821-824年)間福建觀察使。
關(guān)于裴鄖任涪州刺史一事,《舊唐書》《新唐書》及康熙、乾隆、同治《涪州志》無載。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裴鄖。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將其任職定在貞元年間(785-805年)。
裴鄖在涪州任內(nèi),治績無考。但裴鄖與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為親家,從而留下了一些詠贊涪州的詩作。元和十一年(816年),元稹續(xù)娶涪州刺史裴隕之女裴淑為妻。裴淑,字柔之。約生活于唐順宗永貞(805-806年)至文宗太和年間(807-835年)。河?xùn)|聞喜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詩。因裴淑心思涪州,故元稹先后寫詩勸慰。其《寒食日》詩云:“今年寒食好風(fēng)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無限思,莫將心道是涪州”。又《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詩云:“胡笳夜奏塞聲寒,是我鄉(xiāng)音聽漸難。料得小來辛苦學(xué),又因知向峽中彈。別鶴凄清覺露寒,離聲漸咽命雛難。憐君伴我涪州宿,猶有心情徹夜彈”。元稹抒情懷,視涪州為故鄉(xiāng),情深意切。裴淑現(xiàn)存《答微之》詩作一首。詩云:侯門初擁節(jié),御苑柳絲新。不是悲殊命,唯愁別近親。黃鶯遷古木,朱履從清塵。想到千山外,滄江正暮春。
路怤 貞元十四年(798年)
路怤,據(jù)維基百科,貞元年間(785-805年)曾任岳州刺史。貞元十四年(798年)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無載。王欽若《冊府元龜》卷700云:路怤為涪州刺史,貞元十四年,以贓追奪兩官,仍勿齒三五年。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亦將其任職定位在貞元十四年(798年)。從《冊府元龜》的記載來看,路怤為貪官,其治理涪州可想而知。
南承嗣 元和元年(806年)
南承嗣,頓丘人,唐代名將南霽云之子。南霽云,又名南八(排行第八),曾任睢陽郡太守、特進(jìn)左金吾衛(wèi)將軍?!鞍彩分畞y”間曾與河南節(jié)度副使張巡守雎陽城,阻遏叛軍南下,苦戰(zhàn)殉國。唐宣宗時,與馬周、褚遂良、婁師德、張九齡、張柬之、張巡、許遠(yuǎn)、柳渾等37位名臣名將,圖像凌煙閣。
南承嗣,曾任婺州別駕、施州刺史、涪州刺史、永州刺史等。南承嗣任涪州刺史一事,見于《新唐書》卷192列傳第一百一十七《忠義中·南霽云傳》、《古今姓氏書辯證》[47]卷20南氏,《柳河?xùn)|集》[48]卷3、卷23、卷39,《詁訓(xùn)柳先生文集》[49]卷5、卷23,《注釋音辯柳集》[50]卷39奏狀,邵經(jīng)邦《弘簡錄》卷55,王志堅《四六法海》[51]卷5以及康熙、乾隆、同治《涪州志》和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等。
南承嗣任職涪州刺史,其任職時間,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元和元年(806年)。南承嗣秉承家風(fēng),以忠烈自許。永貞元年(805年),征討劍南西川劉辟,南承嗣率軍征之。同治《涪州志》云:“南承嗣,為涪陵守,奉命剿蜀,晝夜不釋甲,有忠烈碑,見《一統(tǒng)志》?!渡教盟量肌罚耗铣兴茫V云子也,歷施、涪二州,為刺史,柳宗元稱其服忠思孝,無替負(fù)荷,見《張雎陽潮碑》,崇祀名宦祠。”南承嗣率兵殊死作戰(zhàn),“晝不釋刃,夜不釋甲”,但在叛亂平定后,他卻因誣陷而被貶湖南永州,與被貶的時任永州司馬的著名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成為好友。柳宗元為他寫有《為南承嗣請從軍狀》《為南承嗣上中書門下乞兩河效用狀》《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還為其父寫有《唐故特進(jìn)贈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陽廟碑并序》。
宋君平 元和十五年(820年)
宋君平,其父曾任崇文判官、武陟尉等職,后因武成節(jié)度使高崇文為報私仇而被殺。參見《唐語林》[52]。
宋君平,曾任涪州刺史。王欽若《冊府元龜》卷700云:“宋君平為涪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坐贓,削官一任。”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此定其任職時間是元和十五年(820年)。從《冊府元龜》的記載看,宋君平為貪官,其治涪可想而知。
李紩 元和年間(806-820年)
李紩,京兆人,祖籍遼東襄平。七世祖李弼,西魏八柱國之一;祖李承休,吳房縣令,藏書家;父李泌(722-789年),字長源。唐代宰相,著名政治家。貞元(785-805年)中,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封鄴侯。有《文集》20卷。李泌有子5人,李囗,高陵尉;李繁,和州刺史,著有《鄴侯家傳》;李囗,咸陽尉;李紩,涪州刺史;李絢,華州文學(xué)。
李紩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及康熙、乾隆、同治《涪州志》無載。其任職參見《新唐書·表二上》遼東李氏、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卷21、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作李紱)。其任職時間,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元和年間(806-820年),但具體任職時間不詳。
李續(xù)/李續(xù)之 大和元年(827年)
李續(xù),亦作李續(xù)之。《中國名人志》[53]第五卷云:“曾官拾遺,阿附宰相李逢吉,與張又新等號‘八關(guān)十六子’。唐敬宗時,屢遷度支、吏部員外郎,金部郎中。后貶涪州刺史。李訓(xùn)用事,召為尚書郎。李訓(xùn)敗,復(fù)貶?!?/p>
李續(xù)任涪州刺史,見于勞格《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54]卷4、沈炳震《唐書合鈔》[55]卷17本紀(jì)十七及卷218列傳第一百一十八、劉昫《舊唐書》卷17上本紀(jì)第十七上、歐陽修《新唐書》卷174列傳第九十九等。
李續(xù)之為涪州刺史,見于劉昫《舊唐書》卷149列傳第九十九《張又新傳》、沈炳震《唐書合鈔》卷200列傳第一百、董誥《全唐文》卷70、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等。
《全唐文》卷70《貶張又新李續(xù)之詔》云:朕在億兆人之上,不令而人化,不言而人信者,法也。法行則君主重,法廢則朝廷輕。田伾常掛亡命之章,偷請養(yǎng)賢之祿,跡在搜捕,公行人間。而更冒選吏曹,顯擬君左,及黃樞覆驗,烏府追擒,證逮皆明,奸狀盡得,三移憲牒,一無申陳,眾狀滿前,群議溢耳。終則步健不至,鋃鐺空來,蔑視紀(jì)綱,頗同侮謔。顧茲參畫,負(fù)我上臺,閱視連名,伊爾二子。又新可汀州刺史,續(xù)之可涪州刺史。
李續(xù)/李續(xù)之任涪州刺史,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將其定于大和元年(827年)。
張又新 大和年間(827-835年)
張又新,字孔昭,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曾祖張鷟(約660-740年),字文成,自號浮休子,人稱“青錢學(xué)士”。唐代小說家。曾任岐王府參軍、長安縣尉、鴻臚丞、御史等職。著有《朝野僉載》。父張薦(744-804年),字孝舉。曾任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卒,謚憲。著有《文集》30卷、《靈怪集》2卷。張又新,曾舉博學(xué)鴻詞科第一。元和九年(814年)狀元,三元及第,時號“張三頭”。歷官左右補(bǔ)闕,依附李逢吉,成為“八關(guān)十六子”之一,被薦為司馬。李逢吉敗,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依附李訓(xùn),遷刑部郎中。李訓(xùn)敗,貶申州刺史。張又新好美人,誓娶靚妻,曾說:“我少年有美名,志不在任官,惟得美妻,平生足矣?!庇钟性姟澳档ひ欢渲登Ы?,將謂從來色最深?!笔蕊嫴瑁F穱L各地名泉,著有《煎茶水記》1卷。
張又新,曾任涪州刺史?!杜f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56]卷14云:“《煎茶水記》一卷,唐涪州刺史張又新撰?!痹脝枴对z山詩集箋注》[57]卷10、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58]卷218《經(jīng)籍考四十五》同。張又新與李續(xù)之為同時代人,故定在大和年間(827-835年)。
楊成器 大和年間(827-835年)
楊成器,弘農(nóng)(治今河南靈寶)人?!缎绿茣け硪幌隆窏钍显焦浚骸俺善?,涪州刺史”。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楊成器。楊成器與楊於陵為從兄弟行。按:楊於陵,字達(dá)夫,后魏楊鈞第八世裔孫。少有奇志,18歲中進(jìn)士,授潤州句容主簿。歷官唐吏部郎中、中書舍人、潼關(guān)防御、鎮(zhèn)國軍使、浙東觀察使,入為京兆尹,官至戶部侍郎、弘農(nóng)郡公。因居長安朱雀街南新昌坊,系越公房分支“新昌房楊氏”始祖。楊於陵與劉長卿、毛仙翁、權(quán)載之等有詩作唱和。
楊成器任涪州刺史,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將其定在大和年間(827-835年)。
韓秀升 中和二年(882年)
韓秀升,曾任涪州刺史,受邛州阡能起義影響,起兵反唐,兵敗被俘殺。事見歐陽修《新唐書》卷189列傳第一百一十四《高仁厚傳》、郭允蹈《蜀鑒》[59]卷7、司馬光《資治通鑒考異》[60]卷24、嚴(yán)衍《資治通鑒補(bǔ)》卷255唐紀(jì)七十一、邵經(jīng)邦《弘簡錄》卷64、民國《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等。《涪陵辭典》[61]有傳。
韓秀升任涪州刺史,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將其定在中和二年(882年)。
張濬 光啟年間(885-888年)
張濬(?-903),字禹川,郡望河間,實宿州符離人。祖張仲素,累官至中書舍人。父張鐐,官卑,家寓宿州。張濬,太常博士,曾任度支員外郎、兵部郎中、諫議大夫、都統(tǒng)判官、戶部侍郎、平章事、判度支、河?xùn)|行營兵馬都招討宣慰使等職。有三子,其二子張格仕于王建,三子仕于楊行密。張濬與詩僧貫休多有交往。《全唐詩》[62]卷837有貫休《繡州張相公見訪》,詩云:“德符唐德瑞通天,曾叱讒演玉座前?!庇志?31有貫休《晚春寄張侍郎》,詩云:“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殘。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艱難?!?/p>
張濬任涪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均未言及。歷代涪州方志均收錄有涪州刺史張濬。光啟年間(885-888年),張濬任涪州刺史。時涪州城水井較少,他親自考察,尋找山泉,用竹筧導(dǎo)流入城供居民飲用。同治《涪州志》云:“張濬,光啟(885-888)中為涪陵刺史,郡城舊之井泉,濬求山谷得水源,導(dǎo)之使注不竭,民利賴之,崇祀名宦祠?!庇帧遁浀乇浤俊肪?《涪州碑記》有《堂千福院水泉記》,注:“光啟(885-888)中,太守張濬撰”。又同治《涪州志》云:“《唐千福院水泉記》,光啟(885-888)中太守張濬撰?!庇糍t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碑目》將其任職時間定在光啟年間(885-888年)。
尚汝貞 昭宗初年
尚汝貞,曾任涪州刺史?!杜f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全唐文》卷903李磎《授尚汝貞涪州刺史朱塘恩州刺史婺州刺史蔣瑰檢校仆射等制》云:“敕。朕思報功臣以郡事,念遠(yuǎn)人以司牧。惟是二者,寤寐疚懷。具官尚汝貞,在先皇帝時,扈鑾駕功高,建隼囗布政,非時見代,可為愍然。具官朱塘,將兵之材,號為嚴(yán)肅。勞績聲著,罷免歲深。惟涪與恩,遠(yuǎn)郡之沃饒者也。資人以優(yōu)爾,亦資爾以救人。且以元武之尊,夏官之長,各從官敘,以寵榮之。具官蔣瑰,婺人言有政化,懇乞增秩。端右之命,以徇其請。各堅爾志,無或變渝??梢狼凹??!痹撝朴忠娪诶顣P《文苑英華》[63]卷411。
關(guān)于尚汝貞任涪州刺史的時間,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定在昭宗初年。
王宗本 天復(fù)三年至天祐四年(903-907年)
王宗本,本名謝從本。初事陳敬瑄為資、簡都制置應(yīng)援使。后降附蜀高祖王建,改姓名,蜀高祖錄為假子。歷渝州刺史,開、道都指揮使。出兵荊南,定四州,遷武泰軍留后[64]2046。
王宗本任涪州刺史?!杜f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顿Y治通鑒》天復(fù)三年(903年)十月,“(王)建以(王)宗本為武泰留后,武泰軍舊治黔州,宗本以其地多瘴癘,請徙治涪州,建許之?!庇糍t皓《唐刺史考全編》據(jù)此將其任職時間定在天復(fù)三年至天祐四年(903-907年)。
陸弼 唐代
陸弼,曾任職瀘州,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帝臣纂修十二卷本《瀘州志》,參見《瀘州市歷代舊志提要》[65]。
陸弼,曾任涪州刺史?!杜f唐書》《新唐書》及歷代涪州方志均無載。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亦未收錄。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卷90《郊社考23》云:“靈濟(jì)公廟在梓州射洪縣白崖山下。唐中書舍人陸弼貶涪州刺史,卒葬山側(cè),土人立廟,水旱禱之必應(yīng)。偽蜀封洪濟(jì)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詔封公號?!?/p>
韓君祐 唐代
韓君祐,曾任涪州刺史?!缎绿茣け砣稀讽n氏:“君祐,涪州刺史?!庇置駠陡⒘昕h續(xù)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職》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韓君祐。韓君祐系衛(wèi)尉少卿韓華之子。關(guān)于韓君祐任涪州刺史的時間,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列入“待考錄”,未言具體時代。
宋庭瑜 先天年間(712-713年)
宋庭瑜,曾任司農(nóng)少卿、涪州別駕(相當(dāng)于州牧副貳),慶州都督、廣州都督等職。劉昫《舊唐書》卷193列傳第一百四十三《列女》云:“宋庭瑜妻魏氏,定州鼓城人,隋著作郎彥泉之后也,世為山東士族。父克己,有詞學(xué),則天時為天官侍郎。魏氏善屬文。先天(712-713年)中,庭瑜自司農(nóng)少卿左遷涪州別駕。魏氏隨夫之任,中路作《南征賦》以敘志,詞甚典美。開元(713-741年)中,庭瑜累遷慶州都督。初,中書令張說年少時為克己所重,魏氏恨其夫為外職,乃作書與說,敘亡父疇昔之事,并為庭瑜申理,乃錄《南征賦》寄說。說嘆曰:‘曹大家《東征》之流也?!ヨまD(zhuǎn)廣州都督,道病卒。魏氏旬日亦殞,時人莫不傷之?!鼻鍙埦]英有《楷書宋庭瑜妻立軸》。
[1][清]董維祺.康熙涪州志[BZ/OL].電子本.
[2][清]多澤厚.乾隆涪州志[BZ/OL].電子本.
[3][清]呂紹衣,傅炳墀,等.同治重修涪州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本.成都:巴蜀書社,1992.
[4]施紀(jì)云.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M].民國十七年(1928年)本
[5]郁賢晧.唐刺史考全編[M].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0.
[6]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wù)局.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民族志[M].貴陽:貴陽民族出版社,2007.
[7][清]衛(wèi)既齊,主修;[清]吳中蕃,[清]李祺,等,撰;[清]閻興邦,補(bǔ)修.貴州通志[M].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刻本.
[8]明嘉靖思南府志[M].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9][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四部叢刊景(影)宋刻本.
[10][清]董誥.全唐文[M].清嘉慶(1797-1820年)內(nèi)府刻本.
[11][宋]王欽若.冊府元龜[M].明刻初印本.
[12][清]王昶.金石萃編[M].清嘉慶十年(1805年)青浦王氏經(jīng)訓(xùn)堂刻本.
[13][明]洪頤煊.平津讀碑記[M].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刻本.
[14]陳長安.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第三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15][宋]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6][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元和姓纂[M].北京:中華書局,1994.
[17]吳綱.全唐文補(bǔ)遺(第七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18]樊波,李舉剛.新出唐代墓志所見西域史事二題[J].西域研究,2009(4).
[19]楊曉,吳炯炯,《唐刺史考全編》補(bǔ)正(二)[J].甘肅社會科學(xué),2011(1).
[20]許有根,《偃師杏園唐墓》的科舉史料價值[J].文化學(xué)刊,2008(1).
[21]吳綱.全唐文補(bǔ)遺(第四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2][宋]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23]房陵公主[BZ/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ebwWA0AbyXdEcbsDr5Kri6SjuhDiecjMtVU5pUPpDlEA7 MKU5IoWHczuk8_hv4IcUTwAbb0CFWcrziOs_88GK.
[24]賀忠輝.《唐刺史考》補(bǔ)[J].文博,1998(1).
[25]陳長安.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第八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26][五代]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7]陳晉.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28][明]李贄.藏書[M].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焦竑刻本.
[29][明]邵經(jīng)邦.弘簡錄[M].清康熙(1661-1722年)刻本.
[30]吳綱.全唐文補(bǔ)遺(第一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31][宋]朱熹.通鑒綱目[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2][明]彭大翼.山堂肆考[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3][明]徐元太.全史吏鑒[M].清嘉慶八年(1803年)鑒湖亭刻本.
[34][明]嚴(yán)衍.資治通鑒補(bǔ)[M].清光緒二年(1876年)盛氏思補(bǔ)樓活字印本.
[35][明]朱瞻基.五倫書[M].明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內(nèi)府刻本.
[36]河南文物研究所,洛陽地區(qū)文管處.千唐志齋藏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7]陸心源.唐文拾遺[M].清光緒(1875-1908年)刊印本.
[38]曾超.三峽國寶——白鶴梁題刻匯錄與考索[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39]《涪陵市志》編纂委員會.涪陵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40]胡戟,榮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志[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2.
[41]黃樓.《唐刺史考全編》訂補(bǔ)——以《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志》為中心[J].吐魯番學(xué)研究,2014(1).
[42]陳長安.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第四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43]賀忠輝.《唐刺史考》增補(bǔ)[J].文博,2000(2).
[44]吳鋼.全唐文補(bǔ)遺·千唐志齋新藏專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5]毛陽光.《唐刺史考全編》新補(bǔ)訂[J].文獻(xiàn),2006(1).
[46]人物志[BZ/OL].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44&index=740&.
[47][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M].四庫全書本.
[48][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0.
[49][唐]柳宗元.詁訓(xùn)柳先生文集[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0][唐]柳宗元.注釋音辯柳集[M].元刻本.
[51][明]王志堅.四六法海[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bǔ)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52][唐]王讜.唐語林[M].北京: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
[53]《中國名人志》編纂委員會.中國名人志(第五卷)[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54][清]勞格.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M].清光緒(1875-1908年)刻月河精舍叢鈔本.
[55][清]沈炳震.唐書合鈔[M].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海寧查世倓刻本.
[56][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57][金]元好問.元遺山詩集箋注[M].清道光二年(1822年)南潯瑞松堂蔣氏刻本.
[58][元]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M].清浙江書局本.
[59][宋]郭允蹈.蜀鑒[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0][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考異[M].四部叢刊景(影)宋刻本.
[61]《涪陵辭典》編纂委員會.涪陵辭典[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3.
[62][清]彭定求,等.全唐詩[M].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揚州詩局刻本.
[63][宋]李昉.文苑英華[M].明刻本.
[64]《中國名人志》編纂委員會.中國名人志[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65]馬小彬.四川歷代舊志提要[M].成都:四川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2.
[66]曾超,張正武.西南地區(qū)白鶴梁題刻唐宋涪州牧考述[J].長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3(1).
[責(zé)任編輯:丹涪]
K242.7
A
1674-3652(2015)03-0022-12
2015-03-25
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烏江流域歷代土司的國家認(rèn)同”(10XMZ013);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烏江流域民族間信任和諧與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研究”(12BMZ023);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烏江流域少數(shù)民族體育文化互動與族群和諧關(guān)系研究”(13BMZ331);重慶市涪陵區(qū)特別項目“涪陵歷史人物研究”;長江師范學(xué)院“中國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科研創(chuàng)新團(tuán)隊”建設(shè)計劃資助項目。
曾超,男(土家族),重慶黔江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民族文化與區(qū)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