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民族理論的時間與空間

2015-03-20 11:16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研究范式時間民族主義

楊 羽

(四川外國語大學 日語系,重慶 400030)

試論民族理論的時間與空間

楊羽

(四川外國語大學 日語系,重慶 400030)

摘要:近年來關于民族和民族主義的論爭主要是圍繞民族的起源、功能和民族主義的本質(zhì)等命題展開的,與各個命題相對應的學術(shù)觀點和研究范式均存在較大差異?!皶r間”還是“空間”是西方主流研究范式產(chǎn)生學術(shù)對立的實質(zhì)及理論建構(gòu)的前提,而融合了時間和空間兩種視角的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新的理論探索。

關鍵詞:民族;民族主義;研究范式;時間;空間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識碼:A

文章編號:編號:1008-6390(2015)02-0010-05

收稿日期:2014-11-10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3SKR05);重慶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stc2014jcyjA00010)

近年來,圍繞民族(nation)的起源、功能和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本質(zhì)所進行的關于民族和民族主義的理論探討,產(chǎn)生了其理論構(gòu)建基礎是時間還是空間的二元對立的學術(shù)研究范式。這種學術(shù)研究范式的對立,使得有關民族理論的研究莫衷一是。本文力圖揭示融合時間和空間這兩種視野的理論研究范式的可能性,為民族和民族主義理論建設探尋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一般認為,關于民族和民族主義的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定義和范疇、兩者關系、歷史及類型三個核心課題。我國學界自建國以來雖不曾停止對民族和民族主義本質(zhì)的探討,但對上述核心課題的研究仍少有建樹,形成周邊研究繁盛但核心課題滯后的尷尬局面。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全面融入全球一體化進程,已經(jīng)有學者開始留意梳理西方關于民族和民族主義的研究范式,但從總體上看,這些研究大多來自政治學和社會學,梳理文化人類學相關理論的研究還不多見;這些研究多受英國史學家安東尼·史密斯及其著作《民族主義》的影響和啟發(fā)[1]46-64。這種影響導致中國學者的研究出現(xiàn)兩大問題:首先,這些研究弱化了其他領域相關研究的成果,誤將安東尼·史密斯著作中介紹的相關研究范式無差別地等同于西方學界的研究[2];其次,這些研究仍然局限于分別探討民族或者民族主義的相關理論,無意中忽視了兩者之間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事實上,近年來國外學術(shù)界關于民族主義的研究已經(jīng)十分注重探討兩者的關系問題,“既然民族主義是尊重所屬民族nation(國民、民族)的行為和意識到全體,……當然定義民族主義的概念必須首先明確民族的含義”。[3]818

其實,近年來有關民族和民族主義研究范式和理論的形成是伴隨著民族的起源、民族的功能、民族主義的本質(zhì)三個核心問題的爭論展開的,分別產(chǎn)生了“原初主義(primordialism)”與“邊界論(boundary approach)”、“表現(xiàn)主義(expressivism)”與“道具論(instrumentalism)”以及“歷史主義(historicism)”與“現(xiàn)代主義(modernism)”等相互對立的研究范式。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在蘇聯(lián)解體后對民族主義的發(fā)展趨勢曾經(jīng)預言:“最后,恰恰是歷史家們在民族和民族主義研究中剛剛開始展示出些許進步的事實——正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那樣——暗示著這一現(xiàn)象的高潮已經(jīng)過去。黑格爾言,智慧女神的貓頭鷹(Minerva’s owl)總在日落時飛翔(筆者按:語出黑格爾1821年所著《法哲學原理》的序言,意為思想只有在現(xiàn)實歷史完成之后才會出現(xiàn))?,F(xiàn)在貓頭鷹正盤旋在民族和民族主義的頭頂,這是不曾有過的先兆?!盵4]243[5]224然而數(shù)十年過去了,空中盤旋的貓頭鷹并未如其預言的那樣悻悻離去,而日趨猛烈的民族主義的浪潮使我們不得不在“液狀的全球化”(語出Zygmunt Bauman.Liquid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里重新梳理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種種言說和思想,并冀望找回“危機四伏的二十幾年”(語出霍布斯鮑姆著,鄭明萱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20世紀的歷史——極端的年代》一書)中民族問題的核心所在。

二、民族的起源:“原初”與“邊界”之辯

為了解釋近代以來民族共同體在劇烈的社會動蕩和頻繁的跨文化交流中不但沒有被歷史潮流湮沒反而更趨活躍的原因,二戰(zhàn)后大致出現(xiàn)過“原初主義(primordialism)”和“邊界論(boundary approach)”兩種看似截然相反實則緊密聯(lián)系的理論。對于“民族何以產(chǎn)生”的問題,“原初主義”其實代表著古典主義的立場,從共同體內(nèi)部尋求從古至今傳承持續(xù)的文化特征并將其視為維系民族存續(xù)的根源。它重視民族共同體時間上的連續(xù)性,強調(diào)民族的起源及其信仰,并以分析共同體共同擁有且世代繼承的文化要素為研究核心。愛德華·希爾斯第一次把民族具有的那些自然產(chǎn)生的、世代繼承的、“原初的”文化要素稱作“原初的紐帶(primordial ties)”。他認為這種“紐帶”有兩種類型,即民族的歷史起源和成員間的共有文化。前者是對民族的起源和共同祖先的信仰,象征著民族歷史的起點,在成員的集團意識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后者是宗教、語言、風俗等“自然具備的”文化特征,構(gòu)成了民族共同體身份認同的基礎[6]。希爾斯的這種觀點被后來的克利福德·格爾茨以及哈羅德·伊撒克斯所繼承[7]105-157[8]。在格爾茨致力提倡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民族志中就可看出這種觀點的痕跡[9]。

埃德蒙得·里奇首先對這種從共同體內(nèi)部靜態(tài)地閱讀文化特征的方法提出質(zhì)疑。他在分析了克欽族(Kachin)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歷史變遷后發(fā)現(xiàn),作為民族集團的要因不是內(nèi)部具有哪些文化特征,而是建立在和周邊集團的自他認同之上[10]。隨后馬克思·克拉克曼引入“情景性選擇”這一概念,闡明個體行為是其根據(jù)具體情景而對價值、信仰、利益、技術(shù)等集團文化諸要素作出的選擇性接受[11],嘗試從共同體與外部關系的角度重新理解民族的產(chǎn)生和維系,強調(diào)構(gòu)成民族邊界的流動性。他認為這種邊界的產(chǎn)生和顯化才是民族形成、發(fā)展的首要條件,從而成為“邊界論”的先驅(qū)。而真正促使“邊界論”成為文化人類學一大潮流的是社會人類學家弗里德里克·巴思[12]。巴思認為,“分析的要點,在于定義民族集團的邊界,而非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容本身”[12]14,如果“確認某個民族成員的身份就是確認是否具有該文化特定的特征”,那么“民族集團間的差異不啻于雙方文化特征項目的差異的地步”[12]12;在高度流動的現(xiàn)代社會,民族面對頻繁的跨文化交流依然維持著“自我”與“他者”的界限,這說明在考察民族的文化特征時更應看重民族邊界的產(chǎn)生過程。巴思的這一思想得到桑德拉·沃曼等人的繼承和發(fā)展[13]。

可以說,從人們注意到民族的重要性開始,“時間”與“空間”便構(gòu)成民族和民族主義研究的核心話語?!霸踔髁x”和“邊界論”針對民族的本質(zhì)問題進行了各自的表述:前者強調(diào)民族的“時間”性,注重歷史和傳統(tǒng)的繼承與延續(xù);后者強調(diào)民族的“空間”性,認為沒有空間上的接觸,自我與他者間的邊界永遠不會發(fā)生。然而,“原初主義”無法解釋民族在空間上延伸所產(chǎn)生的身份認同感,“邊界論”也同樣因為漠視構(gòu)成民族的文化特征而無法從根本上區(qū)別于宗教、階級等其他社會共同體的自我認同。

三、民族的功能:是“表現(xiàn)”還是“道具”

近年來關于民族的功能之爭伴隨著“民族的復活”而展開,代表性的觀點是“表現(xiàn)主義(expressivism)”和“道具論(instrumentalism)”,爭論的焦點是民族究竟是某種經(jīng)驗的反射性表達還是某個社會利益集團的一種政治性工具。

日本史學家西尾干二在《國民的歷史》一書中曾困惑地發(fā)問,“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忍耐自由?”并感嘆“我們已經(jīng)‘厭倦’了深不見底的墜落”[14]763。這種對未來毫無自信的彷徨也許正是民族共同體的歸屬感被喚醒并成為其原動力的主要原因。失業(yè)、老無所養(yǎng)和城市生活潛在風險的不斷增大都將民族共同體塑造成一個“安全的港灣”(語出Zygmunt Bauman.Liquid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J.M.英格爾認為:民族給予生活在法理社會(Gesellschaft)、體驗著高速社會變遷、被普世的理性主義和功能化的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所支配的孤獨的人群以“身份(identity)”,并因此獲得存在感,這種存在感強調(diào)了民族作為現(xiàn)代人尋求歸屬感的情感表現(xiàn)的側(cè)面[15]206。這種表現(xiàn)主義的觀點代表了民族研究的主流見解。

而另一方面,將民族視為實現(xiàn)特定訴求的手段的嘗試性研究也不斷展開。格雷澤與莫伊尼漢在《超越大熔爐》中將紐約市的地方民族團體作為利益集團進行分析,開辟了“道具論”研究的一片天地[16]??贫鞲峭ㄟ^在西非的城市研究將民族定義為非正式的政治利益集團,促使“道具論”成為規(guī)范化的研究理論。[17][18]ix-xxiii他根據(jù)對尼日利亞伊巴丹的調(diào)查認為,都市人群將民族特殊性政治化以結(jié)成民族組織(ethnic organization),以此作為經(jīng)濟活動的手段,“部族(tribes)是國家結(jié)構(gòu)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伴隨著文化特殊性在程度上的些許差異而不斷形成民族集團”[18]ix。而有著“原初主義”立場的格爾茨對類似情形卻秉持與科恩完全對立的觀點。他認為民族作為維系共同體成員的紐帶可以有各種形式,例如在印度以言語主義的方式,在馬來西亞以人種主義的方式,而在印度尼西亞則以地方主義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7]105-157。因此,民族組織的結(jié)成也只是特定地域的特定表現(xiàn)形式而已,同時,“道具論”忽略了即使民族共同體的集團利益總是不斷變化而集團自身也依然保持穩(wěn)定這一顯而易見的事實,并且由于過度強調(diào)其行為的合理性而將民族中常見的情感性要素排斥在視野之外。[19]93-96格雷澤和莫伊尼漢在隨后的研究中不得不將自身的觀點修正為“民族作為利益追求手段的有效性之所以如此強烈,是因為其包含著遠超利害關系本身的其他因素”,“結(jié)合了利益與情感的民族成為比階級更顯突出的存在”[20]33-39。

四、另一種對立:從“歷史”到“現(xiàn)代”

在民族和民族主義的探討中,還存在兩種由于對歷史理解深度不同的“歷史主義(historicism)”和“現(xiàn)代主義(modernism)”的相互對立的觀點[21]452-461。它們的主要分歧在于說明民族和民族主義形成過程時是將產(chǎn)業(yè)革命及資本主義看作唯一的相關因素,還是拒絕這種割裂歷史延續(xù)性的做法,強調(diào)其與前現(xiàn)代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

“歷史主義”將對民族成立的理解推進到產(chǎn)業(yè)革命以前就已長久存在的歷史過程,認為現(xiàn)代共同體是在中世紀時期統(tǒng)治者通過中央集權(quán)、規(guī)范文化等手段確定自身領土和主權(quán)完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各國家體系相互競爭的產(chǎn)物。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國家逐漸披上民族的外衣,伴隨著18世紀主權(quán)在民觀念的普及,民族主義以一種世俗統(tǒng)治者支配下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面目出現(xiàn)了。沿著這一思路,C.提利、D.泊吉、J.布羅伊爾等人以中世紀以來國家體系的發(fā)展過程為主導因素,將民族置于國家論的框架下進行考察[22][23][24]。針對片面地將近代歐洲國家和民族主義的形成僅歸因于政治制度的變遷這一缺陷,安東尼·史密斯通過引入更多的相關因素進一步完善了歷史主義的民族理論。他首先強調(diào),近代民族形成于“族群”(ethnie),這種有著共同文化和歷史的地域共同體是近代民族的原型。而“族群”共同體在近代以后得以通過文化或政治民族主義的方式復活,并且這種民族認同的重要程度具有活躍和衰退的歷史周期。史密斯進一步認為,民族的復活與科學的發(fā)展和世俗化密不可分。世俗化、科學化的國家體系的擴展使國家的宗教色彩得以削弱,人類陷入合理性與宗教性的雙重困境,被迫進行選擇或者加以統(tǒng)合?!白迦簹v史主義(ethnic historicism)”就被看作是擺脫這種“雙重正當化危機”的解決方案,它試圖重建某個歷史時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以重新喚起共同體的自我認同,實現(xiàn)增強民族共同體生命力的理論目的。[25][26][27]

史密斯歷史主義民族理論因忽略為維護特權(quán)階層利益的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的功能性而受到批判。[28][29]以格爾納為代表的現(xiàn)代主義理論就持有與其截然相反的觀點。在格爾納之前,如卡爾·多伊奇這樣的現(xiàn)代主義先驅(qū)早就開始重視現(xiàn)代社會的文化與交流方式對民族主義產(chǎn)生所起的刺激性作用了[30]。多伊奇認為,社會交流及伴隨而來的經(jīng)濟交流的結(jié)果就是產(chǎn)生以中心地域為主導的、小型民族逐漸被支配性的民族文化吸收的文化同質(zhì)化。格爾納繼承多伊奇的這種文化交流論,認為民族主義是產(chǎn)業(yè)革命和工業(yè)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工業(yè)化社會的必然結(jié)果。所謂的工業(yè)化,是以文化為主導的、促使人口流動并推動語言和文化同質(zhì)化的新的社會統(tǒng)合過程,這其中靠國家規(guī)模的運作才能實現(xiàn)的標準化的教育體系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由于人們地理上的流動依然局限在一個語言和文化相對同質(zhì)的地區(qū),因此這一地域的社會統(tǒng)合就靠民族主義來實現(xiàn)[31]。格爾納將民族和民族主義的如同質(zhì)化的文化、同一語言的標準化教育、自治的國家、廣域的領土等諸特征全部看作是工業(yè)化的結(jié)果,稱得上是現(xiàn)代主義民族理論的典型。

另外,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關于民族主義起源的理解也被置于現(xiàn)代社會的視野之下。他認為,“現(xiàn)代”即意味著宗教的失勢、共同體實體的解體、匿名人口的出現(xiàn);同時通過廣泛使用報紙、小說等媒介手段的“印刷資本主義(print capitalism)”,使遠隔千里且無任何社會直接聯(lián)系的匿名人群之間通過文字閱讀產(chǎn)生了“想象的”紐帶,其結(jié)果是產(chǎn)生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都完全均質(zhì)化的“想象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的歸屬感[32]。“共同體”一詞本意是指基于直接接觸和交流、高度共有同一生活樣式的集合體,與“想象的”是一對矛盾的詞匯。盡管安德森在這種矛盾性中看到了現(xiàn)代民族主義的本質(zhì),但其民族理論對現(xiàn)代之前的特定口語語群的發(fā)展未能做出充分說明。這一點正是安德森和格爾納的現(xiàn)代主義民族理論的局限。

針對這種局限,霍布斯鮑姆提出了“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這一觀點[33]。這種觀點認為,被我們篤信為“自古傳承”的“傳統(tǒng)”事實上是跨入現(xiàn)代之后因為某種目的“創(chuàng)造”出來的。日本學者柳田國男針對“傳統(tǒng)”的這種時間上的嶄新性曾經(jīng)指出:被我們認為是“傳統(tǒng)”的風俗其實意外地來自最近的時代[34]24-36。這種在現(xiàn)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某種變遷或者為了某個新興目的運用歷史材料創(chuàng)造出的大量“傳統(tǒng)”形成了新的“國民文化”?;舨妓辊U姆的傳統(tǒng)創(chuàng)造論更傾向于在確認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特征基礎上尋找“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聯(lián)。因此,“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這一觀點使歷史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發(fā)生聯(lián)系成為可能[33]14。日本學者市井三郎等人也注意到傳統(tǒng)、傳統(tǒng)的形式化、傳統(tǒng)的革新等問題,對傳統(tǒng)的再建過程進行過細致的研究[35]。

五、考察:民族理論中的時間與空間

在回顧了上述三個層面的理論后,我們試圖回答:是否可以找到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認知方式呢?

在傳統(tǒng)認知上,不論“原初主義”還是“邊界論”都以民族是有共同歷史起源和文化傳統(tǒng)的集團為基礎建構(gòu)起自身的理論體系。僅僅在解釋民族以何方式維系時,“原初主義”強調(diào)文化傳統(tǒng)中“時間”的要素,而“邊界論”注重“空間”要素的規(guī)范化過程。兩者相互彌補,形成既對立又互補的二元空間民族理論。而“道具論”往往也采納“邊界論”的立場,但“邊界論”者卻不總是持有“道具論”的觀點,這是因為“道具論”將民族視為社會集團在工業(yè)化壓力下,為贏得權(quán)力和財富的競爭而采用的發(fā)動民眾的手段,因此民族的內(nèi)涵和外延總是隨著集團利益和目標的變化而變化,流動性的邊界論則為前提[27]452。如此一來,“道具論”“將民族定義為政治集團以反駁作為文化集團的定義,但因為僅僅將民族理解為政治手段這一單一形態(tài),在方法論上犯了和將民族理解為文化集團的同等錯誤”[19]95-96。相比之下,“邊界論”由于只用了邊界這一概念使其理論更具包容性。如果對兩者不加區(qū)分地批判無疑會導致無法全面理解民族共同體存續(xù)繁衍的本質(zhì)。我們還可以認為“現(xiàn)代主義”是以“道具論”和“邊界論”為前提的。因為如果將民族看作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特征之一,就意味著必然包含著民族共同體為了對抗鄰近地域的其他集團而不斷強調(diào)地域邊界,并有意識地把強調(diào)對其地域的歸屬感作為加強凝聚力的手段加以利用的過程?!霸踔髁x”認為民族是構(gòu)成人類社會的基礎單位,民族主義則是現(xiàn)代社會中的民族這一現(xiàn)象的表象,這自然是“歷史主義”的。但“歷史主義”卻并不總是“原初主義”,例如J.阿姆斯特朗雖然認為民族是自古有之的現(xiàn)象,但他并不看重民族的那些“自然的”屬性而將其看作是邊界不斷疊加的結(jié)果[36]。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民族和民族主義的諸多理論立論的原點都是在民族的“時空”隧道中尋找理解之門?!霸踔髁x”“表現(xiàn)主義”“歷史主義”無不重視民族對其歷史起源的信仰在共同體生活史中孕育出的對時間觀念的安定感,把其看作是民族成立并穩(wěn)定發(fā)展的原因。“邊界論”“工具論”“近代主義”則是圍繞自我與他者展開主觀上或者手段上的空間對立。然而,不論占據(jù)時、空二元觀的哪一極,對單一方面過于強調(diào)的理論總會失之偏頗:“原初主義”用靜態(tài)的眼光將構(gòu)成民族的文化要素固定在時間的延長線上,而“邊界論”過于強調(diào)空間的流動性完全放棄對民族和歷史的聯(lián)系做出解釋。

事實上,當下對民族和民族主義的討論不論自覺與否都是出自以下設問,即面對社會劇烈動蕩和交流日益頻繁,民族能夠保持穩(wěn)定并且更顯活躍的原因是什么?對這一設問更直接的表述或許應該是“民族和現(xiàn)代的關系是什么”,而非“民族是什么”。盡管戰(zhàn)后關于民族和民族主義的理論建構(gòu)了時間和空間兩個視角,但理論基礎仍然局限在“現(xiàn)代”的框架之內(nèi)。不論強調(diào)時間抑或空間都無法避免割裂兩者聯(lián)系和忽視兩者對民族形成的共同作用這一缺陷。對于民族本質(zhì)的討論依然呼喚一種超脫現(xiàn)代的——而不是后現(xiàn)代的——同時也是超脫西方中心主義的視角。對此,我們需要對在現(xiàn)代視野下促使時間和空間產(chǎn)生關聯(lián)的可能性和相關文獻略作述評。

在是否有一種連接時間和空間兩種要素的認識論存在這個問題上,霍布斯鮑姆提出的“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他認為“民族”被重新喚醒的契機首先在于劇烈的社會動蕩,在工業(yè)化、戰(zhàn)爭、革命接踵而來的漩流中,為了挽救喪失與過去的連帶感的危機而出現(xiàn)了再造傳統(tǒng)的舉動[33]2;第二個契機是社會集團間對抗的出現(xiàn)[33]43-100。作為現(xiàn)代社會特征的社會變動和社會間的交往使目的在于維持集團延續(xù)性的“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成為必然。市井三郎指出:向傳統(tǒng)回歸的重要功能是旨在喚起集團的自律性,“將什么認定為形式化之前的‘真的傳統(tǒng)’之舉動,多少都會摻入創(chuàng)造性行為,但將其冠以‘傳統(tǒng)’之名加以宣揚”的重要意義在于這種號召回歸既知“傳統(tǒng)”的方式正成為集團強化自身凝聚力的有效手段[35]51。這種強化是促進集團在時間上的連續(xù)性和與其他集團的距離感這兩個方面的同步過程。由此我們不難理解霍布斯鮑姆的“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觀點事實上為“原初主義”和“邊界論”找到了一個時間與空間兩種要素的契合點,即那些“自然形成的”民族特征就是在不同歷史時段“選擇性”形成的某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文化符號,其核心特質(zhì)是以維持時間連帶感的方式對抗空間上對峙的他者。誠如日本國學在形成初期主要關注古代和歌的研究,后來卻發(fā)展為比較日本人和中國人的感性特征、表現(xiàn)形態(tài)等的研究。這可以看作是民族主義表現(xiàn)形態(tài)的一個佐證。

參考文獻:

[1]安東尼·史密斯.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tài),歷史[M].葉江,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2]閆偉杰.當代西方民族主義研究范式述論[J].民族研究,2008(4).

[3]大澤真幸.ナショナリズム[G]//世界民族問題事典.東京:平凡社,2002.

[4]Eric Hobsbawm.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5]埃里克·霍布斯鮑姆.民族與民族主義[M].李金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Edward Shils. Primordial, personal, sacred and civic ties[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7,vol.8.

[7]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A]. Geertz(eds.).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Free Press,1963.

[8]Harold Isaacs.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M]. New York: Harper, 1975.

[9]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10]Edmund R. Leach.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M].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54.

[11]Max Gluckman. The analysis of a social situation in modern Zululand[J]. African Studies, 1940,vol.14.

[12]Fredrik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M].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70.

[13]Sandra Wallman. Ethnicity and the boundary process in context[M]. J.Rex and D. Mason(eds.),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4]西尾幹二.國民の歴史[M].東京:扶桑社,1999.

[15]M.J.Yinger. Ethnicity in complex societies[M]. L.A.Coser & L.O.Larsen(eds), The Uses of Controversy in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6.

[16]N.Glazer and D.P.Moynihan. Beyond the Melting Pot[M]. New York: MIT Press, 1963.

[17]Abner Cohen. 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8]Cohen. Introdution: the lesson of ethnicity[M]. Cohen(eds.), Urban Ethnicity London: Tavistock, 1974.

[19]A.L.Epstein. Ethos and Identity[M]. London: Tavistock, 1978.

[20]N.Glazer and D.P.Moynihan. Why ethnicity?[J]. Commentary, 1974,vol.58.

[21]Anthony D. Smith. Ethnic persistence and national transform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4,vol. 35.

[22]C.Tilly.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23]D.Poggi.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M]. London: Hutchinson & Co., 1978

[24]J.Breuilly.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2.

[25]Anthony D. Smith, Theories of Nationalism[M]. London: Duckworth, 1971.

[26]Anthony D. Smith. The Ethnic Revival[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7]Anthony D. Smith.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28]John Hutchinson.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Nationalism[M].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29]吉野耕作.文化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社會學[M].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7.

[30]Karl Deutsch.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2ndedn[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6.

[31]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3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M].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33]Eric Hobusbawm and Terence Ranger(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4]柳田國男.昔風と當世風[M].定本柳田國男集:第14巻.東京:筑摩書房,1969.

[35]市井三郎and布川清司.伝統(tǒng)的革新新思想論[M].東京:平凡社,1972.

[36]John A. Armstrong. Nations before Nationalism[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2.

[責任編輯文川]

猜你喜歡
研究范式時間民族主義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論王船山民族主義思想的近代嬗變
我國犯罪論體系之變革及刑法學研究范式之轉(zhuǎn)型
時間消滅空間?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論我國刑事錯案防范的研究范式
行為會計理論與應用研究綜述
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淺析
煽動民族主義情緒 被疑與政府演雙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