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佛經(jīng)翻譯史三題——讀陳寅恪《金明館叢稿》札記

2015-03-20 18:12潘文國
外語與翻譯 2015年1期
關鍵詞:佛經(jīng)菩提陳寅恪

潘文國

華東師范大學

(潘文國: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翻譯史研究本質上是文化史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三次翻譯高潮,不論是東漢迄唐的佛經(jīng)翻譯、明清之際的傳教士翻譯,還是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譯、小說翻譯,都對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尤以前后長達一千年的佛經(jīng)翻譯為最盛。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佛經(jīng)翻譯參與塑造了南北朝以后1500多年中國的思想、社會、文學、藝術和學術,已經(jīng)融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血液里。就譯學本身而言,佛經(jīng)翻譯在世界翻譯史上也如同一座高山,不僅歷時最長、規(guī)模最大、成果最多、影響最巨,且其內容也十分豐富、深刻,是學術研究的一個寶庫。而我們目前對這個寶庫的開掘與其應有的崇高地位是不相稱的。一些研究者言必稱西方,言必稱當代,而對自身的傳統(tǒng)視若不見。這是很不應該的。

而目前的翻譯史研究涉及中國古代,也以談翻譯本身的為多,較少討論翻譯與文化塑造的關系,特別是缺乏對一些細節(jié)問題的關注。陳寅恪治史往往別具眼光,向為國人所稱道。近日讀陳寅恪的《金明館叢稿初編》、《金明館叢稿二編》中涉及翻譯的幾篇文章,發(fā)現(xiàn)可以引起我們思考的問題不少。這里拈出三個題目加以討論,希望能引起學界關注。

1.格義

“格義”這個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頗為常見,指的是外來思想初次引進時,為便于理解和傳播,采取用本土相似或相近的概念來解釋的辦法,翻譯史上指的主要是佛經(jīng)翻譯初期用本土道家術語加以解釋的情況。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格義”這個術語在近代是陳寅恪最早發(fā)現(xiàn)并加以討論的。正如他在“支愍度學說考”一文中所說:“‘格義’之為物,其名雖罕見于舊籍,其實則盛于后世,獨關于其原起及流別,就予所知,尚未有確切言之者。以其為我民族與其他民族二種不同思想初次之混合品,在吾國哲學史上猶不可不紀。故為考其大略,以求教于通識君子焉”(陳寅恪1933:173)。

根據(jù)陳寅恪的考證,“格義”一詞最確切的出處是《高僧傳·肆·晉高邑竺法雅傳》,原文云:“竺法雅,河間人。凝正有器度,少善外學,長通佛義,衣冠仕子咸附諮稟。時依雅門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及毗浮曇相等亦辯格義,以訓門徒。雅風采灑落,善于樞機,外典佛經(jīng)遞互講說,與道安、法汰每披釋湊疑,共盡經(jīng)要”(同上:168)??梢娮钤绮捎谩案窳x”的是晉代高僧竺法雅,他“少善外學 (指非佛教的思想),長通佛義”,具有格義的條件,能夠“外典(指非佛教的經(jīng)典)佛經(jīng)遞互講說”,因此遇到“世典有功,未善佛理”的門徒們,便能采用這一辦法,也能與道安、法汰等其他高僧互相切瑳,“披釋湊疑,共盡經(jīng)要”。具體的做法是“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這也可說是“格義”的定義。什么是“事數(shù)”呢?陳寅恪據(jù)劉孝標《世說新語》注,指出它指的是以數(shù)字歸納的一些佛經(jīng)要義: “事數(shù)謂若五陰、十二入、四諦、十二因緣、五根、五力、七覺之聲” (陳寅恪1933:169)。“擬配外書”就是與非佛教的著作等相比附?!吧狻本褪亲鞒鼋忉?。陳寅恪在文中舉了四個“格義”的具體例子:

①《高僧傳·陸·慧遠傳》“年二十四,便就講說。嘗有客聽講,難實相義,往復移時,彌增疑昧。遠乃引《莊子》義為連類,于是惑者曉然。是后安公 (道安)特聽慧遠不廢俗書”(同上:169)?;圻h是道安的弟子,在講佛學時因別人聽不懂,就引《莊子》來作比附,效果應該很好,因此道安后來就特許他可以“不廢俗書”,對于宗教來說,這應該是很大的寬容了,可見“格義”的做法是受到鼓勵的。

②《顏氏家訓·伍·歸心篇》 “內外二教,本為一體。漸極為異,深淺不同。內典初門,設五種禁,外典仁義禮智信,皆與之符: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淫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 (同上:170)。這就是“事數(shù)”的一個具體例子,佛經(jīng)內典中有“五禁”:“不殺、不盜、不邪、不淫、不妄”,“格義”就用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來作比附,其結果是得出“內外二教,本為一體”的結論。

③《魏書·1140·釋老志》 “故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謂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又有五戒,去殺、盜、淫、妄言、飲酒,大意與仁、義、禮、智、信同,名為異耳”(同上:170)。這也是“事數(shù)”的例子,除了把佛教的“五戒”(即五禁)比作儒家的五常外,還把佛教的“佛法僧”“三歸”比附為儒家的“三畏”,即《論語·季氏》中說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④晉孫綽《制道賢論》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賢……乃以內教之七道,擬配外學之七賢,亦格義之支流也。(同上:171)

這四個例子,第一個沒有具體內容,不好評說。第二個以五禁比五常,其結果竟是“內外二教,本是一體”,完全混同了佛教與非佛教思想的區(qū)別。第三個以佛教的“三歸”比作儒家的“君子三畏”,就有點不倫不類:佛是“天命”嗎?僧是“大人”嗎?“法”是“圣人之言”嗎?第四個例子好像只是在數(shù)字上的巧合。四個“格義”例子一個不如一個,按照這樣的事實,“格義”確是應該完全否定的。

但問題恐怕不那么簡單。因為陳寅恪 (1933:173)又指出:“嘗謂自北宋以后援儒入釋之理學,皆‘格義’之流也。佛藏之此方撰述中有所謂融通一類者,亦莫非‘格義’之流也。即華巖宗如圭峰大師宗密之疏《盂蘭盆經(jīng)》,以闡揚行孝之義,作原人論而兼采儒道二家之說,恐又‘格義’之變相也”(同上:173)。這就需要認真思考了。如果“格義”還有點勉強,是不得已的手段,則到了“融通”階段,就簡直是有意為之了。其結果是,中國本土的佛學著作,因“格義”而與原來的佛教思想相距越來越遠。

但這未嘗不是佛教之福。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一文中,陳寅恪 (1934:283)說:“釋迦之教義,無父無君,與吾國傳統(tǒng)之學說,存在之制度,無一不相沖突。輸入之后,若久不變易,則絕難保持。是以佛教學說,能于吾國思想史上,發(fā)生重大久遠之影響者,皆經(jīng)國人吸收改造之過程。其忠實輸入不改本來面目者,若玄奘唯識之學,雖震動一時之人心,而卒歸于消沈歇絕?!睆倪@方面看,“格義”反而是佛教得以在中國落地生根、發(fā)展蔓延,最終形成“中國佛教”的重要途徑。

由此陳寅恪談到了西方思想的引進問題時說:“竊疑中國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實輸入北美或東歐之思想,其結局當亦等于玄奘唯識之學,在吾國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終歸于歇絕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統(tǒng),有所創(chuàng)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二種相反而相適成之態(tài)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二千年吾民族與他民族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也” (同上:284-285)。我覺得這是“格義”問題的研究對今天最大的啟示,也就是說:第一,任何思想的引進都不是在空白的基礎上的,都存在著闡釋學所謂的“前理解”,因此, “格義”的方法,不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必然性。直到今天,不論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馬克思主義的學說,乃至當代各學科、各領域形形色色西方理論的引進,都當作如是觀??烧f都有“格義”的成分。第二,凡成功的引進,最后必然是個“融通”的過程,或者是闡釋學說的“視界融合”的過程。用我們習慣的話來說,猶如“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而“融通”,后來徐光啟稱作“會通”,本質上不過是“格義”的升級版。今天我們面臨著西方各種理論、各種思潮潮水一般地涌來的時候,如果不抱著這一態(tài)度,不抱始“格義”后“融通”的態(tài)度,不與中國自身的實際和理論相結合,而想走純粹的“玄奘唯識之學”的道路,“原汁原味”地引進外國的東西,即使你再以某理論、學說的“正宗”自居,恐怕難免還是要失敗的。

2.合本

所謂“合本”,就是匯集眾譯成一個本子,以便進行比較研究。這一工作在近代大約始于呂叔湘先生的《中詩英譯比錄》,后來許淵沖在呂叔湘鼓勵下,對之有過增補。之后就繼者寥寥。2011年王峰、馬琰編的《唐詩:英譯·集注·比錄·鑒評與索引》,大約是這類書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種,但因為數(shù)量實在太多,108首唐詩,有13000多首英譯,結果只能選500首,而把其他放在索引里。中詩英譯之外,其他書也有過不少學者做過類似的收集整理工作,例如王宏印、崔永祿、喻云根都編過英美作品中譯的比錄書籍。在典籍英譯界, 《論語》、《老子》、《陶淵明集》等,都有人收集過,但因出版不易,往往就擱淺了。語料庫方法引入之后,翻譯平行語料庫就成了其研究的一項主要工作,而且借助于現(xiàn)代科技手段,規(guī)??梢宰龅酶?,遠非以前靠手工所能想象。但我們感興趣的是,從現(xiàn)在手工操作和出版的困難,可以想見古代的困難狀況一定更甚。追溯一下前人到底是怎么做這件事的,也許是很有意義的??上н@個題目未見有人做過。最早注意到它的還是陳寅恪。

陳寅恪是在研究“格義”的同時注意到“合本”的,而且他把這兩者均提到佛經(jīng)研究,而不只是佛經(jīng)翻譯研究的高度。請注意這兩者的區(qū)別,“佛經(jīng)研究”就是文化研究,而“佛經(jīng)翻譯研究”很可能只是翻譯技巧研究,如梁啟超、胡適等人津津樂道的“直譯、意譯、直譯意譯相結合”之類。陳寅恪 (1933:18)在“支愍度學說考”一文中指出:“中土佛典譯出既多,往往同本而異譯,于是有編纂‘合本’,以資對比者焉。 ‘合本’與‘格義’二者皆六朝初年僧徒研究經(jīng)典之方法。自其形式言之,其所重俱在文句之比較擬配,頗有近似之處,實則性質迥異,不可不辨也?!标愐】甲C出最早記載“合本”的是在《出三藏記集》七卷《支恭明合微密持經(jīng)記》:“合微密持、陀鄰尼、總持三本 (上本是陀鄰尼,下本是總持微密持也)”(同上:182)。支恭明為支越之子支謙,漢末三國時人。當時“合本”之方法盛行,釋道安有《合放光光贊略解》,支遁有《大小品對比要抄》。而“支敏度曾合《首楞嚴經(jīng)》及《維摩詰經(jīng)》,蓋其人著傳譯經(jīng)錄,必多見異本,綜合對比,乃其所長也?!薄冻鋈赜浖菲呔怼吨舳群鲜桌銍澜?jīng)記》略云:“此經(jīng)本有記云:支讖所譯出。讖,月支人也,漢桓靈之世來在中國。又有支越,字恭明,亦月支人也。其父亦漢靈獻之世來中國。越在漢生,似不及見讖也。又支亮字紀明,資學于讖,故越得受業(yè)于亮焉。以季世尚文,時好簡略,故其出經(jīng),頗從文麗。然其屬辭析理,文而不越,約頁義顯,真可謂深入者也。以漢末沸亂,南渡奔吳。從黃武至建興中,所出諸經(jīng),凡數(shù)十卷,自有別傳。記錄亦云出此經(jīng),今不見復有異本也。然此《首楞嚴》自有小不同,辭有豐約,文有晉胡。較而尋之,要不足以為異人別出也。恐是越嫌讖所譯者辭質多胡音,所異者刪而定之,所同者述而不改,二家各有記錄耳。此一本于諸本中辭最省便,又少胡音,偏行于世,即越定者也。至大晉之初,有沙門支法護、白衣竺叔蘭并更譯此經(jīng)。求之于義,互相發(fā)明。披尋三部,勞而難兼。欲令學者即得其對,今以越所定者為母,護所出為子,蘭所譯者系之,其所無者輒于其位記而別之?;蛴形牧x皆同,或有義同而文有小小增減、不足重書者,亦混以為同。雖無益于大趣,分部章句,差可見耳”(同上:184)?!冻鋈赜浖钒司怼睹舳确◣熀暇S摩詰經(jīng)·序》云:“此三賢者 (支恭明、法護、叔蘭)并博綜稽古,研機極玄,殊方異音,兼通關解,先后譯傳,別為三經(jīng)同本,人殊出異?;蜣o句出入,先后不同;或有無離合,多少各異;或方言訓古,字乖趣同;或其文胡越,其趣亦乖;或文義混雜,在疑似之間。若此之比,其途非一。若其偏執(zhí)一經(jīng),則失兼通之功。廣披其三,則文煩難究,余是以合兩令相附。以明所出為本,以蘭所出為子,分章斷句,使事類相從。令尋之者瞻上視下,讀彼按此,足以釋乖迂之勞,易則易知矣。若能參考校異,極數(shù)通變,則萬流同歸,百慮一致,庶可以辟大通于未寤,合同異于均致” (同上:184-185)。陳寅恪對此評論說: “據(jù)敏度所言,即今日歷史語言學者之佛典比較研究方法,亦何以遠過?”(同上:185)但這里有一個重要問題,我們今天談到比錄,總是原文在前,然后附上各種譯本,那當時的“合本”研究是否也附上了原文呢?序文中沒有提及,想來是沒有。但不知此是有心之失呢?還是無心之過?筆者更傾向于前者,即有意略去原文,根據(jù)是浩如煙海的中國佛經(jīng)典藏,幾乎沒有附原文的,而討論佛經(jīng)翻譯時即使提到原文,原文也稀有出現(xiàn)??磥砹鸬溲芯?,重譯文而不重原文,處處可見。這大概是佛經(jīng)翻譯研究的一個重要特色。而撇開了原文來討論和評論譯文,就只能在譯文的“文、質”上下功夫。之所以中國翻譯研究史迥異于西方,以佛經(jīng)翻譯的討論始終是在譯本本身而幾乎不涉及原文。這也說明了“格義”、“合本”的研究,雖事涉翻譯,但與其說是翻譯研究,更不如說是文化研究。

陳寅恪論“格義、合本”之同異又云: “夫‘格義’之比較,乃以內典與外書相配擬。‘合本’之比較,乃以同本異譯之經(jīng)典相參校。其所用之方法似同,而其結果迥異。故一則成為傅會中西之學說,如心無義即其一例,后世所有融通儒釋之理論,皆其支流演變之余也。一則與今日語言學者之比較研究法暗合,如明代員珂之楞伽經(jīng)會譯者,可謂獨得‘合本’之遺意,大藏此方撰述中罕覯之作也”(陳寅恪1933:185)。

陳寅恪對“格義”頗多微詞,而認為“合本”亦無后繼。他在該文中的“附論”中說:“前所言之‘格義’與‘合本’皆鳩摩羅什未入中國前事也。什公新譯諸經(jīng)既出之后,其文精審暢達,為譯事之極詣。于是為‘格義’者知新譯非如舊本之含混,不易牽引傅會,與外書相配擬。為‘合本’者見新譯遠勝舊文,以為專據(jù)新本,即得真解,更無綜合諸本參校穎誤之必要。遂捐棄故技,別求新知” (同上:186)。其意自羅什后此二技均已熄滅,這就使他認為討論這兩個概念只具有歷史的價值,而沒有現(xiàn)實的意義。而后來不再有人接著往前走,恐怕也是這個原因。

我們認為中國翻譯史研究本質上是文化史研究。陳寅恪強調“格義”與“合本”是文化問題,而在這段話里卻又落到了純翻譯問題。從翻譯角度看,“格義”與“合本”在鳩摩羅什后確實可能少有提及,但從文化的角度看,“格義”與“合本”均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陳對“格義”的負面看得較多,從翻譯角度看,這確是事實。但從文化角度看,“格義”導致引進文化的走樣,其結果未必全是負面的。說到底,佛教的中國化,成為“中國化的佛教”,其中的禪宗更在唐以后1500年的中國文化史上產(chǎn)生極大影響,并進而影響了日、韓等東亞國家,從根本上看,恐怕都是“格義”的結果,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一直到現(xiàn)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格義”現(xiàn)象還是沒有、也不可能斷絕。比如社會學上,把共產(chǎn)主義理解為大同社會,是一種“格義”;文學史上,給李白、杜甫分別帶上“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帽子,也是一種格義;哲學上,說孟子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也是一種格義。翻譯史上,說“直譯”“意譯”之爭就相當于“文質之辯”,“信達雅”就是泰特勒的“翻譯三原則”,也是一種格義。因此,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格義”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大題目。

同樣,關于“合本”,如果光從佛經(jīng)翻譯看,確實由于出版的困難等因素,后來難以為繼,但陳寅恪把其原因歸為“新譯遠勝舊文”,卻是未必的。從翻譯研究的角度看,后譯是受到譯者當時的思潮和美學概念影響的,當時當然自以為肯定勝過前譯,但時間長了,放到歷史中看,后譯卻未必一定勝過前譯,且前后譯的比較可以提供給我們許多翻譯和文化上的信息。事實上,即使只從翻譯實踐的角度看,后譯者也往往要參考前譯。因此這工作如果有人肯做,出版社肯出版,還是很有實際價值的。

另外,從文化的角度看,“合本”同樣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很大影響。從陳寅恪的考證,我們看到“合本”的出現(xiàn)很早,是在漢末三國時代。但我們知道,差不多在同時或稍后,中國經(jīng)典的注釋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形式,叫做《集解》。第一部集解體的著作是三國魏何晏的《論語集解》,他把前此注釋《論語》的馬融、王肅、孔安國、鄭玄的注都匯集在一本書里。這種做法是在他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其書成于正始中期,在時間上正好在“合本”出現(xiàn)之后,這不能說只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方法上的模仿和吸收?!凹怏w”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緊接著就出現(xiàn)了《史記》三家注、《水經(jīng)》五臣注等有名的注疏書,甚至隋末陸德明的《經(jīng)典釋文》也是采用了這一方法。直到今天的語料庫建設,可說在精神上都是一脈相承的。佛經(jīng)翻譯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這是又一個例證。

3.漢籍外譯

中國翻譯史研究上一向是研究中譯的多,研究外譯的少,更少有研究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和相互影響的。這方面也是陳寅恪的研究給我們以啟發(fā),使我們發(fā)現(xiàn),外譯與中譯有關聯(lián),前者可以對后者有檢驗和反證作用。

陳寅恪 (1930:182-183)“大乘義章書后”一文記了一件事,載《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文帝詔令奘法師翻老子為梵文事”。

(玄奘)染翰綴文:“厥初云‘道’,此乃人言,梵云‘末伽’,可以翻‘度’。諸道士等,一時舉袂曰:‘道’翻‘末伽’,失于古譯。古稱‘菩提’,此謂為‘道’。未聞‘末伽’以為‘道’也。奘曰:今翻《道德》,奉敕不輕。須覈方言,乃名傳旨。 ‘菩提’言‘覺’,‘末伽’言‘道’,唐梵音義,確爾難乖,豈得浪翻,冒罔天聽!道士成英曰:‘佛陀’言‘覺’,‘菩提’言‘道’,由來盛談,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奘曰:傳聞濫真,良談匪惑。未達梵言,故存恒習?!鹜印煲?,唐言‘覺者’。 ‘菩提’天語,人言為‘覺’。此則人法兩異,聲采全乖?!┵ぁ癁榈?,通國齊解。如不見信,謂是妄談,請以此語,問彼西人。足所行道,彼名何物?非‘末伽’者,余是罪人。非惟罔上當時,亦乃取笑天下?!?/p>

當時人很少通梵文,玄奘也沒列出原文。陳寅恪補充說: “寅恪案, ‘佛陀’梵文為Buddha,‘菩提’梵文為Budhi,同自語根Budh衍出。然一為具體之名,一為抽象之名。所謂‘人法兩異’者,混而同之,故慈恩以為不可。 ‘末伽’梵文Marga之對音,慈恩以為‘道’之確譯也”(陳寅恪1930:183)。陳寅恪又引慧遠《大乘義章》內的相關內容:

“菩提”胡語,此翻為“道”。問曰:經(jīng)說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 “道”與“菩提”,義應各別。今以何故,宣說“菩提”翻名“道”乎?釋言:外國說“道”名多,亦名“菩提”,亦名“末伽”。如四諦中,所有道諦,名“末伽”矣。此方名少,是故翻之,悉名為“道”。與彼外國“涅槃”“毘尼”此悉名“滅”,其義相似。經(jīng)中宣說第一義諦名為“道”者,是“末伽道”。名“菩提”者,是“菩提道”。良以二種,俱名“道”故,得翻“菩提”,而為“道”矣(同上,183)。

并加案語說: “慧遠之書,皆本之六朝舊說??芍鸬渲校馈幻?,六朝時已有疑義,固不待慈恩之譯老子,始成問題也。蓋佛教初入中國,名詞翻譯,不得不依托較為近似之老莊,以期易解。后知其意義不切當,而教義學說,亦漸學說,亦漸普及,乃專用對音之‘菩提’,而舍置義譯之‘道’。此時代變遷所致,亦即六朝舊譯與唐代新譯區(qū)別之一例,而中國佛教翻譯史中此重公案,與今日尤有關系。吾人欲譯外國之書,輒有此方名少之感,斯蓋非唐以后之中國人,拘于方以內者所能知矣”(同上:183-184)。

這樁公案,可以使我們想象佛教初引進時翻譯的困難。為了便于接受和傳播,人們開始使用“格義”的方法,用道家或儒家類似的概念去對應,例如用“道”去對應“菩提”。隨著引進概念的增加,漢語的固有概念不夠用了,出現(xiàn)了多詞一譯的情況,如“菩提”、“末伽”都翻譯成“道”,甚至“涅槃”也譯成道。這在佛經(jīng)翻譯中已造成一些混亂。但由于中國懂梵文的不多,還能夠將就過去。到了中譯外時,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如玄奘奉唐太宗旨譯《老子》為梵文,劈頭這個“道”字怎么譯就成了問題。玄奘要譯成“末伽”,遭到道士們的一致反對。玄奘以其無與倫比的梵漢語言知識,折服了他們。設想當時要是不是玄奘,恐怕就會將“道”譯成“菩提”,這就會引起印度人對《老子》的誤解。值得注意的是,陳寅恪還談到了佛經(jīng)翻譯史上一個事實:在開始時為了便于引進,多用格義辦法以儒道術語對譯。到了佛經(jīng)學說比較普及之后,為了更精確地表達原文意思,就放棄了當初的義譯,改用音譯。如“菩提”,先譯為“道”,后來就直接譯成“菩提”。這對我們是有啟發(fā)的。我們一向認為,名詞的翻譯規(guī)律是先有音譯,后有義譯,如先有“德律風、煙士披里純”,后有“電話、靈感”。而陳寅恪指出佛經(jīng)翻譯史上其實有另一條道路。在當前的漢外翻譯上,這種例子也越來越多,如“道”,以前有過Way、Reason等的義譯,現(xiàn)在已普遍翻為Tao或Dao。 “餃子、餛飩、湯圓”以前都譯成dumpling,現(xiàn)在前二者已分別譯成Jiaozi和Wonton。這種傾向在中國文化外譯時特別明顯。但問題是,這中間的分寸怎么把握?因為畢竟,太多的音譯詞會影響閱讀,比如佛教文獻,對很多一般讀者而言,讀來如同天書。

陳寅恪 (1932:215)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了由外譯中、再譯為外的另一種現(xiàn)象,也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在《金明館叢稿二編》的“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jīng)考”一文中,他舉了一個“眾生”和“有情”的例子,這兩個詞的梵文原文都是Sattva,而南北朝時中文舊譯為“眾生”,而唐時玄奘新譯為“有情”。后來義凈在翻譯《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時則“眾生” “有情”交互雜用,不復分別。如第二卷“夢見懺悔品”之頌云:“當愿拔眾生。令離諸苦惱。愿一切有情。皆令住十地。”到了將佛經(jīng)譯成西夏文和藏文時(西夏文和藏文佛經(jīng),多由漢文轉譯)就產(chǎn)生了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唐代吐蕃翻經(jīng)大德法成譯義凈中文本《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為藏文時,不論中文原本作“有情”或“眾生”,一概以藏文之Sems-can譯之。而北平圖書館藏西夏譯義凈本《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殘本,其卷壹“如來壽量品”中略云:“及留舍利令諸有情恭敬供養(yǎng),及留舍利普蓋眾生”等句。其“有情”二字,西夏文為“(情)(有)”。其 “眾生”二字,西夏文為 “(眾)(生)”。而在斯坦因得到的敦煌卷子《大般若經(jīng)》中,又用二字譯中文的“有情”二字,而《妙法蓮華經(jīng)》以此譯中文的“眾生”二字。

這實際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用今天的例子來說,譬如我們用“摩登”“現(xiàn)代”兩個詞來翻譯英文的modern一詞,用“馬達”“摩托車”、“汽車”幾個詞來翻譯英文motor一個詞。到了我們需要把使用這些詞翻譯成另一種外語時,我們對此怎么處理?也許在今天這不會是個問題,因為人們會很快聯(lián)想到原來的英文,并以之為樞紐,實現(xiàn)各語言間的轉換。但在研究翻譯史上的問題時,這卻是值得注意的。

陳寅恪并不是翻譯名家,也沒有什么關于翻譯的專著和論文,但他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fā),對翻譯史上一些現(xiàn)象的觀察,卻十分敏銳和細致,值得我們認真領會和思考。

陳寅恪,2009,大乘義章書后,《金明館叢稿二編》(第二版)[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81-186。

陳寅恪,2009,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jīng)考,《金明館叢稿二編》 (第二版)[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11-216。

陳寅恪,2009,支愍度學說考,《金明館從稿初編》(第二版)[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55-187。

陳寅恪,2009,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從稿二編》(第二版)[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82-285。

王峰、馬琰,2011,《唐詩:英譯·集注·比錄·鑒評與索引》[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歡
佛經(jīng)菩提陳寅恪
協(xié)通論視佛經(jīng)一例
藝苑
《菩提心》創(chuàng)作隨想
陳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陳寅恪致沈兼士——關于《“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的通信
陳寅恪與唐筼的愛情故事
佛經(jīng)音義同形字輯釋
西夏文佛經(jīng)——《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
菩提心系列之2 50×50cm 金潛紙重彩 2015年
菩提花
泾源县| 岚皋县| 彭山县| 遂平县| 辽源市| 和田县| 万年县| 乃东县| 大厂| 滨海县| 广丰县| 普宁市| 博白县| 乃东县| 湘阴县| 东乡县| 乌拉特后旗| 全椒县| 黄浦区| 五原县| 临夏县| 高唐县| 湟中县| 宜春市| 和政县| 泗阳县| 茌平县| 尼勒克县| 临清市| 寻甸| 威海市| 鄢陵县| 靖州| 二连浩特市| 天气| 东乌珠穆沁旗| 渝北区| 襄城县| 海兴县| 榆林市|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