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宋曉璐
(亳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安徽 亳州 236800)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發(fā)展,具有3 000多年歷史的中醫(yī)學日益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關(guān)注。每年有許多中藥產(chǎn)品出口到世界各地,雖然藥品的質(zhì)量和效果至關(guān)重要,但藥品說明書英譯質(zhì)量也不可小覷,因為說明書的作用是描述藥品、指導消費者用法,是藥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當前我國中藥說明書英譯狀況不理想,質(zhì)量不能令人滿意,結(jié)果損壞了中藥的良好形象,也影響了其國際化發(fā)展。因此,筆者根據(jù)中藥說明書英譯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結(jié)合自己的翻譯實踐,對中醫(yī)藥說明書的英譯進行了探討。
目前市場上中藥說明書英譯存在的問題不少,主要有三類。
1.1 中藥名術(shù)語不統(tǒng)一 如“養(yǎng)生棗姜茶”譯為“Red Dates Ginger Tea”,而含有同樣成分“棗”的“棗仁花果茶”譯成“Wild Jujube Seed Fruit Tea”,外國人看后會以為是不同的原料棗,造成外國消費者對同類系列產(chǎn)品的混淆,甚至引起誤解。
1.2 結(jié)構(gòu)詞英譯不規(guī)范 如“功能主治”本應(yīng)被譯為“Indications”,然而筆者看到很多說明書有“Function and Effect”和“Application”等不同的譯文。
1.3 功效語表述欠推敲,望文生義 在很多說明書中,譯者自己對原文的漢語理解直接用英文表述。諸如“銀梔茶:瀉火,疏散風熱,涼血解毒?!弊g文中“瀉火”直接翻譯成“purging fire”欠妥。中醫(yī)所說的“火”,屬于取類比象,是用自然界的火來打比方,直接譯成自然界的fire是不合適的,可考慮用clear heat代替。筆者在亳州知名企業(yè)方敏藥業(yè)的招商手冊上就看到如下譯文:“華佗養(yǎng)生酒:具有補益養(yǎng)生,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充沛精力,增強體質(zhì)和耐力之功用?!狈g譯文為“Hua Tuo Health Drink:Tonic the liver and kidney,invigorating mingmu,full of energy,increase strong physique and endurance of the function.”文中Tonic形容詞在此被誤用做動詞,充沛精力錯譯成了形容詞性短語結(jié)構(gòu)“full of energy”。另外,“明目”直接翻譯成漢語拼音“mingmu”,“增強體質(zhì)和耐力之功用”被機械地字對字翻譯成“increase strong physique and endurance of the function”顯而易見,此文譯者如果認真考究或請行家校對,完全可以避免此種錯譯、誤譯。
2.1 中藥名的翻譯,應(yīng)體現(xiàn)感召功能 英國翻譯理論家Newmark提出文本類型可歸為三大類:表達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號召型(Vocative text)文本[1],而號召性文本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指導型,包括告示、說明書、各種規(guī)章制度等;二是勸導型,包括廣告、宣傳品、論辯作品等。另外,羅選民等[2]認為說明書是一種公示語,具有感召功能,而告訴消費者藥品信息是藥品說明書的主要用途,所以藥品說明書也屬于感召型文本,其感召功能通過宣傳中藥、創(chuàng)造品牌來實現(xiàn)。當今社會商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中藥說明書的感召功能顯得更為重要。而它的感召功能首先就要通過藥名來實現(xiàn)的。好的藥名應(yīng)該易讀易記、朗朗上口,易于傳播,容易引起潛在客戶對產(chǎn)品的注意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體現(xiàn)產(chǎn)品的功效、暗示產(chǎn)品屬性的品名,且能與讀者的情感呼應(yīng),喚起讀者對產(chǎn)品的認同、萌發(fā)嘗試的想法、激發(fā)讀者購買的欲望,更能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說明書的感召功能,甚至使現(xiàn)有使用者對產(chǎn)品保持忠誠度。因此,譯文應(yīng)盡量使用讀者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按照讀者的用語習慣和文化傳統(tǒng),采用適當?shù)姆g策略和方法[3]。
例如:如香港位元堂生產(chǎn)的“養(yǎng)陰丸”的英譯是“Young Yum Pill”?!癥oung”漢字“養(yǎng)”的漢語讀音和拼音(yang)都很接近,正好它也是英語單詞,表示“年輕的”意思,給消費者青春活力的感覺。而“Yum”在英文單詞中發(fā)音與“陰”的漢語拼音(yin)相似,恰巧其英文單詞“極好的,妙的,美味的”意思,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興趣。養(yǎng)陰在中醫(yī)中就是補陰、延緩衰老的意思?!癥oung Yum Pill”不僅簡單明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住,而且譯意也忠實原文,傳達了藥效的功用,與消費者產(chǎn)生了共鳴,這樣的巧妙的譯文不失為難得的優(yōu)秀譯文。而在當今,中醫(yī)在西方正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尚未普及,普通外國客戶可能對“Yin”較為陌生,更不清楚產(chǎn)品的效用。若意譯成“Yin-nourishing Pill”,就不如位元堂的譯名讀起來更順,記起來更容易,吸引力更強,其感召功能的體現(xiàn)更加明顯。同樣,用于嬰兒去火的香港品牌“七星茶”英譯為“Health Star(Granules)”肯定要比“Seven Star(Granules)”更好。雖然后者比前者更加忠實于原文,如果不能同時兼顧忠實原文和傳達信息,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傳達信息,對讀者具有感召功能的譯文了。再如,“參茸養(yǎng)顏酒”被創(chuàng)造性地譯成“Empress Wine”。從字面來看,此中翻譯采取的是意譯或改譯,可能被認為是違背了對原文的忠實性。但仔細推敲,卻是非常精妙的譯名。Empress意為女皇、女王,該詞作為對原文“參茸養(yǎng)顏”的翻譯,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妙筆絕倫。譯者正是考慮到參茸養(yǎng)顏酒的獨特配方集宮廷配方之大成,累積歷代妃嬪御用配方改良而成,其功效和品質(zhì)通過Empress一覽無余,充分地展示了該產(chǎn)品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符合客戶追求美麗容顏和高貴品味的心理。而且譯名簡潔明了、方便記憶傳播。
2.2 說明書結(jié)構(gòu)詞翻譯,應(yīng)該突出其互文性 “互文性”這一術(shù)語是由法國文藝理論家克里思蒂瓦于1969年提出的。她指出任何文本都是由馬賽克式的引文拼嵌而成,所有文本都是對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轉(zhuǎn)化[4]。后來羅蘭·巴特,馬克·里法特爾進一步對互文性理論進行了多層次的界定和分類。到20世紀70年代,互文性理論被應(yīng)用到翻譯研究中。實際上,翻譯具有很強的互文性,譯者將原文和譯文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比和研究,形成一個選擇與吸收、創(chuàng)造與變異的互動過程[5]。互文性著重文本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通過參考、借鑒、暗示、和仿作等方式實現(xiàn),原文本和譯本的內(nèi)容可以借助“互文信號”來辨認和熟識。中醫(yī)藥說明書種有很多藥品的說明項目,也可稱為結(jié)構(gòu)詞,主要介紹藥品名、成分、適應(yīng)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yīng)、保質(zhì)期等等。結(jié)構(gòu)詞的作用就是方便消費者藥品的整體描述一目了然,它扮演著先入為主的角色。把中醫(yī)藥說明書的翻譯研究延伸到大文本中進行考察,互文方法就是直接引用、參考、仿擬等。結(jié)構(gòu)詞翻譯就充當著“互文信號”,這些互文性信號都可觸發(fā)互文搜尋的過程,輔助譯者追尋前期的互文本,從而正確理解原文,權(quán)衡翻譯的處理方法。
中醫(yī)藥專用詞匯“主要成分”英譯本中有“Principal Ingredients”、“Ingredients”、“Composition”等不同形式。“功能與主治”也有“Indication”、“Actions”、“Functions and Indications”的不同譯法。如果參照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和西藥說明書的文本,利用“互文”特點,以西藥說明書作為前期文本,借鑒西藥說明書里與之對應(yīng)的互文信號——結(jié)構(gòu)詞的翻譯,完成譯文的話,“主要成分”譯為“Composition”,功能與主治譯為“Indications”。這些詞語是讀者以前曾接觸過的其他文本的各項要素,十分熟悉,本身含有大量的已知信息,讀者容易理解并頗感親切,避免了目標語讀者由于地域文化和標準規(guī)定不同而引起迷惑[6]。
目前,筆者參照2013版《藥品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和FDA相關(guān)管理規(guī)定,并收集了大量中、西藥品說明書,總結(jié)出中藥說明書結(jié)構(gòu)詞常見英譯大致包括以下內(nèi)容:藥名(Drug Name)、主要成分(Composition)、性狀(Description)、藥理作用(Action)、功能與主治(Indications)、規(guī)格(specifications)、禁忌(Contraindication)、生產(chǎn)日期(Date of Production)、警告(Warnings)、注意事項(Precautions)、不良反應(yīng)(Adverse Reactions)、用量(Dosage)、包裝(Package)、貯藏(Storage)、生產(chǎn)商(manufacturer)、失效期(Date of Expiry)、出廠日期(Date of Manufacturing)。并不是所有的說明書都各項目齊全,可能會根據(jù)具體的藥物作適當?shù)脑鰷p。如有的說明書上還標明了藥物相互作用(Interactions of Drugs)、藥理毒理(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藥代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吸收和排泄(absorption and excretion)、識別標志(Identification Code)、批準文號(Approval number)等項目。
2.3 功效語的翻譯,應(yīng)該以“目的論”為指導 目的論(Skopos Theory)又稱功能目的理論,由德國學者弗米爾(Hans J.Vermeer)于1978年在《普通翻譯理論框架》一書中提出。目的論指出,翻譯時需要采用何種翻譯方法和策略都取決于翻譯目的,目的決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7]。目的論修正了傳統(tǒng)的對等理論的原則,改變了翻譯的標準,在翻譯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這給中西翻譯史上的直譯與意譯、歸化與異化之爭給出了折中的辦法。按照費米爾的理論,譯文是否忠實于原文,翻譯中到底是采取直譯還是意譯,或是采取直譯加意譯,要依交際情景、譯入語文化以及譯文交際目的而定。
中藥說明書的翻譯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希望通過中藥翻譯實行對外銷售、宣傳中華文化;二是讓外國消費者(讀者)了解中藥的功效,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中藥說明書中的功效語主要來自傳統(tǒng)醫(yī)書,用語形式仿照古漢語,主要是四字結(jié)構(gòu),文學性、書面性很強,且表達具有高度的慨括性。不像西方,醫(yī)藥衛(wèi)生類中,重視實驗的表述,要有明確的數(shù)據(jù)。因此,在中藥說明書翻譯中,為實現(xiàn)預期目的或功能,應(yīng)該積極主動地考慮目標語文化中人們的需求,以“目的論”為指導,靈活翻譯中藥說明書中的功效語,適當?shù)剡M行詞句轉(zhuǎn)換,使用符合西方文化觀念和習用語言結(jié)構(gòu)模式對說明書的語言文字進行酌情刪改,以及為了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尋求一定的平衡感而改變原文中的某些形象都是可行的[8]。
例如,“斧標驅(qū)風油”這份說明書中寫道:【功能主治】祛風止痛,芳香通竅。用于傷風噴嚏,鼻塞頭痛,舟車暈浪,跌打扭傷,肌肉酸痛,蚊蟲叮咬。譯者為了忠實原文而逐條翻譯為:Indications:Giddiness and headache,muscular pain,travel sickness,stomachache,insect bites,colic.雖然譯者對詞句做了調(diào)整,對原文也作了適當?shù)脑鰷p,但翻譯過于呆板,也沒有注意到英語的語法,更沒有重視語句的連貫性。英語的句子結(jié)構(gòu)嚴謹、邏輯性強、表意明確,從短語到句子都有連詞或介詞連接。所以,不能按照漢語的用語習慣和文化思維,宜少使用四字句或詞組,根據(jù)藥物的功效,適當?shù)丶尤脒B詞和介詞,使其表意明確。
再如:在“蜜煉川貝枇杷膏”的藥品說明書中:【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平喘、護喉利咽、生津補氣、調(diào)心降火。本品適用于傷風咳嗽、痰稠、痰多氣喘、咽喉干癢及聲音嘶啞。譯者根據(jù)英文的語言習慣和外國人的思維模式對原文做了必要的增加和刪減后譯為:Indications:Nin Jiom Pei Koa is formulated from Chinese herbal ingredients and plant extracts together with honey and sugar syrups and has a pleasant taste.It provides temporary relief of coughs and sore throat associated with common cold,influenza or similar ailments.Nin Jiom Pei Koa is effective for the temporary relief of the symptoms of bronchial cough and loss of voice.根據(jù)原文,“蜜煉川貝枇杷膏”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治療感冒咳嗽,而“痰多、痰稠、氣喘、咽喉干癢、聲音嘶啞”都是其伴隨的癥狀。顯然,譯文沒有生搬硬套、逐條翻譯,而是稍作發(fā)揮,進行了適當?shù)膭h減。“痰多、痰稠、氣喘”翻譯時用bronchial一帶而過?!吧蜓a氣、調(diào)心降火”作為藥物的輔助功能略去不譯,更能突出藥物的核心功能,促使外國消費者對癥買藥。這樣的譯文通順流暢,譯語讀者與原語讀者獲得的信息是一樣的,完成了交流的任務(wù),達到功能對等。當然,譯文前半部分出現(xiàn)了藥品制造原料的增譯,譯者可能是為了宣傳產(chǎn)品,引起讀者興趣,促進外國消費者購買而做的藥品描述,是否合適,另當別論。
翻譯無定法。但由于兩種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譯者必須掌握好兩種不同文化和其他必要的知識,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采用合適的翻譯技巧和方法,盡量做到翻譯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藥品關(guān)系著人的生命安全。標準、規(guī)范的中藥說明書能向外國消費者介紹中藥產(chǎn)品的性能和療效,更好地指導用戶正確用藥。同時,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醫(yī)文化,從而達到中醫(yī)藥對宣傳和銷售的目的,為中醫(yī)進一步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真正走向世界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
[1]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1-33.
[2]羅選民,黎土旺.關(guān)于公示語翻譯的幾點思考[J].中國翻譯,2006(4):66.
[3]唐愛燕.從感召功能看中藥說明書的英譯策略——以香港位元堂系列產(chǎn)品為例[J].宜賓學院學報,2013(2):74.
[4]巴茲爾·哈蒂姆,伊恩·梅森.王文斌譯.話語與譯者[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151.
[5]秦文華.在翻譯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間——從互文性角度談翻譯[J].外國語,2002(2):54-55.
[6]蒂費納·薩莫瓦約.紹煒譯.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9.
[7]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5.
[8]吳自選.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與CNN新聞短片英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18(1):5-9.